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鞍山2020和縣石楊鎮農村拆遷補償標准多少錢一平米
你好,農村拆遷沒有具體的補償標准,但是原則上來說是不能低於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所以,如果覺得補償不合理,可以採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⑵ 馬鞍山政府准備對慈湖高新區拆遷戶,按人口以十幾萬每人拆遷。但是想
這樣做是不合法的。因為拆遷補償的話有兩種方案:拆遷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如果是貨幣補償的話,就只給錢就行了,不能強制要求買開發商的房子。
⑶ 最新2009馬鞍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40號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已經2003年11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姚玉舟
二○○五年六月九日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安徽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53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四條 市房地產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市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其所屬的房屋拆遷管理機構負責拆遷管理的日常工作。
建設、國土、規劃、公安、工商、物價等部門和各區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章 拆 遷 管 理
第五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單位,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並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前款第(四)項規定的拆遷計劃,包括拆遷范圍、方式、期限等;拆遷方案,包括被拆遷房屋狀況、各種補償和補助費用概算、產權調換房屋安置標准,新建安置房屋平面設計圖和地點、臨時過渡方式及具體措施等。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拆遷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六條 房屋拆遷許可證一經發放,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七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拆遷,確需擴大或縮小拆遷范圍或者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拆遷變更手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變更的范圍或期限及時公布。
第八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也不得接受委託實施拆遷。
第九條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拆遷公告,確定拆遷范圍後, 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 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 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 租賃房屋;
(四) 工商注冊登記;
(五) 房屋分戶。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在公布房屋拆遷公告的同時,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有關部門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書面通知載明的暫停期限內,就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辦理的相關手續不作為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
第十一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就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補償安置事項簽訂書面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 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二) 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三) 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四) 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五)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
(六) 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
(七) 當事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二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均可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裁決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拆遷人已依法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復議或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四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報請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 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的,按照下列規定進行:
(一)拆遷人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強制拆遷申請;
(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強制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現場查勘,提出強制拆遷意見,並附房屋拆遷許可證、裁決書等有關材料,報市政府;
(三)市政府自收到強制拆遷意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做出強制拆遷決定,並責成房屋拆遷管理、行政執法、公安等部門和區政府、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組織實施強制拆遷;
(四)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在實施強制拆遷的7日前通知拆遷當事人;
(五)實施強制拆遷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製作筆錄,記明強制拆遷過程和搬遷的財物,由執行人、被執行人簽名;被執行人拒絕簽名的,應當在筆錄中註明。
第十六條 拆遷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或者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實施停止供水、供電、供氣等影響生產、生活的行為。
第十七條 城市房屋拆遷涉及公共設施或者各種管線遷移的,其所有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期限內自行遷移,所需遷移費用由拆遷人給予補償。
第十八條 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當事人,並自轉讓合同簽定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十九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入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指定的銀行專戶,拆遷人使用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應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
第二十條 房屋拆除應當由具備保證安全條件的建築施工單位承擔,由建築施工單位負責人對安全負責。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建築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房屋拆除安全的監管。
第二十一條 拆遷人補償、安置被拆遷人後,被拆遷人應當將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證交給拆遷人,由拆遷人到房屋產權管理部門辦理產權注銷手續。
第二十二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補償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有權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根據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以市政府公布的貨幣補償基準價為依據,結合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建築結構、成新等因素評估確定。
房地產評估機構由拆遷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採取隨機抽取方式確定。評估所需費用由拆遷人承擔。
貨幣補償基準價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物價、國土部門制定,報市政府批准,定期公布。
第二十五條 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評估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鑒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組建房地產估價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拆遷當事人申請鑒定的,以鑒定結論作為裁決機關裁決的依據;未申請鑒定的,以評估結果作為裁決機關裁決的依據;鑒定費用由鑒定申請人承擔。
第二十六條 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和用途以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證等有效證件記載的建築面積和用途為准。
1990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施行前已改變房屋用途並以改變後的用途延續使用,根據房屋所有權人的申請,經負責房屋產權登記的管理部門變更登記的,按照改變後的用途認定。
第二十七條 拆遷住宅房屋,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不足30m2的(含)按40 m2計算,30 m2以上40 m2以下的按45 m2計算,40 m2以上50 m2以下的按50 m2計算。
拆遷戶屬城市低保戶的,由拆遷人安置一套不小於50m2的住房,50m2以內不補結構差價。
第二十八條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和安置;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被拆除建築的工程造價結合剩餘期限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九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依照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分別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金額,雙方按差價結算。
拆遷非公益事業用房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條 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一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已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三十二條 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三條 被拆遷房屋產權不明或者有其他糾紛的,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並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後,方可實施拆遷。所調換的房屋或者貨幣補償款,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
第三十四條 用貨幣補償款購買的住宅房屋和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與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相等的部分,辦理產權證時免繳有關稅費。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房屋使用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實行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過渡期不得超過18個月,非住宅房屋過渡期不得超過24個月。在過渡期內,拆遷人未提供周轉房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月數從其搬遷之日起至被安置後的4個月內計算;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過渡的,拆遷人不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由被拆遷當事人自行過渡,拆遷人支付8個月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遷人延長過渡期限的,拆遷人應從逾期之日起給予二倍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對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過渡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日起給予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七條 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十八條 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停產停業補償費標准,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市物價管理部門制定,報市政府批准,定期公布。
第四章 罰 則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拆遷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拆遷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四十二條 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評估結果無效,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重新評估,並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請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取消其資質。
房地產評估機構有前款所列行為,對拆遷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六條 當塗縣政府可以根據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當塗縣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1990年12月30日發布的《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以及2000年2月2日市政府發布的《馬鞍山市城市住宅房屋拆遷貨幣化安置試行辦法》同時廢止。
⑷ 馬鞍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准
地方不同補償不同,以下僅供參考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原則和補償安置標准 產權確定辦法及補償安置界限: 1、凡經政府批准或已領取土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拆遷,給予補償安置。 2、凡在一九七八年底前建造的房屋,未取得有關手續,但權屬清楚,作為歷史遺留房產處理,拆遷時按合法房產以實際建築面積給予補償安置。 3、凡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建造的房屋,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憑「土地審批手續」或「土地使用權證」給予補償安置。 4、凡在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至一九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建造的房屋,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憑「土地審批手續」或「土地使用權證」和當地鄉(鎮)政府建房手續給予補償安置。無上述手續的,而且被拆遷人住房確有困難,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酌情處理。 5、凡在一九九○年四月一日以後建造的房屋,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已有「土地審批手續」或「土地使用權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村鎮建設許可證」(具體時間以當地鄉(鎮)實施「一書兩證」或「一書一證」起始時間而定)給予補償安置。除此之外,無手續一律視為違法違章建築物,一律限期無償拆除,不給予補償安置。 6、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物,按30元/m2至50元/ m2給予補償,但不列入安置范圍;超過批准期限或未經批准擅自建造的臨時建築物,應在規定期限內一律無償自行拆除。 7、上述1—6項中的土地及房屋面積以有關證件上載明的內容為准。如實際的土地及房屋面積與有關證件上載明的建築面積不符的,經拆遷當事人申請,由縣國土資源、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調查核實後進行裁決。 九、建築、構築物拆遷補償標准
房屋拆遷補償根據結構年限而定,建築面積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規則》計算,補償費包括人工費、材料損失費、裝飾費等,具體拆遷補償標准如下: (一)房屋拆遷補償重置價格標准詳見附表1。 房屋拆遷 重置價格
房 屋類 別
價格(元/㎡)
主 要 條 件
框架
610
鋼筋砼結構、鋁合金門窗、內外抹灰、鋼砼樓地面、水電衛設施、室內裝修齊全,每缺一項扣除10元/㎡。
局 部框 架
550
底層框架或內部框架結構、鋁合金門窗、內外抹灰、鋼砼樓地面、水電衛設施、室內裝修齊全,每缺一項扣除10元/㎡。
磚 混
460
磚混結構、鋁合金門窗、內外抹灰、鋼砼樓地面、水電衛設施、室內裝修齊全,每缺一項扣除10元/㎡。
磚 木
310
磚木結構、鋼(木)門窗、內外抹灰、木樓地面、水電衛設施、室內裝修齊全,每缺一項扣除10元/㎡。
木
220
木結構、鋼(木)門窗、木樓地面、水電設施、室內裝修齊全,每缺一項扣除10元/㎡。
簡 易結 構
70
簡易磚、木(竹)結構、木門窗、內外抹灰、其他樓地面、水電設施,每缺一項扣除10元/㎡。
備
注
一、由於農村一般無小區配套,因此上述房屋重置價格不包括小區配套設施費,若確實有則應加上100元/㎡。 二、房屋具體價格按評估確定。 三、房屋成新率: 1.有合法建房審批手續的或者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合法的房屋, 折舊評估根據房屋使用年限給予折舊,年折舊率1.4%,最大折舊率為50%。 2.1978年之前無合法建房手續的房屋重置價格按實際折舊計算,並給予地基安置;1979年之後無合法建房手續的房屋按實際折舊率(同1)給予補償,但不予地基安置。
(二)構築物拆遷補償標准詳見附表2。 補償標准
編號
項 目
等 級
規格標准
單 價
備 注
1
地基
一等
已澆砼地梁
35元/平方米
指宅基地
二等
已砌基礎和回填
20元/平方米
指宅基地
2
水泥路
地面砼完好
30元/平方米
3
水泥道坦
一等
地面砼完好
15元/平方米
二等
地面砼有裂縫破損達20%以下
12元/平方米
三等
8元/平方米
4
圍牆
一等
磚砌
20元/平方米
二等
塊石
15元/平方米
三等
亂石
10元/平方米
5
門台
400元/個
6
電話移機
200元/台
7
有線電視遷移
200元/台
8
臨時棚
一等
瓦屋面
50元/平方米
二等
鐵皮屋面
40元/平方米
三等
油氈屋面
30元/平方米
9
蔬菜、花圃 大棚
一等
鋼制
6元/平方米
二等
竹製
2元/平方米
10
豬欄
50元/個
11
牛欄
80元/個
12
廁所
150元/個
13
墳墓
300元/穴
14
糞坑
一等
條石結構
70元/立方米
二等
塊石結構
60元/立方米
三等
磚石結構
50元/立方米
15
水井
一等
大
500元/個
二等
中
300元/個
三等
小
200元/個
樹木果竹補償標准
種 類
單 位
生 長 情 況
每株補償(元)
備 注
樹
木
雜 木
株
樹木中徑小於3厘米
1
樹木中徑小於3厘米的,按每畝不超過600株計算
株
樹木中徑3—5厘米(含3厘米)
2
株
樹木中徑5—10厘米(含5厘米)
4
株
樹木中徑10—12厘米(含10厘米)
5
株
樹木中徑大於等於12厘米
8
杉 樹 柏 樹
株
樹木中徑小於8厘米
15
樹木中徑小於8厘米的,按每畝不超過300株計算
株
樹木中徑8—15厘米(含8厘米)
20
株
樹木中徑大於等於15厘米
30
松 樹
株
樹木中徑小於3厘米
1
樹木中徑小於3厘米的,按每畝不超過600株的計算
株
樹木中徑3—5厘米(含3厘米)
3
株
樹木中徑5—8厘米(含5厘米)
5
株
樹木中徑8—15厘米(含8厘米)
8
株
樹木中徑大於等於15厘米
15
竹 林
毛 竹
50千克
20
水 竹
50千克
12
果
樹
柑樹、桔樹、枇杷樹、梨樹、桃樹等
株
幼齡期
10
按畝補償,柑樹每畝不超過130株,桔樹不超過70株,桃、枇杷、梨樹不超過45株
株
始果期
30
株
盛果期
50
株
衰老期
25
楊梅樹
株
幼齡期
15
按畝補償,每畝不超過40株
株
始果期
50
株
盛果期
100
株
衰老期
50
板栗樹
株
幼齡期
20
按畝補償,每畝不超過40株
株
始果期
75
株
盛果期
150
株
衰老期
50
柿樹
柿樹補償標准參照楊梅樹
按畝補償,每畝不超過40株
其他樹木、果樹根據年產值和生長情況,參照本表中相近林木樹種予以酌情補償
十、被拆遷的單位和個人,均自行解決臨時周轉房,搬家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按以下標准發放 (一)房屋建築面積小於100平方米的每戶一次性補助600元; (二)房屋建築面積大於等於100平方米,小於200平方米的每戶一次性補助700元; (三)房屋建築面積大於等於200平方米的每戶一次性補助800元。 搬遷戶以土地、房屋權屬登記為准。 (四)被拆遷房屋臨時安置補助費標准為每平方米一次性補助25元。 (五)拆遷非住宅用房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給予一次性補償,補償費計算公式為:3.5元/月X建築面積X24個月。
⑸ 宿馬現代產業圓獨元村什麼時候拆遷
何時拆遷?這個要根據當地政府的政策.
具體的拆遷時間要看你們的項目規劃。
拆遷啟動的時間要看各地具體的徵收項目了,拆遷正式啟動會有公告,也會有一些信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可以網路搜索:全國征地信息查詢平台,點擊即進入,
裡面會有各個省市的征地信息查詢進入口,點擊您所在的省份,
會有最新拆遷信息,
你也可以咨詢當地拆遷辦公室。
⑹ 安徽馬鞍山市區拆遷政策是什麼樣的一般每平米算多少錢還是給房
突然通知我拆遷。又沒房。400平。給8萬合理嗎?請指點。謝謝。
⑺ 馬鞍山市太來村2020年能拆遷嗎
拆遷政策是需要看到政府的規劃的,如果有規劃的話也要看資金是否到位。
⑻ 安徽馬鞍山江心洲關於拆遷補貼標准
依據《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馬鞍山市政府令第40號)的有回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答市房地產局、市物價局、市國土資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及《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助標准》。這兩份文件作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配套性文件,對拆遷補償、補助具有指導性作用。文件對住宅拆遷臨時安置過渡費計算方式和標准進行了調整,由過去的每戶每月補助100元調整為按照被拆遷房屋所在地區市場租金平均價格水平確定,過渡費每月按不同區位每平方米3-7元標准補助,每戶每月補助低於200元的,按照200元計算。搬遷補助費、停產停業補償費標准依據市場標准結合相關因素確定。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按照市場水平做了相應的調整。兩項標准按規定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並報市人民政府定期公布。
⑼ 馬鞍山江心洲征遷方案,有無省市批文現在拆遷方案是十幾年前的,是否合理
依據《馬鞍山市城市抄房屋拆遷管理辦法》(馬鞍山市政府令第40號)的有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市房地產局、市物價局、市國土資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及《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助標准》。這兩份文件作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配套性文件,對拆遷補償、補助具有指導性作用。文件對住宅拆遷臨時安置過渡費計算方式和標准進行了調整,由過去的每戶每月補助100元調整為按照被拆遷房屋所在地區市場租金平均價格水平確定,過渡費每月按不同區位每平方米3-7元標准補助,每戶每月補助低於200元的,按照200元計算。搬遷補助費、停產停業補償費標准依據市場標准結合相關因素確定。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按照市場水平做了相應的調整。兩項標准按規定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並報市人民政府定期公布。
⑽ 馬鞍山房屋拆遷補償43號令
只要是你們抱起團來任他怎麼做都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