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2016公共服務支出

2016公共服務支出

發布時間:2021-07-28 01:52:34

㈠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的含義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於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

㈡ 特定的公共服務領域滿五年 換崗位了算嗎

2016年10月12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財金[2016]90號,以下稱「《通知》」),在開展兩個「強制」試點、公平開展項目采購、規范項目實施、明確所有PPP項目均可「兩招並一招」四個方面取得了突破。《通知》全文及解讀如下: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財金[2016]9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統籌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改革工作,提升我國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鞏固和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大力踐行公共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級財政部門要聯合有關部門,繼續堅持推廣PPP模式「促改革、惠民生、穩增長」的定位,切實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新要求,進一步推動公共服務從政府供給向合作供給、從單一投入向多元投入、從短期平衡向中長期平衡轉變。要以改革實現公共服務供給結構調整,擴大有效供給,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要以改革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和創造力,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二、進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在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可根據行業特點和成熟度,探索開展兩個「強制」試點。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項目一般有現金流,市場化程度較高,PPP模式運用較為廣泛,操作相對成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中央財政將逐步減少並取消專項建設資金補助。在其他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對於有現金流、具備運營條件的項目,要「強制」實施PPP模式識別論證,鼓勵嘗試運用PPP模式,注重項目運營,提高公共服務質量。【解讀】這是財政部首次以「強制」方式推廣PPP模式。根據《通知》的要求,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兩個公共服務領域的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其他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的項目,要「強制」實施PPP模式識別論證。在「強制」的同時,對於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領域的PPP項目,中央財政將逐步減少並取消專項建設資金補助。這種資金支持的減少意味著,此類項目本身的經濟價值和收益情況將直接決定社會投資人是否能獲得預期收益。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做好項目篩選工作;另一方面,社會投資人也要審慎進行調研,選擇收益率可觀、現金流穩定的項目進行投資。三、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各級財政部門要聯合有關部門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鼓勵國有控股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型企業,按同等標准、同等待遇參與PPP項目。要會同有關行業部門合理設定采購標准和條件,確保采購過程公平、公正、公開,不得以不合理的采購條件(包括設置過高或無關的資格條件,過高的保證金等)對潛在合作方實行差別待遇或歧視性待遇,著力激發和促進民間投資。對民營資本設置差別條款和歧視性條款的PPP項目,各級財政部門將不再安排資金和政策支持。【解讀】PPP項目的投資體量大、運營周期長,各地政府在采購社會投資人時,考慮到民營資本的投資實力和運營能力,往往設置與項目無關或對項目而言過高的資格條件,以限制民營資本的介入。這顯然與PPP模式的理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相悖,但因為沒有相應的懲罰機制,導致PPP項目中歧視民營資本的情況時有發生。根據《通知》的要求,如某一PPP項目被認定對民營資本設置了差別條款和歧視性條款,將不會獲得財政資金。這對於那些項目收入主要或全部來源於政府財政資金的項目來說無疑是致命的。這一要求將改變民營資本在PPP項目投資中的地位。然而,如何鑒別資格條件是否過高,無法參與項目投資的社會投資人如何尋求救濟,仍需要財政部給出解答。四、扎實做好項目前期論證在充分論證項目可行性的基礎上,各級財政部門要及時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各級財政部門要聚焦公共服務領域,根據《國務院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發〔2015〕42號)規定,確保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優先用於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按照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擇優確定社會資本合作夥伴,切實防止無效投資和重復建設。要嚴格區分公共服務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在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農業、林業、水利、環境保護、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化PPP改革工作,依託PPP綜合信息平台,建立本地區PPP項目開發目錄。【解讀】究竟什麼樣的項目可以用PPP模式一直是各界爭論的話題之一。由於相關法律、政策的不健全,導致濫用PPP模式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目的是嚴格項目立項條件,只有在當地政府財政能力允許,項目以PPP模式開展優於以其他模式開展時,才應當採用PPP模式。然而,部分政府為了達成投資目標,按照政策要求反向進行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致使這一評估系統成為一紙空文。按照《通知》的要求,PPP項目建設要切實防止無效投資和重復建設,嚴格區分公共服務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這應當可以利用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來進行防範。此外,《通知》提出要在PPP領域引入目錄機制,只有列入目錄的項目才可進行開發,也有助於控制項目的過度開發。五、著力規范推進項目實施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統籌論證項目合作周期、收費定價機制、投資收益水平、風險分配框架和政府補貼等因素,科學設計PPP項目實施方案,確保充分體現「風險分擔、收益共享、激勵相容」的內涵特徵,防止政府以固定回報承諾、回購安排、明股實債等方式承擔過度支出責任,避免將當期政府購買服務支出代替PPP項目中長期的支出責任,規避PPP相關評價論證程序,加劇地方政府財政債務風險隱患。要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合同履約管理,確保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權利義務對等,政府支出責任與公共服務績效掛鉤。【解讀】隨著國家對PPP模式的大力推薦,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推廣應用。然而,部分地方仍存在對PPP模式認識不清,混淆PPP項目與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情況,在未能對PPP模式進行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大推」、「強推」PPP項目落地,導致部分PPP項目變成了「拉長版BT」項目;甚至因項目前期論證不準確,發生項目落地難、推進難等問題。背離了PPP模式的精神,嚴重影響了社會投資人對PPP模式的信任。針對各地政府以固定回報承諾、回購安排、明股實債等承諾吸引投資人的情況,《通知》明確指出此類承諾不受財政部認可,這提醒廣大投資者在投資項目時,需要聚焦在項目本身,而非政府的承諾上。PPP項目的合法合規性是項目能否實施的前提。隨著國家對於PPP項目規范性要求的提高,勢必會淘汰一部分不符合PPP模式的項目。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囿於財政困境,急於通過PPP模式解決財政壓力,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便開展項目采購,這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埋下了隱患,也增加了社會投資人在項目中的風險。在本所承的某PPP項目中,通過審查項目的合法合規性,發現政府未將項目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台作為付費的前提條件,這可能導致項目付費無法列入財政預算。在本所律師與政府方的多次協調之下,成功將此條件列入PPP項目合同,避免了社會投資人的損失。PPP項目的實施方案對項目能否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論證項目的可行性,進而實現政府和社會投資人的預期目標。PPP模式涵蓋了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多個階段,由於社會投資人不可能精通全部領域,無法把握可能存在的風險,導致在項目中的預期收益無法實現。在本所承的某PPP項目中,因政府推動項目心切,社會投資人也急於投資,在項目的計費指標、回報機制尚不確定的情況下完成了項目的采購,導致雙方意見不一,在項目磋商階段遭遇較大阻礙,經本所律師多次提示項目風險,並參與項目磋商,最終擬定了雙方均滿意的解決方案。六、充分發揮示範項目引領作用各級財政部門要聯合有關部門,按照「又快又實」、「能進能出」的原則,大力推動PPP示範項目規范實施。要積極為項目實施創造條件,加強示範項目定向輔導,指導項目單位科學編制實施方案,合理選擇運作方式,擇優選擇社會資本,詳細簽訂項目合同,加強項目實施監管,確保示範項目實施質量,充分發揮示範項目的引領性和帶動性。要積極做好示範項目督導工作,推動項目加快實施,在一定期限內仍不具備簽約條件的,將不再作為示範項目實施。【解讀】2016年10月13日,財政部公布了第三批示範項目名單。這對規范PPP項目,建立標準的、具備可行性的PPP模式起到了指導作用。這些示範項目更易落地、更具經濟價值,也更能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與此同時,《通知》也表明:示範項目不是「鐵飯碗」,要有進有退,對尚未完成簽約,在一定期限內仍不具備簽約條件的項目,將不再作為示範項目實施。七、因地制宜完善管理制度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財政部PPP相關制度政策,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建立健全本地區推廣實施PPP模式的制度政策體系,細化對地市及縣域地區的政策指導。要結合內部職能調整,進一步整合和加強專門力量,健全機構建設,並研究建立部門間的PPP協同管理機制,進一步梳理PPP相關工作的流程環節,明確管理職責,強調按制度管理、按程序事。參考自MBA智庫文檔

㈢ 財政公共服務投入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達到96%為全年目標,半年完成96%,請問佔全年的比例為多少

半年完成96%,是用半年的實際公共服務支出與半年的地方財政支出相比較的結果,全年的比例要用全年的公共服務實際投入比年度實際地方財政支出,這樣才有可比性。用半年的投入可以與地方財政支出預算數比較,計算投入完成進度,測算距96%的預算目標還差多少。

㈣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減少城鄉居民收入

我覺得公共服務支出來源於財政收入,財政收入又靠稅收,支出增加勢必導致稅收增加,那麼居民收入就會減少了。

㈤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何如此高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是政府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確保國家職能的履行,政府經濟作用的發揮,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可以支持市場經濟的形成和壯大。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於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保障各機關部門的項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幹部退役金等。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高的原因: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所包含范圍廣,在公共財政支出佔比大,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高。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的支出,包括人大事務、政 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 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人 口與計劃生育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國土資源事 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地震事務、氣象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台僑事務、檔案事務、共產黨事務、民主黨派事務及工商聯事務、群眾團體事務、彩票事務等。 外交:指政府外交事務支出,包括外交行政管理、駐外機構、對外援助、國際組織、對外合作與交流、邊界勘界聯檢等方面的支出。

措施:
1、對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的指標絕對規模及其占財政支出的規模比重嚴格規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由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家審計部門對其實行嚴格的審計監督和立法監督。
2、一般公共服務部門本身必須對行政管理費的供應范圍,完善行政經費定額和考核辦法,堅持支出程序, 加強檢查監督,使其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㈥ 請問公共財政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是否就是常規意義上的行政管理支出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含一部分行政管理支出,還有一些行政管理支出在其他支出科目反映,如農業系統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就在農林水事務科目反映。

㈦ 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

一般公來共預算總收源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上劃中央的稅收部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稅收收入地方分成部分+非稅支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主要包括增值、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地方分享40%部分)、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費以及其他收入。

(7)2016公共服務支出擴展閱讀: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中包含的上劃中央稅收部分,是指收入完成過程中,按比例分成上劃中央部分,為中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上解中央支出,是指地方按照體制政策上解中央的支出,屬於上下級財政間轉移支付。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土地出讓收入,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屬於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包含在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

㈧ 財政八項支出包括哪些

  1. 財政抄八項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城鄉社區支出。

  2. 財政八項支出是支撐GDP增速的重要指標,其增長速度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影響很大,加快財政八項支出進度,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8)2016公共服務支出擴展閱讀:

  1. 財政支出:是指一國(或地區)為了完成其公共職能,對購買的所需商品和勞務進行的各種財政資金的支付活動,是政府必須向社會付出的成本。
  2. 各級政府的財政支出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政府購買,如政府花錢修建道路、設立法院、提供國防、開辦學校等。這部分計入GDP。另一部分不計入GDP,有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

㈨ 在財政支出項目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包括哪幾項如基本建設支出(見問題補充)等

"一般公共服務來"是政府自收支分類科目中的一個「類」級科目,其下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等37個款級科目。一般公共服務主要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

㈩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何如此高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於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保障各機關部門的項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幹部退役金等。門類繁多,支出多門,所以如此之高。
參見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決算表。
http://yss.mof.gov.cn/2013qgczjs/201407/t20140711_1111874.html
支出范圍有,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人口與計劃生育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檢查和檢驗檢疫事務、民族事務、檔案事務、群眾團體事務、外交事務、國防事務、公共安全事務,各類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節能環保、能源管理事務、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資源勘探與信息等二十四項。

閱讀全文

與2016公共服務支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