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

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0-12-19 13:04:32

公共服務行業的公共服務與公共行政

公共服抄務與公共行政
公共服務襲不同於公共行政。公共服務是有國家行為介入的一種服務活動,而公共行政則是以國家行政部門即政府為主體的一種權力運作。公共服務可以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如教育和醫療保健。公共行政則是規范公民開展社會活動的行為以及公民的其他間接需求。公共服務可以由公民根據個人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選擇,公共行政則要求公民必須接受。公共服務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公共行政則是自上而下的等級式體制。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政府則是專門的公共行政機構。

⑵ 公共服務中心是什麼

公共服務中心一般指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是地方為應對入世版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轉變政府職權能,建立公開、透明、高效、廉潔行政體制,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方便投資者和百姓而設立的專門機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職能不斷擴充,現主要有三個職能:

1、是地方政府本級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許可審批事項及各種證照類業務集中統一辦理;

2、是負責地方軟環境建設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工作;

3、是負責地方誠信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

(2)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指導思想:緊密圍繞地方軟環境建設和地方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中心工作,以提升和完善服務功能為核心;以提高綜合素質為根本;以科學規范的制度和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為保證;以優質高效的工作業績為目的,全面做好各項工作。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堅持「誠信服務」的理念,正在全力推進地方政府的誠信體系建設,力爭盡快建立起社會信用信息徵集、查詢、發布制度,搭建起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基礎平台,構建起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體系。

⑶ 行政服務事項的概念和行政許可事項以及行政非許可審批的區別聯系

行政服務事項主要是指行政機關提供公共服務的事項,如就業登記、企業專登記、婚姻登記、屬養老、醫療、保險等事項。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申請從事某項事務或者獲取某種資格作出的允許或不允許的決定。
非行政許可審批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部門或者各級政府的規定,對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進行的審核、批准、核准等。如投資審批、環境評價批准、企業改制方案批准等。
行政許可審批與非行政許可審批都屬於行政審批,都屬於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一種具體行為。兩者區別是:行政許可的設定有嚴格的規定,執行也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條件來執行;非行政許可審批設定比較寬泛,對數量有限制。國務院正在陸續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

⑷ 政府服務和政務服務的關系、區別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內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容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採取「批准」、「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的區別:
1、服務對象不同。行政審批的對象是申請者,指具體的個人;公共服務的對象是人民大眾,是群體。
2、服務的性質不同。行政審批是被動服務;公共服務是主動服務。
來源溫嶺找律師http://china.findlaw.cn/wenling

⑸ 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的區別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版其他組織提出的權申請,經過依法審查,採取「批准」、「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行政審批與公共服務的區別:

1、服務對象不同。行政審批的對象是申請者,指具體的個人;公共服務的對象是人民大眾,是群體。

2、服務的性質不同。行政審批是被動服務;公共服務是主動服務。


⑹ 政府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大方向來說政府提供如下服務:

1、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2、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3、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路電網、公路網、水利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

4、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

(6)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

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

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

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

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參考鏈接:網路--公共服務

⑺ 服務行政和管理行政的根本區別.

公共性
1、行政管理的權力基礎是公共權力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職能主要是管理社會公共事務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公共利益服務
4、行政管理必須承擔社會公共責任
5、行政管理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1、公共管理學,是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群體系。
2、行政管理學又稱行政學,也稱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它是一門研究政府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規律的科學,是國家公務員和其他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必備的知識。
二、行政管理與公共管理的區別
A.公共管理學的研究領域包括作為純粹的公共部門的政府組織及其研究規律問題,還應包括第三部門的管理及其規律性問題,行政管理的研究領域包括政府組織的管理機器規律,前者范圍明顯大於後者。
B. 公共管理學的援救對象是全部公共部門所工友的管理方式和規律。而行政管理學研究對象僅是政府組織所持有的管理方式和規律。
C.公共管理學所關注的是公共部門如何提高效率的利用現有公共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公共管理學更強調公共部門的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學更強帶哦公共部門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
D.公共管理更強調責任及其義務,是為了公眾提供公共物品,而行政管理側重於組織的管理體系和政策的結果。
E.行政管理由於其主題是政府,往往束縛於政府體制和意識形態,缺乏變通性和自主性,而公共管理由於其主體的廣泛性以及研究客體的普遍性,能有更高的創新思維和變通能力。
F.公共管理強調了「公共性」,即側重於管理的公共意義曾面的研究,突出了公共管理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而行政管理由於其行政主體的唯一性決定了其研究的范圍,只能對主體負責。
G.公共管理體現了公民的參與性,監督意識,更好的反映出公共管理學研究所服務的對象及其目的。而行政管理學體現不出其目的,只能體現出其手段和技術層面。
H.二者在適用的法律上的區別在於,行政管理側重於《行政法》等的法律規范和監督,而公共管理則在適用於普適法律的前提下,權衡於社會輿論及公民監督。
I. 公共管理的績效評估側重於效率及受益的群體;行政管理強調行政的結果公平及規范社會的作用。

⑻ 行政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行政服務中心又叫政務服務中心 ,是集信息與咨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是地方政府的各職能部門集中辦理、聯合辦理、統一辦理各項行政許可、非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的綜合服務平台。

為更好說明,此處以佛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來的職責來做介紹:

(一)承擔政務服務運行管理職責,統籌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標准化、流程再造和優化服務工作。

(二)推進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創新,配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關工作;

(三)統籌推進審批服務相對集中和窗口綜合服務工作,為市民和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四)負責進駐中心窗口及人員的日常管理,協調、監督進駐單位公開、公平、公正辦事,有序、高效運作,優質、廉潔服務。

(五)負責全市政務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管理,指導、協調中心之外有關職能部門的政務服務工作。

(六)會同監察機關實施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參與全市政務服務的考評和監督工作。

(七)統籌管理政務服務數據。

(八)負責佛山市12345行政服務與行政投訴熱線的規劃建設和運作管理,指導各區開展熱線工作,協調、監督熱線各級成員單位的有關工作。

(九)會同市政府辦公室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十)宣傳和督促落實市政府投資優惠政策以及便民利民措施,受理有關咨詢與投訴。

(十一)管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十二)指導各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

(十三)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8)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促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務服務水平,現就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重要性和總體要求

1.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重要性。

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對於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強對行政權力監督制約、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務,都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政務公開不斷深化,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全方位推進,政務(行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發展迅速,服務群眾功能不斷完善。

但是,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政務公開方面,有的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現象,有的公開內容不全面、程序不規范,有的不能妥善處理信息公開與保守秘密的關系,政府信息共享機制不夠健全;政務服務方面,服務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服務中心運行缺乏明確規范,公開辦理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等。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解決這些問題,堅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加大推進政務公開力度,把公開透明的要求貫穿於政務服務各個環節,以公開促進政務服務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保障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和監督政府工作。

2.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總體要求。

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及時、准確、全面公開群眾普遍關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進一步改進政務服務,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

⑼ 什麼叫公共服務啊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維護性公共服務,經濟型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
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閱讀全文

與行政服務和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