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眾怎麼看待社會工作者
·83.8%的人認為當下急需社會工作者社工,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73.5%的人支持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崗位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76.5%的人認為社區醫生鄉村教師為社會急需社工,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日前,據新華網消息,北京市擬計劃出台政策,由政府出資購買社會工作者崗位,開辟大學生就業渠道。而今年2月,上海市楊浦區向大學畢業生同時推出1000個公共服務見習崗位,報考者眾多。2009年北京市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也有近萬人報名參加。
公眾怎麼看待社會工作者呢?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騰訊網,對1329名網友的調查顯示,83.8%的人認為,當下中國急需社會工作者。 不僅僅是社區急需社工社工,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社會工作者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慈善、勞動保障、殘障康復、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簡稱社工。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社會組織可創造占社會總量10%的就業崗位,而目前在中國這一比例還不到1%。
北京市社會工作協會副秘書長趙誠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北京市2000多個社區的社區服務主要由居委會提供。居委會成員中以退休人員居多,年齡知識結構日趨老化,急需新鮮血液的注入。「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現,老人陪護是社會的一個重大問題。鄰里關系協調,邊緣人群的社區矯正,農民工社區組織建設等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對整個社區的和諧融洽也至關重要。這些事都需要社工去做,但不僅僅是社區急需社工。」社工,社會工作,小組,個案,司法,論文,社會學,社工資格考試,深圳社工,社工招聘,社工就業,小組,個案,資格考試查分,培訓,教材,上海社工,深圳社工,實習 調查顯示,71.0%的人認為,社工主要從事社區工作;55.0%的人認為社工主要幫助XiDu人員和問題青少年;55.8%的人認為社工是在孤兒院、養老院照顧兒童老人的人;48.8%的人認為社工主要在司法機構做疏導家庭糾紛等工作;48.3%的人認為社工主要是在醫院從事病人心理疏導工作;40.9%的人認為社工主要是在學校從事輔導員工作。11.8%的人坦言對社工職業不了解。
深圳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深圳首家社工專業機構——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創始人易松國說,青少年犯罪、失業、離婚、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不是單靠政府就可以解決的。近年來,深圳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崗位的方式,強有力地推動了這些領域社會工作的發展。這一領域的就業潛力也正急速打開。
據了解,我國目前社會組織的數量處於400萬至800萬之間,以每個組織有3~5名工作人員計算,就蘊含著1200萬至4000萬個就業機會。有專家指出,如能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就業向該領域發展,將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壓力。
在這方面,深圳、上海等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嘗試。2008年,深圳市政府開始向MING YUN營的社會工作服務社購買社會工作崗位,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欠缺。截至2009年1月,深圳市僅民政局就購買了542個社工崗位。政府購買的崗位還分布在教育、司法、禁毒、社區矯正、流動人口社區管理等領域。
73.5%的人支持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崗位
調查中,對於一些地方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崗位,73.5%的人表示支持,其中43.0%的人表示「非常支持」;72.0%的人認為這項措施應向全國推廣。
此外,52.1%的人認為,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崗位可讓人們關注和了解社工,推動社工服務發展;45.7%的人認為,此舉是完善我國社區服務建設的契機;42.5%的人認為,這項措施有利於緩解大學生就業趨緊現狀;40.0%的人認為,此舉有利於緩解我國公共服務系統人才缺乏的狀況。
但對政府這一舉措,也有不少人存有疑慮。調查中,41.7%的人認為這不能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根本問題;43.6%的人認為還應購買、拓展更多的崗位,不僅限於社工。
6 ]$ n. Q% c& A- u" x5 u( L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網友「艾倫」留言說:「國家雖然鼓勵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但社區醫生的素質參次不齊且缺口巨大,政府是否也可以通過購買崗位來吸引這方面的高級人才呢?」
調查中,76.5%的人認為,社區醫生、鄉村教師等社會急需的崗位也應由政府出資購買。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T3 x/ l$ Y3 o6 \$ F) k3 g; b8 d
「一味要求政府買辦不是長久之計。」武漢大學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小寧認為,無論是熱門專業還是熱門職業都是以經濟為杠桿的,「政府買辦」只是權宜之計,並非上上之策。最佳的辦法還是提高待遇或給予政策優惠。「比如北京市能不能對招聘的社工解決戶口問題?這會大大提高該職業的『含金量』。」 「如果小孩與父母鬧矛盾,我們會對農民子弟進行家訪,化解矛盾;寒暑假我們會組織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參加冬、夏令營……」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心位於昌平區半塔村一個露天集市後的民房裡,中心理事趙玲告訴記者,外來農民工很少有自己的組織,社區服務在這樣的農民工聚集地很容易成為盲區。於是該中心就承擔起這樣的責任,成為了專業社會工作組織。目前,該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員,月收入為每人1200元,生活清苦。趙玲坦言,他們的工作,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熊輝,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報社工作。雖然本科和碩士都是讀的社會工作專業,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靠專業吃飯,即使政府出資購買崗位,對他而言也沒有太多吸引力。
社工,社會工作者自己的網路家園 「薪水待遇太低,這個職業目前沒有讓人看到前景,所以大多數同學最終選擇了放棄。」熊輝介紹說,北京市社會工作者的工資在每月1400~1500元之間;上海楊浦區公共服務見習崗位的工資為每月1500元,「這樣的工資在當地連生存都很艱難。」
^社工,社會工作,小組,個案,司法,論文,社會學,社工資格考試,深圳社工,社工招聘,社工就業,小組,個案,資格考試查分,培訓,教材,上海社工,深圳社工,實習 熊輝認為,政策再好,如果沒有適當的薪水,對個人而言,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很難換來家人沉甸甸的期望,「較高的薪資水平和政策優惠才是吸引高素質人才的關鍵。」青翼社會工作網! 調查顯示,39.1%的人認為公共服務崗位福利待遇較低,應予以提高,吸引人才
2. 女孩子學個什麼技術好就業啊
學汽修技術肯定要選擇一所專業的學校啊!要從這幾個方面來考察!
一、學專校知屬名度
首先必須是正規化的學校,知名度高的學校辦學實力強,有實力更有保障。其實民辦的院校比公辦的有優勢,民辦學校的課程設計更切合市場需求。
二、教學設備
汽修行業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行業,汽修行業的技術革新也非常快,所以,設備是否專業,設備是否先進等等都在我們的考察范圍之內。
三、實訓課程
學汽修重在實訓,考驗動手能力,基礎知識學好的同時,精進實操更是十分重要,實訓課程決定了汽修學校的教學質量。實訓課程的比例要比理論課程高,只有將理論實訓結合,學習效果才能構建最大化。
四、看管理
一所汽修學校的好與壞,除了看否能教給技術以外,還要考慮到能否提高個人素養,只有不具備了較好的個人素養和高超的技術後,在社會的工作中才會有長遠的發展。
五、就業保障
就業方面,就業學子就業有何保障,有無長期靠譜的知名合作企業,對創業學子來說,創業幫扶是否完善,需要仔細考量!
3. 中國石油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四老學姐來回答了~
首先必須是太陽女神了!上圖!
4. 社保卡和市民卡可以合成一張卡嗎
這兩張卡是不一樣的市民卡是一張卡有利於身份證是可以證明自己身內份的東西,市民卡可持卡容在醫院葯店看病買葯,用電子支付功能支付個人,自費部分還可以當做電子錢包使用。
而社保卡是您參保的憑證,主要其巡察作用,查詢各項險種的參保情況和繳費情況。
所以這兩張卡是不可能合成一張的。
5. 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有什麼區別
1、首次提出時間不同
德國工業4.0: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
中國製造2025:2014年12月,「中國製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2、目標不同
德國工業4.0:通過工業4.0戰略的實施,將使德國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術的供應國和主導市場,會使德國在繼續保持國內製造業發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競爭力。
在社會根本上,德國完善的民主法制和知識產權保護,是保障德國製造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後盾,更是降低社會生產成本、提升效率的真正利器。
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於國際產業變革大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
其根本目標在於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製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3、主要內容不同
德國工業4.0:
1、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2、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3、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中國製造2025:
1、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製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2、智能製造工程
緊密圍繞重點製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並實現產業化。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
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搭建智能製造網路系統平台。
到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製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3、工業強基工程
開展示範應用,建立獎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領域應用。組織重點突破,針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急需。
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強化平台支撐,布局和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於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天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志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4、綠色製造工程
組織實施傳統製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製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範。
實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源頭防治專項。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准體系,開展綠色評價。
到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百家綠色示範園區,部分重化工行業能源資源消耗出現拐點,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到2025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基本建立。
5、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
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組織開展應用試點和示範,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到2020年,上述領域實現自主研製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6. 國外有哪些測評網站,就是進行測評公共服務的平台急需知道~謝謝
網站瀏覽的測評網站?Alexa
7. 上海理工大學怎麼樣啊
上海理工大學挺好的,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學,上海市重點大學,教學質量也很高。
上海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點建設大學、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
學校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在工程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蓋的「課堂教學-創新實驗-項目訓練-企業孵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學校在國內率先開設創業實驗班和創業管理第二專業,同時,作為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首批四家受理點之一,累計培育146個項目,成活率近62.3%,獲得了一大批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及全國性大獎。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學推出師生學術共同體交流計劃,為學生隨導師出境交流提供政策和經費支持。每位教師到境外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時,最多可以帶4名學生,學校為每名教師和學生提供最高1萬元經費資助。
(7)政府急需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在人才培養平台方面,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級平台51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市級精品課程44門。
學校持續推進專業國際認證、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等,2013年在國內首個以純本土專業通過德國工科專業權威認證ASIIN認證;截至2019年6月,學校共有9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7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證。
8. 急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含開展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基本目標、主要內容、具體措施、工作安排等
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屬於工商行政管理與城管的執法的內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城版管執法市場監管權的工作,要在市委、區委工商行政管理與城管的 配合下進行公共服務活動,牽扯到市場的審批、規劃、建設、資金的籌措、建設目標、公共服務活動的機構設置、內容、人員、日常工作安排。
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有一個單位做依託,徵求工商行政管理與城管的執法的統一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