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包括哪十三項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3項內容,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健康教專育。
預防接屬種。
0~6歲兒童健康管理。
孕產婦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
中醫葯健康管理。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㈡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宣傳年宣傳形式有哪些
(一)製作一個宣傳欄。區衛生局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設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欄,宣傳欄內容包括各基層衛生機構服務區域示意圖、全科醫生團隊服務區域、全科醫生照片及聯系電話、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內容等,由基層衛生機構在轄區內主要公共場所、居民小區顯著位置進行發布,使群眾能夠認識自己身邊的全科醫生,了解自己享受的服務內容,方便地到機構接受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
(二)發放一本手冊。區衛生局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設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手冊》,手冊包括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分布圖,每個基層衛生機構服務區域示意圖、項目11大類43項內容、主要科室聯系方式、片區劃分和責任醫生聯系方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健康教育知識、醫療保險報銷情況等。由基層衛生機構向轄區居民發放,實現轄區常住居民(包括流動人口)「一戶一冊」,老年人、孕產婦、農民工等重點人群要「人手一冊」,方便群眾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提高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項目的利用率。
(三)貼發一張聯系卡。區衛生局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設計《全科醫生服務團隊聯系卡》,聯系卡印製全科醫生的姓名、服務職責、電話號碼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由基層衛生機構在居民小區和單元樓宇公共告示欄、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張貼。讓群眾一目瞭然地知曉自己的責任醫生。
(四)張貼一個溫馨提示卡。區衛生局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設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溫馨提示卡》,提示卡分為粉色、綠色、橙色三種,由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在入戶為重點人群提供免費服務時使用,提示居民何種方式、何時、何地應接受免費的服務,促使居民主動接受國家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團隊入戶時,如未見到服務對象,則在其家門上貼一張溫馨提示卡,提示居民及時聯系。對同一服務對象第一次溫馨提示用粉色的溫馨提示卡、第二次用綠色的溫馨提示卡、第三次溫馨提示用橙色的溫馨提示卡,以提高警示效果。如連續三次溫馨提示,居民仍未接受服務,則其全科醫生團隊要採取多種方式聯系居民,直至為其提供服務。
(五)舉辦一次簽約儀式。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要籌劃舉辦一次全科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儀式,梳理2012年以來所有居民健康檔案,與轄區居民簽訂的服務協議進行整理,對未簽約或團隊醫生已變化的服務協議,藉助發放《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手冊》的機會,重新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契約,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六)更換一期宣傳板。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要針對宣傳活動內容,更換一期宣傳板。為轄區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出一期宣傳板。增強宣傳板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時效性,在宣傳板上要公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地址、責任醫生的聯系方式。
(七)舉辦一場項目大講堂。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深入轄區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大講堂,開展健康教育和宣傳活動。
(八)舉辦一次宣傳板集中展示、評選活動。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計製作一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板,由區衛生局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組織,在全區各鎮街舉辦一次宣傳板集中展示、評選活動。讓廣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和城鄉居民參與投票,評出群眾最喜歡的宣傳板。
(九)建立一個溝通平台。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創造條件,開通本機構網站、微博、微信或微信公眾號等,發布機構服務區域電子地圖,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使居民可以隨時通過文字、語音等方式,與機構進行溝通交流。
(十)製作一期《健康任城行》節目。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挖掘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特色,總結服務過程中的經驗,積極與任城區電視二台聯系,在《健康任城行》欄目製作一期本單位的節目,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㈢ 誰能找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國家新醫改九大公共衛生」「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相關宣傳片急用啊` ```
(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現階段主要包括9個項目,按人群和疾病劃分,具體包括三類服務:一是針對全體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二是針對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為孕產婦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指導服務。三是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公共衛生服務。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二)實施六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一是實施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根據衛生部統一部署,2009年-2011年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二是實施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三是實施「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四是實施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項目,提高其「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五是落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監測,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宣傳片就不好傳了。
㈣ 國家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哪些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
從2009年開始,我國增加以下項目:
一是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2009年全國需接種2330萬人,占應接種人群的31%。
二是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完成宮頸癌檢查200萬人,乳腺癌檢查40萬人,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全國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我國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四是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利用3年時間,對目前全國現有和當年新發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力爭使每例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2009年計劃完成20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五是在貴州、雲南等六省實施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擴大地氟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范圍。2009年完成87萬戶的爐灶改造任務,同時加強已完成改爐改灶病區的後期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監測。
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2009年計劃完成411萬戶,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質監測12萬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日前,中央財政已下達六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標志著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啟動。
(4)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宣傳視屏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