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十二五公共服務

十二五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0-12-20 14:47:14

A. 國務院十二五計劃是什麼意思

十二五計劃:也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起止時間為2011-2015年。

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包括前期調研、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已經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通過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

中國是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1953-1957年,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第二個五年計劃因為蘇聯援華中斷胎死腹中,第三個五年計劃是1966年重新啟動為1966-1970年,以後的五年計劃都未中斷,為每一個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後五年。

其中,"一五"至"十五"稱"計劃","十一五"起改稱"規劃"。"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1)十二五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十二五」規劃的挑戰:

1、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期。

從今後兩年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穩定復甦依然存在變數,國際市場需求難以再現過去的強勁增長。從內部條件看,勞動力成本進入上升通道,企業外部成本約束加大,傳統增長模式面臨挑戰。

2、結構優化升級進展緩慢,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近兩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上升,主要是由於投資增速下降和出口增速下降。傳統農業生產面臨諸多挑戰,服務業增長潛力沒有完全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較小。

3、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環境污染呈現污染源多樣化、污染范圍擴大化、污染影響持久化特徵。經濟增長、人口增加、能源資源消耗和城市擴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4、財政金融風險增大。

由於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盲目擴大投資,不顧條件上項目。不僅帶來了產能過剩等問題,還導致地方政府性債務擴張較快、財政金融風險加大等隱患。部分地區政府性債務規模過大。

5、社會矛盾復雜多發。

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較大,不同群體間利益矛盾加大。低收入群體和農業轉移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偏低。環境污染、征地拆遷、非法集資、群體利益訴求等導致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訴求范圍更加廣泛。

參考資料

十二五規劃綱要-網路

B. 誰有《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

問了這么久,都沒有人回復,估計是沒有了。
所以我也沒有,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國家新的家電補貼政策已經出來了。
在網上都能搜到相關的資料。

C. 談談國務院為什麼要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

按照平等、參與、共享的原則,以重度殘疾人、農村殘疾人和殘疾兒童為重點,優先發展社會急需、受益面廣、效益好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增強供給能力,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
——殘疾人社會保障。落實和完善貧困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和待遇水平。逐步將符合規定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逐步增加工傷保險職業康復項目。著力解決好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做好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救助。有條件的地方實施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構建輔助器具適配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對重度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給予補貼。
——殘疾人基本服務。建立健全以專業康復和托養服務機構為骨幹、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託的社會化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實施國家重點康復工程,建立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制度。完善殘疾學生助學政策,保障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實行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加大殘疾人就業促進和保護力度,開展多層次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實用技術培訓,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安置殘疾人單位稅收優惠、殘疾人個體就業扶持等政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為殘疾人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將住房困難的城鄉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優先納入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強針對盲人和聾人特殊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實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殘疾人優惠開放,擴大盲人讀物出版規模。加快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推進公共設施設備和信息交流無障礙,有條件的地方為有需求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提供補助。建立健全殘疾預防體系。

D. 十二五期間指哪幾年

十二五期間指2011至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簡稱十二五規劃。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4)十二五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2010年2月,中央成立由李克強擔任組長的「十二五」規劃《建議》起草小組,起草小組主要由國務院研究室、國家發展改革委以及各部門人員參與。

起草小組工作方式大體是先集中學習,主要是集中學習有關材料;隨後組成專題調研組分赴各地調研;在此基礎上起草送審《提綱》。根據中央領導人對於送審《提綱》的指示,以及各方面的意見,起草小組開始集中寫作,起草《建議》。

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次聽取匯報,中央政治局對《建議》進行多次討論。從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之後,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和其他委員分赴各地進行專題調研。

這是中央領導人與地方負責人直接信息溝通的最好形式,一方面「百聞不如一見」,中央領導人直接獲得第一手信息,了解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地方負責人可以直接反映他們的實際要求和具體建議,就重大政策交換意見,達成共識。

2010年3月~2010年9月間,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民主黨派分赴全國各地就「十二五」規劃編制進行專題調研,為「十二五」規劃編制提供咨詢。與此同時,各階段的起草小組工作人員更是經常性地進行深入調研,通過調研來研究問題,形成思路。

2009年末到2010年初,國家發改委赴東部、西部、中部三個地區專題調研,並召開了四個地區(其中東北地區和中部地區合並召開)關於「十二五」規劃思路研究的「片會」。

形成《建議》的過程就是民主決策的過程。

一是廣泛聽取各地方、各部門黨委(黨組)、黨內老同志和黨內精英意見,以集中全黨的智慧;

二是廣泛徵求各民主黨派與全國工商聯負責人、無黨派人士等的黨外精英意見,以吸收社會的智慧,對《建議》不斷修改、充實、完善。還要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討論,形成《建議》的討論稿正式提交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

E. 十二五期間 是指的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簡內稱十二五規劃。容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有一些具體化的子項目,如《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等等。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5)十二五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十二五」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F. 十二五是哪幾年

2011-2015年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簡稱十二五規劃。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有一些具體化的子項目,如《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等等。

(6)十二五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廣大文化工作者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我國文藝創作活力不斷迸發,優秀人才和作品不斷涌現;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進一步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

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發展,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十二五」時期,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閱讀全文

與十二五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