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0-12-20 06:14:34

Ⅰ 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的關系

有區別也有聯系。城市基礎設施要廣,包括道路、橋梁、車站、地鐵、污水處理、垃內圾處理等,為城容市運營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道路、橋梁、停車場、地鐵等位公共提供服務的,市政公共設施包括自來水、電力、污水、雨水、煤氣等市政方面的。

Ⅱ 加油站是基礎設施還是公共服務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阿比讓的各大商業銀行、大部分汽車加油站、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

Ⅲ 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區別

基礎設施就是比如道路橋梁,水利工程,路燈,通訊,電力等,公共服務設施除了包括這些基礎設施外還比如圖書館,健身器材,農技服務等

Ⅳ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Ⅳ 旅遊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分別是哪些區別是什麼求助~

二者分別是:

旅遊基礎設施主要主要包括交通、通訊、水利水電、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

旅遊配套設施是基礎設施的附屬設施,包括主要指旅遊接待設施(包括停車場、酒店、飯店等)、旅遊購物設施、娛樂設施、醫療救護設施等,按組團合理均勻配置。如信息服務、問訊、物品寄存、郵局、快遞、自動取款和外幣兌換、電話、廁所、飲水點、垃圾桶、吸煙點等都屬於旅遊配套設施。

二者的區別:

旅遊基礎設施是指旅遊行為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指為適應旅遊者在旅行游覽中的需要而建設的各項物質設施的總稱,是發展旅遊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

而配套設施是為了讓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增值功能和豐富旅遊生活的設施。

(5)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旅遊基礎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間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很多設施都具有服務一體化的特徵。

旅遊基礎設施是指為旅遊者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旅遊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具有功能復合性、設施景觀化、服務多群體、承載彈性化的特徵,包括能源供應系統、供水排水系統、交通運輸系統、郵電通訊系統、環保環衛系統、防衛防災安全系統六大體系。

旅遊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為滿足遊客的共同需求,而提供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明顯公共性、基礎性的旅遊產品與服務的統稱,是提供社會性結構的設施。它以增強遊客體驗感、滿足遊客公共需求為核心;以整合資源、配置產業要素平衡、突破薄弱環節為導向,以旅遊產業發展及旅遊目的地的快速打造,以及全域旅遊的夯實發展為目標。其體系架構包括硬體服務設施(公共服務中心、交通服務設施、醫療保障設施等)與軟體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安全服務、行政管理)兩大類。

旅遊的本質是消費的搬運,而旅遊消費業態的支撐需要大規模的旅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如果說不同的旅遊消費業態是一個個蘋果的話,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則是結出蘋果的大樹,只有大樹基礎深厚、根深葉茂,分支豐滿,才能結出碩大健康的蘋果。因此,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要增加投入、深化結構,形成與商業服務的良性互動。

Ⅵ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6)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Ⅶ 基礎設施指的是什麼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

(7)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基礎設施的特點:

(1)先行性和基礎性。基礎設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所有的商品與服務的生產所必不可少的,若缺少這些公共服務,其他商品與服務(主要指直接生產經營活動)便難以生產或提供。

(2)不可貿易性。絕大部分基礎設施所提供的服務幾乎是不能通過貿易進口的。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融資和引進技術設備,但要從國外直接整體引進機場、公路、水廠是難以想像的。

(3)整體不可分性。通常情況下,基礎設施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提供服務或有效的提供服務,象公路、機場、港口、電信、水廠等這樣的行業,小規模的投資是不能發揮作用的。如電站大壩不能只建到河中間、機場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連接兩城市的輕軌不能只建一半等等。

(4)准公共物品性。有一部分的基礎設施提供的服務具有相對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類似於公共物品。

Ⅷ 如何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一)高度重視,加強政府主導。城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於提升城市旅遊目的地形象、增強旅遊產業整體素質、把旅遊業培育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正式實施的《旅遊法》明確了縣級以上政府在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責。2011年,北京市政府投資為全市A級旅遊景區統一配套「九個一」,即:一塊以上五種語言導覽圖、一批旅遊公共廁所、一種以上特色旅遊商品、一冊景區導覽故事書、一批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一個旅遊咨詢服務中心、一支旅遊志願服務隊伍、一家北京禮物專營店、一套旅遊安全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廣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上億元用於扶持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河北近年來堅持政府引導,把停車場建成景區第一道風景。江蘇、浙江、雲南等許多旅遊先進地區,都把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作為政府職責進行大力推進。省旅遊局也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列為2014年全省重點旅遊工作之一。為此,建議市政府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給予高度重視,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定出台促進政策,大力推進全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中國旅遊公共服務「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本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發展規劃,統籌城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要輻射到鄉村旅遊連片發展的地區和重點鄉村旅遊點。結合本地實際,未來5年預計全市至少需要新建1個大型旅遊集散中心,5-8個集散分中心;新建改造20-30個旅遊咨詢中心;新建改建道路旅遊指示標識100-120塊,新建旅遊交通導覽圖10-15塊;規劃建設自駕車游營地2-3個;旅遊景區建設或改造達標星級旅遊廁所130-150處、達標遊客中心35-40個、生態停車場60-80處。在全市構建以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標識系統、自駕車游營地、景區服務設施為主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三)政策扶持,分類推進。城市旅遊基礎設施與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一樣,是公共服務設施,是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廣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和經營,提高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多元化、經營市場化和管理社會化水平。建議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分類施策,扶持推進。
旅遊集散中心:政府獨立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或者政府協調交通運營劃出地方,政府投資裝修、運營和管理;或者吸引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在建設用地、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旅遊部門參與管理。
旅遊咨詢中心:積極探索運營模式,採取與通訊運營商、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型商場等單位的客服中心合作,由政府統一規劃和監管,政府補貼部分建設運營資金,旅遊部門在業務上進行管理。
旅遊公共標識系統:對各類旅遊標識的建設,以各區縣政府、交通運輸部門為建設主體,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住房城鄉建設、旅遊等有關部門配合共同推進。
自駕車游營地:按照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對市場化運作較為困難,但有必要建設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可採用由政府提供土地、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的方式投資建設和管理。
旅遊景區服務設施:對景區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由景區負責籌資建設;旅遊主管部門按照《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03)、《旅遊景區遊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等國家標准,組織旅遊景區開展達標創建;對創建達標的星級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和停車場,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引導支持。

Ⅸ 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公共設施性質: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可以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保障、行政和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

2、基礎設施性質: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二、特點不同

1、公共設施特點: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如公共行政設施、公共信息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教育設施、公共綠化設施、公共屋等。

2、基礎設施特點:

(1)先行性和基礎性

基礎設施提供的公共服務是一切商品和服務生產必不可少的,沒有這些公共服務,其他商品和服務(主要是直接生產經營活動)將難以生產或提供。

(2)不可貿易性

基礎設施提供的大部分服務很難通過貿易進口。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融資和進口技術和設備,但直接從國外進口機場、公路和自來水廠是不可想像的。



(9)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所謂「乘數效應」,即可以帶來數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完善與否,是其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應對史無前例的大蕭條,美國總統羅斯福實施了著名的「羅斯福新政」,其中之一就是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不僅增加了就業和公共收入,也為後期美國經濟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