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糾紛

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12 07:12:06

Ⅰ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

一、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二、1、2006年三月份有三位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歌舞廳因為與他人發生口角,用刀砍傷兩位跳舞的成年人,在案件偵查階段辦案警察在沒有通知監護人的情況下訊問三位未成年嫌疑人,法院在不公開審理本案時,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以被告系未成年人、在沒有通知監護人的情況下訊問三位未成年嫌疑人、都是初犯進行辯護,法院採納辯護人意見按故意傷害罪判處主犯有期徒刑六個月,其他兩名被告免除刑事責任。2、本案中主犯池某某是父母離異家庭,他隨父親生活,可父親已經再婚,母親單身卻沒有能力管理、教育。3、由於是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4、由於父母離異,缺乏管教,又早早輟學,沾染了社會不良習氣,自製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將哥們義氣,一時沖動、不計後果,走上犯罪道路。

Ⅱ 生活中遇到法律糾紛怎麼辦

你好,收集證據依法起訴。

Ⅲ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

別見怪 我就有一個啊 關於學校不能沒收學生手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懷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學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通常會採取一些管理手段,有些學校會搜查學生的物品或者暫時扣押學生的手機、游戲機等,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師罰學生款的情況。在一些教師看來,這是很正常的管理手段,事實上這種行為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一、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沒收和暫扣財物屬於行政處罰范疇,而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實施行政處罰措施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根據我國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有以下三類主體: 1.依法律規定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2.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該法第十九條規定:「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二、學校侵犯學生財產權的法律救濟。人身權與財產權是公民具有的兩大基本權利。毫無疑問,學生對自己的手機等個人物品享有法定財產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剝奪。對於學校沒收或者暫扣、毀壞學生財物、罰款等行為,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教育法》尋求法律救濟。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 1.申訴。申訴是指公民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有關機關申訴理由,請求予以審查和處理的制度。具體而言,學生對於學校或教師侵犯其財產權的行為,可以向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即教育局提出。2.訴訟。訴訟是另外一個救濟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訴訟請求法院判決學校歸還財物,如果由於沒收或者扣押使學生的財物發生丟失、毀損等情形,可要求學校給予賠償。申訴和訴訟兩種法律救濟途徑並不沖突,也就是說如果學生的財產權受到來自學校或者教師的侵犯,學生可以選擇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同時進行的方式尋求法律救濟。 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規定:國家,集體,私人擁有的財產,任何單位,組織,個人,不得侵犯。 《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補充:學校與學生約定協議,但未徵得學生同意,所以無效。另外與限制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約定的協議,不具有法律效應。

Ⅳ 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案例

(一)陳芳君等與陸伯權返還財禮一案

【案例】:1990年9月,原告陸伯權與被告陳芳君經人介紹相識戀愛。雙方戀愛期間,陸伯權送給陳芳君及其父母財禮若干。後因種種原因,雙方中斷戀愛關系。1992年11月13日,陸伯權向被告戶籍所在地的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陳芳君及其父母返還所送之財禮。

被告陳芳君、陳學忠、嚴調花在答辯期內,以自己經常居住地在杭州市江干區為理由,向慈溪市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將本案移送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審理。

慈溪市人民法院經審查查明:被告陳芳君、陳學忠、嚴調花於1992年1月9日起暫住杭州市機場路閘弄口新村28弄18號,有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閘弄口派出所辦理的被告暫住證為據。本院對本案的立案日期為1992年11月13日。

三被告在杭州市江干區連續居住的時間至本院立案時尚不滿一年,因此,不能認定杭州市江干區為被告的經常居住地,被告提出管轄異議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慈溪市人民法院於1992年12月5日裁定:

駁回被告陳芳君、陳學忠、嚴調花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二)張靜訴俞凌風網路環境中侵犯名譽權糾紛案

【案例】:原告張靜,網名紅顏靜;被告俞凌風,網名華榮道、大躍進,二人各自以虛擬的網名登陸網站參加活動。且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聚會相互認識,並相互知道網名所對應的人的真實身份,且張靜的紅顏靜的網名及真實身份還被其他網友所知悉。

被告多次在網站的公開討論板塊上發表署名大躍進的文章辱罵紅顏靜,原告在被侵權後也曾在網站上發表過損害被告名譽的文章。後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人民法院於2001年7月16日判決:

一、被告俞凌風停止對原告張靜的名譽侵害,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在e龍西祠胡同網站上向張靜賠禮道歉,道歉內容須經本院審核。否則,本院將在一家全國性網站上公布判決書,刊登費用由俞凌風負擔。

二、被告俞凌風於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向原告張靜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本案受理費510元,其他訴訟費1200元,由原告張靜負擔460元,被告俞凌風負擔1250元。


(三)消費不忘索證據,維權方能更暢通

【案例】近期王先生在邯鄲市一大型超市購買了步步高牌的DVD機。在使用幾天後,發生讀碟不能的毛病。無奈,他找到步步高的專業指定維修商,維修商經檢查說:這台機器是假機器,不是步步高廠生產的。而後王先生憑發票找到超市,超市說是組裝的。

幾次解決不妥,王先生反映到某新聞媒體,通過媒體的介入。該超市作出了,退還王先生原購機的錢款,並免費為王先生換同型號的真機一台。

Ⅳ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男友在信益陶瓷(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工作,是一家台灣企業,周六從不休息,該公司的員工流失很大,沒有幾個老人,就他了,工資還特別低,首席牟總(穆?),給他們每周六必然開會洗腦,說別人買車、房了,你沒有買,因為你不努力。。。。要知道建築的業績很難拿到的,靠拚命開會達到了洗腦的目的,生活受不了也只能熬,關鍵待遇還特別低,每次都得我去接濟,這周五又向我要錢,說沒錢坐公交車了,悲哀啊。。。
這公司就是銷售冠軍瓷磚的,工作了好幾年,工資才2000元。我都覺得他是個軟蛋,還不如我剛畢業的一個小姑娘呢,在北京啊,別忘了這是。尼瑪受不了還不向勞動部門反映?
求助如何找資料,起訴這個單位。

Ⅵ 生活中常見的法律有哪些至少寫出四個

1、《治安管理處罰法》

2、《交通安全法》
3、《婚姻法》
4、《勞動法》
5、《合同法》
6、《刑法》
7、《民法通則》

Ⅶ 列舉幾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法律

很多
婚姻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Ⅷ 我想了解一下生活中的法律糾紛都有哪些內容

1到私人診所就醫出現意外,算醫療事故嗎?
按照我國《醫療事故處理專條例》的規定,醫療事故的主體屬應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私人診所沒有執業許可證,不屬於醫療機構。因此不算是醫療事故。
2 醫院租房給他人行醫,出現事故誰負責?
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醫療機構的設立必須經過注冊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院租房給他人行醫,患者無法確知該門診與醫院的關系。因此醫院應負賠償責任。
3 醫療事故與醫療意外有區別嗎?
所謂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而醫療意外則是指由於患者的特殊體質或者異常病情而發生的難以預料和防範的不良後果。
4 醫院有權拒絕收治危重病人嗎?
我國《執業醫師法》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都明確了對病人的救治義務,醫院不得拒絕對危重病人的急救處置。
5 醫院不準轉院導致患者傷害要賠償嗎?
醫院不準轉院導致患者傷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Ⅸ 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問題

日常生活常用:民法通則 對老百姓最有用
公司工作常用:公司法
會經常使用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購物時會用到的1.列舉學習;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法律法規(8個以上)2.對每個法律分別進行解釋,說明在遇到什麼問題是會用到該法律法規.

1、婚姻法 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2、繼承法 用於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3、道路交通安全法 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4、合同法 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用於買東西遇到假貨或者欺詐等情況是維權6、治安管理處罰法 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7、刑法 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8、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