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工業大學怎麼樣
1、天津工業大學在天津地區排第5名,屬於區域內知名大學;
2、天津工屬業大專學2017年在全國的屬排168名;
3、天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紡織高等教育的學府之一,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工業大學。
(1)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37位。
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天津工業大學先後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工作示範校」、「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2011年1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網路-天津工業大學
B. 政府介入公共衛生和教育事業的理由
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公共資金支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幹,鼓勵全社會參與,目標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的五大體系,即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服務供給體系、
設施網路覆蓋體系,人才、資金、技術保障體系,組織支撐體系和效益評估體系。只有形成這樣的社會共識,才有可能推動公共文化的發展。
公共衛生、公共教育,是人們十分了解並迫切需求的公共事業,但公共文化觀念在多數人的頭腦里卻非常薄弱。不能看病,不能上學,人們會有意識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沒有接受公共文化的服務,
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權利,無法查閱圖書資料,無法欣賞國有的文化寶藏,很少有人不滿。這種現狀帶來的是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缺少反饋,對公共文化產品普遍表現冷漠。
(2)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的資金來源,也屬於政府主導作用的內容。李國新介紹說,以公共資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務事業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二戰之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都有許多付費才能利用的私營圖書館,二戰以後,普遍為政府所接管,納入了公共資金支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之中。
日本全國目前有3100多所公共圖書館,私立的不足20所;有公民館(類似於我國的文化館)15000多所,沒有一所是私立的。在日本《社會教育法》、《圖書館法》中,把設置公民館、圖書館規定為政府的法律義務,規定政府通過制定條例、規章實施對這些機構的管理,
國家設立國庫補助金援助地方政府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國家建立圖書館、公民館、博物館的職業資格制度保證公共文化機構有合格的、高質量的人才。
C. 試論公共圖書館如何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6-0000-01
摘要:文章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內涵入手,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性及應承擔的社會職責,探討了圖書館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應採取的措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職能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在政府加強公共服務職能的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要實現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必須做到深化文化 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環境。由此可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 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 文化素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那麼,作為公共文化基礎 設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的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是什麼?又如何發揮其自身作用? 服務於社會公眾,這些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幾個問題。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涵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現代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公共財政為主、其他社會 資本為輔,公共文化機構為主、其他文化機構和社會組織為輔,為全體國民提供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 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各種 公益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公共文化生產供給體系、公共文化資金保障體系、公共文化人才保障體系、公共文化服務評估監督體系等內容。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具有公平性、便利性、多樣性、公益性和公共文化服務基 本性的五方面基本功能。在我國,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文化事 業單位、非政府組織和企業構成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其中,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主體,擔負著組 織並監督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職能,而作為文化事業單位 的公共圖書館,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務的中堅力量。
二、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1.保存人類文化遺產 文獻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在各種社會機構中,只有作為中介性機構的圖書館,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典 籍的重任。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文獻保存對象的形式,從最初的龜甲獸骨、紙草泥版,發展到近代的印刷型圖書,再到如今的磁碟、光碟、膠片等等,只要是人類社會所留下的文化遺產,都可以成為圖書館保存的對象。為此,從古代典籍,到現代數字化信息,豐富而多元化的館藏資源,成為先進文 化理論研究、傳授文化知識、傳承優秀文化以及開展文化娛 樂不可或缺的資源支持。
2.傳遞科學情報信息傳遞科學情報,是現代圖書館的一個重要職能。圖書館 作為社會文獻信息收藏中心,存儲著大量的社會文獻信息。 圖書館通過向社會公眾開展各項服務,使存儲的知識和信息 得以廣泛傳播,並通過社會公眾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其轉化 為科學技術和文化成果,物化為直接的生產力,從而為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發揮著越來 越重要的作用。
3.開展社會教育 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科學教育機構,是社會公眾進行 終身學習和教育的重要基地。這種教育是通過社會公眾閱 讀的方式,來傳遞文化科學知識的社會活動,使社會公眾自 由地利用圖書館學習知識和更新知識,這是任何學校教育都 無法比擬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 老化異常迅速,圖書館的這種教育職能將更加得以顯現。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知識和信息,使他們更新知識,適應 信息化社會的需要,從而促使人的全面發展,提升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如此大范圍的全民教育和普及 教育,也只有圖書館才能擔當得起。
4.提供文化娛樂活動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共文化空間,可以利 用存儲的社會文獻信息資源,為社會公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文 化產品,使其拓寬文化視野,從中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向社會公眾提供文 化展覽、學術會議、大型展示會、報告會和舉辦知識講座等形 式多樣的服務,以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通過向社會大眾提供閱讀資源與環境,圖書館成為傳播 和活躍社會大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 中心之一。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時的應對措施
1.抓住機遇,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運用公共財政來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 服務體系。在論述文化發展戰略中則強調,要堅持文化的公 益性,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這就為公共圖書 館事業指明了方向,也為公共圖書館帶來了發展的空間。因此,公共圖書館要以此為契機,抓住機遇,在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宏觀政策背景下,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深刻領會加快構建公共文 化服務體系的意義,明確自身的社會職責和任務。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公共圖書館的社會作用,增強社會公眾對圖 書館的認同感和親近感。增強各級政府對圖書館的意識,力爭公共財政的大力支持,完善辦館條件,改善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在公 共圖書館制度的保障下,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陽光。
2.提高認識,創新服務理念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化環境下個人的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並把注重社會公平作為和諧社會 構建的重要特徵。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制度在保證公平的同時,貫徹以人為本意識,倡導人文關懷,其實質就是要全面提 倡自由、平等、開放、免費的圖書館精神和服務。為此,公共圖書館必須創新服務理念。一是樹立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在硬體設施上,要符合人性化要求,為讀者提供寬敞的借閱環境;在軟體環境上,要營造尊重讀者、理解讀者的良好氛圍。在圖書采購,圖書分類編目,圖書館制度等方面以讀者為中心,調整不合理的開放時間和繁瑣的借閱制度,取消對讀者年齡的限制和公共圖書館的准入限制,保障和實現社會公眾對 知識和信息的需要。二是樹立「藏用結合,以用為主」的服務 理念。傳統圖書館在文獻資料的管理上是重收藏,輕使用,以藏為主,藏書量是衡量一個圖書館的重要標准。在信息社會,無論館藏信息資源是紙質形式,還是電子形式,只有被讀者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效益,而且被利用的次 數越多,發揮出來的效益就越大。因此,圖書館在行使收藏功能的同時,更應注重流通功能的發揮,以適應信息時代社會大 眾對公共文化服務多樣化的需求。
3.改善服務,保障公民的文化權利 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是實現每一個公民的基本文化權 利,而文化權利作為一種基本人權,同樣也是人民群眾最基 本的權利。為社會公眾提供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和實現社會公眾的文化權益,滿足社會公眾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1)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構建一個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路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立足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一是構建「一卡通」借書還書的運行體系。通過實現聯機檢索,聯合編目,館際互借,使「一卡通」服務網點遍及城鄉,為公共 圖書館向社會提供普遍均等服務創造了條件。二是整合資 源,構建網路信息服務體系。如,由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 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立了以省圖書館為中心,區(縣、市) 圖書館為分中心,社區和鄉鎮(村)服務點為基礎的互通互聯的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網路。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將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和整合,把中華民族優秀的 文化信息資源輸送到基層服務網點,使社會公眾可以就近便 捷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成果。(2)推行公共圖書館免費服務。免費服務是圖書館公共責任的價值導向,也是民眾對圖書館責任的價值訴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圖聯共同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宣 言》,公共、免費和無障礙是公共圖書館應該具有的屬性,公共 圖書館應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宗教、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 向所有人免費提供服務。以此為理念,公共圖書館應當向公 眾免費開放,而且這種免費也應當是全方位的。在我國,由於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尚沒有做到免費的開放服務,但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已逐步實行了讀者免費服務。盡管全面推行公共圖書館免費服務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經 濟實力的增強,政府對公共財政投入的加大,公共圖書館實現 完全免費的公共文化服務將成為現實。這是圖書館職業自律的要求,也是圖書館人應盡的一份社會責任。(3)構建弱勢群體知識援助服務。民主政治倡導社會公正和平等,倡導關心和救助弱勢群體。國際圖聯於1999年頒發的《圖書館與智力自由宣言》中宣稱:每個人都有了解、表達、傳播、創造知識的自由權利,而保障這些權利就成為圖 書館和信息機構的核心職責。作為公共服務機構的公共圖書館,對弱勢群體實施知識援助,是圖書館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一方面,要營造關愛弱勢群體的良好環境,消除弱勢群體獲取信息的障礙,開辟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容,保障和實現城市低收入居民、農民工和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文化生 活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弱勢群體的生存技能,開展自 主學習,進而使他們擺脫困境,促使其有能力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以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參考文獻:
[1]仲曉鳳.公益性講座與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強化.圖書館學刊,2007(6):113-115.
[2]繆建新.公共圖書館的講座品牌構築.圖書館雜志,2005(8):38-39.[3]王宇.探析公共圖書館講座集群模式的構建.圖書館論壇,2007(5):51-53.
D. 國防科大到底有幾個校區,
有三個校區。
1、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長沙校區)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轄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軍事高科技培訓學院,開辦53個本科專業(包括子方向)。
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軍、管、文協調發展的覆蓋國防科技主要領域的綜合學科體系。
2、國防科技大學合肥校區
國防科技大學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重建,校本部設在長沙,內設學院位於長沙、南京、武漢、合肥等地。
坐落在合肥的原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現在即為新國防科技大學的一個內設學院。 原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政委沈千紅少將已調任新組建的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政委。
3、國防科技大學武漢校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原通信指揮學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一所中級通信指揮軍事高等院校,隸屬總參謀部,副軍級。學院主要培養通信指揮、指揮自動化人才,承擔作戰部隊信息作戰幹部、通信系統幹部輪訓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位列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軍隊「2110工程」。
為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及博士學位的院校、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學科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8個學科門類,有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擁有應用統計、應用心理、工程、公共管理(MPA)4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涵蓋14個領域,工程博士涵蓋2個領域。
擁有5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以及20個一級學科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17位。
E. 農村社會保障卡是做什麼的怎麼用
1、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為最終農村社會保障對象個體所持有,它以個人為管理對象,將養老、醫療、生育等社會保險信息和勞動、民政等相關信息存放其中。
社會保障公民卡是個人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基本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社會保障基本信息和其它公用信息。
2.業務信息及對應的密鑰組:包括養老、醫療、生育等社會保險信息和勞動民政業務信息,以及對應的業務密鑰組。
3.養老個人賬戶支付信息及對應的各種密鑰。
2、使用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5)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農保轉出申報
1.參保單位或本人到轉出地鄉鎮(區縣)農保機構提出轉至城保、鎮保申請,提交相關材料,農保經辦機構審核通過後,指導個人填寫《個人帳戶變更申報表》;成批轉出的人員由參保戶填寫《個人帳戶集體變更申報表》。
2.鄉鎮(區縣)農保機構操作人員錄入轉至城保、鎮保相關申報信息。
3.系統自動判斷該人員在本鄉鎮是否有基金,若無則提示不能辦理轉出申報。
4.若該人員在其他鄉鎮還存在基金,系統提示該人員需到其他鄉鎮辦理轉移手續,鄉鎮農保機構打佣多帳戶人員個人帳戶變更申報告知單。
5.打佣關系轉移受理通知單,交當事人。
6.凡在鄉鎮辦理的,鄉鎮農保機構應在受理後的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資料及表式上傳區縣農保中心。
F. 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體系有哪些
關於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體系有很多,畢竟每個地方的圖書館的建設的相關規定不同,所以要按照當地的相關管理規定來制訂符合於當地的公共服務體系,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規章制度和服務體系還是大致相同的,所以現在我就來整理一下相關的關於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有以下幾點:
1、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公共圖書館獨立提供或通過合作方式提供的圖書館服務的總和。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2、公共性建設,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在於「公共」公共性是圖書館的第一重要性,應該是成為公共圖書館的第一要素。
3、公益性建設,公益性是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裡面最本質和基本的特徵,它最直接的表現就在於圖書館為人民大眾提供公益性服務,也就是免費服務。公共圖書館的免費服務是公益性的本質體現,這種免費服務應是全方位的,可以讓傳統的的文獻借閱免費,閱讀的地方服務免費,參考咨詢服務也免費,讀者活動和講座免費,而且網路服務也應免費。
4、 均等性建設,均等性是指公共圖書館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要做到惠及全體人民,為全體人民所普遍享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平等服務。
5、 開放性建設,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全開放的公共文化場所,要讓人民大眾無需任何證件,無 需任何手續,都可以進入圖書館看書,從而更好地保證公民的基本閱讀權利。保證讀者獲取正當的文獻信息的權利,所以圖書館裡面館藏的大部分文獻應向讀者開放。
6、創新性建設,創新是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生命所在。創新性具體表現在:公共圖書館服務觀念的創新,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創新,要建立公共圖書館機構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健全一整套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動作標准、動作原則、動作程序,從而讓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技術創新,也要合理的整合文化資源,構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網路信息平台,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公共服務體系惠及人民,深入民心。
G. 重慶交通大學怎麼樣
重慶交通大學抄是一所交通特襲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51年,根據毛主席指示,為修建康藏公路、建設大西南,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學校,時名西南交通專科學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成都工學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等相繼並入。2006年,更名重慶交通大學。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現為交通運輸部與重慶市共建高校。
目前安徽大學並不是教育部批準的68所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高等學校之一。
選擇通過網路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報讀網路教育提升學歷,對於在職人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報讀網路教育,一定要選擇擁有院校授權的公共服務體系名校,報考更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