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外包的界限問題

公共服務外包的界限問題

發布時間:2021-07-22 02:23:40

⑴ 我國出台了哪些關於服務外包的法規

關於境內企業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信息保護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促進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中國境內企業(以下稱接包方)妥善保護保密信息,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承接服務外包業務是指接包方通過合同向境內外的企業、機構、組織或個人(以下稱發包方)提供的信息技術外包服務、技術性業務流程外包服務等服務的行為。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保密信息是指符合以下條件的業務資料或數據:
(一)接包方在承接服務外包業務過程中從發包方所獲取;
(二)發包方採取了保密措施且不為公眾知悉;
(三)接包方根據合同約定應當承擔保密義務。
第四條接包方及其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和員工不得違反服務外包合同的約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發包方的保密信息。 第五條接包方應成立信息保護機構或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制定本企業的信息保護規章制度,對保密信息採取合理的、具體的、有效的保密措施,包括:
(一)限定涉密人員的范圍;
(二)對保密信息載體及其存儲場所採取技術物理控制,以避免信息被他人不當訪問或獲取;
(三)對保密信息的記錄載體進行分級管理;
(四)對配方含量和程序步驟等重要信息加密保存或保存於受限區域;
(五)對保密信息載體使用密碼;
(六)對存有保密信息的廠房、車間、辦公室等場所限制來訪者或者對他們提出保密要求;
(七)對存有保密信息的計算機建立有效的網路管理和數據保護措施,建立嚴格的身份認證和訪問授權體系,採用完善的系統備份和故障恢復手段,定期進行安全補丁和病毒庫的升級;
(八)接包方與發包方約定的其他措施。
第六條接包方應通過與員工,特別是涉密人員簽訂保密協議、競業禁止協議,以及與涉密的第三方人員簽訂保密協議等措施確保信息安全。
第七條接包方應當加強對員工的信息安全培訓,增強員工的保密意識,避免泄漏保密信息事故的發生。
第八條鼓勵接包方積極借鑒國內外信息安全認證要求、行業最佳實踐來制定企業內部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並獲取國內、國際信息安全認證。
第九條接包方應積極開展對內部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檢查及維護,持續改進企業內部信息安全體系。
第十條接包方違反與發包方之間的保密協議或服務外包合同中的保密條款,發包方可以根據保密協議或服務外包合同的約定提起仲裁或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第十一條接包方應與發包方明確約定接包方在為發包方提供服務、履行信息保密義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知識產權或技術成果的歸屬。
第十二條接包方不得侵犯發包方依法享有的商標、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權利。
第十三條相關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應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可根據需要定期公布接包方的信息保密工作情況。
第十四條本規定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公共服務外包的問題在哪兒


政府購買來公共服務」,源是指政府向社會上各類提供社會服務的組織公開招標購買社會服務,並根據後者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費用。因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生產,政府角色也由服務的生產者、提供者轉變為管理者、監督者,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公共治理模式。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
一是不公開招標,不公開競標。
二是發包方評議無一定之規,大扯猴皮筋。
三是承接者資質審查不嚴格或乾脆不審不查。
四是外包期間不公開中標文件,服務內容、服從標准、約定時限等含糊其辭,社會無以監督。

⑶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服務來外包是將其企事自業單位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⑷ 什麼類型的公共服務可以"外包

美國高德納(GARTNER)咨詢公司定義:GARTNER按最終用戶與IT服務提供商所使用的主要購買方法將IT服務市場分為:離散式服務和外包即服務外包。服務外包又分為:IT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
ITO可以包括產品支持與專業服務的組合,用於向客戶提供IT基礎設施、或企業應用服務、或同時提供這兩方面的服務,從而確保客戶在業務方面取得成功。在最低程度上看,外包將包括某些IT管理服務,ITO則被進一步細分成數據中心、桌面、網路與企業應用外包等。
BPO是「把一個或多個IT密集型業務流程委託給一家外部提供商,讓他擁有管理和控制選定的流程。以上這些業務是基於已定義好和可測量的方法來執行的。」被外包給ESP的業務流程包括物流、采購、人力資源、財務會計、客戶關系管理、或其它管理或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功能等。
IDC公司定義:IDC公司認為IT服務市場由三個子市場構成:IT外包市場(ITO)、咨詢及系統集成市場(C&SI)以及技術產品支持市場(TPS).主要業務外包(BPO)市場包括采購、財務會計、培訓人力資源、客戶服務等業務流程外包服務。IT外包(ITO)市場和主要業務外包(BPO)市場共同組成了服務外包市場。

⑸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政府外包即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 行政 工作 相關的技版術服務,為權 企業 、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 社會組織 提供的公 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 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 通過簽訂 報酬 與服務數量、 質量 、 效率 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 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 市場主體 (社會組織主體) 的民事行為。

⑹ 服務外包可以分為幾類

根據服務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狀況,服務外包分為三種類型:離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內外包。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在地理位置上有著天然優勢,最近發展迅猛。

⑺ 當前我國服務外包存在哪些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對策

20世紀90代經濟金融全球化、體化進程加快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新輪際產業轉移發展迅猛其金融服務外包特別離岸外包其降低本、增加收益、提升質量、改進效能等重優勢際產業轉移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貿易貢獻與俱增金融服務業位趨重要全球范圍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處於行業周期高速期並已際外包市場主流

我型金融服務外包企業支機構數量域布變化看論金融服務外包主業公司兼營金融服務外包企業;論岸外包主外包公司離岸外包主外包公司雖設立間普遍10網點鋪設速度較快僅內重點城市廣泛布點且發包集歐美韓等設立支機構或辦事處華拓數碼、東南融通、文思創新、軟通力等內沿海發達城市美、加拿、澳利亞本等都設支機構由見近我金融外包業務發展迅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2014-2018金融外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1底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120億元;2013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210億元左右預計未幾行業市場規模增率22%-30%2018我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795億元

由於金融外包監管等配套政策台間較短尚完善外包發展政策支持程度比較限外本土金融服務外包提供商由於存幾問題:①本土金融服務外包商營業規模普遍偏低;②本土金融服務外包商員規模普遍較;③本土金融服務外包行業集度較低;④本土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利潤率較低;⑤本土金融服務提供商產業組織管理較熟;⑥跨金融機構型跨服務外包機構華設立外包機構普遍屬於"尋求市場"型服務投資導致我金融外包整體競爭力較低難際舞台展拳腳

前瞻產業研究院金融外包行業報告析認我金融外包行業發展借鑒印度經驗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才培養、稅收等面採取措施另外渠道建設、品牌建設、區域拓展等面採取同策略提升整體實力

總體說雖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存定問題整體行情增速度快錯行業希望我答幫助您

⑻ 服務外包主要包括哪些類型

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商務流程外包(簡稱BPO)是指將本方商務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

信息技術外包(ITO)是指企業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而將其IT系統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給專業的信息技術服務公司。

知識流程外包(KPO)是圍繞對業務訣竅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業務,指把通過廣泛利用全球資料庫以及監管機構等的信息資源獲取的信息,經過即時、綜合的分析研究,最終將報告呈現給客戶,作為決策的借鑒。

(8)公共服務外包的界限問題擴展閱讀:

商務流程外包的發展:

BPO是發展中國家軟體企業壯大的機遇,它不僅為軟體企業帶來成長空間,更重要的是能夠促使軟體企業工程化、規劃化,從而迅速提高企業乃至產業競爭力。BPO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是塊誘人的蛋糕。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公司統計,自1999年以來,全球BPO市場的年增長率平均為23%,成為IT外包中增長最迅速的業務,2004年全球BPO服務市場總收入達到3000億美元。IDC的報告則指出,BPO市場到2008年將增長到6825億美元,混合年增長率為11%。

在美國和歐洲,假如把一些工作進行外包,可以節省成本60%到70%,而質量不會受到影響。BPO 服務的提供涉及金融、保險、醫療、財務、人力資源、抵押、信用卡、資產管理、顧客照料以及銷售和營銷等領域。中國軟體企業大都是通過系統集成獲得第一桶金。

⑼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有何區別,專家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屬於政府采購的范疇。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按照國際慣例,購買服務應執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是通行規則。
而在《政府采購協定》(GPA)規則中,多數服務項目被列入出價,例外並不多。以美國為例,作為例外的項目主要有:所有的運輸服務,包括發射服務;與政府設施或用於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設施,包括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管理與運營服務;公共設施服務;研究與開發。
其次,政府購買服務與服務采購的內涵基本一致,但強調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政府購買服務強調的是投入方式,服務采購強調的是程序規范。
最後,從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異,服務采購的主體范圍要大於政府購買服務。服務采購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采購的服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參照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經費由財政管理的群團組織,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需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卻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外包的界限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