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鞍山東站的高鐵什麼時候能通車呢
兩年之後,寧安城際列車就將「呼嘯而來」,馬鞍山也將由此進入「高鐵時代」。在城市東部,現代化的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及站前廣場等配套設施正在緊張施工,它將成為城市下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的旅客集散地。作為城市未來首屈一指的「交通綜合體」,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周邊將如何布局?又將給市民出行帶來哪些方便?
一期工程計劃明年底竣工
作為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的配套設施,寧
安鐵路馬鞍山站前廣場位於馬鞍山東站西側,豐收路與馮橋路交叉口東南角,總佔地面積達14.5公頃。
「整個站前廣場及配套設施將沿高鐵線呈條形分布,分為地上建築群和地下樞紐兩部分。」該市重點局項目部業主代表陳勇介紹說,站前中心廣場地下樞紐位於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出入口正西方,總建築面積4.83萬平方米。
在站前中心廣場兩側,將分別設置有旅遊集散中心、長途客運公交綜合體及預留商服區等地上建築群,外圍則設置有大面積的綠地廣場。
一期工程站前中心廣場地下樞紐已於今年8月正式動工。目前,該工程基礎施工即將結束並轉入工程結構施工。整個工程預計在明年年底前全面竣工。
馬鞍山東站效果圖
高鐵站建地下兩層換乘廣場
走出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站前中心廣場。和其他城市出站處普遍採用的「高架模式」不同,馬鞍山站前中心廣場的換乘區間將全部「建在地下」。
地下兩層換乘廣場佔地約3.5公頃,將提供社會車、計程車集散功能及地下商業設施。陳勇介紹說,地下一層主體部分將設
置為地下商業街。在地下商業街兩側將分別設置有計程車上下客區和社會車輛落客區,其中計程車等待區可容納120輛計程車。地下二層則將以停車場為主,可容納500輛車輛停放。
據了解,整個地下樞紐將設置兩處機動車出入口,分別位於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的南北兩側。站前區還將設置三條東西向下穿通道,其中兩條下穿高鐵,一條下穿規劃豐收路,供行人、非機動車專用,方便市民出行。
站前中心廣場再向西,則為楔形綠地廣場。據陳勇介紹,整個綠地廣場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左右,地下也將設置部分商鋪。
長途客運公交綜合體將實現
「無縫換乘」
從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及站前廣場等配套設施的效果圖上看,在馬鞍山東站兩側,兩處和新站房風格相同的翼樓將對稱分布,和東站一起,呈「品」字布局。
馬鞍山東站效果圖
位於站前廣場北側,將設有長途客運公交綜合體。據介紹,這里將是乘客「零距離換乘」的中心,將設有長途客車客運站和公交樞紐中心。「目前,整個區域的規劃還在制定之中。」
和長途客運公交綜合體相呼應的,則是站前廣場南側的旅遊集散中心。陳勇告訴記者,旅遊集散中心佔地約2.5公頃,將是一個多功能休閑區。「這里不僅能旅遊巴士集散功能,而且還將布置有餐飲、商貿等旅客休閑設施。」
馬鞍山東站效果圖(5張)
根據馬鞍山市的地理區位,馬鞍山市東站為進入安徽省的第一站,因此馬鞍山東站規劃要求按四站合一進行設計(火車站站房、長途客運站站房、公交樞紐、計程車站),馬鞍山東站站房按12000平方米考慮,長途客運站站房、公交樞紐、計程車站面積按13000平方米考慮,合計總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
規劃要求馬濮路下穿站場和站房的東西方向通道須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坐標詳見圖),隧道斷面按2×12.0米考慮,凈空高度按5米考慮。同時考慮預留下穿站場及站房的城市軌道交通通道。
馬鞍山東站站前廣場東西方向空間偏小,所以廣場的設計方案應考慮與站房的體量相協調。馬鞍山東站站房在方案設計中應考慮與馬濮路的對景效果。
站區設計范圍內的配套服務設施應在方案中一並考慮。
馬鞍山東站站房建築按照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採用現代建築風格。
馬鞍山東站站前區域空間偏小,方案設計應充分考慮公交樞紐停車場(按9條公交主線路疏散客流)、社會停車場、計程車停車場的規模需求及對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
1、鐵路車場平面布置
A、站場中心裡程為DK42+433,車站站房位於線路西側。
B、車站中心裡程軌頂標高為16.209米,站檯面到車站中心裡程軌頂高差為1.25米。
C、站房佔地東西方向長80米,南北方向240米。
2、客運車場分工及到發線布置
車站總規模為5台11線,其中:正線2條,到發線5條。
3、車站站型選擇
站房為線側下式車站,採用「下進下出」的進出站方式。
② 馬鞍山城南新建的萬達將會是未來的商業中心么
難說哦 馬鞍山商業來人氣集中的地自方一個是解放路一條街 一個是大華國際廣場一片 萬達靠近開發區了 除非周邊配套很齊全並且引入的很有品質的品牌 不然很難成氣候 一個綜合體好不好關鍵看入住的品牌 馬鞍山現在商業區太分散了 超市太多沒有像樣的品牌綜合體 都不成氣候 多少錢花到南京去了 心痛啊
③ 馬鞍山和南京能合並嗎
合並只是時間的問題!南京想升為直轄市的話就只能走合並馬鞍山或滁州這一條路,馬鞍山專的機會要更大,屬現在就等南京決定什麼時候升直轄市了。南京建什麼一小時經濟圈什麼的都是為了以後做准備,不用太著急,很快就會有實質性進展的!
④ 馬鞍山為何稱為詩城
李白生前數次游歷馬鞍山,還創了幾首詩,最後還死在了當塗,
⑤ 蕪湖和馬鞍山合並是真的嗎我希望蕪馬真的合並!
看到很多人都在議來論蕪馬合並,確實自感到很好笑,因為他們不知道歷史。
馬鋼為什麼不能放在蕪湖?為什麼放在距蕪湖近幾十公里的地方並且新設立一個地級市?
這是合肥及鳥省分而治之的策略,目的就是要保持合肥的一市獨大。
試想,蕪馬兩市合並後,市區人口超200萬的特大城市,經濟指標超越合肥,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江第五城,合肥及鳥省能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嗎?當年一個奇瑞,合肥都不能容忍其在蕪湖做大,准備利用江淮兼並奇瑞,只在蕪湖留一個生產基地。幸虧老天有眼,在蕪湖市領導的一再堅持下,奇瑞才被留在了蕪湖,此民族品牌才得以倖存。
總之,只想告訴某些人,不要對蕪馬合並抱有幻想。只要合肥還在,蕪馬合並將永遠不可能。蕪馬兩市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發展好自己的經濟,待機會成熟後和合肥一決雌雄。
⑥ 作文題目是期待,是馬鞍山市幾模中考語文試卷
期待作文600字
爸爸是一個普通的城裡人,媽媽卻一直好說他像鄉村人,爸爸也就笑笑。爸爸除了能寫一手他自認為很好的毛筆字和時不時「滅絕」家中的花草的喜好外,最情有獨鍾的莫過於停在咱家車庫門口的那部「老爺麵包車」了。有事沒事就拿著抹布左擦右抹的,總是擦得跟新車似地,偶爾還對我們說:「汗血寶馬,不得好好保養嗎?它可是對咱家立過汗馬功勞的!」
這部車是爸爸經常下縣城給客戶送貨開的,也是每天送我上學的專車。每次把我送到學校門口時,還總不忘帶上一句當天的學習生活鼓勵的話語。就這樣無聊而單調的來來回回接送我不知不覺地有小學六個年頭了,然後爸爸卻是樂此不彼。
同樣的場景,同樣的地方,讓我坐在爸爸的老爺車里有些羨慕學校門口接送同學們的高級小轎車了。我對爸爸提出:「老爸,這車你都開了那麼多年了,就不準備換輛新車?你看同學們的爸爸媽媽都開的雪弗萊、大眾什麼的,你也弄輛本田吧!」「這車還要裝貨呢!換輛轎車不實用。」我失望了。。。。。。「怎麼?嫌棄我的車啦!讓你覺著沒面子啦?」我低著頭沒敢吱聲。「今年小升初,你要能努力考上一個好的中學,不用爸爸花錢給你找學校,爸爸就換輛最新版的本田送你上中學!」我眼睛立馬一亮,「真的?」「真的!你考上的那天就是爸爸買新車的那天!爸爸能不能開上小轎車全取決於你啦。」爸爸很認真肯定的說。聽完爸爸的話,我滿心期待著坐在新款本田裡的瀟灑感覺,無論如何也要換掉爸爸這輛多年「嗡嗡的」老爺車!
雖然我對爸爸的這輛老爺車還蠻有著感情,但為了給爸爸一個理由能開上新的小轎車,也為了自己的那份期待,我得抓緊這最後的緊要時光,付出一切的努力去學習,一定把期待變為現實。
「爸爸,等著你的那輛最新款的本田吧!」
⑦ 馬鞍山城市怎麼樣
適宜居住,市區年平均氣溫為16.1℃,較常年偏低0.2℃;年內四季溫度變幅不版一,夏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權高,其他季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年極端最高氣溫38.1℃,出現於7月29日(市區);年極端最低氣溫-5.9℃,出現於1月23日(市區)。
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中國詩歌之城、全國文明城市等殊榮。 。
(7)期待馬鞍山擴展閱讀
2018年4月2日,入選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19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入選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馬鞍山市下轄3個區、3個縣,常住人口236.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11.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03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83.6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48.9:46.6,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90851元。
⑧ 馬鞍山在建一條鐵路對接揚州,長多少呢投資多少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交通對於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影響力是非常大,所以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完善境內的交通網,時至今日我國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網都比較的完善了,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種類變多了,現如今人們出行更加偏向那種速度快、環境好的交通工具,比如說高鐵如今就非常的受到人們的歡迎,為了可以更好地方便人們的出行,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完善境內的高鐵網。
揚馬城際鐵路建成之後,馬鞍山人們日後出行將更加的方便了,比如說日後去南京的祿口機場以及揚州都可以通過高鐵直達,此外這條城際鐵路線的建成之後,馬鞍山日後與馬鞍山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長三角核心區域都可以快速對接起來,對於其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大家對於這條高鐵線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⑨ 尋找馬鞍山市未來發展研究的論文網址或論文資料
(轉)在馬鞍山上了大學,創了業,買了房應該算馬鞍山人了,也是因為一直對馬鞍山有好感。昨夜失眠,不自量力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了馬鞍山的未來。
首先要糾正馬鞍山絕大多數市民的對於馬鞍山在國內地位錯誤思想傾向――充當南京後花園,或者直接劃為南京管轄。這是一種很不求上進的思想。記得我有次坐火車去浙江湖州,臨座有一對杭州人。全國人民,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人都公認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而杭州人卻非常討厭這頂帽子,所以他們看到自信心膨脹到傲慢無禮的上海人在杭州問路時,他們都給上海人指反方向。南京跟我們馬鞍山有親和力這是好事,是資源,但我們不能把這個當作資本來炫耀。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傍大款,而不是當大款呢??
我們馬鞍山應該學學國內幾個自力更生的成功城市。首推溫州、義烏、還有咱們好兄弟城市蕪湖。為什麼學習他們,而不學深圳、上海、北京。深圳完全是地理位置好靠近香港在加上我黨和國家大把大把砸錢,而且給他們,我們這些內陸城市做夢都不敢想的政策。上海也是一樣,扼住長江這條巨龍的咽喉,黨和國家什麼美事都給他們承辦。北京更不用說了――皇城根。北京、上海、深圳的興起我們內陸幾十個省都是要做犧牲的,他們給外國人的各種特惠政策造成各種成本和財稅的損失,我們不都替他們分擔了嗎。國家把美事給他們辦,春風當然不會過玉門關到我們這了。
溫州、義烏、蕪湖這些城市國家並不特別照顧他們,而他們憋了一股勁自己走出一條成功的路。現在全國知名,甚至在國際上也有名聲。溫州人才大氣粗去北京上海炒房不過癮還要集體跨洋過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炒房。義烏也很牛,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黨中央,現在義烏滿大街都是外國人,他們常年住在這,把大批大批的義烏的小商品進口到自己國家。在看看蕪湖的了不起,蕪湖在辦奇瑞是瞞著國家頂著壓力乾的,那時候國家是對各地辦汽車業卡的很緊,因為汽車業風險太大,投資太大,幾億幾十億投下去如果賠了,別說水漂,連水花都看不見,試看國內的什麼上汽,一汽,南汽,廣汽哪不是國家大筆砸錢還得傍國外汽車業大佬才敢生產上市。奇瑞生產出來後上市更受氣,因為沒有上市許可證,必須掛靠上汽在創業很困難的條件下每年還得交大筆大筆的管理費給上汽,所以早期的奇瑞車都打著上汽奇瑞的牌子。我們馬鞍山人對蕪湖沒什麼神秘感,甚至有人對安徽唯一的傾國傾城魅力城市這事對蕪湖有意見,理智的想想蕪湖確實值得尊敬。
上面這三個城市,有共同點就是特色鮮明:溫州人專注於做皮鞋,知名的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等再加上不知名的,林林總總滿大街都是與皮鞋相關的企業;義烏的小商品更是暢銷國內甚至全球他們專著做小商品;蕪湖還在路上,暫時不提。再舉幾個國內著名城市,重慶專注於做摩托車,天津專注從事手機相關產業。在看看全球知名國家小國或地區都很專注做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瑞士專注於做表,台灣專注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產業。
所以我們馬鞍山要在全國讓人知道,一定得有特色,我們要小而強。想多管齊下綜合發展固然對城市經濟穩定性抗風險能力加強有好處,但要想全國知名一定得有特色的,非常上規模的產業。我們馬鞍山想綜合能力樣樣強不現實,至少短期不行。馬鞍山歷史短、地域小、國內知名度小吸引不了人才,註定我們不能走大而全的路。不講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爭外資爭人才,還有二線城市無錫、蘇州、東莞、廈門、青島、大連、南京、寧波、杭州等等我們難以望其項背,再講的殘酷現實點我們連合肥、蕪湖我們都比不過。
那麼我們馬鞍山走什麼路線呢?採石磯太小,內涵太少,靠它發展旅遊不行。鋼鐵業是高耗能高污染夕陽行業,發展已經到極限。甚至連國內鋼鐵業老大首鋼都考慮轉型了。也就馬鋼也就是只能保證馬鞍山人生活小康(我是說全體市民),至於大富大貴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馬鞍山現在洗浴產業,在一定的范圍有影響。我就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發展「水文化。」我就建全國知名的洗浴城。我們左右的南京和蕪湖每年有大批的或是投資者或是旅遊者。當然,蕪湖南京也有自己的洗浴休閑企業,這是事實。我們只要做強做大做專,我們專注發展這個產業,讓蕪湖和南京的顯得很簡陋,我們是完全可以吸引遊客過來的。這首先要我們把連接蕪寧的輕軌或者是地鐵建起來,最大程度的縮短,遊客耗在路上的時間。試想外地遊客爬完中山陵,逛過夫子廟,玩累了方特歡樂谷,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就來我們洗浴放鬆養足精神。遊客願意來我們這洗浴這一定要基於我的洗浴服務產品,非常的獨特,精製,別的地方都沒法跟我們比。很多地方都生產皮鞋,為什麼做皮鞋生意的必去溫州,很多地方都能做手錶,為什麼成功人士非得買瑞士表,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知名的在人們心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們馬鞍山也應該這樣。 (轉)
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轉)
馬鞍山,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從金泉街到解放路再到步行街!經過五十載的發展而成就今天的模樣,身為馬鞍山人自然希望馬鞍山的明天更美好!
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把自己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設想在這里表達出來!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警示性意見!形成一個合集,期望能引起市決策層的注意!
以下為我個人之設想(所謂拋磚):
馬鞍山是一個年青的重工業城市,產業較為單一!也正是這單一的產業奠定了今日的馬鞍山,社會穩定,居民收入與周邊地區相比較高!當時鍾跨進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單一的產業也就成了馬鞍山發展的瓶頸!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員(形式較多。如:九十年代以前馬鞍山的男生少有沒工作的,現在呢?馬鋼不招了!),受單一產業的影響,沒有其它的產業可以接納富餘的勞動力,這部分人也是要是生存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分人中就有一些可能會為了生存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自然首先要有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過去的十年中處處可以看見市裡在這方面的努力,直至新世紀也沒有太大的起色,究其原因:沒有一個持續、漸進、有力度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在已引進的項目中很少是能夠成就一個產業鏈的產業。蘇州的發展較為典型就是首先引進一個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的項目(如:宏基),馬鞍山有什麼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鏈的?
那就是讓我們馬鞍山人引以自豪的馬鋼(全國唯一的康采恩鋼鐵企業)!這也是我們馬鞍山進一步發展、騰飛的一個最有力的發動機!其實馬鋼也早就在做這一步,薄板、H鋼固然很好,但我認為還很不夠,力度不深。我們可以引導馬鞍山的民間資本並引進外地以及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進行鋼鐵產業鏈的深加工,(馬鞍山有很成功的例子:私營企業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其企業主馬先生的領導下最初就是為台灣加工狗用電鍍項圈起步的,九十年代中期為其打工的農民工就有月入一千五百元的了,可見其業務之火,利潤之高!最近獲悉馬鞍山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編織漁網用稀土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2003年科技部產業化環境建設貸款項目。在這里晚輩恭喜馬先生了!預祝玉龍公司他日大展鴻圖!期望馬鞍山能有更多象玉龍一樣的公司,馬鞍山缺的就是這樣的公司。)在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產業那就要算汽車了,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汽車用鋼板。國內尚無廠家可生產此類產品,最近有寶鋼在洽談此類項目,另外台灣最大的汽車鋼板供貨商春源鋼鐵和中鋼公司,將合作在福建福州投資大型汽車鋼板廠,成為祖國大陸東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鋼板供應基地。即使是這兩家都生產了也不可能滿足國內現有的的需求,何況汽車業在國內還才剛剛起步呢!這個項目的落戶可以使馬鞍山的綜合競爭力上一個新台階!
當然這也是單一產業的延續,如果說要在根本上改變可能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就城市的發展我主張:向南京靠攏,做南京的配套,進而做長三角的配套,錯位發展,別老想著做雞頭,沒有牛後那牛不得憋死?(長三角:由上海、南京、揚州、鎮江、南通、泰州、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湖州、寧波、嘉興、舟山、紹興15個城市組成,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繼紐約、多倫多與芝加哥、東京、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倫敦與曼徹斯特等城市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後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35個城市中,長江三角洲地區佔了10個;在最新選出的全國綜合競爭力10強城市中,長三角地區佔了4個。目前,「長三角」地區佔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全國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1/4。)雖然我們不在長三角內,但值的慶幸的是我們身處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是離南京最近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住這點。
限於篇幅和時間這次只能寫這一個方向了,我相信廣大網友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設想,我只敢說我是在拋磚,期望能引來你們的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我也是找的
⑩ 馬鞍山最浪漫的約會場所
風景最好的當然復是在匯翠名邸頂層制的空中餐廳啦,上面風景很好的,可以看到整個馬鞍山,餐廳有最近消費,不過才50快,基本就是簡餐之類的,位置在兒童公園對面的那個最高的樓頂,叫普羅旺斯。
其他的還有才開的洲際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皇冠假日酒店,頂層也有個旋轉餐廳,不過還沒有開業,期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