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業務內容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業務內容

發布時間:2020-12-19 17:08:40

『壹』 適用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勞動法》
《人事爭議處理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全文)》
《集體合同條例》
《勞動合同法》
《失業保險條例》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
《勞動部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

等等。不斷增加中......

『貳』 什麼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人力資源服抄務機構》是人力資源襲服務(人才中介)機構設立的必要前提條件。也是規范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門檻的有力保障。由省級機關受理,是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實批准頒發的許可證之一。主要用於規范人力資源服務和人力資源職介行業。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范圍:
1、為勞動者介紹用人單位
2、為用人單位和居民家庭推薦勞動者
3、開展職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
4、收集和發布職業供求信息
5、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互聯網職業信息服務
6、組織職業招聘洽談會
7、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準的其他服務項目

適用范圍
1、人才中介(獵頭):
2、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服務
3、人才信息網路服務
4、人才推薦
5、人才招聘
6、人才培訓
7、人才測評
8、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叄』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許可證包含哪些業務

申報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個人應獲有政治權利和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有明確的機構名稱、業務范圍、機構章程、管理制度,企業名稱中冠有「人力 資源」字樣。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際」等字樣。冠以「山東」字樣的或中外合資的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批。
3、有完備的辦公設施,建有記錄服務對象、服務過程、服務結果和收費等情況的工作台帳;有兩台以上用於業務活動和信息資源管理的微機。注冊資金符合相應的規定要求。
4、場所面積不得少於80平方米;專職工作人員6人以上(一般應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人以上具有中級以上職業指導師資格。發放《許可證》之日一年內,從業人員必須持有職業資格證書
辦理所需證件:
一、開辦申請書;
二、工商管理部門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
三、注冊資本(金)驗資報告原件及復印件;
四、辦公場所產權、使用權證明或合法的租賃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五、法人或擬任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花名冊) ,身份證及復印件,院校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個人簡歷及從業證明。聯合開辦的,還應提交合作協議書;
六、具備職業指導資格的專職工作人員的相關證明,職業指導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七、機構章程、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台帳管理、收費標准材料;
八、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告知承諾書》 (原件3份)
辦理流程:
申請開辦 A 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人代表提出申請→向營業場所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材料合格→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人員現場檢查驗收合格→完成准入評審→符合條件的→核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並向社會公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

『肆』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公共安全工作方案怎麼寫

根據上述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19個內設機構。(一)公室負責機關文秘、會務、檔案、信息、宣傳、安全、保密和後勤等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財務、資產管理工作;負責目標考核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政務公開、信訪和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重要事項的督查工作。(二)政策法規處負責依法行政綜合協調工作;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負責行政權力的梳理、審核工作;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綜合調研工作;承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協調專家咨詢工作;承擔本局新聞發布等工作。(三)規劃統計與基金監督處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統計管理和綜合分析工作,並對外發布統計數據;組織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全市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擬訂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運營政策和運營機構資格標准;擬訂社會保險內部審計規則並組織實施;依法監督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並組織查處重大案件;承擔市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公室的具體工作。(四)就業促進處(失業保險處)擬訂全市就業規劃和年度計劃;擬訂全市勞動者平等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跨地區有序流動和促進創業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指導和規范全市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參與擬訂專項就業資金使用管理法並實施監督;牽頭擬訂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擬訂全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來本市就業管理政策;擬訂全市失業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市失業保險基金管理法;建立全市失業預警制度;擬訂全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承擔市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公室的具體工作。(五)人力資源市場處(人才開發處)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政策和規劃;負責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市場准入和日常管理;擬訂全市企事業單位人員調配政策,承國家特殊需要人員的調配工作;按規定承市屬企事業單位、在連部省屬單位人員調配事宜。(六)職業能力建設處擬訂經營管理人員、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政策、規劃、標准;擬訂全市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指導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完善全市職業技能資格制度;組織擬訂貫徹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技能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政策;管理企業工人技術等級考核工作;指導全市職業技能競賽工作。承擔市工人技術考核領導小組公室的具體工作。(七)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公室)擬訂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政策;承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宜,負責職稱綜合管理工作;擬訂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政策、規劃、標准;依法審查、認定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機構並指導開展培訓工作;指導和監督全市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負責各種職稱、職業資格考試人員資格審核;承擔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公室的具體工作。(八)專家處擬訂全市專家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和規劃,負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培養、管理和服務工作;擬訂博士後工作政策、規劃,負責博士後工作站、留學人員創業園的申報、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申報、審核等工作。(九)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指導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按照管理許可權,承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或備案事宜;擬訂全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負責市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及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管理工作;編制事業單位招考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工作。(十)公務員局負責全市行政機關公務員和行政機關所屬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公務員職位分類、非領導職務設置、考試錄用、聘用、登記、考核、獎勵、紀律、懲戒、調任轉任、競爭上崗、公開選拔、輪崗、交流迴避、辭職辭退、申訴控告等具體法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公務員培訓政策、規劃、標准並組織實施;組織貫徹落實公務員行為規范、職業道德建設的政策規定;承擔全市面試考官資格認定和管理工作;綜合管理政府獎勵表彰工作;組織實施國家榮譽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政府獎勵表彰制度,審核以市政府名義實施的獎勵表彰活動和以市政府名義獎勵表彰的人選;承公務員榮譽稱號的授予、表彰事宜;參與勞動模範的評選和管理工作;負責科以下幹部出國(境)政審工作。(十一)農民工工作處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承擔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公室的具體工作。(十二)勞動關系與監察處擬訂勞動關系政策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全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擬訂企業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員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勞動標准工作;擬訂全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負責企業經濟性裁員審核備案工作。擬訂全市勞動監察工作制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依法查處和督全市重大案件;指導全市勞動監察工作;協調全市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承擔其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督檢查工作。(十三)工資福利處擬訂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和離退休日常管理工作;編制和管理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計劃,承擔工資總額管理工作。(十四)養老保險處(農村社會保險處)統籌擬訂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擬訂全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完善全市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負責市區企業退休人員的審批工作;擬訂全市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法;擬訂全市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擬訂全市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方案。擬訂全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規劃和標准;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全市農村社會保險基金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管理法;擬訂全市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的審核法。(十五)醫療保險處統籌擬訂全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並監督實施;擬訂全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費率調整法和基金征繳管理政策;擬訂全市醫療、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組織擬訂基本醫療保險、生育醫療的葯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范圍及支付標准;組織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定點健身機構的資格認定工作;承擔市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公室日常工作。(十六)工傷保險處擬訂全市工傷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工傷保險費率調整法;擬定工傷保險基金征繳管理政策、待遇項目和支付標准;組織工傷定點醫療機構、零售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認定工作;承擔市區工傷認定工作,組織全市勞動能力鑒定工作;承擔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公室日常工作。(十七)調解仲裁管理處統籌擬訂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和仲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指導開展全市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依法指導並組織處理全市重大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負責勞動合同的鑒證工作;承擔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公室的具體工作。(十八)軍官轉業安置處(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公室)擬訂全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和培訓政策;貫徹執行國家下達的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承擔在連部、省屬單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承擔中央、省和市關於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方針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承擔全市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承擔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的具體工作。(十九)人事處負責局機關和所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管理、勞動工資、教育培訓工作;調查研究幹部隊伍建設狀況,指導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對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績效考評工作;組織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表彰活動。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本局及所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紀檢監察機構按有關規定設置。

『伍』 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什麼區別是一個意思嗎

1、一個是企業性質,一個是事業編制;前者是自負盈虧,後者是非盈利性機構。

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都屬於服務大眾的,只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還包含著管理機構,比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機關」、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管轄下的當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等,即便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除了需到工商主管部門注冊外,還需經人社局備案。

2、二者不是一個意思。

3、開辦的條件要求是不一樣的。前者開辦簡單,按照公司法辦理企業營業執照(注冊資本)!後者是人力資源主管部門批准,辦理事業執照(開辦資金)。

4、(1)從2006年1月1日起,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金額是3萬元,一個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金額是10萬元。

(2)《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獲得方式

人力資源服務(人才中介)機構設立申請:

1、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申請登記表;

2、所用場地的產權或租賃證明;

3、不少於100萬元注冊資金證明材料;

4、5名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經過相關培訓從業人員證明材料;

5、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制度和開發人力資源服務的工作規則、安全管理制度;

6、營業執照;

7、章程和管理制度;

8、相關辦公設備、信息管理系統;

提交材料後,由市(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實批准後,頒發《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企業憑《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相關文件,在營業范圍內增加人力資源批準的服務項。


(5)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業務內容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是人力資源服務(人才中介)機構設立的必要前提條件。也是規范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門檻的有力保障。

適用范圍

人才中介(獵頭):

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服務、人才信息網路服務、人才推薦、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才測評、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職業中介:

為勞動者介紹用人單位、為用人單位和居民家庭推薦勞動者、開展職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收集和發布職業供求信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互聯網職業信息服務、組織職業招聘洽談會、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準的其他服務項目。




『陸』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有哪些辦公設備

傳真 電話 列印機 復印機 筆 透明膠 膠水 紙張 夾子 曲別針 檔案袋

文件櫃 辦公桌 剪刀 訂書器 桌椅專 計算機 白板 投影屬機 點鈔機

飲水機 微波爐

『柒』 人才服務機構有哪些

人才服復務機構從其隸屬關系來看,制分為兩大類:
一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即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屬的全國人才流動服務機構及地方政府(縣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下屬的人才服務機構;
二是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即各級政府的其他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和民辦人才服務機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與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的區別在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河南省內包括省、市、縣三級)具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行政職能,負責開展社會化人事檔案管理、出國政審、組織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試或評審、轉正定級和工齡核定、大中專畢業生接收、人才引進等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業務。
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不具有行政職能,經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只可以從事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和咨詢服務、人才信息網路服務、人才推薦、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才測評等其中一項或多項中介服務業務。

『捌』 2016年1月1日起,取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所屬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收取的人才集體戶口管理服

就是沒有找到工作把自己的關系掛到戶口所在地人才市場的費用免除,找到工作酒也單位沒有人事管理權,沒有戶口接受權力的掛靠人才也免費。

閱讀全文

與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業務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