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處理醫療糾紛的技巧

處理醫療糾紛的技巧

發布時間:2020-12-14 15:16:43

㈠ 醫療糾紛和醫院是私了患者應該注意什麼,要請律師去嗎

這種情況下建議請個律師代理談判,這樣很多法定的賠償項目,才能更清楚、計內算也更容有法律依據
特別是引起殘疾的,後續治療費用的計算不是非專業人士能算清楚的,醫院一般都有專門處理醫患糾紛的法律類員工,故不要省這點律師費,否則更容易吃虧;
而且一旦協議達成,簽好字後,後續治療等發現錢不夠,再想找醫院要,也是不會獲得法律支持了的

㈡ 如何在大學期間培養醫患溝通能力與技巧

醫生與患者的關系是圍繞患者健康目的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因此醫患溝通主要包含了對患者的診療方案、醫療費用、療效、飲食、葯物的不良作用、與患者接觸注意事項等疾病信息;醫生查房、醫保制度、醫生會客、醫生與患者雙方各自履行的權利與義務等醫療服務信息以及新葯、新的治療措施、醫學發展等醫學科學信息。醫生與患者溝通的信息量越大,溝通就越有成效,醫生與患者關系就越易融洽。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醫生不可缺少的條件。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在醫學生培養階段開展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相關問題。
1 我國目前醫患溝通教育的現狀
醫患溝通屬於醫患關系中的非技術層面范疇。因此在過去,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醫學生畢業後,獨自走上工作崗位,獨立處理病患時,因工作需要而和患者產生的溝通、交流。是醫學生在醫學院校以外「自學」的能力。
在當今社會,面對醫患關系緊張這一日益突出的問題,提高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引導和培養醫學生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已成為醫學教育中的一項刻不容緩的課題。因此國內醫學院在醫學生教育中已經開展了不同程度的與醫患溝通相關的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法學、醫學心理學、醫院管理學等。但仍存在著一定問題:①這類學科對於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生一般只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學時數很少;②其中涉及醫患關系的內容簡單,重點不夠突出;③任課教師有些為輔導員老師,非醫學專業畢業,對某些醫學問題理解不全面,導致教學效果受影響;④教材及授課方式以理論為主,可操作性不強,學生對講授觀點只能略知一二,對實際工作幫助意義不大。
2 在醫學生培養階段開展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2.1 醫學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1989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著名的《福崗宣言》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尤其是1999年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IME)制定的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細致地描述了醫
學院校培養的醫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7個領域60個指標,溝通技能成為其中的一項重要指標。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主要借鑒前蘇聯醫學教育的模式,只注重醫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服務理念與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迅速發展,社會對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准。因此,在醫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注重醫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同時也要重視服務理念與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使醫學生掌握與患者、患者家屬、同事、社區、公眾等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技能,是醫學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
2.2 當前國內醫療環境、醫療體制下的需要:近年來,醫療糾紛投訴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投訴內容呈現多元化。其原因是一方面近年來患者及家屬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對醫療服務要求相應提高,醫患關系緊張,相互戒備,矛盾突出;另一方面醫學是實踐科學,許多醫院,尤其是教學醫院,臨床見習、實習的醫學生遍布醫院的主要臨床科室,在臨床帶教醫生的指導下承擔了臨床醫療第一線大量的普通診療任務。因此,他們的職業態度、醫療技術、醫患溝通技能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然而,醫學生尤其是剛接觸患者不久的醫學生的職業意識和溝通技能相對薄弱,使醫患糾紛中醫學生的比例從無到有,並呈逐年上升趨勢,給醫院帶來很大的壓力。針對醫療糾紛問題,中華醫院管理學會2001年抽查了全國326所醫療機構[1],結果顯示其中321所醫院存在著被醫療糾紛困擾的問題,發生率為98.47%。調查結果也顯示,多數醫療糾紛並不是因醫療技術引發的,而是由於醫患溝通障礙導致患者或其家屬對醫院、醫務人員不滿意引起的。因此,加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的關鍵,是當前國內醫療環境和醫療體制下的需要。
3 目前醫學生醫患溝通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於以往對醫患溝通教育的情況和目前醫療體制、醫療環境狀況,醫學生在臨床上進行醫患溝通實踐中存在著如下幾方面問題:①因為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主要借鑒了前蘇聯醫學教育的模式,這種模式注重醫學生專業技能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進入醫院見習或實習後往往難以適應醫療工作;②許多醫學生對醫患關系和醫患溝通的重要性認識不深,未充分認識社會、心理、環境等因素在醫療中的作用,只關心病不關心人的現象普遍存在;③患者對醫學生存在對立情緒。患者對實習醫生懷有極大的不信任,甚至因醫學生解釋或者其他行為不當引起醫療糾紛的也時有發生,這樣都嚴重影響了醫學生的實習熱情。針對這一點,我院已實施入院告知書,在患者入院的同時書面告知其我院為教學醫院,有承擔醫學生培養的義務和責任,在臨床工作中有醫學生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參與醫療活動等,已初步獲得大多數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4 美國醫學院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方式
美國醫學院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4.1 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內容主要包括:①如何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②了解患者的喜好如何影響醫療診斷;③有效的溝通策略;④評估醫患關系處理方式對醫療結果的影響;⑤了解醫患關系有關法律方面的事宜。從心理、語言、行為等多角度、全方位、藝術化處理臨床醫患關系;學習深入交流和關系的建立技巧。
4.2 教學方法:採用書面教學、專題講座、專題討論、小組角色模擬、標准化患者和經驗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小組模擬活動包括學生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某種疾病「患者」與「醫生」進行交流,並和參考錄像帶對照,使學生有機會觀察他人和自己的行為,以利於改進交流方式和提高溝通能力。
把醫患溝通環節融入標准化患者教學中[2]。讓醫學生掌握醫患溝通技巧,應用標准化患者依據授課大綱訓練醫學生醫患溝通技能,由標准化患者以患者的觀點對醫學生進行回饋指導。
除課堂教學外,學院還要求學生通過醫療實踐提高理論水平,如臨床實習時仔細觀察帶教老師和護士如何與患者溝通,和患者談病情和治療方案,記錄並評價溝通過程中所獲信息對下一步治療方案的重要性;讓學生參與到真實的臨床工作中,通過真實的環境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4.3 評估方式:美國許多醫學院採用客觀結構臨床考試法(Objective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它是由一系列標准化的各種臨床情況的階段測試所組成的。這些階段測試所反映的臨床問題都是學生們在臨床實習期間經常遇到的,並且解決這些臨床問題是高年級醫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臨床技能。
5 對我國目前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途徑的建議
雖然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和教育水平和美國存在一定的距離,但其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模式對中國教育者會有一定啟迪。在對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培養中,我們要圍繞著「如何把對患者的人性化關懷體現在醫療服務的全過程」這個目標進行。
5.1 加強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把醫患溝通教育融入醫學院校的教學體系,對原有的教學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增設一些醫患溝通教育課程。
5.2 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如專題系列講座、專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知識競賽、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門診小品等,引導學生重視醫患溝通,提高溝通技巧。組織社會實踐,讓醫學生接觸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和願望,如到社區開展義務咨詢活動等,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5.3 將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滲透到每一次的臨床教學中:充分發揮帶教老師的示範作用,在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的同時,讓學生學習面對患者進行溝通的技巧,有意識、循序漸進地安排醫學生在實踐中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5.4 進行「醫患溝通」技能考核:在醫學生專科考試中,除考核理論知識、臨床基本操作、病歷書寫等常規內容外,進行「醫患溝通」技能考核,確保醫患溝通教育工作能夠全面而有效地開展。

閱讀全文

與處理醫療糾紛的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