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來務項目有14項內容自。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1)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項目職責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2.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職能
1、開展以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健康為中心,人的生命為過程的以老年、婦女、兒童和慢性病人為重點的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的綜合性社區衛生服務。
2、根據可持續發展需要,重視資源管理,注重人員培訓與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員的聘任、獎懲、調動及晉升工作。
3、各項醫療工作制度和治療常規的執行,定期檢查,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缺陷,防範醫療事故,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4、負責組織、檢查醫療、護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區站門診、病房、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保證不斷地提高醫療質量。
5、聽取社區居民對中心的工作意見,改進醫療服務作風。
6、加強行業作風的建設以及規范化精神文明建設。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門診工作制度
1、堅持文明行醫、禮貌待人,診治認真,檢查細心,實行24小時應診制。
2、掌握醫療原則,嚴格執行醫療常規,做到因病施治,科學、合理用葯,不增加病人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3、急、重、危病人優先接診,經初步搶救診療後及時護送轉診,各類急救葯品、器材應准備完善,放置固定位置,保持應急狀態。
4、醫療文件規范,做到看病有登記,取葯有處方,收費有憑據,轉診有記錄,項目填寫齊全,字跡清楚,收費合理,計價正確。
5、嚴格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嚴防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
3. 簡述公共衛生的基本職能
「基本公共衛生」從經濟學理論出發,應當由政府來支出的健康服務或者手段內。容其基本職能是提供衛生保健服務,滿足區域內居民的衛生保健需要。
就醫學領域的分類而言,「基本公共衛生」一詞的內涵還是比較清楚的:針對社區或者社會的醫療措施,它有別於在醫院進行的,針對個人的醫療措施。比如:疫苗接種,健康宣教,衛生監督,疾病預防和疾病控制,各種流行病學手段等等。
對「基本公共衛生」的概念和職能,至今尚無統一認識和明確定義。盡管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現「基本公共衛生」的字眼,但是對其內涵的認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國應有相應的權威機構(或授權研究機構)來界定基本公共衛生的內涵和范圍。各級政府在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中集中指導,分級管理。中央政府主要承擔制定基本公共衛生任務和健康目標的職責;省級政府負責協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發現省內的主要衛生問題,為中央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同時指導地方政府的具體工作;地方政府負責具體實施基本公共衛生任務,提供衛生保健服務,滿足區域內居民的衛生保健需要。基本公共衛生資金也應實行分級籌措。
4. 公共衛生科得主要職責是什麼
1、在院長的領導下,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負責對內、對外涉及公共衛生的協調聯絡和信息收發工作;
參與涉及公共衛生工作隊伍建設、醫院院區規劃、房屋建設、公共場所及設施配置、飲食飲水等工作的開展。
2、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規劃、計劃、工作方案和制度起草工作,負責醫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規劃、計劃、方案和上級檢查及活動的組織、落實、督查、考核與總結匯報工作,
3、承擔各種涉及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范要求、制度、技能的組織、培訓指導和考核工作。
4、承擔醫院傳染病管理、傳染病上報流程指導和傳染病信息規范收集、上報工作;承擔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指導與督查工作;
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排查、收集和信息上報工作,參與醫院應急預案制(修)訂和風險評估,負責醫院突發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公共衛生處理工作,參與協調與聯絡。
5、承擔醫院放射衛生、職業防護及職業暴露管理與指導工作。
承擔醫院職工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承擔院區居民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重發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
與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聯絡、對接健康管理信息,參與義診、轉診事務。
6、承擔醫院新生兒預防接種組織、指導和管理與考核工作,負責相關疫苗的規范領取工作。規劃醫院接種門診的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7、承擔醫院健康教育計劃起草、組織和實施工作,負責與衛生管理部門和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健康教育方案的對接工作。規劃醫院健康教育學校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8、承擔《醫學出生證明》與《死亡證明》管理、審核蓋章工作。承擔醫院公共衛生監測信息(死亡、慢性病、腫瘤病例報告,圍產兒、出生缺陷及各種婦幼信息)匯總和網路直報工作。
9、承擔衛生管理部門要求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完成各種涉及公共衛生指令性工作。
(4)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項目職責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科相關人員職責:
A、公衛科科長職責
1、負責醫院公共衛生工作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2、負責醫院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工作;
3、負責醫院門診、住院患者傳染疾病的監測上報工作;
4、負責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建立職工健康檔案,開展職業危害的防護工作;
5、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
6、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婦幼保健、免疫預防工作;
7、督導進行消毒質量監測、病區空氣細菌監測、抗菌素使用監測,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8、負責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
B、公衛科副科長職責
1、在醫院分管院長和科長的領導下,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各項工作。科長不在時負責全科工作。
2、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規劃安排,並組織實施。
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婦保院溝通協調,做好傳染病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4、做好院內感染管理、傳染病培訓工作及相關的健康教育。
5、做好院內職工職業暴露監管工作。
6、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C、公衛科科員職責
1、在公共衛生科科長領導下開展日常工作。
2、負責傳染病報卡、死亡醫學證明的網路直報並做好登記工作。
3、督導新生兒乙肝疫苗工作的完成,疫苗領用記錄完整。
4、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5、完成日常傳染病專病報表的統計及上報工作。
6、定期參加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7、參與院內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
8、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5)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項目職責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