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七大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的政策方針
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版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權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衛生: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葯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㈡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什麼
上面那個說的挺不錯的!
㈢ 十八大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八大),將於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在十八大會議上,將會選舉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包括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在之後召開的中央委員會上選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軍委等。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決定,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最近,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組織部近日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有關工作。
黨的十八大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於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央政治局最近研究了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提出了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任務,並要求做好這一重要工作,為開好黨的十八大奠定基礎。
中央確定,黨的十八大代表名額共227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中央提出,黨的十八大代表應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在堅持先進性的同時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要有經濟、科技、國防、政法、教育、宣傳、文化、衛生、體育和社會管理等各方面的代表。代表中,既要有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又要有生產和工作第一線的黨員。適當增加生產和工作第一線代表名額,注意推薦工人黨員、農民黨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黨員中的先進模範人物作為代表人選;女黨員代表所佔比例應有所提高,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應佔一定比例。
中央要求,要嚴格履行黨章,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把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貫穿於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全過程。代表的產生,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進行。要深入進行宣傳教育,廣泛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代表候選人的推薦提名。要根據多數黨組織或多數黨員的意見,採取投票等方式,逐級遴選擇優,確定代表候選人推薦人選。實行差額考察,通過考察預告、公示代表人選名單等方式,充分聽取基層黨組織、黨代表、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對所有代表人選都要徵求紀檢機關的意見。對金融機構、企業等方面的代表人選,還應有針對性地聽取行政執法、行業監管等有關部門的意見。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在適當時候向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有關情況並聽取意見。中央規定,黨的十八大代表實行差額選舉。各選舉單位召開黨代表大會或黨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差額選舉的比例應多於15%。
㈣ 黨校考試題備案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7年10月_15_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2.黨的十七大應出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_2270_名。
3.黨的十七大預備會議於2007年10月_14_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4.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_關鍵_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5.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主題是:高舉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6.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
7.__解放思想__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8._改革開放_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9.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基本要求__。
1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_2020_年的奮斗目標。
11.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_不平凡_的五年。
12.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作出_全面建設小康社會_的戰略決策。
13.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_十_以上,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連年顯著增加,物價基本穩定。
14.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社會主義_新農村_建設扎實推進,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15.過去五年,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__自主創新__能力較大提高。
16.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__載人航天飛行__成功實現。
17.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的能源資源節約和__生態環境__保護取得新進展。
18.過去五年,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__取消__。
19.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__支農惠農__政策不斷加強。
20.過去五年,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宏觀調控繼續改善,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實施 __走出去__ 戰略邁出堅實步伐,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
21.十七大報告指出:城鄉居民收入較大增加,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__初步建立__ 。
22.十七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中提到: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__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__ 建設扎實推進。
23.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農村免費義務教育_全面實現_,就業規模日益擴大。
24.十七大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__歷史性__成就。
25. 十七大指出:過去五年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裁減軍隊員額__二十__萬任務順利完成。
26.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對內地_經貿_關系更加緊密。
27.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項外交工作積極開展,同各國的交流合作廣泛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_建設性_作用。
28.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__扎實__推進。
29.十七大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五年中,黨的_執政能力_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深入進行。
30.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幹部__教育培訓__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工作進一步加強,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不斷深入。
31.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這五年是改革開放和__全面建設小康社會__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
32.十七大報告指出,過去這五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_實惠_的五年。
33.黨的十七大指出:過去五年是黨的 __創造力__ 、__凝聚力__、__戰鬥力__明顯增強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更加緊密的五年。
34.實踐充分證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來中央作出的各項重大決策是_完全_正確的。
35. __1978__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36.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__歷史性__變化。
37.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推動我國__社會主義制度__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8.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__黨的建設__,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39.十七大報告指出:___社會主義基本制度___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礎。
40.十七大報告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__政治前提__。
41.十七大指出: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_鄧小平_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
42.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__求真務實__、開拓進取精神。
43.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__社會和諧__。
44.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完善__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_體制。
45.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__堅定不移__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46.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__改革開放__。
47.十七大指出: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_勢不可擋_展開了。
48.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 __全方位__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49.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__快速發展__。
50.我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___三_ 。
51.十七大指出: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__富裕安康__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52.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__與時俱進__。
53.十七大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_改革開放_,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_快速發展_,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_與時俱進_。
54. 社會主義和__馬列主義__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55.十七大指出:事實雄辯地證明__改革開放__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56.十七大指出: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_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57.十七大指出:事實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__改革開放__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58.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_革命_,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59.十七大指出:改革開放符合_黨心民心_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60.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_中國化_結合起來。
61.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__黨的領導__結合起來。
62.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__市場經濟__結合起來。
6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推動經濟基礎_變革_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
64.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__文明素質__結合起來。
65.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提高效率同促進__社會公平__結合起來。
66.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__經濟全球化__結合起來。
67.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__社會穩定__結合起來。
68.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推進_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
69.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理論體系。
7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__富強民主文明和諧__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7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指__堅持馬克思主義__ 、__堅持社會主義__ 、 __堅持黨的領導__ 、 __堅持人民民主專政__ 。
7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__科學社會主義__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73.在當代中國,堅持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7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_科學發展觀_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7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__思想基礎__。
7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_開放_的理論體系。
77.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同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_創造力_、感召力。
78.實踐永無止境,_創新_永無止境。
79.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__科學發展觀__。
80.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_發展_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81.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__集中體現__。
82.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__一脈相承__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83.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__指導方針__。
84.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__戰略思想__。
85.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__發展要求__提出來的。
86.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__差異性__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87.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__基本國情__沒有變。
88.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__主要矛盾__沒有變。
89.當前我國發展的_階段性_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
90.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妄自菲薄、__自甘落後__。
91.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脫離實際、__急於求成__。
92.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是要堅持把它作為推進改革、__謀劃發展__的根本依據。
93.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_實際_。
94. 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_經濟全球化_的新機遇新挑戰。
95.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__國際化__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
96.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__科學發展__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97.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_發展_,核心是_以人為本_,基本要求是_全面協調可持續_,根本方法是_統籌兼顧_。
98.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_發展_。
99.科學發展觀,核心是_以人為本_。
100.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_全面協調可持續_。
101.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_統籌兼顧_。
102.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__執政興國__的第一要務。
103.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_決定性_意義。
104.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__一心一意__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105.著力把握發展_規律_,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06.著力創新發展_理念_,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07.著力_轉變_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08.著力_破解_發展難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09.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__科學發展__。
110.努力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__和諧發展__。
111.努力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__和平發展__。
11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_造福人民_。
113.十七大指出:要始終把_實現好_、_維護好_、_發展好_、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14.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_共享_。
115.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_經濟建設_、_政治建設_、_文化建設_、_社會建設_,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116.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_文明發展_道路。
117.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_友好型_社會。
118.既要總攬全局、_統籌規劃_,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119.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 __生命線__ 。
120.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__政治保證__ 。
12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_興國之要_,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_立國之本_,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__強國之路__,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12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_興國之要_,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3.四項基本原則是_立國之本_,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
124.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_活力源泉_。
125.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126.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本質屬性_。
127.科學發展和_社會和諧_是內在統一的。
128.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_歷史任務_,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
129.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_公平正義_、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130.實現社會_公平正義_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
131.十七大指出:要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_最現實_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13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_改革開放_。
133. 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_科學性_。
134.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增強改革措施的_協調性_。
135.要堅持把__改善人民生活__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使改革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
136.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_黨的建設_。
137.十七大指出: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_體現到_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
138.十七大指出: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_落實到_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139.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__精神實質__,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140.全黨同志要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__科學發展__的突出問題。
141.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__社會建設__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
142.十七大提出: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_又好又快_發展。
143.十七大報告指出: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_兩_番。
144.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__出口__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
145.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__公平正義__。
146.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_文明_素質。
147.覆蓋全社會的__公共文化__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
148.加快發展_社會_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149.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基本形成_,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150.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__消費模式__。
151.十七大指出: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工業化_基本實現_、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
152.十七大指出: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_明顯改善_、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153.十七大指出: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_文明素質_和精神追求的國家。
154.十七大指出: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_安定團結_的國家。
155.十七大指出: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_親和力_、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156.今後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_關鍵_時期。
157.十七大指出:要大力推進_經濟結構_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158.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_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_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159.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__科學發展__的宏觀調控體系。
160.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_創新型_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161.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_公益性_技術研究。
162.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_導向_、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163.引導和支持_創新_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164.十七大指出: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_激勵機制_、市場環境。
165.十七大指出: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使_創新智慧_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166.十七大指出:加快轉變經濟_發展_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67.十七大指出: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_消費_需求的方針。
168.十七大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_協調_拉動轉變。
169.十七大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_協同_帶動轉變。
170.十七大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_管理創新_轉變。
171.十七大指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_信息化_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製造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
172.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_新農村_建設。
173.解決好_農業_、_農村_、_農民_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174.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_首要任務_,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
175.十七大指出:以促進農民增收為_核心_,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
176.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_產業化_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
177.十七大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_經營_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
178.十七大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__基本國策__,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
179.十七大指出:開發和推廣節約、_替代_、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180.十七大指出:推動區域_協調_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181.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__生產要素__跨區域合理流動。
182.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_西部_大開發,大力促進_中部地區_崛起,積極支持_東部地區_率先發展。
183.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_功能區_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
184.十七大指出:_重大_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支持中西部發展,鼓勵東部地區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
185.十七大指出:要幫助資源枯竭地區實現_經濟_轉型。
186.十七大指出: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按照_統籌城鄉_、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187.十七大指出: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_增長點_。
188.十七大指出:以_特大_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189.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_控制力_、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