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城市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的動態思考

城市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的動態思考

發布時間:2021-07-24 23:30:44

『壹』 什麼是8項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8項公共設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1)城市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的動態思考擴展閱讀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貳』 在居住區詳細規劃中,一般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

理論答案:ABC(依據現行社會發展和社區發展趨勢)
對於你補充的問題,理論答案是:D(但不包括商店)。

國家直接轉移支付消費者,消費者網上下載消費憑證自由選擇學校,不再財政撥款給目前事業單位;目前事業單位真正完全獨立市場化推進,各省教育特色民營化市場體系建立,政府透明監管(網路公示);完全獨立市場化進程中,目前事業單位財務、教師收入等網上公開,同時教師社會評價公開,以學生學術綜合成績和家長等社會評價作為績效淘汰晉職稱依據,對教師進出機制的執行成為硬杠杠。此外,作為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機部分,需對教師違規和灰色收入予以網路監督、沒收和懲處,對教師師德、教育簡歷、教學社會評價等全國一張網透明公示,以便及早達到人民基本滿意的標准。

2016:目前事業單位完全獨立真正市場化基本完成,有限型政府服務和監管
目前事業單位完全真正市場化改革、反腐倡廉、國際發展新戰略與實踐(台灣、東海、俄、歐洲、美洲、非洲等)、壟斷國企破壟、地方財政債務管理、行政體制改革、道德及信仰建設、社會網路媒體監督、共同富裕
以歐債危機等為體現的全球經濟大范圍衰退形勢下,中國應當緊抓機遇,通過真正市場化和有限透明政府的深入改革提升活力從而一枝獨秀。比如以政府市場透明購買教師崗位服務等拓動教育真正市場化進程從而最終形成教育消費者使用教育劵行使義務用教權的政府市場購買基本教育服務格局。

『叄』 什麼叫居住區簡述居住區公共設施分級配置的基本原則和內容。

城市居住區, 一般稱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回市幹道或自答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30000--50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整套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類設施。
居住區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時投入使用。

『肆』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中控制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的區別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築面積分為控制性和指導性指標。為確保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落實,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指標為控制性指標,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不計公共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的百分比不低於16%。
控制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必須設置項目的指標。
指導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可根據標準定位和市場需求實指標。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內容
(1)文化設施
主要指由政府投資(含區文化局和總工會),向社會開放,組織和指導群眾文化活動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包括文化科技站、圖書館、青少年活動設施等。
(2)體育設施
主要指向社會開放的公共活動場所。
(3)教育設施
包括高中、初中、小學及幼兒園。在控規中高中、初中及小學要落實,幼兒園一般不落實用地但在圖則上應用符號表示。
中學用地面積一般為3.0ha,小學一般為0.8ha。容積率控制在0.2左右。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主要包括門診所、衛生站、醫院。門診所在居住區一級必須設置,居住小區建議設置,醫院設置,衛生站在居住組團級別必須設置。一般門診所需要落實在用地上,衛生站在中用符號表示。
(5)商業設施
應將商業設施的建築面積指導性指標,通過市場行為進行配置和調節。商業設施的分類宜粗不宜細。餐飲、菜場等對居民有影響的設施不應與住宅結合設置。
(6)行政管理設施
居住區的行政管理設施配套主要包括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工商管理事務等。這些設施不需落實用地,只需在圖則中用符號表示。街道辦事處多與派出所起布置,其佔地及面積依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規范》規定。

『伍』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5)城市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的動態思考擴展閱讀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陸』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要自己生活社區的設施。 寧外作業,急呀!!!!!!!!!

(一)教育設施: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

(二)醫療衛生設施:專衛生站、居屬住區門診、醫院;

(三)文化體育設施: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門球場、體育場;

(四)商業服務設施: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綜合服務樓、集貿市場、書店、中葯店、綜合便民店、綜合糧油店、其他第三產業設施;

(五)金融郵電設施:儲蓄所、銀行分理處、郵局、電話局;

(六)社區服務設施: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存車處、居民汽車場、敬老院(托老所)、殘疾人托養所;

(七)行政管理設施:街道辦事處、派出所與巡察、居委會、房管機構、市政管理機構、綠化、環衛管理站;

(八)市政公用:密閉式清潔站、公廁、公交首末站、市政站點、公共停車場、加油站

『柒』 新建住宅同步配建設施 河北省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

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獲悉,居住社區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針對當前我省居住社區還存在規模不合理、設施不完善、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等問題和短板的實際情況,日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為目標,以完善居住社區配套設施為著力點,大力開展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提升居住社區建設質量、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1年底,社區智慧安防設施及系統建設完成率達到100%;到2023年,60%的既有居住社區基本補齊設施短板;到2025年,既有居住社區基本補齊設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區同步配建各類設施,城市居住社區環境明顯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顯著提升。

《實施意見》明確了《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試行)》及住建、發改、教育、公安、商務、文化旅遊、衛生健康、稅務、市場監管、體育、通信管理、郵政管理、殘聯等13個部門的職責分工,並提出6方面工作任務。

合理確定居住社區規模。以居民步行5—10分鍾到達幼兒園、老年服務站等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為原則,以城市道路網、自然地形地貌和現狀居住小區等為基礎,與社區居民委員會管理和服務范圍相對接,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居住社區規模,原則上單個居住社區以0.5—1.2萬人口規模為宜。要結合實際統籌劃定和調整居住社區范圍,明確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實施單元。

落實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試行)》,結合地方實際,細化完善居住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建設的內容和形式,作為開展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主要依據。

制定行動計劃。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開展居住社區建設情況調查,摸清居住社區規模和數量,找准各類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短板,制定居住社區設施建設補短板行動計劃,明確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推進時序,並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等相銜接。根據行動計劃,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區分輕重緩急,以居住社區為單元,科學制定2021-2025年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計劃,並納入政府重點工作統籌推進。

因地制宜補齊既有居住社區建設短板。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改造工作,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補齊既有居住社區建設短板。優先實施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雨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充分利用居住社區內空地、荒地及拆除違法建設騰空土地等配建設施,增加公共活動空間。統籌利用公有住房、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鍋爐房等存量房屋資源,增設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便民商業服務設施。要區分輕重緩急,優先在居住社區內配建居民最需要的設施。推進相鄰居住社區及周邊地區統籌建設、聯動改造,加強各類配套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共建共享。加強居住社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為居民出行、生活提供便利。

確保新建住宅項目同步配建設施。新建住宅項目要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將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商業服務等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建設作為開發建設配套要求,明確規模、產權和移交等規定,確保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並按照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做好產權移交。規模較小的新建住宅項目,要在科學評估周邊既有設施基礎上按需配建;規模較大的,要合理劃分成幾個規模適宜的居住社區,按照標准配齊設施。地方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確保產權人按照規定使用配套設施,未經法定程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用途和性質。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按照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參與治理要求,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組織、業主參與、企業服務」的居住社區管理機制。鼓勵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暫不具備條件的,通過社區託管、社會組織代管或居民自管等方式,提高物業管理覆蓋率。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與物業管理服務平台相銜接,提高城市管理覆蓋面,依法依規查處私搭亂建等違法違規行為,協助開展社區環境整治活動。支持物業服務業與郵政快遞業融合發展,創新服務模式,建設郵政快遞等便民服務設施。

閱讀全文

與城市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的動態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