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1)基本公共衛生社區服務項目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B.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和城市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有什麼區別
現在都在說城鄉一體化,像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農村需承擔的基專本公共衛生服務已屬經跟城市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樣了,例如都是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婦幼保健等等,不過目前來說可能農村的服務要求低於城市的,所需完成的數量、質量可能比城市社區的稍低一點。
C. 什麼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基抄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襲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製作用。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三方面含義:一是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權利,二是服務內容將根據國力改善、財政支出增加而不斷擴大,三是以預防為主的服務原則與核心理念。
D.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來務項目有14項內容自。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4)基本公共衛生社區服務項目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E.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按照戶籍人口數還是按照常住人口數撥付給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按常住人口數算的,數據一般是居委提供,居委會定期統計。
F. 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內容
1、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2、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3、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4、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5、提供急救服務。
6、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6)基本公共衛生社區服務項目擴展閱讀:
社區衛生服務的作用:
二次大戰以後,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在發達國家,醫療衛生保健的重點經歷了從基層(家庭)→醫院→基層(社區)的轉移過程。即在20世紀以前,以單家獨戶的個體醫療為主。20世紀開始,逐漸形成了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保健模式。
60年代起,醫療保健的重點又回到了基層。這次轉移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疾病觀念的改變,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僅是軀體不患病,還包括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第二是衛生費用急劇上升,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控制衛生費用、提高衛生服務效益的有效措施。
因為社區衛生服務是綜合性保健服務,重視預防,不僅可以節約資源,也能較好地滿足居民對衛生保健的需求。在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低, 衛生資源有限,更應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推行簡便技術,改善居民健康狀況。
G. 十八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是哪十八項
主要包括城鄉居抄民健康襲檔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腦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殘疾人康復管理、社區衛生診斷、日常信息管理、婦女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社區兒童保健、衛生知識普及、重點人群健康教育、疫情報告與監測。、一類疫苗預防接種、結核病防治、艾滋病與地方病防治和其它常見傳染病防治。就是這十八項,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H. 社區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怎麼開展工作
你好,各地和各地的政策不同,內容可能也稍有區別。我們這里公共今年開展內的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容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般是指針對普遍人群,沒有特殊限制的)和8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僅針對特殊人群)。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8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篩查項目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農村婦女住院分娩補助項目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農村改水、改廁項目免費婚前檢查農村集中式供水免費檢測
I.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哪幾個人群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0~6 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13-14項在機構處針對所有人群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9)基本公共衛生社區服務項目擴展閱讀
「重治輕防」問題的嚴重性,加重了疾病的個人、家庭和社會負擔,也與「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相悖。由此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調整投入結構。宏觀上應明確國家、社會、個人的支出比例,切實起到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宏觀調控作用。從2010年到下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政府可將衛生支出長期占財政支出的3~4%,逐年快速提高至7~8%,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等基本公共衛生的分配比例應提升至55%,以確保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運行經費,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改革公共衛生服務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由編辦組織、衛生行政部門協調,修訂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中人員編制和結構標准,並建立適應發展的調整機制;制定優惠政策,撥付專項經費,大力引進急需的學科帶頭人和公共衛生專業技術骨幹,包括農村公共衛生實用型人才。
提高公共衛生人員培養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變革公共衛生服務隊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長機制、公共衛生服務崗位津貼制度等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3、建立健全城鄉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普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適時擴大服務范圍。建立有效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站醫生增補機制和人力資源培訓機制,加快「鄉鎮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進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在此基礎上實施非傳染性慢性病綜合管理、農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農村居民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工程、降低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漏種率等項目,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4、提高公共衛生干預能力,進一步協調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和實用技術的研究及其激勵、評估、推廣機制,加快相關產業發展,逐步快速提高幹預措施、生命科學成果在我國GDP中的貢獻率,以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持久發展。
建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機制,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整體水平。進一步完善醫學教育、醫衛人員的職業培訓、資格考評、職稱晉升等體制和機制。使臨床醫護人員重視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使公共衛生醫師掌握一定的臨床醫學知識,實現疾病預防與診治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