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慧樹公共關系答案
第一章
1、【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學的學科性質是(綜合應用型學科 )
2、【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說(宣傳)得好」,這種觀點出自公共關系定義的哪家流派?
(現象描述論)
3、【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的主體是( 社會組織)
4、【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客體准確的表述是指(公眾)
5、【單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體現和彰顯公共關系是指
(全員公關,每個人都若明若暗的成為一定社會組織的「形象大使」 )
6、【多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中的公共關系,主要體現在:(良好的人際交往會提升或者改善公共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背景,影響自己所在的社會組織形象)
7、【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中的人際交往主要體現在
( 公共關系對人際交往會產生影響; 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活動一定是社會組織的「具體的人」對公眾的「具體的人」進行傳播與溝通;社會組織是由人構成的,社會組織的內部公共關系,就是社會組織內部公眾之間的關系 )
8、【判斷題】 (10分)
婆媳之間、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妯娌之間、祖孫之間等等家庭關系,也是公共關系。( 錯 )
9、【判斷題】 (10分)
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屬於公共關系 ( 對 )
10、【判斷題】 (10分)
不同國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屬於公共關系( 錯 )
第二章
1、【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屬於社會組織 ( 微信朋友圈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評價社會組織形象的標准 ( 利潤率 )
3、【單選題】 (10分)
以下哪些不屬於大眾傳播媒介 ( 組織內廣播台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基本特徵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公眾的基本特徵有 (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構成要素有:
(公共關系的客體:公眾
公共關系的主體:社會組織
公共關系的手段:傳播與溝通)
7、【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的規定性有:( 目的性整體性適應性 )
8、【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具有流動性,是指:(全選)
9、【判斷題】 (10分)
公共關系學中所說的公眾,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民眾。( 錯)
10、【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的溝通,說到底還是人與人的溝通。( 對 )
第三章
1、【單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對社會組織的作用是(樹立組織形象 )
3、【單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活動與客體公眾之間應該保持一種協作關系,這是因為( 社會組織與客體之間是一種合作的關系,而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對社會的作用主要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堅持尊重客觀事實的原則有助於社會組織 ( 全選 )
6、【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要想與公眾建立良好關系,靠的就是讓利。(錯 )
7、【判斷題】 (10分)
社會組織要想與公眾建立良好關系,不要讓( 錯 )
8、【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顧客和諧相處就要求社會組織給顧客提供:( 優質的產品;優良的服務 )
9、【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政府建立和諧關系必須:(保持協作;加強溝通 )
10、【多選題】 (10分)
社會組織與社區建立和諧關系必須:( 全選 )
第四章
1、【單選題】 (10分)
人與人的關系具有效能性, 主要是指 (人與人「先天」具有的或者「後天」建立的關系是有效用的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判斷人與人關系正當與否的標准 (社會輿論 )
3、【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人際交往能力要素 (擁有財富 )
4、【單選題】 (10分)
最能反映人際交往中自我定位內涵的是 (明晰自己在交往中扮演什麼角色 )
5、【單選題】 (10分)
慎友是指 (要交益友,避損友 )
6、【判斷題】 (10分)
對朋友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看客下菜」。( 錯 )
7、【多選題】 (10分)
人際交往能力要素主要有:( 全選 )
8、【多選題】 (10分)
如何恰到好處的贊揚對方?(贊揚對方的意境和最嚮往的境界;贊揚對方別人沒有發現的優點 )
9、【多選題】 (10分)
「傾聽」的「樣態是」:( 全選 )
10、【多選題】 (10分)
朋友之間「君子之交」應該:(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淡如水;親疏有度、公私分明 )
第五章
1、【單選題】 (10分)
交往和溝通在英文中是一個詞,在中文的脈絡中溝通不能完全等同於交往,最成問題的理由是哪一項 (只有同時在場的交往才是溝通 )
2、【單選題】 (10分)
以下哪一項,最符合庫利關於人性的觀點 (人性並非與生俱來,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也會在孤立狀態下喪失; )【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公共關系廣告與商品廣告的區別 (主要受眾不同)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突發事件特徵有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的基本原則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專題公共關系活動的特點有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新聞發布會的策劃要點有:(全選)
7、【多選題】 (10分)
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溝通技巧有:( 不要發布不準確或似是而非的信息;詳細、全面、准確地當眾介紹突發事件的過程以及所採取的措施;誠懇地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表示遺憾或者歉意 )
8、【多選題】 (10分)
廣告載體形式一般有:(全選)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是社會組織通過傳媒向社會公眾傳播社會組織的信息,主要有:
( 社會組織的員工素質;社會組織的宗旨精神;
社會組織的經營方針)
10、【多選題】 (10分)
「優秀廣告」作品基本條件有:(全選 )【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最合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的定義 (基於血緣的親疏關系; )
4、【單選題】 (10分)
近代上海鄰里關系最緊密的紐帶是 (都市認同 )
5、【單選題】 (10分)
靈活多變,獨立決策 ,預測性差;注重實際和效率,時間觀念強 ;重視合同的制定和履行的談判風格是指 ( 美國 )的談判風格
6、【單選題】 (10分)
關於中美關系的種種說法,以下哪一個說法最接近事實也最值得追求?( 有合作有競爭的但非敵對的關系 )
7、【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解釋,最接近莊子「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的原意?( 道是老子的觀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8、【單選題】 (10分)
下面哪一項行為,不合布迪厄關於「人在社會設定的位置和事物上獲得重要性」的思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9、【單選題】 (10分)
上海方言「阿拉」的來源是:(寧波話 )
10、【多選題】 (10分)
談判提問中,不強行追問和預先對問題有所准備表示含義?(心中有數不強人所難 )
第六章
1、【單選題】 (10分)
公眾利益優先就是指 (把公眾利益放到優先地位 )
2、【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基本原則是 ( 全選 )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基本特徵有 (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戰略一般包括 (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具體步驟一般包括 ( 全選 )
6、【判斷題】 (10分)
市場經濟樣態下,一般不再追求共關系工作的計劃性。 ( 錯 )
7、【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內涵有:( 全選 )
8、【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的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統一是指:
( 策劃方案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變的、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
策劃方案一旦確定應盡量保持其穩定性以保證整個行動方案的貫徹實施 )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策劃要求創造性與務實性相統一,其基本含義是:( 公共關系策劃必須富有創造性;
公共關系策劃要有新穎、獨特的內容以吸引公眾;
公共關系策劃要考慮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 )
10、【多選題】 (10分)
為什麼說公共關系策劃可以保證公共關系工作的連續性?( 全選 )
第七章
1、【單選題】 (10分)
處理突發事件的原則之一堅持「時間第一」的原則,主要目的是 ( 化被動為主動,將由於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爭取向好的方面轉化。 )
2、【單選題】 (10分)
下列哪些不是公共關系廣告與商品廣告的區別 (主要受眾不同)
3、【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突發事件特徵有 (全選 )
4、【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的基本原則有 (全選 )
5、【多選題】 (10分)
專題公共關系活動的特點有 (全選 )
6、【多選題】 (10分)
新聞發布會的策劃要點有:(全選)
7、【多選題】 (10分)
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溝通技巧有:( 不要發布不準確或似是而非的信息;詳細、全面、准確地當眾介紹突發事件的過程以及所採取的措施;誠懇地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表示遺憾或者歉意 )
8、【多選題】 (10分)
廣告載體形式一般有:(全選)
9、【多選題】 (10分)
公共關系廣告,是社會組織通過傳媒向社會公眾傳播社會組織的信息,主要有:
( 社會組織的員工素質;社會組織的宗旨精神;
社會組織的經營方針)
10、【多選題】 (10分)
「優秀廣告」作品基本條件有:(全選 )
『貳』 思科的智慧互聯城市指的是什麼
思科所打造的智慧互聯城市所提供的不僅僅是高效的服務和更安全的街道。而是通過數據有助於改善和創造各種服務,從而解決整個城市范圍的不同難題,而「集成式全數字化平台」是思科所有智慧互聯城市解決方案的核心。
同時智慧互聯城市還包含以下內容:
1.全市網路
使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訪問網路,鼓勵社區參與、刺激本地商業,並促進城市管理創新。
2.照明
將 LED 燈具更換為配備感測器、可動態捕獲數據的智能設備,以提高安全性、改善服務,
並優化商業區設施。
3.停車
幫助駕駛者更快找到空閑車位。這有助於減少交通擁堵,並在城市、居民、本地企業和停
車執法機構之間形成更有效的合作關系。
4.交通
提供交通狀況的實時可視性,更快地檢測事故並實現快速響應。
5.安全和安保
幫助保護城市免受犯罪、恐怖主義和內亂侵擾。使執法人員和一線救援人員能夠更有效地監控公共區域、跟蹤事件進展,並逮捕嫌疑人。
6.運營中心
將感測器、地圖、視頻和輸入數據集成在單個布局中,從而簡化和改善控制室操作。
(2)智慧公共服務旨在加強就業擴展閱讀
智慧城市項目方向和項目分類
智慧公共服務
建設智慧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系統。通過加強就業、醫療、文化、安居等專業性應用系統建設,通過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進城市公共資源在全市范圍共享,
積極推動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協調高效運行,在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同時,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升級。
2.智慧社會管理
完善面向公眾的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設市民呼叫服務中心建設,拓展服務形式和覆蓋面,實現自動語音、傳真、電子郵件和人工服務等多種咨詢服務方式,逐步開展生產、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規等多方面咨詢服務。
開展司法行政法律幫扶平台、職工維權幫扶平台等專業性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著力構建覆蓋全面、及時有效、群眾滿意的服務載體。
進一步推進社會保障卡(市民卡)工程建設,整合通用就診卡、醫保卡、農保卡、公交卡、健康檔案等功能,逐步實現多領域跨行業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務。
3.加快推進面向企業的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繼續完善政府門戶網站群、網上審批、信息公開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進「網上一站式」行政審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務,增強信息公開水平,提高網上服務能力;
深化企業服務平台建設,加快實施勞動保障業務網上申報辦理,逐步推進稅務、工商、海關、環保、銀行、法院等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推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按照「政府扶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受益」的原則,完善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手段,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等多個環節的工作效率。
4.智慧安居服務
開展智慧社區安居的調研試點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區為先行試點區域,充分考慮公共區、商務區、居住區的不同需求,
融合應用物聯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各種信息技術,發展社區政務、智慧家居系統、智慧樓宇管理、智慧社區服務、社區遠程監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務辦公等智慧應用系統,使居民生活「智能化發展」。
加快智慧社區安居標准方面的探索推進工作,為今後全市新建樓宇和社區實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礎。
5.智慧教育文化服務
積極推進智慧教育文化體系建設。建設完善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工程,推動智慧教育事業發展,重點建設教育綜合信息網、網路學校、數字化課件、教學資源庫、虛擬圖書館、教學綜合管理系統、遠程教育系統等資源共享資料庫及共享應用平台系統。
繼續推進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建設學習型社會。繼續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先進網路文化的發展,加快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電子娛樂等行業信息化步伐,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體系。
構建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遊服務,提升旅遊文化品牌。
參考資料:思科 建設互聯城市白皮書
『叄』 智慧城市屬於什麼行業類型,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代碼》(GB/T4754-2002)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設計多行多業,不能一概而論
1、智慧公共服務:建設智慧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系統。通過加強就業、醫療、文化、安居等專業性應用系統建設,通過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進城市公共資源在全市范圍共享,積極推動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協調高效運行,在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同時,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升級。
2、智慧城市綜合體:採用視覺採集和識別、各類感測器、無線定位系統、RFID、條碼識別、視覺標簽等頂尖技術,構建智能視覺物聯網,對城市綜合體的要素進行智能感知、自動數據採集,涵蓋城市綜合體當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燈光照明、信息通信和顯示等方方面面,將採集的數據可視化和規范化,讓管理者能進行可視化城市綜合體管理。
3、智慧政務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台:此類項目已有實際落地案例,天津市和平區的「智慧和平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台」包括指揮中心、計算機網路機房、智能監控系統、和平區街道圖書館和數字化公共服務網路系統四個部分內容,其中指揮中心系統囊括政府智慧大腦六大中樞系統,分別為公安應急系統,公共服務系統,社會管理系統,城市管理系統,經濟分析系統,輿情分析系統,該項目為滿足政府應急指揮和決策辦公的需要,對區內現有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換代,增加智能視覺分析設備,提升快速反應速度,做到事前預警,事中處理及時迅速,並統一數據、統一網路,建設數據中心、共享平台,從根本上有效的將政府各個部門的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並對整個和平區的車流、人流、物流實現全面的感知,該平台在和平區經濟建設中將為領導的科學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作用。
4、智慧安居服務。開展智慧社區安居的調研試點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區為先行試點區域,充分考慮公共區、商務區、居住區的不同需求,融合應用物聯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各種信息技術,發展社區政務、智慧家居系統、智慧樓宇管理、智慧社區服務、社區遠程監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務辦公等智慧應用系統,使居民生活「智能化發展」。加快智慧社區安居標准方面的探索推進工作,為今後全市新建樓宇和社區實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礎。
5、智慧教育文化服務:積極推進智慧教育文化體系建設。建設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工程,推動智慧教育事業發展,重點建設教育綜合信息網、網路學校、數字化課件、教學資源庫、虛擬圖書館、教學綜合管理系統、遠程教育系統等資源共享資料庫及共享應用平台系統。繼續推進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建設學習型社會。繼續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先進網路文化的發展,加快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電子娛樂等行業信息化步伐,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體系。構建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遊服務,提升旅遊文化品牌。
6、智慧服務應用。
①智慧物流:配合綜合物流園區信息化建設,推廣射頻識別(RFID)、多維條碼、衛星定位、貨物跟蹤、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加快基於物聯網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整合物流資源,實現物流政務服務和物流商務服務的一體化,推動信息化、標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業和物流產業發展。
②智慧貿易:支持企業通過自建網站或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網上營銷,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活動。積極推動商貿服務業、旅遊會展業、中介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領域運用電子商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層次。結合實體市場的建立,積極推進網上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鼓勵發展以電子商務平台為聚合點的行業性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培育發展電子商務企業,重點發展集產品展示、信息發布、交易、支付於一體的綜合電子商務企業或行業電子商務網站。
③建設智慧服務業示範推廣基地。積極通過信息化深入應用,改造傳統服務業經營、管理和服務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現代服務業轉型。結合我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加快推進現代金融、服務外包、高端商務、現代商貿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7、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建立衛生服務網路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構建全市區域化衛生信息管理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進各醫療衛生單位信息系統之間的溝通和交互。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建立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以實現醫院服務網路化為重點,推進遠程掛號、電子收費、數字遠程醫療服務、圖文體檢診斷系統等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提升醫療和健康服務水平。
8、智慧交通。建設「數字交通」工程,通過監控、監測、交通流量分布優化等技術,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監控體系和信息網路系統,建立以交通誘導、應急指揮、智能出行、計程車和公交車管理等系統為重點的、統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和服務系統建設,實現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狀況的實時監控及動態管理,全面提升監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暢通。
『肆』 電子政務 為什麼電子化公共服務在本質上依然屬於公共服務
隨著我國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不斷深入和發展,智慧政務在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社會應急職能方面作用愈發重要,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地位日益凸顯,尤其是國家提出網路強國戰略以來,加快智慧政務發展已成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國要深化智慧政務改革,不斷適應新形勢,謀劃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構建新模式,發掘新途徑,滿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態。
一、工程導向到問題導向
智慧政務發展容易陷入誤區:以工程建設為導向,認為簡化審批、加快建設一大批信息化系統,就能較好地提高政府履職能力。這種以工程為導向的建設模式,不能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增強智慧政務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下,智慧政務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建立以需求為主導的建設機制。以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為目標,切實提高政府履職能力為出發點,合理規劃智慧政務建設項目,有效提高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時效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二、分散建設到集約化建設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中缺乏頂層設計,分散、低水平、重復投資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國省級和副省級城市、地市級、區縣級設有獨立機房的部門平均比例分別為70%、32%、22%;省級、地市級、區縣級政府網站分散建設的比例分別平均為78%、32%、30%。智慧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分散狀況嚴重,粗放式的建設模式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給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帶來各種困難。因此,亟需切實加強智慧政務規劃、建設、運營的統籌協調,加快實現從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設,向集約化、高績效的協同發展轉變,從部門獨立建設、自成體系,向跨部門跨區域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轉變。
三、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參與「治理」的主體包括了各類權力部門、公共部門,以及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他們在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過程中是平等關系。「社會治理」彌補了「社會管理」內涵的局限,使社會治理體製得以創新和拓展。智慧政務是社會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務建設模式要始終適用於、服務於社會治理模式的變動和演化。
1、規范社會共建機制,打造以政府主導為一體,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為兩翼的社會共治模式。
2、規范監督和保障機制,規范參與方的權、責、利。
3、鼓勵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快形成統一有效的購買服務平台和機制,釐清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加快促進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模式的轉變。
四、由數據割據到數據開放共享
據統計,政府擁有社會信息資源總量的80%之多,但有關部門調研的38個部委涉及的80個專網里,實現橫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這對數據尷尬刻畫了目前政府數據共享面臨的數據壁壘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務業務數據成指數量級增長,但由於各業務系統技術標准、開發環境、系統架構等存在巨大差異,客觀上對政府部門數據共享造成了技術屏障。大數據時代,要徹底消除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羈絆,
1、開放數據。要盡快規劃政府數據開放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推進開放數據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實數據共享機制,明確數據共享的權、責、利,根據「一數一源」原則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鮮活性、權威性。
3、加快制定應用規范和技術標准,藉助信息技術和手段打通各異構業務系統。
五、數據支撐到輔助領導決策
從發展歷程看,中國智慧政務經歷了辦公自動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網到「三網一庫」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智慧政務的發展,社會保障、社會治安、電子口岸、社會信用、食品和葯品監管、應急指揮、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安全監管等重點信息系統項目不斷展開研究、設計、立項和建設工作。這些信息系統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門內部辦公、管理和協調,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關業務系統和各部門的相關信息資源,完善綜合分析、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等業務應用系統,為領導決策指揮提供全面、准確、及時的信息服務,在大數據時代已日顯迫切。當下,這些信息系統需要通過整合智慧政務網路,以提高應用水平、發揮系統效能為重點,深化智慧政務應用,推動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智慧政務輔助領導決策體系,提高政府宏觀管理與科學決策能力,加速推進我國政府信息化輔助決策的進程。
六、履行政府職能轉向提供公共服務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主要是從政府內部需求角度推進的,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方便監管,對民眾需求的考慮顯然不夠。《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智慧政務建設,打造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基礎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不斷創新優化完善公共服務,不斷將公共服務電子化,使智慧政務由流程規范化自動化,提高服務效率,轉變為有效為社會公眾提供最終交付品,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務效能和水平。
七、傳統模式到新興形態
作為新興技術,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潛在的價值逐漸得到挖掘,關注度不斷得以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大力推進國家智慧政務建設,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加強雲計算服務平台建設;《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並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目前針對雲計算的「十三五」規劃也已經啟動。未來發展中,智慧政務應繼續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藉助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進一步擴展政務信息來源,構建異構信息資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務信息化資源利用效能,深化業務應用,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
八、核心技術設備國產化
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逐漸完善,但是整體來看,國產設備佔有率低,核心設備差距明顯,潛在的戰略風險、數據泄漏風險和情報監控風險,嚴重威脅著信息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棱鏡門」事件之後,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為多個領域的共識。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智慧政務設備國產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開,國產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基礎信息技術攻關有望加速,應用牽引、平台重構、分階段實施的國產化新思路將全面鋪開。
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解決方案
『伍』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什麼
「智慧城市」是最近的熱門話題,我國許多省、市把它作為經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來抓。目前對智慧城市並沒有十分明確的定義,我們對智慧城市的認識還處在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所以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讀也經常是各有側重。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智慧城市是大數據時代下,以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化、信息化的城市新模式。
最近看到很多關於智慧城市的字眼都是在說「數字」:「數字中國」、「數字省」、「數字城市」、「數字化行業」、「數字化社區」,所以說未來城市的「智慧」核心是數字化。
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具有自己的特色:區別於國外理念化的智慧城市,我們的智慧城市更偏重建設為主。比如像智能化的設備、智能化的各種應用軟體、整體解決方案、開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務等等。說的通俗一些就是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是各種數字化、智能化項目的建設。
目前在國內確實沒有嚴格意義的「智慧城市」,但國內不乏致力於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
小虎牙科技的智慧城市平台的系統包括但不僅限於:
1、無線採集系統:監督數據無線採集子系統主要供城管監督員、城市管理相關領導和城管執法人員及社區管理員使用。方便監督員採集與核實城市管理問題信息,信息數據採集子系統的設計採用終端應用程序和伺服器端支撐程序兩部分。
2、受理登記系統:受理,登記系統通過移動通信網、公眾電話網、互聯網等多種接入方式接收由相關領導、監督員、專業部門、社會公眾等提交的城市管理問題,生成案卷記錄,並促使案卷記錄在系統中流轉。
3、協同工作子系統:協同工作子系統主要供監督指揮中心和專業部門的辦公人員使用。 將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核查結案等環節關聯起來,實現區平台指揮中心,社區和各專業處置部門之間的信息同步、協同工作和協同督辦。
4、督查督辦系統:監督指揮子系統是監督中心的綜台信息展示平台,主要未接收案件提示,超時提醒,對媒體曝光,重大案件進行督查督辦。可以查詢各個區域的部件(事件)信息,業務辦理信息,綜合評價信息等全局情況,還可以對每個網格,城管監督信息員,部件等個體的情況進行查詢。
5、綜合評價系統:從區域、部門、崗位等多個角度,實切對歷史數據按期或實時統計,對管理涉及的各個責任主體進行綜台考核及評價,並生成圖形、報表等形式的可視化的評價結果。
6、擴展系統——圖像智能分析報警子系統、渣土車輛管理與揚塵治理子系、視頻監控系統、雜訊監測子系統建設、特種車車輛管理系統、暴雨排水監控系統、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等。
向左轉|向右轉
小虎牙科技的新型智慧城市系統,它是一個方向,指引著所有IT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個磁場,匯聚了巨大的創新力量;它是一股洪流,裹挾著所有人奔向更加美好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