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
一、具體有包括的內容: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在自願的基礎上,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等;健康檔案要及時更新,並逐步實行信息化管理。
2、健康教育
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並定期更新內容,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等健康教育活動。
3、預防接種
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體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4、傳染病防治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5、兒童保健
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兒童保健1歲以內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6、孕產婦保健
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等健康指導,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
7、老年人保健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8、慢性病管理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⑵ 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公共衛生督導表
衛生院對村所督導記錄表
時間 年 月 日 督導人
地點
督導內容
存在問題
建議
所長簽字:
督導人簽字:
⑶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婦幼保健項目內容
內容:
兒童保健專科、孕產保健專科、婦女保健專科。醫院兒童保健科是百色市兒童智力障礙康復定點機構,是百色市自治區級兒童早期發展示範基地,設有生長發育門診、兒童心理門診、兒童聽力篩查、兒童康復科、兒童眼耳鼻喉科,擁有嬰幼兒精密體檢儀、兒童綜合素質測試儀、多功能弱視治療儀等設備。
開設健康教育課堂,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各自生長發育的特點,合理安排課程,每天滾動開課。提供兒童生理、心理、社會能力等方面的知識,幫助父母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掌握育兒技巧,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3)婦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擴展閱讀
婦女保健科是百色市唯一的婦女保健中心,是百色市涉外婚檢和軍婚婚檢唯一定點機構、市級幼兒園老師健康體檢的唯一定點機構。
設有宮頸疾病門診、青春期保健門診、婦女心理衛生咨詢等門診,承擔著百色市婦女保健工作的管理、督導、培訓工作,負責百色市婦女病普查、產後42天體檢等婦女保健業務工作、「兩癌」篩查等多項婦女保健公共衛生項目的督導和管理。
醫院孕產保健部包括產科1、2科、孕產保健管理中心、產前診斷中心、產後康復盆底中心等科室,產科是百色市婦幼保健院重點學科之一;
開展氣囊仿生助產術、凡樂生鎮痛分娩技術、腰麻無痛分娩、自由體位分娩、無創無保護分娩、「一對一」全程陪伴產婦、足浴促產後康復等特色醫療,實行門診、病房「一條龍」服務,實行母嬰同室的優質醫療護理服務,團隊技術力量雄厚,為孕齡婦女提供從孕期到產時、產後的全程醫療服務,保障母嬰安全。
⑷ 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含哪些內容
2009年~2012年,我國實施了4個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
回1、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答項目;
2、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
3、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項目;
4、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
2012年,國家啟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干預試點項目。 2012年新增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干預試點項目、地中海貧血防控試點項目、西部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補助項目3個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