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文化活動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文化活動

發布時間:2021-07-29 19:04:14

Ⅰ 創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有哪些內容

一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激發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二是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運營社會化。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准入、監督和考核體系,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方式,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公共文化設施更好發揮效能。

三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群眾參與制度化。建立健全群眾能參與、好參與、樂於參與的工作機制,激勵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使群眾自主參與、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真正成為公共文化的建設主體和服務主體。

(1)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文化活動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調動一切可用資源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應著眼於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探索數字服務、流動服務、特色服務等新方式。

Ⅱ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之我見

一是要以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回為主要內容,答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Ⅲ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在傳播中華文明、豐富百姓文化生活方面取版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產生權了一些新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韓鳳芹表示,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所需的費用,是由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擔的。中央財政每年安排補助資金約50億元,但有些地方上應分擔資金沒有到位,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打了折扣。

「中央財政將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結合公共文化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情況,更加突出績效導向,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支持機制。」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努力將「政府端菜」變為「群眾點菜、政府買單」。來源:人民日報

Ⅳ 開展豐富文化活動的公共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一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思潮更趨復雜、更加多元化,許多人的價值觀念處於迷茫狀態。面對這種思想狀況,只有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主陣地,承擔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責任,旗幟鮮明地唱響主旋律,才能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價值、鞏固共同理想、培育精神文明,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二是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民生的迫切需要。只有將保障文化民生、實現文化權利、促進文化公平作為重要的社會政策,加強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才能確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參與文化活動、從事文化創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機會,滿足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文化領域的公平正義。
三是夯實國家文化發展基礎的迫切需要。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石,直接關系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關系國家整體的文化實力和競爭力。只有繼續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注重積累、穩中求進,持之以恆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牢牢夯實文化發展的基礎,從而提升整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和競爭力。
四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迫切需要。當前,廣大城鄉居民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與基本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已對政府管理文化的傳統手段和方式提出越來越大的挑戰。在新的時代要求面前,只有通過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政府主導下,提供系統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續性的公共文化服務,才能適應迅速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Ⅳ 公共文化服務可以提升文化產業的效能嗎

據報道抄,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式施行。11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優質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日趨豐富,與此同時,各地積極開展服務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大大提高,積極推動活動的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湖南「公共大戲台」「鄉村大舞台」等群眾文化品牌,成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案例。

希望文化產業可以持續繁榮發展!

Ⅵ 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

從宏觀來說,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推進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客觀需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都可以也必須通過覆蓋城鄉、建設和活躍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來傳播和弘揚,以文化人,深入人心。
從微觀來說,一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畫,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眾自編自演的積極向上的文藝作品,都會在潛移默化間成為匯聚人民群眾認同、接受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份力量。繼續大力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開放,豐富與改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讓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多更好地發揮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國民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

Ⅶ 如何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一是要以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為主內要內容容,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望採納我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文化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