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共衛生科得主要職責是什麼
1、在院長的領導下,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負責對內、對外涉及公共衛生的協調聯絡和信息收發工作;
參與涉及公共衛生工作隊伍建設、醫院院區規劃、房屋建設、公共場所及設施配置、飲食飲水等工作的開展。
2、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規劃、計劃、工作方案和制度起草工作,負責醫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規劃、計劃、方案和上級檢查及活動的組織、落實、督查、考核與總結匯報工作,
3、承擔各種涉及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范要求、制度、技能的組織、培訓指導和考核工作。
4、承擔醫院傳染病管理、傳染病上報流程指導和傳染病信息規范收集、上報工作;承擔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指導與督查工作;
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排查、收集和信息上報工作,參與醫院應急預案制(修)訂和風險評估,負責醫院突發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公共衛生處理工作,參與協調與聯絡。
5、承擔醫院放射衛生、職業防護及職業暴露管理與指導工作。
承擔醫院職工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承擔院區居民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重發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
與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聯絡、對接健康管理信息,參與義診、轉診事務。
6、承擔醫院新生兒預防接種組織、指導和管理與考核工作,負責相關疫苗的規范領取工作。規劃醫院接種門診的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7、承擔醫院健康教育計劃起草、組織和實施工作,負責與衛生管理部門和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健康教育方案的對接工作。規劃醫院健康教育學校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8、承擔《醫學出生證明》與《死亡證明》管理、審核蓋章工作。承擔醫院公共衛生監測信息(死亡、慢性病、腫瘤病例報告,圍產兒、出生缺陷及各種婦幼信息)匯總和網路直報工作。
9、承擔衛生管理部門要求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完成各種涉及公共衛生指令性工作。
(1)醫院公共衛生服務典型材料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科相關人員職責:
A、公衛科科長職責
1、負責醫院公共衛生工作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2、負責醫院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工作;
3、負責醫院門診、住院患者傳染疾病的監測上報工作;
4、負責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建立職工健康檔案,開展職業危害的防護工作;
5、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
6、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婦幼保健、免疫預防工作;
7、督導進行消毒質量監測、病區空氣細菌監測、抗菌素使用監測,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8、負責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
B、公衛科副科長職責
1、在醫院分管院長和科長的領導下,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各項工作。科長不在時負責全科工作。
2、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規劃安排,並組織實施。
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婦保院溝通協調,做好傳染病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4、做好院內感染管理、傳染病培訓工作及相關的健康教育。
5、做好院內職工職業暴露監管工作。
6、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C、公衛科科員職責
1、在公共衛生科科長領導下開展日常工作。
2、負責傳染病報卡、死亡醫學證明的網路直報並做好登記工作。
3、督導新生兒乙肝疫苗工作的完成,疫苗領用記錄完整。
4、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5、完成日常傳染病專病報表的統計及上報工作。
6、定期參加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7、參與院內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
8、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⑵ 醫院公共衛生科相關管理制度
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工作制度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定期調度制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問責制度
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及策略
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信息管理制度
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工作制度
1、醫院各科室要為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量血壓,以提高高血壓病人的檢出率。
2、全院內科、外科、中醫科、婦產科、五官科、康復科等門診科室,把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做為常規檢查內容,並在門診登記和病歷中記錄血壓值。
3、發現高血壓病人,門診醫生應填寫高血壓報病卡,交給該區責任醫生,並向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健康指導,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指導正規治療,宣傳高血壓防治知識。
4、責任醫生掌握的高血壓病人按照高血壓病管理的要求,納入規范管理。
5、中心考核組定期對各科室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量血壓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並列入社區責任獎懲范圍。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定期調度制度
為加強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規范工作程度,確保優質、高效完成任務,切實改善農村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實行項目定期調度制度,具體人員由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及其項目辦公室的人員調度,並將調度情況進行通報。調度通報內容如下:
一、定期調度內容
(一)項目是否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的要求來進行。
(二)按照省政府確定的目標編制了項目實施方案。
(三)是否按照項目工作方案、報告批復的工作內容要求進行工作,在計劃執行中不得任意變動計劃指標,不得搞計劃外的支出。
(四)項目的資金是否專款專用、單獨建賬、資金落實是否到位。
(五)以上所調度的內容按照工作進度情況每星期調度一並將調度情況及時反饋。
二、通報定期調度內容
(一)按照調度內容將督導情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二)不定期通報工作進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90年代我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特製定本制度。
二.各級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按照衛生局劃定的服務區域,為0----36個月兒童提供保健服務。
三.兒童保健服務指為0----36個月歲兒童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
四.按照衛生部下發的《散居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制度》、《托兒所集體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制度》和市《母子系統保健管理辦法》發展兒童保健服務工作。
五.為散居兒童和集體兒童長期保健提供醫學指導與咨詢。
六.為兒童建立兒童保健證和生長監測圖,定期提供保健服務。
七.篩查體弱兒童,進行專案管理,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
八.進行兒童膳食及營養管理。
九.採取適宜技術對兒童提供監測服務。
十.定期進行新生兒訪視,積極提倡純母乳喂養。
十一.進行0----6歲兒童死亡檢測、評審和死因分析。
十二.嚴格執行《兒童系統保健工作常規》
婦女保健工作制度
一、建立社區婦女基本情況檔案卡,了解基本健康狀況(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單位、婚姻狀況、月經情況、生育史、婦科疾患)。
二、承擔社區內婦女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技術指導工作,做好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工作,使孕婦管理率達標。
三、做好早孕的建卡、建冊及圍產期保健工作。每位孕婦產前檢查8次;產後訪視,不少於2次。
四、對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管理率達到100%,病歷和保健手冊有標記,有追訪;有分娩結局。梵谷危因素復雜或病情嚴重者應及時轉入上級醫院診冶。
五、做好孕婦學校工作,統一宣教資料,專人負責。採取群體與個人宣教相結合,孕期宣傳不少於三次,並將宣傳時間、內容登記在圍產保健手冊上。
六、有計劃的檢查、治療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做好婦女五期(經、孕、產、哺乳、更年)保健工作。
七、按時登記、統計、上報有關的婦女保健基本數據和報表。
問責制度
第一條為了強化責任制,促進工作人員恪盡職守,提高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過錯,根據堅持實事求是、追究與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制定。
第二條問責制是對工作人員由於故意或者過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以致影響工作秩序或效率,貽誤各項工作,或者損害管理人群的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或後果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條問責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追究其責任:
(一)不認真執行黨委、政府的指示、決策和上級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不落實上級有關會議議定或決定事項;影響政令暢通和全局整體形象及工作的。
(二)不認真履行職責,管理措施不到位,導致工作目標任務不能完成,影響全局整體工作和發展的。
(三)不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時間組織管理項目,對上隱瞞問題或對查出的問題不按規定進行處理,對下包庇、袒護、縱容的;或指使、暗示下屬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四)不按照集體研究決定辦事,或者不採納下級正確意見,導致過錯的。
第四條責任追究的形式有以下七種:
(一)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二)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三)通報批評;
(四)誡勉;
(五)責令辭職;
(六)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七)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獨採用或者合並採用。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信息管理制度
1.及時准確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農村住院分娩項目補助信息。
2.建立健全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健全統計台賬,做好統計匯編,遵守各種信息資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和相關部門各種統計數據和信息,不得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或篡改。
4.根據統計指標,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5.逐步健全網路信息系統,做好數據錄入及整理工作。
6.嚴格執行計算機操作規范,定期對計算機進行保養、維護。
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健全統計台賬,及時准確收集、整理、統計、分析管理公共衛生、基本醫療、科研及培訓信息,做好統計匯編,遵守各種信息資料的保密制度。
2.社區衛生檔案的內容必須登記詳細、真實,項目齊全,編寫清楚規范,隨工作開展及時收集、整理,並按類型歸檔。
3.社區衛生檔案必須進行嚴格管理,確定專(兼)職衛生檔案管理人員,專櫃保存,對衛生檔案的編寫、收集、歸檔實行專人負責制。
4.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准確、規范上報有關信息,不得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或篡改。
5.根據統計指標,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6.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衛生檔案、文件的管理規定,對社區衛生檔案進行管理和利用。在社區衛生檔案的利用上,本著充分保護患者隱私的原則,嚴格檔案的借入借出,對借出時間期限做出明確規定,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7.對收集的社區衛生檔案必須實行定期審查制度,要求收集齊全、完整,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責任人進行改正、補齊,問題嚴重者可令其重做,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驗收歸檔。
8.社區衛生檔案資料必須真實地反映情況,具有永久和長期保存價值的資料必須完整、准確、系統,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9.對社區衛生檔案資料塗改、偽造、隨意抽撤或損毀、丟失等,應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因此觸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造成損害患者權益的後果,由直接責任人承擔。
1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有專兼職專業人員作為系統的維護人員,負責日常維護工作,並有相關的管理制度。
11.各系統工作站點,必須有明確的計算機操作規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人員必須熟知有關事項,切實掌握使用要領。
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及策略
一、領導分工明確,網路齊全
由李斌副院長負責分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個村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共同參與。
二、開展社區健康教育
1、擴大社區健康教育的覆蓋范圍,力爭每個社區的健康教育覆蓋率都達到90%以上;
2、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作用,和民政、殘聯、老年協會、村(居)委會、婦聯、計生辦等加強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全年舉辦各類大型健康教育活動不少於4次,開展每月一次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各重大衛生節日均有宣傳,資料齊全;發放健康教育處方不少於10種。
3、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不小於2平方米,每季度更新一次宣傳內容。
4、給社區居民全年免費發放各類健康教育宣傳材料,發放對重點人群性病、艾滋病及其他重點疾病防治的宣傳資料。做到每戶擁有一種健康教育宣傳材料。
5、開展四慢病患者的健康行為干預,確定以四慢病社區規范化管理項目病人為健康行為干預對象,開展咨詢服務、規范化診療用葯指導及干預。
6、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醫務人員以義診、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進社區居民建立起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
7、加強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管理。
8、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宣傳健康知識,普及衛生知識。
三、學校健康教育
1、與轄區內學校配合,落實好中小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對學校食堂、教具、廁所、教室採光等進行健康評估,對工作人員進行衛生健康知識培訓;
3、抓好學校健康教育專欄建設。
四、做好資料收集工作
認真做好健康教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平時做好工作的記錄、相關資料的收集,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整理歸檔。對相關材料進行單列整理。
當然,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修改
⑶ 關於醫院公共衛生間的問題
醫院裝修公共衛生間設計要點
衛生間裝飾設計必須以合乎實際使用情況的依據作為設計的前提。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應當根據門診病人中男女病人的數量和比例來確定規模、分配潔具,這是共識。現行的1988年版的《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范》3.2.9條原文是: 「廁所按日診量計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為6:4小便器2個,男廁所每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女廁每75人設大便器1個。」所提出男女病人比例為6:4,筆者認為這個標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提高。
經過一定時期的觀察並對醫院醫護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筆者得知醫院門急診病人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當,為5:5,但獨自就診的病人中,男性多於女性,也就是說,包括陪同人員在內,男女就廁人員比例高於5:5,約為6:4。另外一項對於病人小便時間的統計表明:
男性平均用時33秒,而女性平均用時63秒。
這意味著如果要滿足相同數量男女病人的需要,女廁所大便器應是男廁小便器數量的2倍,考慮到女廁大小便可以合用大便器,這個標准可以適當降低,但應不低於相同人數時男廁小便器的數量。如果男廁的計算標准不變(每人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那麼女廁的標准應改為:每120人設大便器2個,即60人設大便器1 個。此外,現行規范未提出及洗手盆數量的設置依據。統計的數字表明:
男性洗手的時間平均為8秒,女性約15秒。
筆者建議按1個洗手盆/2個潔具的標准設置(小便斗按0.5個潔具計算)。
由此看來,在實際設計中,可參考如下標准: 「廁所按日診量計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為5:5,但考慮陪同人員,則使用廁所人員男女比例一般為6:4,男廁所每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洗手盆1個;女廁每120人設大便器2個,洗手盆1個。」
衛生間裝飾設計首先應遵循《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范》第3.1.14條:
一.病人使用的廁所隔間的平面尺寸,不應小於1.10m1.40m,門朝外開,門閂應能里--外開啟。
二.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坐圈宜採用「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採用「下卧式」,大便器旁應裝置「助立拉手」。
三.廁所裝飾應設前室,並應設非手動開關的洗手盆。 -四.如果用室外廁所,宜用連廊與門診病房樓相連接。
此外,醫院公共衛生間的使用者中,病、殘、弱人群為大多數.而其中以殘障人士為最不利的使用群體,所以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也應遵循無障礙設計原則,應當遵循2001年版《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中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規范。
如果有條件,應盡可能設置殘疾人專用廁所。專用廁所更方便殘疾人使用,對於異性親友陪同的病人來說,可陪同進入專用廁所,防止意外發生。殘疾人專用廁所無障礙設施與設計要求。
此外,應考慮在沒有無障礙廁位的廁所內解決乘輪椅者的轉彎、轉身的問題。
一.殘疾人廁位前應有不小於1.35m1.35m的空間,以便90。轉彎進入廁位
二.廁所內應至少有一處面積≥p1.50m的區域,以便乘輪椅360。轉身
三.殘疾人應使用懸掛式台盆,台盆前應留有至少1.35m1.35m的凈空間,以便轉身。
除無障礙設計之外,醫院公共衛生間的潔具選擇也應予足夠的重視。宜採用節水型掛廁(後入水、掛盆、掛式小便斗,而不宜採用傳統的座廁,立式台盆、立式小便斗。這樣能夠減少潔具下部空間的衛生死角,利用清潔。
掛廁的坐墊宜採用馬蹄型,不宜採用傳統的環形墊圈,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陰部接觸感染的機會。由於傳統的抽水坐廁的水箱易損壞,採用沖水閥式坐廁也將成為很好的選擇
醫院公共衛生間裝飾設計應是人性化的設計,應當以人的行為作為設計之源。人的行為如果因為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發生變化,那麼這種變化必將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動設計的發展。舉個例子,如果有最小旋轉360。直徑為1.10m的新式輪椅(當前常見輪椅最小旋轉360。直徑為1.50m)出現,那麼無障礙設計的規范必將有所改動。可以預見,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發展將會促使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將更加自由。
綜上所述,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裝飾 設計應立足於為病人創造更便捷舒適的使用環境,將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落實到每一個細部,而不必拘泥於成規。應當大膽採用新式潔具、材料、設備,並且勇於探索因為採用這些新式潔具、材料、設備所帶來的結構和結構問題,從而推動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不斷提高。
展望未來醫院公共衛生間的發展將是基於醫院整體建築設計和潔具水平的提高之上。這種發展的動力不僅僅在於新型的易清潔的抑菌材料的問世和不斷改良,也不限於運用燈光和色彩營造溫馨健康的氛圍。
這是在網上找的不是手寫的希望能幫到你
⑷ 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費都用於什麼,誰把控著這些錢
鄉村醫師的公共衛生服務費在防保所長手裡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補助資金由財政撥付到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將補助資金用於相關的人員支出以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必要的耗材等公用經費支出。——所以在院長手裡,自由支配
衛生部今日上午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情況。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司長秦懷金指出,2011年,人年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各級財政投入資金總額將達到300多億元。
秦懷金錶示,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任務。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我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落實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制度安排。通過對城鄉居民健康問題進行干預,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利於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蔓延,有利於提高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逐步縮小城鄉、地區和人群之間的差距,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秦懷金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自2009年7月啟動以來,衛生部協調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工作任務落實。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衛生部先後印發了規范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指導意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指導意見等文件,會同財政部制訂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使各地在開展工作中有章可循。
——加強項目管理
衛生部專門成立了由分管部領導任組長、相關司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協調工作組,負責研究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政策措施,協調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成立了由公共管理、專業領域專家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代表組成的專家組,負責研究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參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指導、培訓、考核、評估等工作。
——開展督導檢查
衛生部組織對部分省(區、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對各地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
——開展培訓和交流
衛生部舉辦多期政策培訓班培訓各級衛生行政管理人員。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納入現有基層醫務人員培訓計劃,加強基層衛生人員技術培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交流工作經驗,針對重點任務和主要問題,研究部署工作。
——開展項目監測和評估
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納入衛生部醫改重點工作監測,
⑸ 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都做哪些內容
包括傳染病防治、預防接種、慢病防治、衛生監督協管、專病防治、老年人體檢及職業性體檢的組織,還有母嬰保健等
⑹ 醫院里的公共衛生科是做什麼的
調查流行病,各種慢性病的發病情況,找出發病原因,干預人群生活方式,使發病率降低,促進人群健康。03非典後公共衛生開始得到重視,據說現在流行病與統計專業很吃香,應該是一個道理
⑺ 醫院公共衛生崗位是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預防保健、計劃免疫、健康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