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資質認定的形式包括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具備基本條件和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可以申請計量認證。
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計量認證工作
『貳』 智慧科技園區一體化管理平台建設方案
一、智慧園區發展態勢
智慧園區,是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各類園區創新、服務和管理能力,為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智慧園區的實現是多技術融合、多系統融合、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性應用系統。一個成熟的智慧園區需要具備包括:完全可控制的全面感知能力、各個子系統的互聯互通能力、園區數據信息集中共享的整合能力、與內外部系統的協同與優化能力、基於主動學習和智能響應的智慧化運行能力在內的五個主要能力,這五個能力概括智慧園區應用系統從具體到整體、從底層到頂層的主要特徵。
三、智慧園區的概覽
1、1個數據管理中心
目標:建立數據標准、規范調用機制 、輸出分析模型
2、地理位置圖+數據分析大屏
發揮利用技術優勢,讓園區管理更加,智能、有序、高效
3、綜合管理平台+物聯網平台+服務管理平台
目標:覆蓋業務全場景、規范業務全流程、觸達客戶全渠道
4、公共服務門戶+微信公眾號+企業服務APP + 園區管理APP
樹立企業服務品牌 、增強智慧服務體驗 、提升業務處理效率
『叄』 園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有那些
主要有:融資平台、技術研發檢測平台、公共檢驗檢測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環保平台、公共展示平台、行政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方面。
『肆』 如何構建和運營園區公共服務平台
公共服務平台雖為園區提供的公共服務范疇,但其建設模式可以不拘一格。從實踐來看,主要存在四種模式,分別為政府自建模式、園區自建模式、企業自建模式和共建共享模式。
政府自建模式
作為政府機構,園區管委會利用財政撥款直接參與公共服務平台的構建,我們將其稱為政府自建模式。一些投資規模不大,公共服務性質較強的實體性功能平台,如公共服務中心、技術促進中心、產權交易中心等,比較適合採取政府自建模式。該模式能夠很好的保障平台的公益性,同時也有利於保障平台的順利運營。平台建設完成後,可由政府下屬相關機構自主運營,抑或委託專業化的運營公司進行管理。
園區自建模式
園區開發公司負責籌資和建設公共服務平台是為園區自建模式。該模式一般適用於產業集聚度較高的園區,且由於大量同類企業的積聚產生諸多共性的服務需求。園區自建的公共服務平台,專業性一般較強,能夠實現集中,並貼近服務企業,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
企業自建模式
入園企業自行投資和建設公共服務平台,以及將公共服務平台委託給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統稱為企業自建模式。此模式一般適用於產業集群尚未形成、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產業園區。採取企業自建模式構建公共服務平台,在公益性上有所缺失,但是在客觀上確實能部分發揮公共服務的作用。
共建共享模式
一些投資數額大、技術要求強的公共服務平台,往往需要政府、園區、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參與建設,建設完成後再共同運營,此種模式可稱為共建共享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多方籌措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多方合作,便於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平台建設的高效率、低成本、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