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馬鞍山有幾個區
安徽馬鞍山有3區3縣,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715平方千米。
② 安徽省行政區劃的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轄3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雨山區。花山區(霍里街道)
雨山區(雨山街道)
博望區(博望鎮)
當塗縣(姑孰鎮)
含山縣 (環峰鎮)
和縣 (歷陽鎮)
③ 安徽馬鞍山人怎麼樣
總體還好,比較熱心,在省內江南區域有「馬獃子」美譽
④ 馬鞍山有幾個本科大學
截至2018年,有三所,分別是:安徽工業大學、皖江工學院、馬鞍山學院。
1、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是一所具有行業特色、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由科學技術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動支持建設,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始於1958年創建的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馬鞍山鋼鐵學院,是華東地區鋼鐵行業唯一一所本科院校,1985年更名華東冶金學院,隸屬冶金工業部;
1998年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與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安徽工業大學。
2、皖江工學院
皖江工學院坐落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是經教育部批准,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前身為河海大學與江蘇大業投資有限公司、無錫市大業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獨立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2008年5月7日經教育部批准設立。
2012年順利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被批准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8年學校經國家教育部評審,成功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學校,更名為皖江工學院。
3、馬鞍山學院
馬鞍山學院(Maanshan University)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黃池路8號,成立於2003年6月,是由安徽工業大學申辦,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
2014年12月,由安徽工業大學與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實行新的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
(4)安徽馬鞍山人民政府擴展閱讀:
學校建設及師資力量:
1、安徽工業大學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佳山、秀山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555.15畝,校舍建築面積91.57萬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212萬冊、資料庫133個;
設有17個教學院部,78個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21個;
有教職工2029人,全日制本科生21749人,各類研究生2792人,留學生380人,寶鋼大專班學生211人,各類繼續教育在籍學生5286人。
2、皖江工學院
截至2019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700畝,分霍里山和鄭蒲港兩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40.57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20萬冊;有專任教師733人、在校本科生近13000人;設有7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開辦32個本科專業。
3、馬鞍山學院
截至2019年3月,學院佔地面積1000畝,校舍建築面積24.2萬平方米,圖書館藏紙質圖書57萬冊;有在校學生近7000人;設有24個本科專業。賽為智能持有馬鞍山學院股權比例由70%變更為持股100%,成為馬鞍山學院全資舉辦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工業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皖江工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鞍山學院
⑤ 安徽省馬鞍山市的社保規定的最低基本工資是多少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皖政辦〔2015〕57號
⑥ 馬鞍山有幾所大學
馬鞍山有7所大學:
1、安徽工業大學:是科技部與安徽省聯動支持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在安徽省創辦的唯一一所獨立學院。學校於2008年由河海大學與有關企業合作成立。
3、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是由安徽工業大學申辦,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學院成立於2003年6月,2014年12月由安徽工業大學與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實行新的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
4、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馬鞍山師專」,坐落於長江名城安徽省馬鞍山市。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獨立升格為公辦普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以優秀等次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2016年相繼獲准立項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5、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唯一一所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市政府重點投資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院校、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示範基地、長三角經濟圈緊缺型人才培訓基地會員單位、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碩士馬鞍山唯一培養點。
6、安徽馬鋼技師學院:安徽馬鋼技師學院創辦於1978年,是一所培養中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的綜合類職業學校。學院以冶金、機電類專業(工種)為主體,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重點。建校28年,2006年6月2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安徽馬鋼技師學院。
7、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院佔地面積395畝,建有6幢教學樓,1幢實訓樓,11個計算機機房、4個多媒體語音室以及煉鋼、軋鋼、數控、汽車、電氣等51個實驗室和2個實習工廠。在省內外、馬鋼及馬鞍山市建有68個學生實習、實訓、就業基地。
⑦ 怎樣向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反映情況
撥打1234567890或者1234567891等類似號碼這個號碼,這是市政府專線
⑧ 馬鞍山有幾所大學
馬鞍山截止2018年4月18日共有12所大學。如安徽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馬鞍山廣播電視大學(網路大學)等。
1、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是科技部與安徽省聯動支持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簡稱「馬鞍山師專」,坐落於長江名城安徽省馬鞍山市。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獨立升格為公辦普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1年以優秀等次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2016年相繼獲准立項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3、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4、河海大學文天學院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在安徽省創辦的唯一一所獨立學院。學校於2008年由河海大學與有關企業合作成立。
5、金陵科技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 教育部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創始單位。
⑨ 和縣屬於安徽馬鞍山什麼區
和縣直接歸屬馬鞍山市管轄,不屬於其他區管轄。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連。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最大距離7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36.4千米,總面積1319平方千米。
和縣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4個歷史文化景點入選中小學教科書。和縣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傑出代表戴本孝、「當代草聖」林散之、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等都是和縣的驕傲。
和縣生態環境良好,山水資源豐富,擁有雞籠山—半月湖、香泉旅遊區兩個4A級景區,霸王祠、天門山等5個3A級景區。此外,還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沐浴療痾的「天下第一湯」香泉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示範縣。
(9)安徽馬鞍山人民政府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
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並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
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
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
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系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庄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安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斗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
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
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