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平台怎麼錄入考核結果
這個錄入考核的必須是此系統管理員或授權能進入系統的人員。
2.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哪些部門
勞動保障部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勞動保障部內設15個職能司(部門):
一、辦公廳,辦公廳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協調和綜合處理部政務、行政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
二、法制司,法制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險法制工作的職能部門
三、規劃財務司,規劃財務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險事業發展規劃,綜合管理統計、科技、經費、國資產和世界銀行援款、貸款項目的職能部門
四、培訓就業司,培訓就業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城鄉就業與職業培訓工作的職能部門
五、勞動工資司,勞動工資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勞動關系調整和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的職能部門
六、養老保險司,養老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城鎮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七、失業保險司,失業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八、醫療保險司,醫療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城鎮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九、工傷保險司,工傷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傷保險的職能部門
十、農村社會保險司,農村社會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一、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二、國際合作司,國際合作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三、人事教育司,人事教育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部機關、直屬企業事業單位人事教育及地方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四、機關黨委,負責部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十五、離退休幹部局,負責對部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並對部屬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進行指導。
(2)湖南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是1998年3月在原勞動部基礎上組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負責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勞動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調整、各項社會保險管理及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等方面的職能。
其中,各項社會保險是由原勞動部管理的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人事部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民政部管理的農村社會保險、衛生部管理的醫療保險以及各行業部門統籌的社會保險等合並組成的。
3. 完了,我錄到湖南師范大學公共事業管理……是不是基本沒戲啦
嗯,我覺得啊,畢業出來可以去考公務員啊。我是廣東的,我也想被錄到公共管理的,不過沒什麼希望了。
4. 請問如何入戶廣州
入戶廣州途徑有:人才引進(應屆生接受、在職學歷型人才、在職技能型人才、特殊及艱苦行業)、積分入戶、隨遷及投靠、公務員招考(含參公單位)等形式。
以人才引進入戶為例,需符下列基本條件:
1、用人單位
廣州的人才引進具體由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然後由各區和行業主管部門匯總提出需求。最後由市發改部門統籌安排入戶指標。用人單位即你所工作的單位(含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在廣州市注冊。
2、申請者本人
首先,要求在廣州市創業或者就業,並在廣州市有合法居住場所。
所謂在廣州創業,即在廣州市進行工商和稅務注冊登記的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投資者或合夥人。
引進途徑
1、職稱入戶
滿足人才入戶的基本條件,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且年齡在45周歲以下(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可放寬到50周歲以下),直接符合人才引進條件。
2、學歷入戶
目前廣州人才入戶(應屆生接受、在職學歷型人才、在職技能型人才、特殊及艱苦行業)中,絕大部分都以學歷方式入戶。學歷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即可申請入戶: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其年齡要求在40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年齡可放寬到45周歲以下)。
(2)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學歷並有學士以上學位,其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
(3)具有經教育部認證的國(境)外學士以上學位,其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
(4)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且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執業資格,其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
3、技能入戶
如果您學歷不高,但是在技能上有「一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也可申請人才引進入戶:
(1)「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或者是獲得「南粵技術能手獎」或「廣州市突出貢獻技術能手」稱號的人員,只要滿足上述基本條件,且年齡在50周歲以下的,直接符合條件。
(2)具有技師以上職業資格,年齡在40周歲以下,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年齡可放寬到45周歲以下。
⑶緊缺技能人才:具有中等職業教育(包括中專、職高、中技)以上學歷或普通高中以上學歷,並具有高級職業資格、所從事的工種(崗位)符合廣州市緊缺工種(職業)目錄(由市發改部門會同人社部門制定),
在廣州市連續居住、就業(創業)和繳納社會保險滿2年;申報人辦理入戶所從事的工種(職業)須與所持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所考核工種一致(年齡要求35周歲以上)。
(4)湖南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2018年,廣州制定印發了《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規定(試行)》及實施細則,建立起以居住證為載體、以積分制為辦法的來穗人員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確立了1+N制度框架,全市統一積分標准、統一積分程序。來穗人員通過積分梯次享受公共服務,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公正。
去年7月1日,「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上線。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近19萬名來穗人員在系統中注冊,其申請確定積分的達到8.3萬多人。
與此同時,廣州緊貼來穗人員需求精準服務。據介紹,廣州積分制入戶指標從2011年3000個增至2018年7000個,8年間共完成8.4萬多名(含隨遷人員)來穗人員入戶廣州工作。
僅2018年,全市就安排2.86萬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學校起始年級,占符合申請條件人數的75%,超過既定目標15個百分點。而在住房保障、就業醫療社保、醫療衛生健康以及社會救助援助等方面,來穗人員也是福利多多。
此外,廣州積極搭建來穗人員參與社會治理的「橋梁」,打通來穗人員參與社區民主協商議事「最後一公里」。目前,全市2700多個村(居)全部建成村(居)民議事廳,實現全覆蓋。全市城鄉社區議事會推選非戶籍議事成員2300多名,各社區(村)協商解決了一大批來穗人員服務管理事項。
而來穗人員也以志願服務方式,參與社區環境改造、治安巡邏、困難幫扶、文明城市創建、社會公益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來穗人員志願服務隊員達5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