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礎和關鍵,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國民體質提高。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安全,是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參與。中央要求加強農業標准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具體措施包括: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全程監控,嚴格生豬定點屠宰的管理等規定,切實落實農產品生產、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支持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堅決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 人大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結果如何
為全面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貫徹實施情況,督促法律實施機關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貫徹法律各項規定,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
執法檢查將分成3個檢查小組,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分赴遼寧、山東、廣西、重慶、四川、青海等6個省區市開展檢查,同時委託河北、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陝西、新疆等11個省區人大常委會分別對本行政區域內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情況進行檢查。
9月下旬,執法檢查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研究討論執法檢查報告稿。10月下旬,執法檢查組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檢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嚴厲管理安全。
消息來自鳳凰網。
3. 如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要求農業生產集約化、技術標准化、管理規范化、監控全程化。
加強源頭控制,實行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全程監管,是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
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制度、機構、隊伍、手段等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目前條件下,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
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農業投入品的制假、售假行為以及違禁葯品的銷售、使用行為。
二是正確使用投入品。舉辦農產品知識及法律法規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深入普及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知識,大力推廣使用安全高效的農業投入品,指導生產者科學、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增強守法意識。
三.抓農業標准化生產。緊緊圍繞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確實做好標准化技術推廣。
指導生產者按規程組織生產,積極創建農業標准化示範區,推進畜禽規模化、標准化養殖,推進「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發展。以品牌化帶動標准化、推進產業化,實現農業標准化與市場效益直接掛鉤,形成優質優價的市場激勵機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四是加強生產環節監管。
規范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生產行為,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知識,推廣農業標准化生產技術,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督促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依法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檔案、用葯登記,
嚴格執行休葯期、安全間隔期等規定
等管理制度,切實把質量安全控制措施落實到生產中去。把產地准出和市場准入制度建立起來,把好出口、守住入口。
五、加強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質量抽檢力度。
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執法檢查,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頻率,及時發布監測結果。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把執法和檢測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檢測與執法聯動、產地與銷地互動、各地聯合防控的工作格局。六、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加強縣(鎮)基層監管能力建設,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設置專門機構,優化人員配備,
當地政府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4. 那個部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大家吃得安全的民生問題!從土地到餐桌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影響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因此,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質上是一個需要多部門聯合,密切協作,全力以赴,盡心盡職的系統工程。可民說,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監管不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關鍵是:部門之間協調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我國與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機構有: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各省、市、縣三級都相應設置農業、衛生、工商、質檢和食品葯品監管廳、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網路。為了進一步加快食品質量安全的發展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根據《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4]35號):「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以下簡稱《決定》),經國務院、中央編委領導同意,現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如下:按照《決定》提出的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將現由衛生部門承擔的生產加工關節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
5.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有哪些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方式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是指為了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和持續地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普查和專項監測等內容。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是指為了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對生產中或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的活動。
相關的政策法規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
6. 如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教育工作
可以通過一些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嵌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宣傳教育,也可以通過一些農資經銷商和農資電商平台到農村去進行宣傳教育,在購買農資的同時,提供農技服務。
7. 我國已經頒布的涉及到農產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有哪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1、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標准化工作的通知》
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4、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
6、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
1、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葯管理工作的意見
2、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
3、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
4、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員管理辦法
5、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
6、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
7、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