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迪派科技這家的產品品質如何評價
迪派科技是優秀的新數字信息系統集成商,業務范圍涵蓋混合型會議系統解決方案、指揮中心系統解決方案、數字化展廳解決方案;自主開發雲視訊混合型會議及雲數據可視化綜合管理兩大平台;具有自主開發生產的無紙化會議、數字化會議、中控矩陣、分布式、大屏顯示、公共廣播、錄播、擴聲、燈光、建築聲學等10大系統產品線。
完成了很多政府單位、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金融等行業的客戶案例,比如公安廳、招商局、武大、鍾南山醫學基金會、上海司法局、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福建消防指揮調度中心、韶關森林消防指揮中心、廣大銀行等、廣西省邊防、TCL、利亞德、台電等,憑借高質量和性能,以及公司優質的服務,迪派科技在行業內口碑不錯且多次獲得客戶的表揚和感謝。
2. 公共自行車數字化便民服務亭怎樣申請
如今隨著政府「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號召,大部分擁有私家車的市民都紛紛響應,選擇自行車出行,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為保護環境做出了貢獻。但是,騎自行車的多了停放自行車的問題又隨之出現了,自行車亂停放既影響了市容市貌,還容易發生被盜。因此為了解決以上實際問題,公共自行車便民服務亭和公共自行車棚這一設備就應運而生了。
「鼎泰康」牌公共自行車服務亭和自行車停車棚,款式新穎、選材考究、精工製作出了自行車服務亭行業里的精品。有了這些自行車便民亭市民可以在就近的租賃網點辦卡並可以租賃自行車,為自己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常規公共自行車便民服務亭製作要領簡介:
1、便民服務亭外部封板採用優質鍍鋅板折彎焊接,外表經打沙處理後噴塗高級汽車漆,外封板與內襯防火阻燃板連接牢固,耐酸鹼腐蝕,有足夠強度對亭內服務員及貨物起到保護作用;
2、便民服務亭內部採用米黃色彩鋼板貼防火阻燃板與內部方鋼龍骨緊密連接,可讓亭內整體感覺整潔大方;亭牆體從內到外共有五層,完全符合便民服務亭製作要求規范;
3、便民服務亭外部便民服務亭信息亭造型四周採用優質不銹鋼板折彎成型包邊壓條,與造型四周焊接用高強度密封膠勾縫,整體美觀防水耐腐蝕;
4、便民服務亭正面設有一卷簾門,且設有專用售貨辦公台(含收銀抽屜),其餘三面採用封閉式結構,外附帶廣告燈箱,整體設計美觀大方;
5、便民服務亭內電器設備嚴格按照GB5226.1-2008標准設計,電器箱內部標配電度表、空氣開關,亭內配有五孔插座、日光燈盤、開關;亭內所有線路套管在夾層中隱藏,此設計安全合理,檢修方便;
6、便民服務亭內配有空調安裝位置,空調插座、空調室內機排水孔,此設計人性化。
7、便民服務亭地板便民服務亭信息亭採用優質方鋼龍骨架上鋪模板貼2.0mm厚防滑鋁板,整體牢固耐腐蝕;
8、便民服務亭使用環境及溫度:在弱酸鹼環境條件下使用,使用溫度±40℃—80℃;濕度為10%-90%
3. 公共廣播數字化網路廣播總控伺服器的主要功能
1.全數字化傳輸,與模擬信號傳輸相內比,失真更小容,信噪比更高。
2.以區域網為主要媒介,可利用已有區域網運行,實現多網合一。
3.功能更強大,使用更靈活,具有:用戶配製、終端配製、分組配置、終端狀態查詢、會話狀態查詢、會話狀態監聽、實時采播、文件播放、設置定時鈴聲、設置定時任務、節目庫管理、自動報警等新特性。
4.分區無限制,利用IP地址來進行廣播分區,每個終端就具備單獨網路IP地址,可跨越區域網段
5.廣播主機已含有2個音頻輸入通道,可在廣播機房或廣播區域的任意位置擴展音頻輸入終端,可擴展。
6.可實現遠程監控、遠程診斷和遠程軟體。
7.系統具備多許可權級別控制,統一由管理員進行統一分配系統使用用戶名及許可權級別和控制終端數。網路消防報警具備系統最高優先權。
4.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美國國會圖書館聯機檢索有:
一、公共目錄查詢
二、電子資源信息計劃(ERIP)
進一步擴大館藏和資源的檢索供讀者使用,包括供世界各國的教育界使用;收集和生成重要的(原始)電子出版物數據,確保館藏依然具有全面性和全球性的特點;與國內外的主要機構攜手建立全球性知識財富使國會圖書館可以存儲、保護、提供和擴大它的資源;建立一種具有技術性的和具有戰略意義的革新文化,使國會圖書館能夠向用戶提供傳統的和可擴展的資源。該計劃將數字化信息服務寓於一些基本原則之中,即圖書館員是信息和知識的保護者、解釋者和中介者。全體公民都有資格平等地使用信息和知識。該計劃把外延服務、使用和教育等特點歸納為一個相互關聯計劃,把傳統的和外延的服務送到每一個最終用戶。
三、全球法律信息網(GLIN)
50年代,GLIN主要使用手工進行標引和編制文摘,它已經與世界上大約35個國家議會之間開展聯機法律和法規資料交換合作。該網路經過更新已經從14個成員國家直接遠程接收資料--各國全部權威的法律文本和法律,從另外的24個國家接收文檔資料並做文摘。1999年,GLIN就搜索、接收和更新自己的文檔資料在內的處理達264,000次。1999年GLIN的記錄總數達到近80,000條,可以說GLIN就是未來的法律圖書館。1999年3月,一個新的GLIN文件投入使用,成員國可以將法律文本輸入資料庫並且法律文本與GLIN資料庫的法律概要連接。秋季初始,新版主題詞管理系統(LEXCON)投入了使用。GLIN的主題詞編輯委員會每周舉行一次會議討論新主題詞的採用並納入主題詞表。
每年都舉辦GLIN項目主任年會,除了正式GLIN成員國外,潛在的成員國也將與會。1999年會上,非洲開發銀行表示願意資助非洲國家參加全球法律信息網路,美洲國家組織表達了相同的意願。羅馬尼亞的GLIN工作站獲得了GLIN最佳工作站獎。世界銀行、泛美開發銀行、經濟法分析中心和美國宇航局等GLIN的夥伴機構表示仍然有興趣為願意加入GLIN開展合作項目的國家提供啟動資金。瓜地馬拉在世界銀行的資助下成為GLIN 的正式成員。泛美開發銀行同意向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提供支持;經濟法分析中心為羅馬尼亞提供資金向網路的經濟法律領域輸入羅馬尼亞以往的法律。該項目撥款逐年增加,以便到2004年達到每年能增加3-4個新成員。圖書館打算靠成員館和發起人交費來支持GLIN的發展,但費用不足,只有大量國家參加才能確保項目成功。
經美國國家宇航局GLIN成員的建議,法律圖書館得到國會圖書館麥迪遜大廈委員會的資助購買了兩套衛星天線放置在馬里蘭州的GODDARD空間發射中心,以提高GLIN成員之間的通信。GLIN和國家宇航局建立環境法律系統,將科技數據和法律信息以及數字化地球信息首創計劃結合起來,使美國政府機構成員能夠共享環境信息。
四、合作性數字化參考服務(CDRS)
為了能隨時隨地通過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國際數字化網路向研究人員提供咨詢,2000年繼續實施合作性數字化參考服務導引計劃。該計劃系與俄亥俄州的聯機圖書館中心合作開發的模式。導引應用新技術,聯機利用電子優勢及全球圖書館的物質資源與館藏,提供參考服務。已進入第三階段。起初只有國會館及其他16個成員,現已擴充為60餘個圖書館及國際機構,包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國家館。當全面運行時,成員館將協助其用戶鏈接到CDRS系統,提交問題並從該系統全世界各機構的專家處獲得最佳答案。 一、緣起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數字圖書館項目是1989/1990年開始的國會館規劃的一部分,即在該館或通過聯機檢索向用戶提供文獻全文(包括圖象、語言、音響)信息的服務。主要利用光碟存儲和光電通信技術使國會館各種載體的館藏能夠以電子形式傳遍全國,直接為廣大讀者使用,以支持對美國的歷史文化研究。
1989年啟動的美國往事導引(1990-1995)項目是101個聯合研究圖書館和51個州圖書館代理成員研究的成果。該研究顯示出聯機服務的真實需求,除了確定項目為特殊研究的多媒體數字收藏,還包括最終用戶評價,上千次采訪,信函調研等。完全的用戶評價由1992-1993國會圖書館開發的最終用戶評價系統來進行。當時國會圖書館已向44所學校、學院和大學及州和公共圖書館提供了美國往事CD-ROMT視頻盤。參與的圖書館成員、教師、學生和公眾接受有關他們使用過的數字資料如何傳送系統數據的調查。評價顯示了高等教育機構對公共圖書館興趣所在,調查結果強烈表明學校特別是中學對此非常熱心。評價小組認識到,教育改革已創造了對圖書館主要歷史資料資源的需求。教師歡迎數字收藏幫助開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學校圖書館使用計算機加強了研究技能。這些發現已經在國會圖書館啟動的擴大教育項目中得到證實,啟動經費是由凱洛洛基金會贊助的。
經過5年的實驗,該項目於1995年正式開始進行,首先對國會圖書館的檔案資料收藏進行選擇性數字化,它是國家豐富文化遺產的記載。為了復制館藏圖書、小冊子、動畫、手稿和錄音,圖書館創建了大批的數字實體:雙調文獻圖象、黑白及彩色圖象圖片、數字音頻和視頻,以及可檢索的文本。為提供對這些復製品的訪問,課題開發了一個描述原素的范圍:目錄記錄,查詢幫助,介紹文字與程序,如一定類型內容的全文索引。
復製品以多種工具產生;掃描、數字攝影、音頻和視頻設備及人工鍵入和編碼的文本。美國往事使用國家標准,並將為眾多數字復製品建立工業標准格式,如用標准置標語言文本和TIFFL圖象存貯文檔,或用JPEG的壓縮圖象。另一方面,由於缺乏良好的已確立的標准,只好採用現存的格式,如RealAudio(音頻的),Quicktime(動畫的)和MrSid(地圖的)。根據資料類型的技術信息和根據個人收藏的信息,正在使用。
二、現狀
1.網際網路上的美國往事
該工程以美國歷史為主,將圖片、文字、聲音有效地結合起來,對國民尤其是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教育改革。國會館帶領小學教師和圖書館員共同考慮更好地在學校中利用網上資源。教育者論壇的參與者證實早期的發現:當主要資源有很大需求時,教師能有效地利用它們,他們需要增加資料和主題描述在收藏的結構中,於是新的資料不斷地增加到該網站。
1997年,圖書館啟動美國往事後續項目,該項目帶領25個12歲以下少兒教育者雙人組去探索館藏,開發教學計劃案例、教學活動及可用他們的本地通訊使用的網站。1997-1998是學校年,這些教育工作者參與網上論壇,作為實驗和評價他們開發的資料。圖書館在1998年夏繼續美國往事的後續項目,其目標是爭取全國學校對國會館收藏的支持。國會館相信,擴大其研究,不僅是學術上國會圖書館對傳統服務所不能提供的網上收藏的拓展,而且確保美國往事被開發成讀者所真正需要的。
1998年底140萬件國會館文獻和13,900件其他機構收藏業已完成數字化轉換上網,國會館上網數字化的珍貴美國歷史藏品深受好評。國家數字圖書館計劃繼續面向教育機構,增強對歷史過去與現在的理解。同年來自18個州的50位教育工作者聚集華盛頓探討基礎教育資源的使用,開發課程計劃,繪制圖書館聯機收藏的宏圖,分享聯機教學的理念。
1999年度,國會圖書館250萬件藏品和其他合作機構的85,000件藏品可供聯機使用或進入了數字化館藏。大約250萬件國會圖書館和其它機構的藏品作為全國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正在進入轉化過程。同時,美國往事網站新增添了18種多媒體歷史主題的內容,使主題內容達到68種。8種現有館藏由於增加了數字化品種而擴大了。各地向網站發來表揚和贊譽,稱美國歷史和文化網上資源質量高、教育性強、容易檢索。此外,國會圖書館網站上增添了4種展覽。定期對館藏精品聯機展覽進行更新,從而把供輪換的展品包括了進來。
2000年年底已有560萬條可在國會館網上使用,包括110萬條來自合作單位。在美國往事網站增加了20種多媒體歷史收藏,總計達90種,其中有12種為其他機構參與美國技術計劃。超過了原合作計劃,有33個機構接受175萬美元,數字化其歷史收藏並供在美國往事網站上使用。
數字化未來小組組成高級圖書館管理機構,完成了其在1998年起步的工作--制定數字圖書館五年戰略,突出開發內容(一切是電子格式的內容)、使用和穩定的數字圖書館基礎結構,該機構能管理新的各式各樣電子內容。同時國會館館長委託國家科學院對數字時代、數字圖書館未來及國會館的准備進行研究。2000年7月國家科學院報告國會館21世紀:國會館數字戰略發表,鼓勵圖書館雄心勃勃地去追求實現其所描述的未來--收集、描述、保存電子雜志和圖書、開發網站並聯接、建立資料庫和其他資料並通過電子格式傳遞。2001年圖書館可以使用9880萬美元開展全國范圍的數字資料收藏。
作為數字圖書館倡議第二階段發起人之一,國會圖書館通過其國家數字圖書館項目,使研究者可通過訪問美國往事對部分收藏進行轉換。圖書館希望第二階段的部分發展資金將用於建立數字內容新設備的實驗、管理、和對收藏的訪問及在用戶中心環境下對新技術的確認。國會館使數字圖書館倡議第二階段的贊助商和研究者可使用收藏主目錄。美國往事收藏:統一的檔案實體,如精選的攝影作品或個人論文;累積的物理格式資料,如沒有版權的以印刷品格式存在的照片和電影;或NDLP直接收藏文選組合。對於這樣的收藏,列表顯示文獻的類型內容及提供技術概要的鏈接。
對於大多數可利用的資料,國會圖書館尚未考慮利用任何美國版權或任何限制來制約公眾訪問。少數收藏可能對實驗路徑的訪問管理提供有用的資料,申請者應閱讀一般對權力和限制的注意事項及他們正在使用藏品的特殊狀態。
技術記錄提供了5種類型資料的數字轉換方法:文獻、圖示圖片、地圖、錄音和動畫。這些記錄也列在收藏列表中,包括通訊類型。資料的小批樣本及相關目錄記錄可用FTP。單獨的例子在主列表中從每一個收藏的技術概要中列舉。數字內容轉移的細節可在確認後安排。該頁提供一般選項的討論。
在圖書館收藏的數百萬圖書、照片、印刷品、圖畫、手稿、珍貴圖書、地圖、音頻資料、視頻資料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數字格式的。美國往事是圖書館數字化項目的主要部分。它提供數字文獻的多媒體館藏、照片、音頻資料、影像資料和館藏的美國文本資料。通過美國基金會的允許,國會圖書館/美國數字圖書館允許公共、研究及學術圖書館、博物院、歷史界及檔案機構創建主要資源素材的數字館藏以補充數字圖書館的內容。
2.全球法律信息網路 (Global Legal Information Network)項目
全球法律信息網是由法律圖書館管理的嚴格的國際合作網路,其成員國將自己所有,權威的法律文本和立法建庫掛在法律圖書館上,已經有近40個成員國通過網際網路向該網站提供資料並進行共享。1998年3月新版GLIN擴充了搜索能力,加強了安全性能。1998年第五次年會上圖書館推出了立法信息的新類目。1999年7月,美國法律圖書館協會在舉行的年度會議上認可了法律圖書館數字化項目新民族立法百年:美國國會文獻和辯論,1774-1873年。該項目對1774-1829年間總共111卷立法文獻做成140,698個數字化圖像。此數字化項目還獲得當年最佳非印本出版物獎,同時它也得到一些大學和其它研究機構的認可。1999年該網站記錄了200,000次點擊。
3.THOMAS公共立法信息系統
產生的背景
THOMAS立法信息(THOMAS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得名於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假如每個圖書館都有唯一一位奠基人的話,那麼托馬斯·傑斐遜就是國會圖書館的創始人。他的個人收藏書構成了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核心。由於他的廣泛興趣決定了圖書館收藏與開展活動的多樣性,積極的思維方式對傑斐遜政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國會中的每一位成員所遇到的問題沒有不需要參考任何資料就能解決的」。他認為一個自治的政府必須依靠那些具有淵博知識的大眾才能獲得真正意義的自由與真理。今天的圖書館是從托馬斯·傑斐遜圖書館發展而來的,它已經成為追隨傑斐遜思想和信仰推行民主政治的縮影。THOMAS是聯邦綜合法律信息網站,這里收錄了從1989年以來的國會法律全文和國會會議記錄,1973年以來的議案總結,國會委員會報告、立法機關工作時間表,同時與其它法律研究機構的網站鏈接。可以利用所提供的功能強大的檢索工具查找到議案和其它一些不同標準的參考文獻。
THOMAS立法信息系統是根據104次國會的倡議,於1995年1月也就是在第104次(1995-1996)國會開始之際,由國會圖書館將聯邦立法信息THOMAS系統放到互聯網上供廣大公眾免費使用。該系統的檢索功能通過超級鏈接InQuery實現,系統由設在美國麻省艾摩斯特市的馬薩諸塞大學智能信息檢索中心進行維護。
最初建成的資料庫僅包含議案文本內容,隨後又加入了議會記錄文本、議案摘要及狀況、熱點議案(不再提供)、議會記錄索引和憲法(正在與其它歷史會議文件一同建立,設在THOMAS主頁的Historical Documents一項中)等內容。系統維護人員無論是在檢索方式上還是在顯示格式上都在不斷地對系統進行修改和補充,以保證立法信息和數據的可用性。
4.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與輿圖部與國會研究服務部和國會關系辦公室密切合作,為兩院提供地理信息。同時該部也參與全國數字圖書館計劃,數字化地圖資料供全國電子存取。1999年底,共有1522幅地圖(4971幀)供全世界使用,該頁每月點擊達35萬次。2000年該系統與私人部門G&M聯手在網際網路上推出美國鐵路運行圖,並計劃數字化美國內戰時的1800幅地圖。遭遇新邊疆網站有17世紀到20世紀由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繪制員繪制的各種地圖。
5.合作性數字化參考服務
2000年開發的合作性數字化參考服務(CDRS)導引計劃,旨在隨時通過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國際數字化網路向研究人員提供咨詢。
2000年國會館網站一年處理點擊近10億次。使用美國往事歷史收藏的增加了25%--從1999年每月1500萬次到2000年每月2000萬次。針對兒童及家庭的圖書館新網站 美國圖書館啟用了8個月,點擊達6000萬次。國會館網站多次受獎。
三、與公私部門的合作
數字圖書館是一件耗資巨大的工程,除了政府有限的撥款外,國會圖書館十分重視開展宣傳,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從私人機構籌措資金。1999年度,全國數字圖書館計劃從私營部門獲得4800萬美元的資助,超過了三年計劃中第三年爭取私營部門資助4500萬美元的目標。過去的三年裡,國會圖書館運用美國技術基金會(AMERITECH FOUNDATION)提供的贈款開展競爭,第三年提供了總共615,965美元獎勵12個獲勝機構進行美國歷史館藏的數字化工作,並把這些數字化成品移上美國往事網站。總共33個機構獲得資助開展各自的數字化項目。5個於1997年通過競爭獲得資助的機構已經完成文獻數字化並於1999年首次納入國會圖書館網站。
國會圖書館是數字圖書館首創計劃第二階段的發起者之一。該首創計劃得到全國科學基金會數年的資助,旨在推進全球分散的網路信息資源的使用和可使用性,鼓勵現有的和新的機構重視創新性的應用領域。國會圖書館參與發起的原因之一,是讓受贊助機構使用美國往事文獻,同時希望它們支持研究,使所有的圖書館未來的用戶使用數字化信息。在梅隆基金會的資助下,國會圖書館與紐約歷史學會和芝加哥史學會合作把各自的重要檔案輸入國會圖書館美國往事網站。該館還與康奈爾大學簽訂協議使75萬頁包括《科學美國和世紀》等刊物的十九世紀連續出版物供公眾使用。
1999年度,國會館利用微軟公司的捐款對全國數字圖書館的接待中心進行了整修並更名為學習中心。該中心包括一個改進過的劇場、一個十六座位的新教室和一個電視會議室。該中心全年為7,810名參觀者舉辦了513場活動,並通過電子郵遞解答了4,740項咨詢。學習中心接待過國會議員及其客人、外國學者和著名人士。該中心每天接待普通參觀者,向他們展示國會圖書館的聯機資源。
四、嚴峻的挑戰
作為圖書館界的一面旗幟,國會館除了是多項重要標準的維護機構,還組織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數字圖書館項目。雖然國家科學院的評估報告國會館21世紀:國會館數字戰略給予國會館充分肯定,但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從數字館藏建設、數字材料保存、數字信息的組織、圖書館管理和信息技術基礎等方面揭示出數字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如果在21世紀創建大規模、有效的數字圖書館,在某種情況下,不僅要解決技術挑戰,且要具有共享思想。新思想的出現可能會對機制的改變有所幫助,如國會圖書館在重大問題上的決策。挑戰可能會出現在下列眾多領域中:如資源建設,互操作性,知識產權,提供有效訪問,和資源的持續性。圖書館希望創造性和創新的思想可能解決這些挑戰。 (1)首先為美國國會和廣泛意義上的美國政府服務,所以要擁有全部議員和官員執行公務所需的圖書資料,既保存一個完整的關於美國歷史和發展的記錄;又必須包容全人類的知識以滿足國會和政府潛在的需要。維護世界上最大的記錄人類知識的寶庫,利用其資源提供服務是國會館的基本任務。(2)其次國會圖書館面向美國學術界,所以該館擁有全部記錄美國人民生活及所取得成就的圖書及資料。同時學者使用的館藏涉及跨學科的各種科學、交叉文化、多媒體、多語種。(3)為普通公眾服務,能提高公眾的創造力和智力,體現圖書館對國家富強和將來發展的重要性,增強了圖書館的社會教育作用,既促進了思想的自由交流,又通過展示美國社會形態和民族歷史的可靠記錄而突出了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只要資料與美國人民有關就予以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全世界的關注使國會館開始系統地通過海外辦公室、代理商、商人和國會圖書館專門采購團進行采選。出版物,並及時提供這些資料的書目信息。由於各種法律、條令的保證,現在國會圖書館每個工作日可收到22,000件/冊文獻,其中約有10,000件入藏。藏品的主要來源是通過版權辦公室登記渠道獲得,另外也有來自饋贈、購買、政府機構(如聯邦、州與地方政府)、在版編目過程及國際交換的資料。未入藏的文獻用做交換或轉贈給教育機構、公共設施和非贏利性組織。
館藏中政府文獻,尤其是國會出版物是其收藏中值得關注的部分,1979年國會館成為政府出版物繳送圖書館,出版了《政府出版物目錄月刊》,圖書館還大量管理外國議會出版物,國際政府間組織的出版物。另外就是學位論文,收有20世紀40年代以來大部分美國大學的學位論文(當時已開始有縮微膠片),1978年以來全部為縮微形式,每年收到3萬件以上新論文。國會圖書館是唯一收集這類論文的公共機構。
當前收藏中不足之處:①連續出版物中有缺藏,多數情況是由於失竊或根本未收到;②由於日益依賴最低限度的編目,使人難以評估收藏品的價值;③盜竊等多重原因對館藏造成重大損失,缺藏的主要是兒童圖書和有關非裔美國人的圖書,採取了措施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④補充遺失卷冊的資金不足。然而國會館的館藏必須保持完整以適應信息資料的迅猛發展。國會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收藏館藏的圖書館,如果這一傳統不予以保留,那麼聯邦政府和美國自由企業系統將深受其害。
5. 如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
一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戰略布局的重大安排。
二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雙輪驅動」的「雙輪」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實現「雙輪驅動」、協調發展,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確道路的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和發展文化民生的內在要求。
四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第一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