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多少項公共服務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16項公共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
通過優化政務服務,市質監局目前已有16項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全流版程網上辦理,其中4項為試點運行階段。今年年底前,市質監局所有適合網上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擬全部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據悉,市質監局共承擔21項公權共服務事項,其中有12項行政許可事項,9項其他公共服務事項。截至2018年6月底,市質監局12個行政許可事項已經實現了從申報到送達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其中8個事項已在全市正式上線運行,4個事項進入試點運行階段。除此之外,9項其他公共服務事項中的4個事項也實現了全流程網上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到年底前,所有適合網上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將全部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贊,支持。
⑵ 村委會承接鄉鎮公共服務事項有哪些
主要有:
按照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個層級對全區及鄉鎮社區公共服務專事項屬(便民服務事項),進行規范、梳理、確認、完善,清理了包括計劃生育、勞動社會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醫療衛生、優待撫恤、低保五保、入伍轉業、教育服務、殘疾人服務、證件辦理、黨員服務、住房、婦女兒童、其它等15類辦事服務項目,集中提供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期限、辦理地點等便民指引,提供37個區級部門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33項,12個鄉鎮14大類公共服務事項670項,138個村社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5142項,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一體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⑶ 公共服務事項就是便民服務事項嗎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⑷ 可列入統一規范的公共服務事項什麼意思
1、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明確公務員的工作宗旨。
2、領導幹部必須熟內悉公共服務職容能的內容。
3、領導幹部必須勤於學習,努力使自己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以及電子計算機和電子政務知識。
4、領導幹部必須正確把握黨的路線、方針、 政策。
5、領導幹部必須全面履行職能,特別要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是提高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的重要條件。
6、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依法行政, 執政之要在於為民,行政之要在於依法。
7、必須改革和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8、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增強工作的透明度。
⑸ 屬於公共服務事項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內,發展教育、科技、文化容、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⑹ 什麼是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具體內容,越詳細越好!
公共服務是指由法來律授權源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有關工商企業,在純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產和供給中所承擔的職責和履行的職能,其中,政府是責無旁貸的主導者。
公共服務的社會實踐由來已久,它從最初的社會民間和宗教組織零星的自發行動,發展和演化為以政府為主的公共組織系統的自覺行動和法定職能,期間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從中可以看出公共服務實踐活動的必然性和理性主要源於公共服務的理性:公共物品的存在是公共服務實踐的客觀原因;道義、慈善是公共服務的價值基礎;公民與國家關系是公共服務的基本依據;團結與凝聚社會是公共服務的追求目標;以需求促進供給是公共服務的經濟動因。
⑺ 鄉鎮重點需要哪些經濟社會管理權,公共服務事項並列出清單
按照部復門、鄉鎮(街道制)、村(社區)三個層級對全區及鄉鎮社區公共服務事項(便民服務事項),進行規范、梳理、確認、完善,清理了包括計劃生育、勞動社會保障、承包土地、房屋土建、醫療衛生、優待撫恤、低保五保、入伍轉業、教育服務、殘疾人服務、證件辦理、黨員服務、住房、婦女兒童、其它等15類辦事服務項目,集中提供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期限、辦理地點等便民指引,提供37個區級部門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33項,12個鄉鎮14大類公共服務事項670項,138個村社15大類公共服務事項5142項,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一體的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⑻ 什麼是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
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是依申請行政行為的具體化,依申請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只有在行政相對人申請的條件下方能作出,沒有相對人的申請,行政主體便不能主動作出行政行為。依申請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依據相對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而實施的行政行為,以相對一方當事人的申請為前提條件。
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包括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裁決、行政給付、其他權力(申請類)和公共服務(辦理類)等7大類。
(8)依申請公共服務事項服務流程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財政部關於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3號)第二條:經省市級(含省級)以上登記管理機關批准設立或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凡符合規定條件的,應向其所在地省級稅務主管機關提出免稅資格申請,並提供本通知規定的相關材料。
經市(地)級或縣級登記管理機關批准設立或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凡符合規定條件的,分別向其所在地市(地)級或縣級稅務主管機關提出免稅資格申請,並提供本通知規定的相關資料。財政、稅務部門按照上述管理許可權,對非營利組織享受免稅的資格聯合進行審核確認。並定期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