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公司給我「乾股」,這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
「乾股」本質是贈與關系,只要符合贈與的法律規定及公司法的版規定,「權乾股」是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條第二款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1)乾股能進行工商登記嗎擴展閱讀:
常見的乾股取得方式:
1、股權贈送
公司設立後,股東直接將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贈與他人,受贈人就成為「乾股」股東。
2、股權激勵(無償或低價轉讓部分股權)
一些高科技類、管理類或者其他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大股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權無償獎勵、或者優惠價格轉讓給受激勵對象。
受激勵對象往往都是對企業貢獻較大的技術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員,這樣股權激勵以後,他們與公司不僅僅是勞動關系,還有望與老闆一樣取得利潤分紅,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過,因股權激勵獲得的乾股,其權利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許可權制轉讓,業績達到一定標准,工作滿多少年等等。
『貳』 乾股有法律效力嗎
乾股不是一種正式、准確的法律術語,我國《公司法》沒有使用「乾股」一詞。但是,實踐中,「乾股」大量存在並被普遍使用,通俗的說法,乾股就是沒有實際出資或者以非常優惠的非現金出資方式取得了公司股權。
常見的乾股取得方式:
1、股權贈送
公司設立後,股東直接將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贈與他人,受贈人就成為「乾股」股東。
2、股權激勵(無償或低價轉讓部分股權)
一些高科技類、管理類或者其他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大股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權無償獎勵、或者優惠價格轉讓給受激勵對象。受激勵對象往往都是對企業貢獻較大的技術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員,這樣股權激勵以後,他們與公司不僅僅是勞動關系,還有望與老闆一樣取得利潤分紅,更加具有吸引力。不過,因股權激勵獲得的乾股,其權利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許可權制轉讓,業績達到一定標准,工作滿多少年等等。
3、以無形資產出資但沒法工商登記,採取「乾股」形式。
除現金出資以外,《公司法》允許股東以非貨幣財產出資,比如,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但「非貨幣出資」法律限定比較嚴格,必須是「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因此,可以辦理工商登記的非貨幣資產種類非常有限。這樣,就有一部分無形資產雖然有價值,算不上知識產權,但是無法合法出資成為股本,變通方法就是「乾股」,比如某人以技術入股、商譽出資,或者某人掌握了獨特的營銷渠道、社會資源、秘方、管理經驗等,其他股東認為很有價值,就為他墊付出資,形成乾股,但要求把有價值的那部分無形資產帶到公司來,股東之間內部有協議,工商登記不顯示其內部協議,乾股股東表面上和其他股也是貨幣出資。
以上可見,如果運作得當,乾股可以成為一種合法有效的股權。但並不是說乾股沒有風險,也不是說所有的乾股都是合法的。乾股的違法或無效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1、國家公職人員收受乾股,可能涉嫌受賄。
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乾股或者分紅,是觸犯刑律的,構成受賄罪。有的受賄做法比較隱蔽,雖不以公務員本人名義接受乾股,但以近親屬或朋友名義持股,仍然存在違法風險。
2、股權贈送協議被撤銷,乾股成了空話。
送股本質上是一種民事贈與行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是可以合法撤銷的。因此,為保證股權贈送不能反悔,應當盡量要求辦理贈與公證,或者盡快去工商局辦理股權登記。
3、股東之間的內部協議不規范,無法執行,或者導致股東糾紛不斷。
雖然乾股是送股,但天下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乾股一般不會白送。有的是股權獎勵、員工持股,有的是技術入股、有的甚至是社會關系入股、灰色收入入股。在成為「乾股股東」之前,股東們之間都有內部協議,有的是口頭的,有的是書面的,但這些協議由於沒有專業人士介入,從一開始就是很不規范的「君子協議」,或者股東權利義務表述不清,或者與公司章程、法律發生沖突,或者根本無法執行。這為日後股東糾紛、公司訴訟留下了隱患,而且成為公司長期發展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叄』 乾股股東能否不作工商登記是否強制約定乾股分享利潤後能否約定其承擔虧損
乾股的概念往往存在於民間,特別是私營企業。乾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但其實乾股並專不是指屬真正的股份,而應該指假設這個人擁有這么多的股份,並按照相應比例分取紅利。所以一般不用作工商登記,沒有強制性。
因為持有乾股的人都不具有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所以約定乾股分享利潤後要其承擔虧損也是要事先約定的,要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行。但要注意的是乾股已成為新類型受賄行為。
『肆』 乾股需要辦理驗資、涉及到工商注冊變更嗎依據什麼法律、法規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專紅利;公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不需要變更什麼,只需要簽署一些協議。
『伍』 乾股合法嗎
所謂的乾股通常是不合法的。
現實中有人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出資稱作「乾股」,這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資產價值。經過評估確認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設立時,依法辦理了轉移手續的,應當認為是實際出資,而不是所謂的「乾股」。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因此,在中國公司中並無「乾股」,也就談不上以乾股作抵押。如果是以無形資產出資的股份,你應當查看該公司的工商登記檔案,其名下的股份份額就是其依法可以抵押的股份。
另附:乾股已成為新類型受賄行為,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8日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收受乾股」「期權尋租」等10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類型受賄刑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具體意見。
乾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但其實乾股並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應該指假設這個人擁有這么多的股份,並按照相應比例分取紅利。乾股的概念往往存在於民間,特別是私營企業,在私企的老闆們給予乾股的時候,有的會簽署一些協議,有的沒有,但是基本上無論哪種,持有乾股的人都不具有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有實際控制權的是「實際控制人」)。所以,這種乾股協議不如叫做分紅協議更加貼切。
「乾股」是指股東不必實際出資就能佔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額的股份。中國法律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中國不存在所謂的「乾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所以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情況:某公司注冊資金10000元,在提交給工商局的《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A出資9900元並按照60%的比例分取紅利,B出資100元並按照40%的比例分取紅利,此時B的實際出資額只有1%,但是卻按照40%的比例分紅,這種分紅比例相當於B出資了40%。
同時,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B在承擔責任的時候只是承擔100元錢的法律責任。
由於這種分紅比例是按照法律規定寫在《公司章程》中,並且提交給工商局備案,所以這種所謂的「乾股」即有法律保障的「乾股」。
『陸』 請問乾股股東需要在公司注冊時到工商局備案嗎
如果不去備案,就屬於隱名股東了,
『柒』 如何將乾股合法登記
如果要你的股份合法,必須經過工商登記,否則股東權不受法律保護。
『捌』 乾股合法嗎如果不在這家公司了,乾股還存在嗎
乾股其實情況有各種各樣。但是一般從法律關系的角度看,就是委託持股(不論這個股是不是別人送的),也就是說乾股持有人持有的股份是委託某個股東代持,如果要想在不辦理工商登記的情況下具有法律效力,應由公司出具出資證明,但這種情況很少,畢竟公司給你出了證明,就不可能給名義持有人提供和工商登記記載一樣的出資證明,而且可能導致公司的管理混亂,除非所有股東都認可。但是,計算公司出了這個證明,一旦股權發生變動而公司重新安排出具新的出資證明的話,則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爭議,所以,要想絕對避免法律風險,除了辦理工商登記而獲得公司登記機關對你實際持股比例的認可外,其他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具體還是看你的合同和相應的約定確定。如果還有疑問,建議還是向當地律師做一個全面咨詢為妥。
『玖』 乾股需要工商注冊嗎
不同情況不一樣,比如管理入股,技術入股,是需要注冊的,但有些所謂的乾股只涉及分紅,並不涉及公司實際股份,所以不需要注冊。
『拾』 乾股需要注冊嗎能查看公司帳本嗎
沒有在工商登記的股東不受法律保護,沒有真正意義的股東權利,主要是看老闆是否守諾言給你分紅,最好是去工商辦理公司股東變更手續,把你寫進公司股東的名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