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個地方的特產有哪些
馬上就要過年了,
一年的工作就要告一段落!
准備回家過年的,
有沒有想好帶什麼保定特產回家孝敬長輩呢?
不如帶點保定的特產回去吧!
保定三寶你知道都有什麼嗎?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保定府有三寶,鐵球、面醬、春不老。
第一寶
「保定春不老」,又名「雪裡紅」,一種常見的蔬菜,在保定栽培的歷史悠久,以價格便宜、品質優良為人所喜愛。
關於春不老還有一種傳說。相傳清乾隆年間,一大臣南下途經清苑縣。這個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大臣,突然想吃點清口的飯菜,於是給他端上一盤腌制的春不老。嫩綠新鮮的春不老,猶如剛從地里拔出一般。這個大臣放在口中一嘗,脆嫩清香,連連稱贊好菜,好菜!臨走時,這個大臣特地讓人給他准備了春不老,一部分攜帶南下,一部分捎回北京宮廷。從此,保定的春不老名聲遠揚。這雖是民間傳說,但保定的春不老確實有獨到之處。
春節回家,給家裡父母帶點「保定春不老」,讓家人嘗一嘗保定的蔬菜!。
馬上就要過年了~
趕緊看看過年准備帶什麼回家?
⑵ 馬鞍山春節習俗
1、送春
新春頭幾天或立春之日,當塗鄉村人家都會迎來「送春」者。這是回一種以說唱為主的表演形式答,俗稱唱「見樣歌」。送春人一般系家傳親授、曲調獨特,以一人單獨成行居多。
送春時,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鑼等民族樂器,一邊說唱一邊伴奏。說唱內容開頭主要是以辭舊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詞作鋪墊,後面的內容則靈活多變,見到老人唱長壽,見到孩童唱聰慧。
2、凈年
為了過一個乾乾凈凈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戶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掃干凈;把門上的舊聯、牆上的舊畫拆下換新;將要吃的菜該煮的煮、該洗的洗干凈、該裝盤的裝盤;傍晚將水缸盛滿,並煮上滿滿的一鍋年飯(帶第二天吃)。
⑶ 馬鞍山有種荔枝嗎
話說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還有就是老幹部基本都不喜歡吃荔枝,因為暗示著離職。。。
⑷ 崑山特產有什麼可以方便攜帶的
1、奧灶面:奧灶面出自奧灶館,位於現亭林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崑山的「天香館」,因為經營不善,店主棄館而走。債主趙三老太將它交給綉娘陳秀英經營,易名「顏復興」。
2、正儀青團子:青團子從前是江南地方清明節掃墓用的祭物,皮子粳糯混雜,餡心釀制粗糙,一般為農家自食。
3、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的大閘蟹可算是崑山一絕,有很多名人為吃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而特地到崑山一游。當地人有種說法,農歷九月吃雌蟹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則最好。
4、萬三蹄:萬三蹄出自近代富翁周庄沈萬三的家裡。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料,做法是用大號砂鍋,經過一天一夜的煨煮,火候極為講究,要經數旺數文,以文火為主。
5、襪底酥:"襪底酥"據說是錦溪人根據宋孝宗時宮庭茶點仿製而成的。它形如襪底,一層層油酥薄如蟬翼,咬起來清香鬆脆,吃到嘴裡有甜中有咸,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
⑸ 馬鞍山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馬鞍山人的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一個大眾化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陽節、艾節、夏節等。馬鞍山人傳統的端午節習俗雖然與其他地方總體一致,但從吃、穿、玩等方面來看,也還有一定的地方民俗特色。
傳統節日一般都帶有人們良好的祈願,端午節也不例外。
除紀念屈原外,每年的這一天,馬鞍山人大都將艾葉及菖蒲擺放在正堂、香案之上或插於門楣。以艾葉為神器、菖蒲作神劍,祈求驅魔祛鬼、避邪清毒。不少人家還懸掛鍾馗像,以鎮宅驅邪,祈求平安。遇上有的人家當年有長者仙逝,這一天,晚輩們還得帶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墳祭祀,以祈願家人平安。
端午節,在當塗縣還有「大送小」的習俗。節前或過節當天,長輩們主動給小孩送來「端午線」、「端午龍」、夏令衣物等禮物,以求晚輩少兒健康成長。
每逢節日,豐盛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塗人對端午節的「吃」一直頗有講究。
這一天清晨,當塗人用綠豆糕、蜜餞糕當點心,品茗著早茶。早餐以粽子為主食,午餐則盛行吃「五紅」。
「綠豆糕」以綠豆為主料(沒有綠豆則以蠶豆代之),顏色黃綠,味道香甜而酥;「蜜餞糕」則以糯米為主料,外撒芝麻,色澤圓潤,味道甜而黏。「粽子」千姿百態,味道各異。從形狀上分,有「小腳形」、「枕頭形」、「菱角形」、「牯牛形」等;從原料上來看,均以糯米為主料,因配料不同而分為棗子粽、赤豆粽、火腿粽、雞絲粽、白米粽等。
所謂「五紅」:一是紅心咸鴨蛋,二是黃鱔,三是河蝦,四是莧菜,五是雄黃酒。「五紅」之中,有葷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鮮的,均為時令佳餚,美味無窮。
端午節這天,當塗人的穿戴也富有一定的節日特徵。
這一天,傳統的當塗婦女都在手腕上戴著「端午線」,孩童們則將「端午線」系戴在手腕、腳腕上,胸前掛「香袋」,背背「布老虎」,腳穿「老虎鞋」,手握「端午龍」,以示驅邪避疫。「端午線」是用數十根五色絲線環繞而成,帶著清香。「香袋」是用五彩絲線穿連的飾物,一般呈「紅心」形,內填五穀及香料。「端午龍」及「布老虎」在製作方法上與「香袋」大體相同,只是外形上略帶誇張,色彩鮮艷花哨。
據明《山堂肆考》記載,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後的事。如今,人們從科學角度認為:端午節前後天氣開始悶熱,梅天將至,佩戴「香袋」則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賽龍舟是端午節傳統上最熱鬧的一項大眾化游藝活動。姑孰大地,江東澤國,歷史悠遠,地介吳楚,襟江帶湖,龍舟競渡,傳統亦久。採石、大信於江,姑溪、黃池於河;博望、湖陽尚勇捷,丹陽、新市尚文巧。端午時節,四鄉八鎮龍舟競渡,視先後為勝,熱鬧非凡。屆時,水面龍舟彩繪、旌旗招展,兩岸標桿懸彩、人頭攢動。重炮開鳴,眾舟齊發,循爆竹聲聲飛馳,奔錦壱彩桿而去。擊鼓指令節奏,掌舵把握方向,劃槳奮力前行,一鼓一漿,整齊有力,如離弦之箭,破浪前沖,以摘得「彩頭」為先。岸邊人家及水上船家,忽東忽西、忽左忽右,或遠或近、或前或後,升起「彩頭」,引得龍舟們爭先恐後,來回奔騰,奮力爭「彩」。岸上人山人海,吶喊助威,好不熱鬧。
緊張過後,大家賽唱船歌,《劃龍船》成為當塗民歌優秀曲目,入選安徽百首民歌、上海市、安徽省中學音樂教科書、全國初中義務教育讀本。在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鑼鼓聲、劃槳聲中,一人高亢領唱,眾槳手時而伴唱、時而幫腔、時而吆喝號子,唱腔和韻律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公圩等地流傳的《龍船調》民歌這樣唱道:清水河長又長,兩岸人海又人山;老年人拄著龍頭杖,姑娘們穿起了花衣裳;要問今天做什麼事,端陽佳節賽龍船;青龍黃龍來競賽,賽得江河翻浪花;賽得小孩子蹦蹦跳,賽得姑娘笑斷了腸……
改革開放以來,馬鞍山人的端午習俗年年有龍舟賽事,當塗龍舟全省屢屢奪魁,全國大賽也取得過第三、第四的好成績。近年來,當塗縣連年在護城河上舉行龍舟大賽。護城河整治,還專門修建了民俗味濃厚的龍舟廣場。
⑹ 街頭美食 不出安徽你能吃到哪些小吃
作為安徽人
徽菜發源地的大省居民
在吃這件事上自然是毫不含糊的
安徽的名小吃何其多
甜酒釀、山粉圓子、蝦子面、
江毛水餃、芥菜圓子等等等等
一句話總結就是
品種繁多,歷史悠久,有地方特色
徽州毛豆腐,黃山臭鱖魚。
符離集燒雞,無為熏板鴨。
廬州鴨油餅,巢湖白米蝦。
蕪湖蝦子面,金寨吊鍋雞。
太和羊板面,淮南牛肉湯。
碭山大酥梨,懷遠紅石榴。
當塗大肉面,蕭縣全羊湯。
安慶蠶豆醬,桐城水碗席。
山粉紅燒肉,雞湯泡炒米。
馬鞍山茶干,寧國山核桃。
吳山鹵貢鵝,下塘酥燒餅。
銅陵腌生薑,宣城辣粉絲。
績溪水餡包,雙堆黃面魚。
亳縣牛肉饃,皖北地鍋雞。
柘皋四大件,阜陽格拉條。
東至蒸米餃,三河炸米餃。
貴池小米粑,蕭縣燙麵皮。
赤豆酒釀糊,鴨血粉絲湯。
糯米素燒麥,油炸獅子頭。
冬菇雞餃面,千張扣燒肉。
芙蓉雞蛋卷,麻油綠豆糕。
辣湯豆腐腦,撒湯鍋貼餃。
掛面滾肉圓,蒿草蒸粑粑。
江淮美食多,寫完想回家。
⑺ 哪道菜最可以代表你家鄉
作為一個貴州人,我覺得最能代表貴州的就是折耳根,絲娃娃還有老乾媽。很多人對老乾媽特別熟悉,對折耳根恐怕就有點陌生了,則耳根作為一種配料,是油炸洋芋的好搭檔,在大街小巷,彷彿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絲娃娃在貴州也是特別出名的,光聽到這個名字,就覺得菜會很不錯的呢。
家鄉菜是每一個人的回憶,那些常年在外的人,一回到家鄉吃到家鄉菜,還是會感覺到特別溫暖的。不過隨著時代在進步,曾經的那些家鄉菜也變得越來越少了,曾經的味道也吃不到了。每一年回家,母親都要給我們做很多的家鄉菜,一大桌子菜,慢慢的都是回憶。
⑻ 馬鞍山地方小吃糍粑的製作方法
菜譜做法:
1.圓糯米泡12小時。拿一小碗放入黑芝麻粉10克、白糖20克、熟黃豆粉20克,拌均勻成餡內料。用一碗子盛上容另外的50克熟黃豆粉
2.將糯米濾干水後放入電飯煲中,加入少許水,不能漫過糯米
3.蒸熟後就這樣,放入容器里
4.用擀麵棒舂,用點勁舂
5.舂五分鍾後,變得很粘稠
6.再繼續舂,再舂五分鍾,就可以了
7.舂到這個程度,基本看不到米粒
8.取一小塊,放到50克的熟黃豆粉中,兩面粘上黃豆粉,這樣也就不粘手了
9.再壓平,成圓餅狀
10.舀上一些餡料,像包餃子式的把糯米餅的兩邊合上,在熟黃豆粉里再滾兩圈就可以了
⑼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9)糯米團馬鞍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⑽ 馬鞍山溫莎城堡夜間小包多少錢
上拉手網或糯米網團購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