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約談是什麼意思談什麼
約談指的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制度。指擁有具體行政職權的機關,通過約談溝通、學習政策法規、分析講評等方式,對下級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並規范的准具體行政行為。
例句:約談很多時候讓人想起談判的意思,其實在現代社會,約談更多是發生在實力不對稱的兩方身上,為了達到一個目的,通常是實力較強的一方約談實力較弱的一方在某一特定場合,告知其要達成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一般,實力較弱的一方沒有還價的餘地,即便是還價也是在對方早已圈定好的范圍內。
(1)工商局行政約談內容擴展閱讀:
各類約談
1、樓市約談
全國樓市的限購時代正式來臨,住建部的新口吻是,「不限購,就約談」。板子一記記都打在縣市一級政府身上。對於過去一年樓市瘋狂上漲的二三線城市來說,是到了限制房價的時候了。或許,這樣的壓力還將進一步加大。在2010年12月末,住建部部長姜偉新便稱,將「適時會同監察部對省、市人民政府穩定房價工作進行考核,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進行約談直至追究責任」。
2、日化企業約談
針對2011年3月,日化產品和方便麵等將漲價的信息,國家發改委約談了相關企業了解情況,並明確表示,各類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不得隨意搭車漲價,更不許串通漲價、哄抬物價,同時將派出調查組赴有關企業進行調查。
3、家電企業約談
2011年初,部分家電廠商喊出「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行正在觸發白電成本的全面上漲」,「有渠道商已經收到製造企業的漲價通知」,例如在冰洗產品方面,部分品牌醞釀進行了5%左右的價格上調,而油煙機、灶具、消毒櫃等產品方面,平均漲幅也會達到5%~10%左右。在發改委「約談」工作之後,年初至今一直甚囂塵上的白色家電醞釀漲價開始轉向。
Ⅱ 什麼是行政約談
行政約談~即來擁有具體行政職自權的行政主體,與其職權范圍所涉及或針對的行政相對方之間,通過約談溝通、學習政策法規、分析講評等方式,對社會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並規范的准具體行政行為。
也就是行政機關以政府的姿態召集各相對方,以談話的方式貫徹政策。並非像具體行政行為那樣具有強制性。
中國的又一特色性國粹。
Ⅲ 約談是處分嗎
一、不是處分。
二、約談的定義:指擁有具體行政職權的機關,通過約談溝通、學習政策法規、分析講評等方式,對下級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並規范的准具體行政行為,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制度。
三、約談的「四種形態」:
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約談記錄表的要素:
1.約談時間
2.約談地點
3.約談單位
4.約談人員
5記錄人員
6.約談內容
(3)工商局行政約談內容擴展閱讀:
「約談」不可能是無償的。
其「有償性」或曰成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於被約談的企業和行業,會有一定的補貼。
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最先被約談的企業,就獲得了低於市場價的「定向銷售」。
雖然可能不足以彌補企業虧損,但企業所獲得的無形的政府資源,卻註定是一筆可觀資產。
而這,也正是「約談」成本體現的第二個方面。
「約談」的運作思路很明確,抓住有市場定價權的龍頭企業,以有限的成本付出換來整個市場的價格穩定。
可是,這種成本究竟是否「有限」,尚不能一概而論。
企業能夠獲得補貼,看似是為其承擔社會責任付出的合理補償,實際上卻是以行政手段強化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自相矛盾之處在於,如果說被「約談」企業承擔了社會責任,那些未被「約談」的企業是否就全然沒有承擔社會責任?
假如沒有「約談」,那些有市場定價權的企業的社會責任又體現在何處?對於能夠被「約談」並獲得政府補償,未獲此「殊榮」的企業已經嘖有煩言。
很顯然,「約談」使得在同一個市場環境中的一部分企業獲得了政府資助,而另一部分同樣服從了行政干預的企業不僅一無所獲,還承擔了市場以及行政干預的雙重壓力。
如果一定要以行政干預市場定價,最好能用明確的方式表明,這樣對所有企業是平等的,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是統一的,市場的競爭機制沒有被破壞。
而「約談」這種看似同企業商量的尊重市場的辦法,其實就是以相對軟性的方式行干預之實。
但不言自明的干預卻蘊含了畸輕畸重的市場不公,它使得在一個原本不利的市場環境中,強勢企業強者更強,弱勢企業更為不堪。
Ⅳ 用了最字,被別人舉報了,工商局約談怎麼辦
違法廣告法了,被工商部門查處非常正常,而且更具廣告法規定,可不是簡單改一下就可以的,而且現在這個社會也不是隨便關個門就能跑掉的,既然事情發生了就積極配合工商部門處理,拿出態度,爭取從輕處罰。
Ⅳ 行政約見和行政約談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對有輕微違紀行為或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誡勉教育,達到提前打招呼、及時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誡勉談話要嚴格要求,指出其存在問題,分清是非責任,督促整改,幫助其吸取教訓,防微杜漸,使談話對象少犯或不犯錯誤。
Ⅵ 工商局約談,說有兩件事情,叫我過去一趟,是真的嗎
讓你猜是誰的基本是假的,一般都會親自都門面來查事情,最好查詢是否是當地工商局的電話,如果是手機打的,多半是假的
Ⅶ 企業負責人頻頻被約談的內容是什麼
最近,「約談」一詞頻頻出現。
今天,交通運輸部官方微信號發文稱,部分網約車平台公司在被約談後,就將承諾拋之耳後,繼續我行我素,視約談為「耳旁風」。針對「屢談不改」的網約車平台公司,交通部嚴格依法加大加重處罰力度,公開曝光企業違法違規事實、企業承諾及處罰情況。
從約談的實施者看,大致分兩類。一類屬於政府部門的行政行為,另一類則是紀檢部門的監督執紀形式。實施者不同,因而對象也不一樣。前者的約談對象是發生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業企業、政府部門負責人,後者的約談對象是黨組織和黨員,主要是黨員幹部。簡單來說,前者主要「對事」,而後者主要「對人」。
先看前者。較早啟動「約談」制度的是原國土資源部。2007年,原國土資源部將違法佔用耕地面積比例較高、在全國排前幾名的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請到北京,一是當面匯報情況,二是分析違法用地成因、探討解決方案。當時的約談還未與問責掛鉤。時任國土資源部領導曾表示,面對面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商議整改查處工作,是國土資源部依法行政、履職所在,也是國土資源監管方式的一種探索和創新。
Ⅷ 行政機關內部的約談行為有什麼典型的例子,外部有哪些呢
算內部的約談行為。外部涉及到行政機關和立法和司法機關的關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