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贛州市 會昌縣有沒有工商局或懂行的朋友為我解說一下,關於開養生館,推拿理療這方面辦營業執照要具
您好。先辦理營業執照,再辦理衛生許可證。如果面積過大,我們這里是超過500平方米,版需要辦理權消防意見書。經營范圍只能核准足浴、保健按摩、公共浴室。治療方面牽涉到醫療衛生部門審批。
工商所免費辦理個體營業執照。
1、提交材料:①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②房產證復印件;③房屋租賃合同原件及復印件;④《物權法》第77條規定經營場所為住宅的需要有利害關系業主同意的證明;⑤申請人簽署的登記申請書;⑥近期一寸免冠照片1張等。
2、辦理程序:①受理人員受理;②地段管理人員核查;③所長批准;④受理人員10日內發給營業執照。
3、注意事項:申請人對材料真實性負責;經營場所的表述與房產證一致;復印件使用A4紙;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填寫。
『貳』 會昌縣周田鎮有打爆模的嗎
會昌縣周田鎮打爆模的,
可詢問市場監管局(原工商局)。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叄』 關於工商部門要求個體換照的合法性
與物價局的不作為無關,體制問題,試想,一個單位要想真心為人民服務,只有人事財政自己掌撐,別的說什麼也白答,物價局、工商局本身就是縣城科局,人事、財政都在縣里,工商局多收錢,上交財政的就多點,物價局的局長都是縣里委任的,涉及到縣里的利益他能管?除非局長不想幹了,情況和紀委一樣,擺設
『肆』 我想知道中國最窮的地方 詳細點 鄉鎮都要說出來 嗯 別太遠 比如 新疆 西藏 那麼遠的 不要 謝謝了~
切 你這來樣理解才錯了的
中國最窮的源 並不是在你理解中的新疆西藏
而且這是單從物質層面上來說的窮
最窮的應該是在貴州的西南山區
六盤水市(3):盤縣、六枝特區、水城縣
遵義市(5):正安縣、習水縣、道真縣、務川縣
安順市(4):普定縣、紫雲縣、關嶺縣、鎮寧縣
畢節地區(5):大方縣、織金縣、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
銅仁地區(7):石阡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江口縣、思南縣
黔東南州(1 4):從江縣、施秉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
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錦屏縣
黔南州(6):荔波縣、三都縣、長順縣、獨山縣、羅甸縣、平塘縣
但是請注意 他們的精神層面卻不一定比上海北京窮
黔西南州(7):望謨縣、睛隆縣、興仁縣、普安縣、冊亨縣、貞豐縣、安龍縣
『伍』 江西省會昌縣工商聯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你可以直接在當地撥打114電話號碼人工查詢台詢問就可獲得江西省會昌縣工商聯的電話號碼,如果你是在外地的話,可在114前邊加撥 會昌縣當地的電話區號,這樣就可以直接撥通當地的電話號碼人工查詢台咨詢你需要的電話號碼了。
『陸』 江西南康市有平安保險公司嗎
贛州市2005年度考錄公務員擬錄用名單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贛州市委台辦001賴婷女廣州華泰鋁輪轂有限公司
贛州市僑聯001孫建偉女包頭市師范學院
農工黨贛州市委會001黃家坪男信豐縣公安局
贛州市水利局002陳琳女江西理工大學
贛州市審計局001鍾強男贛縣發展計劃委員會
贛州市外經貿局001李欽女萍鄉蓮花中學
贛州市發展計劃委001劉名君男贛南師范學院
贛州市經貿委001黃桂昌男工商銀行贛州分行
贛州市經貿委002楊東男山西財經大學
贛州市法制辦001李凱男江西理工大學
贛州市法制辦001謝應林男尋烏縣人事勞動局
贛州市城市規劃建設局001楊衡昊男江西師范大學
贛州市委老乾局老幹活動中心(事業)001梁立東男會昌縣庄口鎮黨政辦公室
贛州市委老幹部修養所(事業)001高峰男贛州人民廣播電台
贛州市委老幹部修養所(事業)001劉春明男贛縣中學
贛州市檔案館(事業)001彭運紅女贛南師范學院
贛州市旅遊質量監督所(事業)001羅文婷女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贛州市財政局駐北京辦(事業)001樂鵬男江西財經大學
贛州市財政局信息中心(事業)001謝雯女贛南師范學院
贛州市港澳同胞接待辦(事業)001敖曉霞女江西師范大學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南康市委組織部001徐娟瓊女贛州市公路局
南康市委組織部002鍾燕女贛南師范學院
南康市政協辦公室001卓華林男南康市蓉江中學
南康市司法局001譚忠敏女萍鄉市肖妹仔調料行
南康市司法局001唐艷艷女江西理工大學
南康市司法局001羅程浩男甘肅榆中七中
南康市司法局001徐欣女江西公安專科學校
南康市司法局001陳中男江西理工大學
南康市司法局001潘慧女江西紅陽光律師事務所
南康市人事勞動局001葉榮春男江西財經大學
南康市人事勞動局002楊志傑男廣西大化項目辦
南康市教育局001曾慧平男南康市新世紀中英文學校
南康市教育局001羅開鋒男南康市三江中學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嚴毅男贛南師范學院專科部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王華男南康市龍華中學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熊嵐女南昌大學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邱小偉男贛南師院師范專科部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王明男信豐縣小河鎮高沙洲小組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李堅男南昌大學
南康市鄉(鎮、街道)專武幹部001楊文亮男南昌大學
贛縣司法局001嚴翔男江西理工大學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贛縣司法局001傅曄男中南林學院
贛縣人事勞動局001匡經標男贛南師范學院
贛縣人事勞動局001李敏榮男寧都二中
贛縣韓坊鄉小坪管理區001汪德鈁男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
贛縣韓坊鄉小坪管理區001楊光女中國聯通景德鎮分公示
贛縣王母渡鎮政府001林曉燕女贛南師范學院
贛縣大埠鄉政府001肖江海男江西理工大學
贛縣陽埠鄉政府001胡蝶女南昌大學
贛縣長洛鄉政府001賴卓華女南方冶金學院
贛縣長洛鄉政府001段小燕女上饒師范學院
贛縣大田鄉政府001葛良榮男九江學院
贛縣五雲鎮政府001劉秀萍女江西財經大學
贛縣湖江鄉政府001謝麗平女贛南師范學院
贛縣湖江鄉湖新管理區001黃若誠男南昌水利水電高專學校
贛縣湖江鄉古田管理區001熊瑩男宜春學院
贛縣湖江鄉古田管理區001萬雪峰男上饒師范學院
贛縣茅店鎮政府001王發華男江西理工大學
贛縣茅店鎮政府001卜曉靜女南昌大學
贛縣茅店鎮政府001程雁濱男九江學院
贛縣石芫鄉政府001喻雅晶女廈門市征福包裝公司
贛縣三溪鄉政府001陳志雲男南昌大學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大余縣委宣傳部001葉曉劍男贛南師范學院
大余縣委宣傳部002胡小明男南昌大學
大余縣委宣傳部003廖日韋男南昌大學
大余縣發展計劃委001劉光華男南康市潭口中學
大余縣民政局001吳增輝男南昌大學
大余縣財政局001陳林女江西財經大學
大余縣財政局001閔華男江西農業大學
大余縣經貿委001劉理男江西水利水電學校
大余縣農業局001楊桂寨男江西農業大學
大余縣教文局001李娟女萍鄉市蓮花中學
上猶縣委辦公室001劉竟男贛南師范學院
上猶縣團縣委001李德新男南康市愛蓮初中
上猶縣婦聯001李金燕女江西理工大學
上猶縣政府辦公室001肖斌男藍坐標裝飾工程公司
上猶縣信訪局001李芳興男南昌大學
上猶縣經貿委001辜炳輝男上海市至誠運通公司
上猶縣人事勞動局001溫小寧男寧都縣賴村中學
上猶縣審計局001姜冰男南昌科文書社
上猶縣司法局001賴永娥女史丹利工具有限公司
上猶縣建設局001李國文男贛南銀興房地產公司
上猶縣農業局001朱亮男上海銀利科技公司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上猶縣營前鎮政府001劉凱男贛州百靈動物葯業公司
上猶縣社溪鎮政府001賴化鯤男上猶縣市場服務公司
上猶縣安和鄉政府001王蘇紅女泰和縣建築工程公司
上猶縣紫陽鄉政府001李強男遂川縣堆子前中學
上猶縣雙溪鄉政府001謝甜女江西財經大學
上猶縣平富鄉政府001聶新東男萬年縣裴梅鎮政府
上猶縣五指峰鄉政府001鄒華雋女贛州平安人壽保險公司
崇義縣委辦公室001鍾新源男上猶縣營前中學
崇義縣委辦公室001劉紅梅女贛南師范學院
崇義縣委辦公室002肖瑩男江西師范大學
崇義縣農辦001劉鴿女南康市個協勞動服務公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方琳女贛州市城投開發有限公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王明珠女南康市浮石中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曾莉萍女贛州市移民開發工程公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謝雯女武漢大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甘磊男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崔月女中國刑警學院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賴曉菊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崇義縣森林公安分局001黃明毅女南京森林公安高專學校
崇義縣科技局001林浩男中國長城鋁業公司
崇義縣二輕局001胡愛忠男廣西大化廣電局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安遠縣計劃生育委員會001歐陽洪亮男安遠縣孔田中學
安遠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001吳曉飈男吉安市供水公司
安遠縣審計局001鍾光文男江西農業大學
安遠縣人事勞動局001廖玉珍女安遠縣二中
安遠縣人事勞動局001劉小艷女尋烏縣城關小學
安遠縣統計局001邱根長男贛州市公安局
安遠縣統計局002林叢男寧都縣對坊中學
安遠縣森林公安分局001朱婷旎女中央廣播電大
安遠縣森林公安分局002蔡善濤男南康市隆木中學
安遠縣檔案局001廖家緬男江西廣播電大
安遠縣發展計劃委001羅紅珍女冠捷電子有限公司
安遠縣環境保護局001廖鴻斌男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
龍南縣委辦公室001朱鋒男河源市體育運動學校
龍南縣委辦公室001潘偉健男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龍南縣委辦公室001羅俊男贛南師范學院
龍南縣編委辦001肖彥盛男贛南師范學院
龍南縣司法局001張丹女江西理工大學
龍南縣司法局001賴麗霞女龍南縣交警大隊
龍南縣司法局001何燕春男宜春學院
龍南縣司法局001劉堯男南昌高等專科學校
龍南縣司法局001劉光亮男湖南東方新報社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龍南縣司法局001張文超男池州師專
龍南縣外貿局001葉小莉女贛南師范學院
龍南縣外貿局002曾珍女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龍南縣人事勞動局001賴裕文男南昌大學
龍南縣統計局001葉瑩女江西農業大學
龍南縣統計局002肖平東男廣西龍州縣統計局
定南縣紀委001張茶根男江西農業大學
定南縣紀委002曾偉華男贛南師范學院
定南縣委組織部001謝德爐男上饒師范學院
定南縣審計局001祝婷婷女宜春學院
定南縣統計局001程小平男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全南縣委辦公室002王曉春女江西農業大學
全南縣委辦公室003胡翔宇男江西師范大學
全南縣委辦公室004羅文男南昌大學
全南縣委組織部001湯韜炯女江西理工大學
全南縣政府辦公室001黃海男南昌大學
全南縣人事勞動局001謝名亮男南昌大學
全南縣委黨校(事業)001孫婧女南昌大學
興國縣委辦公室001黃水寶男江西師范大學
興國縣紀檢會001張繼興男瑞金市謝坊初中
興國縣民宗辦001廖玉芳女興國縣社富中學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興國縣政府辦001范逢先男瑞金市日東初中
興國縣環保局001陳少輝男江西理工大學
興國縣經貿委001鄒舒彥女江西師范大學
尋烏縣委辦公室001林萬良男南康市三益中學
尋烏縣委辦公室001陳傑輝男尋烏二中
尋烏縣委統戰部001楊林男龍南縣東江中學
尋烏縣政法委001鄧浪男石城縣豐山鄉政府
尋烏縣委宣傳部001饒景清男會昌縣委報道組
尋烏縣人事勞動局001盧和文男贛州市潭東中學
尋烏縣建設局002許慧玲女江南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尋烏縣外經貿局001孫義眾男贛州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局
尋烏縣外經貿局001陳志鵬男贛州欣億貿易有限公司
尋烏縣政協001羅清民男南康市金雞中學
尋烏縣政府辦公室001陳榮華男瑞金市武陽中學
尋烏縣財政局001曹鵬男尋烏縣財政局
尋烏縣財政局002范莉女尋烏人壽保險公司
尋烏縣委黨校(事業)001劉名燕女華東政法學院
尋烏縣委黨校(事業)001王挺男南昌大學
尋烏縣文峰鄉政府001劉文丙男尋烏縣政法委
尋烏縣吉潭鎮政府001張梅蘭女安遠縣實驗學校
尋烏縣水源鄉政府001鍾保華男定南縣工商局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尋烏縣晨光鎮政府001曾小英女遂川縣五斗江鄉中心小學
尋烏縣羅珊鎮政府001劉茂榮男尋烏縣丹溪鄉政府
尋烏縣項山鄉政府002劉群輝男尋烏縣桂竹帽鎮政府
尋烏縣桂竹帽鎮政府001胡丹芳女大余縣新城鎮政府
尋烏縣龍廷鄉政府001郭春早男吉安市遂川縣熒屏小學
尋烏縣龍廷鄉政府002劉志鵬男章貢區沙河鎮政府
尋烏縣菖蒲鄉政府001龔小文男吉安市遂川縣泉江中學
尋烏縣三標鄉政府001劉華男南昌航天金穗科技公司
石城縣委辦公室001郭濤男南昌大學
石城縣紀檢委001郭昌華男江西理工大學
石城縣政府辦公室001李志敏男石城中學
石城縣政府辦公室001邱林男江西理工大學
石城縣建設局001溫凌暉男江西農業大學
寧都縣政府辦公室001謝石洋男江西財經大學
贛州市市中級法院001蔣橋生男湘潭大學
贛州市市中級法院001謝傑男贛州九中
贛州市市中級法院001謝賢濤男華東政法學院
贛州市市中級法院001辛士俊男龍南縣法院
贛州市市中級法院001曾榮男西南政法大學
贛縣法院001黃立文男翠微律師事務所
贛縣法院001賴敏建男南方冶金學院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崇義縣法院001賴春陽男江西理工大學
南康市法院001王四珠男井岡山學院
南康市法院002陳小金女江西師范大學
南康市法院002劉雁翔男贛州電大
大余縣法院003萬華女江西明理律師事務所
大余縣法院003黃斌男江西啟光律師事務所
龍南縣法院001何水長男寧都縣政法委
龍南縣法院001姜萬勇男章貢區龍埠中學
龍南縣法院001張愛華男上猶縣財會學校
全南縣法院002王群勇男龍南職業中學
安遠縣法院001林蕾崎男河北大學
安遠縣法院001肖素蓮女南昌大學
尋烏縣法院001任福生男中南林學院
尋烏縣法院001謝金榮男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尋烏縣法院001利幸卿男全南縣檢察院
尋烏縣法院001陳曉華男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尋烏縣法院001張岩芝女通達公司
尋烏縣法院001姜黎明男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尋烏縣法院001劉志松男九江學院
石城縣法院001黃英海男英特普羅知識產權公司
石城縣法院001宋英男瑞金市瑞林初中
部門名稱及職位代碼姓名性別工作單位或畢業院校
全南縣檢察院001陳會英女會昌縣法院
尋烏縣檢察院001曾立彪男贛縣五雲中學
尋烏縣檢察院001鄺偉勇男梅州市友誼賓館
尋烏縣檢察院001黃俊林男吉安市遂川左安中學
尋烏縣檢察院002易青松男贛南師范學院
上猶縣檢察院001陳慶峰男上猶縣油石中學
石城縣檢察院001羅建冬男江西益龍律師事務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江西贛州公務員錄取名單在哪裡查詢
公安系統的還冒出來,其他的出來了
進"贛州人民政府網"就可以找到了!
http://www.ganzhou.gov.cn
『捌』 駐京辦事處的整改意見
國辦關於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京辦的意見
(2010年1月19日印發)保留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駐北京辦事處,經濟特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
已經設立的地級市、地區、盟、州人民政府駐京聯絡處,確因工作需要,經所在省(區、市)人民政府核准後可予保留。
撤銷地方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各類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單位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
撤銷縣、縣級市、旗、市轄區人民政府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撤銷駐京辦事機構的工作要在意見下發後6個月內完成。
撤銷名單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1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2010年,共撤銷駐京辦事機構625家。本著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督的原則,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日前公布了此次被撤銷的駐京辦事機構名錄。具體名單如下:
天津(4家)
市旅遊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天津港保稅區、市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河北(33家)
承德市、廊坊市、省外經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建設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石家莊市發展改革委、張家口市信訪局、武安市、辛集市、肥鄉縣、懷來縣、平山縣、高邑縣、永年縣、張北縣、灤南縣、香河縣、鹿泉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遷西縣、臨漳縣、懷安縣、宣化縣、涉縣、省師范大學、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山海關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唐山市海港開發區管委會、唐山市高新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山西(25家)
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省扶貧開發局、省煤炭銷售辦公室、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省萬家寨引黃工程管理局、運城市發展改革委、侯馬市、運城市、孝義市、河津市、芮城縣、繁峙縣、河曲縣、襄汾縣、沁水縣、襄垣縣、朔城區、省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駐京聯絡處,省駐京勞務管理處、文水縣駐京勞動力管理處、晉衛招待所(省衛生廳批准設立)
內蒙古(19家)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自治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糧食局、自治區交通廳、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自治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牙克石市、烏蘭浩特市、阿魯科爾沁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額濟納旗、九原區、海拉爾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駐京聯絡處
遼寧(10家)
阜新市、省公安廳、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省煤礦安全監察局、開原市、金州區、新撫區、新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吉林(20家)
省經貿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延吉市、洮南市、集安市、琿春市、梅河口市、德惠市、雙遼市、臨江市、大安市、汪清縣、長嶺縣、安圖縣、鐵東區、鎮賚縣、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通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黑龍江(22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省監獄管理局、省經濟委員會、省林業廳、哈爾濱市外事辦公室、佳木斯市財政局、肇東市、慶安縣、虎林市、蘭西縣、阿城市、雙城市、穆棱市、綏芬河市、五常市、雞冠區、梨樹區、黑河市經濟合作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上海(8家)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松江區、嘉定區、金山區、市聯合產權交易所、市文化廣播影視集團駐京聯絡處
江蘇(31家)
省建設廳、海門市招商服務中心、泰州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南通市崇川開發區招商局、南通市建設局、淮安市建工局、江寧區、崑山市、宿豫區、亭湖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宜興市、如東縣、如皋市、吳江市、錫山市、武進市、溧陽市、太倉市、海安縣、啟東市、通州區、射陽縣、句容市、丹陽市、泰興市、海門市濱海新區、高港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南通開發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浙江(54家)
省外辦、省交通廳、省外經貿廳、舟山市發展改革委、寧波市信訪局、富陽市招商局、臨安市外經貿局、西湖區招商局、蕭山區、餘杭區、餘姚市、慈溪市、鎮海區、鹿城區、甌海區、樂清市、瑞安市、永嘉縣、泰順縣、長興縣、紹興縣、諸暨市、嵊州市、上虞市、東陽市、永康市、溫嶺市、臨海市、玉環縣、景寧縣、鄞州區、龍灣區、文成縣、平陽縣、蒼南縣、嘉善縣、平湖市、海鹽縣、海寧市、新昌縣、浦江縣、普陀區、青田縣、奉化市、寧海縣、象山縣、淳安縣、寧波市開發區管委會、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管委會、省重點項目前期辦、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駐京聯絡處,省人才工作駐京聯絡處、下城區駐京商務聯絡處、舟山市駐京信訪工作聯絡處
安徽(14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監獄管理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金寨縣、宿松縣、懷寧縣、利辛縣、肥東縣、桐城市、涇縣、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福建(20家)
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省交通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廳、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福鼎市、永安市、長樂市、石獅市、晉江市、福清市、福安市、清流縣、閩侯縣、寧化縣、周寧縣、柘榮縣、連江縣駐京聯絡處,省財政廳北京東海智企業管理中心(省財政廳批准設立)
江西(47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國防科工辦、省財政廳、省信息產業廳、省農牧漁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監獄管理局、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省糧食局、省廣播電視局、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井岡山市、瑞昌市、永豐縣、瑞金市、金溪縣、鄱陽縣、婺源縣、於都縣、進賢縣、贛縣、豐城市、萬載縣、袁州區、奉新縣、都昌縣、萬安縣、泰和縣、彭澤縣、修水縣、高安市、銅鼓縣、黎川縣、永新縣、余干縣、樟樹市、宜豐縣、湖口縣、靖安縣、安遠縣、潯陽區、會昌縣、上高縣、浮梁縣、青城開放開發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山東(46家)
濰坊市、菏澤市、省交通運輸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工局、泰安市財政局、章丘市、即墨市、萊西市、蓬萊市、龍口市、萊州市、海陽市、招遠市、寧陽縣、文登市、蒙陰縣、樂陵市、牡丹區、牟平區、榮成市、平度市、棲霞市、萊陽市、新泰市、東平縣、乳山市、臨朐縣、蒼山縣、費縣、陽谷縣、高唐縣、萊城區、蘭山區、成武縣、巨野縣、鄄城縣、芝罘區、福山區、陽信縣、沾化縣、東營經濟開發區、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煙台市開發區管委會、山東省經濟技術開發中心駐京聯絡處、陽信縣駐北京招商引資辦事處
河南(34家)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鶴壁市財政局、光山縣、扶溝縣、偃師市、林州市、禹州市、鹿邑縣、伊川縣、魏都區、鞏義市、商水縣、項城市、許昌縣、宜陽縣、殷都區、睢縣、洛陽市郊區、登封市、滎陽市、新鄭市、洛寧縣、范縣、溫縣、沁陽市、孟州市、襄城縣、柘城縣、上蔡縣、淮陽縣、鄲城縣、太康縣駐京聯絡處
湖北(66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文化廳、省水利廳、省人民政府外事辦、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糧食局、省農業廳、省建設廳、東西湖區、孝昌縣、石首市、監利縣、漢川市、應城市、谷城縣、大悟縣、麻城市、蘄春縣、沙洋縣、丹江口市、嘉魚縣、紅安縣、巴東縣、南漳縣、枝江市、房縣、沙市、沙市區、咸安區、宜城市、咸豐縣、鶴峰縣、老河口市、黃梅縣、陽新縣、大冶市、洪湖市、公安縣、松滋市、鍾祥市、赤壁市、荊州區、江陵縣、宜昌市、襄陽區、樊城區、孝南區、京山縣、羅田縣、英山縣、浠水縣、崇陽縣、廣水市、襄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荊州市開發區駐京聯絡處,江岸區、江漢區、漢陽區、武昌區、新洲區、青山區、黃陂區、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洪山區、江夏區、十堰竹溪駐京群眾工作臨時專班
湖南(48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科學技術廳、省教育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外事僑務辦公室、省監獄管理局、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省水利廳、省商務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中國貿促會湖南省分會、邵東縣信訪局、瀏陽市、華容縣、資陽區、新化縣、耒陽市、永興縣、長沙縣、祁陽縣、汨羅市、湘鄉市、武岡市、岳陽縣、雙峰縣、平江縣、祁東縣、望城縣、常寧市、寧鄉縣、衡南縣、衡山縣、雙清區、隆回縣、新邵縣、君山區、桂陽縣、嘉禾縣、東安縣、新田縣、江永縣、漵浦縣、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廣播影視集團駐京聯絡處,邵陽縣維穩工作組
廣東(12家)
汕頭海洋局、省人民政府外事辦、省農墾總局、增城市、台山市、三水市、潮陽市、番禺市、高要市、南海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駐京聯絡處
廣西(3家)
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自治區財政廳駐京聯絡處
海南(2家)
省農墾總局、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局駐京聯絡處
重慶(13家)
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城鄉建委、九龍坡區、涪陵區、黔江區、南川區、永川區、酉陽縣、綦江縣、大足縣、開縣、武隆縣駐京聯絡處
四川(10家)
省交通廳、省發展改革委、儀隴縣、雙流縣、都江堰市、三台縣、高坪區、閬中市、仁壽縣、渠縣駐京聯絡處
貴州(1家)
仁懷市駐京聯絡處
雲南(6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廳、省農業廳、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人民政府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公室、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駐京聯絡處
西藏(10家)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自治區電力工業局、自治區商務廳、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水利廳、自治區林業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駐京聯絡處
陝西(11家)
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科技廳、橫山縣、周至縣、戶縣、神木縣、臨潼區、藍田縣、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駐京聯絡處
甘肅(28家)
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科學技術廳、省勞動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糧食局、省煙草專賣局、省商務廳、省農牧廳、省林業廳、省衛生廳、省外事辦、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工商局、省信訪局、省供銷合作社、華亭縣、崆峒區、臨洮縣、永登縣、榆中縣、涼州區、武都區、廣河縣、渭源縣、隴西縣、岷縣駐京聯絡處
寧夏(7家)
固原地區、吳忠市、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對外經濟貿易廳、自治區農墾事業管理局、自治區水利廳、青銅峽市駐京聯絡處
青海(14家)
果洛州、省發展改革委、省勞動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糧食局、省農牧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扶貧開發局、省經濟委員會、省外事辦、省信訪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駐京聯絡處
新疆(7家)
伊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局、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自治區發展計劃委員會、阿勒泰市、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駐京聯絡處
整改進展正規縣級駐京辦可「如期撤離」
據記者調查,面對國務院的禁令,436家登記在冊的縣駐京機構已基本完成注銷,部分暫未注銷的機構也聲稱「正在走程序」。各省政府在回應駐京辦的撤離進度時,答復也是「如期撤離」。記者在網上查詢駐京辦信息時發現,此前對外公布的縣級駐京辦網頁已經撤下,電話也極少在網上掛出。少數名為某縣駐京辦的電話,要麼無法打通,要麼打通後是賓館前台的電話。
2010年6月18日,以商談合作項目為由,致電河北張家口市、邯鄲市,山西大同市、晉城市等多個地區的駐京辦,均得到縣級駐京辦已撤離的答復。
「黑駐京辦」仍活躍京城
在外界看來,此次駐京辦的整頓最後會以「雷聲大雨點小」收場。
但從調查的情況來看,中央已經看到了這種結果的可能性,先期採取嚴厲措施進行了規避。不過,這只適用於登記注冊的駐京辦,對於一些壓根就沒登記,甚至連正當辦公場所都沒有的「黑駐京辦」,有關部門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記者在暗訪調查中發現,這些駐京辦多以家庭為單位,人數極少,無需辦公樓,仍然活躍在北京西站、北京站、三元橋等距離火車站或機場較近的小區。
19日,記者走進北京西站附近的北蜂窩路一小區,此前,該區域密集駐扎著10多家「黑駐京辦」,隨著風聲趨緊,掛出的駐京辦牌匾早已不見蹤影。但小區居民透露,這些人還沒有撤,經常拋頭露面的駐京辦已經轉入地下。
根據知情人指引,記者在小區樓道發現了江西省一縣級駐京辦的負責人。據他透露,該縣僅派倆人駐京,就是他們夫妻,因此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機構,「只能算是一個家庭聯絡點吧」。他說,平日里主要負責一些領導接待、有一定層次的老鄉關系維護,以及部分維穩工作。據悉,由於駐京以來積累了不少企業資源,這個沒有掛牌的駐京機構基本上可以自負盈虧,僅需縣政府報銷來往兩地的交通費、住宿費即可。因此,在這個「駐京辦」主任眼裡,「我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官員,就是個跑腿的,也沒花國家的錢辦自己的事,不虧心」。
在距離首都機場只有30分鍾車程的三元橋,也是縣駐京辦聚集的一個地區。在新源里小區就發現,中部某省的農業廳駐京辦就藏在居民樓中。盡管國務院、省政府三令五申,嚴禁以各種方式存在,但該駐京辦仍然抱有幻想,期望和省發改委駐京辦一樣加入到省駐京辦的行列。該駐京辦沒見絲毫的動靜,所有駐京資產、職能均沒有變動,人員也未撤離,一切工作照舊,正如小區居民笑稱的「管它刮風下雨,我自獨享一隅」。
中國古代
駐京辦因數量眾多及其去留爭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實,駐京辦事處並不是近代才有的事物,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我們就已經能夠追尋到地方政府「駐京辦事處」的影子——進奏院。
進奏院是唐後期地方藩鎮設置在當時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的駐京辦事機構,最早出現於唐代宗大歷十二年(777年 )。進奏院之前,早在戰國秦漢時代,其實就已經有了「駐京辦事處」的影子——邸。但邸僅僅是地方官員進京時的起居之地,還沒有固定的駐京代表來主持這些邸的日常工作,尚不具備聯系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因此它還只能算作是「駐京辦事處」的雛形。進奏院和邸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設置之初就有地方指派的進奏官主持日常工作。進奏官常駐京城,作為藩鎮的代表同朝廷進行溝通、交流,處理地方與中央之間的各種事務。駐京機構——進奏院,駐京代表——進奏官,兩者的結合以及進奏院在信息上傳下達過程中發揮的中介作用,使其具備了現代地方政府駐京辦事處的基本性質。
唐代長安城規劃嚴整,除去宮城、皇城以及居民居住的坊之外,還有東、西兩市作為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的場所,發揮著對長安城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作用。唐代進奏院就集中分布在東市周邊的幾個坊內,其中尤以最為繁華的崇仁坊和平康坊為多。北宋宋敏求《長安志》記載:「(崇仁坊)北街當皇城之景風門,與尚書省選院最相近,又與東市相連……因是一街輻輳,遂傾兩市,晝夜喧呼,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長安志》卷8《崇仁坊》,《叢書集成初編》第3210冊)平康坊則是「諸妓所居之聚也」(孫棨:《孫內翰北里志》,《海論三曲中事》,《叢書集成初編》第2733冊)。而且現今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隨著大明宮和興慶宮的修建,以東市為中心,朱雀街東形成了貴族和官僚集中居住區。這就使以東市為中心的一片區域,成為唐後期長安城各種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的集散地。所以,進奏院選址於此,不僅便於進奏官的日常生活,而且便於他們搜集情報,交通權貴,開展日常工作。
進奏院不僅可以為來京的地方官員提供住宿之處等各種方便,而且由於唐後期中央式微,地方藩鎮勢力崛起,進奏官在京城也會狐假虎威,代表地方政府同中央斡旋,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尤其是勢力較強的藩鎮,其進奏官會更加有恃無恐。《資治通鑒》卷二四四載: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朝廷加盧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楊志誠為檢校吏部尚書,楊志誠的進奏官徐迪便用略帶威脅的口吻向朝廷抗議:「軍中不識朝廷之制,唯知尚書改僕射為遷,不知工部改吏部為美,敕使往,恐不得出。」這是盧龍鎮的進奏官公然地和朝廷談條件、邀利益。在當時藩鎮勢力強大的背景下,進奏官「作為藩帥的心腹,主要還是作為藩鎮對付朝廷的工具」(張國剛:《唐代進奏院考略》,《文史》第18輯,1983年)而存在,唐王朝對進奏官進行有效管理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若遇地方發動叛亂或拒命不遵,唐王朝也會拿這些地方政府代表——進奏官開刀,並加強對其進奏院的監管。文宗太和元年,橫海節度副使李同捷擅據滄、景,拒命不遵,朝廷便下詔:「(其)進奏官皇測等七人,並錮身分配羊、閬等州」(《冊府元龜》卷925《總錄部》,中華書局,1960年)。同時,因為成德節度使王庭湊暗助李同捷叛亂,朝廷也下詔:「其上都進奏院,宜令御史台、京兆府切加守捉,禁其出入,待敕後處分。」(《冊府元龜》卷123《帝王部》)
進奏院除了作為地方政府同中央博弈的工具存在而外,更重要的是作為兩者之間信息交流、往復的渠道而存在。安史之亂後,在唐前期中央與地方交流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朝集制度廢止,當時社會迫切需要一個溝通上下的新渠道。進奏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當時的進奏官通過進奏院狀報向藩鎮長官傳達其在京城搜集到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內容廣泛,包括官員任免、朝廷及他鎮的政治軍事動向等等,其中還包括一些通過非常規手段刺探而來的信息情報。因為進奏院向地方傳達信息的速度較快,所以朝廷也會通過進奏院向藩鎮長官下達相關文書、傳達政令。地方奏章、上貢、進奉等也以進奏院為中轉站上傳中央。中央與地方之間以進奏院為媒介,形成一個信息往來的通道,發揮了聯繫上下、溝通中央與地方的重要作用。
史料中可考的唐朝進奏院的數目為五十餘家,這與唐後期藩鎮數目基本一致。馬端臨《文獻通考》載:「五代以來,支郡不隸藩鎮,補人為(上都知進奏院官)者,聽其置邸,隸藩鎮者兼掌焉。」(《文獻通考》卷60《進奏院》,中華書局,1986年)也就是說,從五代開始,不隸屬於某個藩鎮的州也開始在京師設置進奏院。到宋初,隨著藩鎮的解體,進奏院設置許可權隨之下移,「逐州就京師各置進奏院」,進奏官皆由「本州鎮補人」為之(同上),從而使進奏院的數目激增,帶來了管理上的巨大不便。而且,隨著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重新走向正軌,作為州一級政府代表的進奏官,其地位同唐後期作為藩鎮代表的進奏官已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地方將吏多不願背井離鄉,常駐京城擔任進奏官。地方政府轉而招募京城本地人擔任進奏官。這些京師人以私宅作為辦公地點,不僅不利於朝廷對其工作進行監督管理,而且使朝政信息毫無保密性可言。因此,對進奏院進行改革迫在眉睫。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4),政府對進奏院進行一系列改革,主要舉措為設置都進奏院對各州進奏院進行統一管理,同時對眾多進奏官進行厘選,從中挑選出一百五十名繼續擔任進奏官,每人負責「二三州軍」的聯絡溝通事宜。這樣,北宋朝廷不僅規范了對進奏院的管理,而且把進奏官的任免權收歸中央,從而加強了對進奏院的控制。雖然進奏院存在直至南宋滅亡,但自此開始逐漸失去了地方政府「駐京辦事處」的性質,轉而成為朝廷控制下的、在中央與地方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