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1-08-01 10:32:07

『壹』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文件背景

2015年1月14日,中國政抄府網公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該《意見》分總體要求、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力度7部分26條。

『貳』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構建現復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制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路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
引入競爭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

『叄』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印發有哪些意義

構建現代公復共文化服務體系制,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政府的作用是保基本、促公平;市場的作用是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豐富供給,提高效能;社會的作用是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意見》提出,要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加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完善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領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要培育和規範文化類社會組織。加強對文化類行業協會、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規范有序發展。要大力推進文化志願服務,構建參與廣泛、內容多樣、形式豐富、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服務體系。

『肆』 如何在縣級層面推動《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實施

堅持正確導向。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先進內文化,創新傳統文容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導流行文化,改造落後文化,抵制有害文化,鞏固基層文化陣地,促進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堅持政府主導。從基本國情出發,認真研究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按照一定標准推動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實現社會公平。
堅持社會參與。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引入市場機制,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增強發展活力,積極培育和引導群眾文化消費需求。
堅持共建共享。加強統籌管理,建立協同機制,明確責任,優化配置各方資源,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發揮整體優勢,提升綜合效益。
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伍』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怎樣

40年間,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和產品供給從相對緊缺邁入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代:博物館從版340多家增加權到4700多家,公共圖書館從1200多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館(站)從不到7000個增加到44000多個,藝術表演團體從3100多家增加到15700多家。目前,中央、省、市、縣、鄉、村六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確立。全國群眾文化機構每年開展活動近200萬次,服務群眾達5、6億人次。

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不斷加大,「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服務效能大大提升。如山東東營「數字文化廣場」、上海「文化嘉定雲」,激發了民眾參與公共文化的熱情,百姓文化獲得感顯著增強。

『陸』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有文號嗎

堅持正確導向。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先進文化,創新內傳統文化,扶持通俗文容化,引導流行文化,改造落後文化,抵制有害文化,鞏固基層文化陣地,促進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堅持主導。從基本國情出發,認真研究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按照一定標准推動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實現社會公平。
堅持社會參與。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引入市場機制,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增強發展活力,積極培育和引導群眾文化消費需求。
堅持共建共享。加強統籌管理,建立協同機制,明確責任,優化配置各方資源,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發揮整體優勢,提升綜合效益。
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轉變職能,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閱讀全文

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