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當前最重要、最迫切、最基礎的工作應當是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准化建設。為此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專項規劃
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協調、適度超前」原則,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點的公共文化發展專項規劃,以此指導全省各地公共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完善制度設計,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一個基本前提,要有一個基本統一的服務標准體系。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所制定的包括服務范圍、服務項目、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標准,以及技術和管理等相關規范。建立健全基本服務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
三、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
應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持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不平衡問題。在推進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傳統文化設施的保護和利用,防止「一拆了之」的錯誤做法。
四、實行以城帶鄉,努力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科學化水平
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重點是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建立城鄉文化幫扶責任制,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適應農民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台。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推廣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構建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向市縣延伸,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拓寬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五、拓寬投入渠道,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保障機制
優化財政投入結構,變城市偏向型為城鄉共進型財政支出體系。要拓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模式,打破政府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唯一的供給者這個桎梏,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實現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來源多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
㈡ 什麼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基抄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襲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製作用。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三方面含義:一是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權利,二是服務內容將根據國力改善、財政支出增加而不斷擴大,三是以預防為主的服務原則與核心理念。
㈢ 一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指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回,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答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是指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由政府管理,市場不提供的產品,政府提供產品,這部分都叫公共服務的領域。政府公共服務主要有義務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交通,消防等等,這一系列,凡是私人不提供的。另外還有一些准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比如說需要收一些費,但是政府有補貼的部門,比如說城市的公交系統,叫准公共部門。
㈣ 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也有聯系。抄城市襲基礎設施要廣,包括道路、橋梁、車站、地鐵、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為城市運營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道路、橋梁、停車場、地鐵等為公共提供服務的,市政公共設施包括自來水、電力、污水、雨水、煤氣等市政方面的
㈤ 基本公共服務都包括哪些內容
公共服務的范圍比較廣,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設的能力大小而專定,但基本上屬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等社會事業,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產品和公用設施建設,還包括解決人的生存、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所需要的社會就業、社會分配、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設。
(5)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
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
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㈥ 關於城市規劃的幾個概念——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
根據《城市規來劃基本術自語標准》
公共設施用地 public facilities
城市中為社會服務的行政、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研及設計等機構或設施的建設用地。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城市中為生活及生產服務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地,包括:供應設施、交通設施、郵電設施、環境衛生設施、施工與維修設施、殯葬設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用地。
城市基礎設施 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生存和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工程性基礎設施和社會性基礎設施的總稱。
通常認為城市公共設施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包括教育、醫療、體育、文化、商業金融等各類為城市服務的公共設施。
㈦ 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的關系
有區別也有聯系。城市基礎設施要廣,包括道路、橋梁、車站、地鐵、污水處理、垃內圾處理等,為城容市運營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道路、橋梁、停車場、地鐵等位公共提供服務的,市政公共設施包括自來水、電力、污水、雨水、煤氣等市政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