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根據國家普查項目和周期安排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版普查。此次人口普查標准時權點為200年11月1日零時,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境內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已上報戶口)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❷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2011年4月發布第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間1.07%的年平均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佔51.27%,女性人口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00)。
從年齡構成看,0-14歲人口佔16.60%,比2000年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從民族構成看,少數民族人口佔8.49%,比2000年上升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從受教育情況看,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08%,比2000年下降2.64個百分點。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8930人。
從城鄉構成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同200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從地區分布看,東部地區人口佔31個省(區、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區佔26.76%,西部地區佔27.04%,東北地區佔8.22%。常住人口排名前5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
從人口流動看,此次人口普查,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9萬人,比2000年增加81.03%。
❸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出來沒
以普查小區上報,普查小區-普查區(一般一個村為普查區)各鄉鎮統計匯總專-縣區統計局匯總全屬縣數據-市統計局匯總全市數據-省局匯總上報國務院-國務院審核發布公告。.1月份到市裡,2月底到省里,數據出來要到4月以後。
❹ 關於第六次人口普查
新措施
見人就登記,解決人戶分離難題 面對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由於涉及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面臨著流動人口十分龐大、人戶分離現象比較普遍、公民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的局面,普查難度前所未有。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直言,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 首當其沖的難題就是人戶分離現象。人戶分離又分為「異地」和「同城」兩種情況。 針對「異地人戶分離」,國家統計局從2007年11月就在山西開始了第一個針對「外出人口」進行的專項試點;2008年9月,浙江嘉興一個有著三四萬人口的姚庄鎮被選作「外來人口」的試點。 據馮乃林介紹,之所以選擇江西和浙江這兩個省,主要是因為江西屬於農村人口比較多的大省,外出人口較多;而浙江屬於外來人口比較多,居住比較不穩定,屬於普查比較困難的地方。 針對「同城人戶分離」,國家統計局在北京奧運村和原宣武區曾經專門做過試點。由於奧運村建設、原宣武區改造導致許多居民搬遷,但是因為涉及孩子上學、就醫等原因,戶口沒有遷移。 馮乃林告訴記者,進行同城和異地人戶分離試點,重點是通過事先設計的方法,以提高這些人口流出、流入密集地方人口普查的准確度。 據悉,以前人口普查登記是按常住人口進行登記,比如有一個農民工到北京,普查員在問了一些情況判斷他在北京已經住夠了6個月,就在北京登記。而通過試點後,這次人口普查總體上採用在現住地登記的原則。「只要在北京看到你了,就要進行登記,以避免普查員不認真登記或被調查對象擔心要辦暫住證而瞞報的現象。判斷的標准不是交給普查員,而是通過統計部門的最後處理來進行把握。」 馮乃林說。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明確,將我國境內的境外人員也作為普查對象。據馮乃林介紹,目前,在境內長期居住的境外人員包括港澳台人士比較多,及時了解這部分人的情況,為其提供相應服務並進行管理,很有必要。 此外,聯合國希望所有國家都在2005年到2014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據聯合國公布的信息,世界上大概有一百二三十個國家,集中在2010、2011年進行人口普查。「我們也是響應聯合國的建議。其實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一直都把境外人員作為普查對象。」 繪制小區地圖確保「戶不漏人」 繪制「小區」地圖跟戶口整頓密切相關。據悉,北京的戶口整頓工作在8月15日到9月15日進行,全國的戶口整頓是從5月初到8月底,有的地方可能要晚一些。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工作要求,希望各級公安部門9月份能把戶口整頓所得到的關於戶籍方面的信息,提供給人口普查部門。人口普查部門據此開始入戶調查,進行普查小區的界定。 為了在技術上做到嚴密,達到更為准確的普查效果,當「小區」地圖繪制完成,國家統計局要求普查員按照「小區」地圖到現場勘查,將「小區」內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築物,都在地圖上標出來,最後依靠建築物去進行普查登記,達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5]
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數據
2011年4月2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並答記者問。
國家統計局當日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這次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
城鎮人口比重大幅上升。這次人口普查顯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5萬人,佔50.32%。同200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這次人口普查顯示,同2000年相比增加11700萬人,增長81.03%。
這次人口普查覆蓋大陸31個省區市和現役軍人。根據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將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數據計入在內的全國人口總數為1,370,536,875人。
❻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多少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已上報戶口)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❼ 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
一)出生嬰兒未落戶的問題。
對1996年月1日以後因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早婚生育等原因造成嬰兒未上戶口的,一律可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常住戶口登記,任何《出生醫學證明》簽發機構和人員不得以准生證、生育證(卡)等作為附加條件,拒絕為新生兒出具《出生醫學證明》;對199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無法取得《出生醫學證明》的,憑申報人書面申請、生父母居民戶口簿、接生人員證明,以及公安機關(或醫療機構)出具的DNA親子關系鑒定書或出生公證書等材料申報出生登記;同時,在2010年9月30日前的全省戶口整頓期間,對所有無法正常出具《出生醫學證明》的,也可憑申報人書面申請、能夠證明母親生育事實和母子 (女)關系的《住院病歷》辦理戶口登記。任何地方和單位都不得限制政策外生育嬰兒落戶,不得將戶口登記情況作為行政管理和處罰的依據。
(二)人戶分離的問題。對因就業、拆遷、住址變動等原因造成戶口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的居民,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關於人戶一致和常住地登記戶口的規定,將戶口遷往實際居住地。對確有原因暫不具備戶口遷移條件的,居民應向派出所主動申報浮住戶口或暫住人口登記。
(三)空掛戶口的問題。對於空掛在大中專院校(含技工學校)和人才交流市場的畢業生戶口,以及近年來因戶口政策在城鎮落戶的空掛人員,須動員居民將戶口遷往符合落戶條件的工作、生活所在地或入學前戶口登記地。對暫不具備落戶條件的,居民應向派出所主動申報實際居住地址和聯系方式。
(四)重登戶口、應銷未銷人員、漏登戶口和各種登記項目差錯的問題。對發現的重復戶口,經查驗比對人口信息和進行實際調查後,公安機關保留其實際居住地的戶籍,依法注銷重復戶口,並及時告知當事人;對死亡、參軍、出境定居等未注銷戶口,以及因出生、收養、遷入、復員轉業、回國定居等未登記戶口,在認真調查、核清事實的基礎上,依照有關法律和政策該注銷的注銷,該登記的登記;對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與居民本人實際情況不符或存在差錯的,要按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變更、更正,要做到常住人口登記表、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公民身份號碼順序登記表、人口信息與居民本人實際情況相一致。
(五)流動人口管理的問題。對暫住人口,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暫住證申領辦法》、《省暫住人口治安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公安機關要掌握暫住人口底數和現實情況。對流出人員,公安機關要採集外出時間、原因和去向。
(六)戶口回遷農村實行准遷制度的問題。為維護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切實保護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除正常婚遷人員和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復員軍人、大中專(含技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遷入農村外,對其他申請往農村遷移戶口的,需經村民自治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由遷入地公安機關核發戶口准遷證,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對農村有女無兒戶,可選擇其中一個實行男到女方落戶。
❽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市人口數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於2011年4月28日發布,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公告顯示中國總人口截至當時為1370536875人。其中:
1、廣東11169萬
2、山東10005.83萬
3、河南9559.13萬
4、四川8302萬
5、江蘇8029.3萬
6、河北7519.52萬
7、湖南6860.2萬
8、安徽6254.8萬
9、湖北5902萬
10、浙江5657萬
11、廣西4885萬
12、雲南4800.5萬
13、江西4622.1萬
14、遼寧4368.9萬
15、福建3911萬
16、陝西3835.44萬
17、黑龍江3788.7萬
18、山西3702.35萬
19、貴州3580萬
20、重慶3048.43萬
21、吉林2717.43萬
22、甘肅2625.71萬
23、內蒙古2528.6萬
24、新疆2444.67萬
25、上海2418.33萬
26、台灣2369萬
27、北京2170.7萬
28、天津1556.87萬
29、海南925.76萬
30、香港743萬
31、寧夏681.79萬
32、青海598.38萬
33、西藏337.15萬
34、澳門63.2萬
(8)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擴展閱讀:
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
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❾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等11月1日以後 普查員來 問情況 人家問什麼你答什麼
至於你家的地,人口普查和地沒什麼關系,想要地回老家問問情況 各地的政策有一點點不同
❿ 第六次人口普查 (太假)
狗屁普查,地方官想弄點錢到自己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