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總體目標是什麼
根據《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版逐步均等化的權意見》(衛婦社發〔2009〕70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總體目標是:
通過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明確政府責任,對城鄉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到2011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得到普及,城鄉和地區間公共衛生服務差距明顯縮小。到20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機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2.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用於什麼地方
國家基來本公共衛生服務經源費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進行健康教育
預防接種
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處置
衛生監督協管
0-6歲兒童健康管理項目
孕產婦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中醫健康管理
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健康管理
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有哪些
1、9大類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
2、由各省、市、區縣確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補助標准。
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來務項目有14項內容自。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4)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投入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5. 中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提高至多少
日前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司獲悉,2018年我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回補助標准提高至55元。
據了解,新增經答費主要用於鞏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等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覆蓋面、適當提高服務補助水平、細化和完善服務內容;統籌安排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和健康素養促進兩個項目經費等。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完成2017年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各地要繼續做好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著力提高工作質量,合理確定農村地區鄉村兩級任務分工,把各項任務抓實抓好。
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未來發展
從2009年起國家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增加部分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步向城鄉居民提供,到2011年,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機制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的城鄉、地區和人群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到2020年,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機制趨於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進一步增加,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
要實現上述目標,在投入方面,一是完善政府對專業公共衛生的投入機制。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人員經費、發展建設、公用經費和業務經費由政府預算全額安排,服務性收入收繳財政專戶或納入預算管理。二是完善政府對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機制。政府負責其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按國家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經費、設備購置經費、人員經費和其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使其正常運行。三是建立和完善城鄉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按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不低於15元,2011年不低於20元。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對困難地區給予補助。四是繼續支持實施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09年增加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等項目。
建設方面,一是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重點改善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和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提高應對重大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二是積極推廣和應用中醫葯預防保健方法和技術,充分發揮中醫葯治未病的作用。
管理方面,一是加強規劃。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合理配置公共衛生服務資源。二是加強績效考核。制定崗位服務規范,細化考核內容,規范考核程序和實施細則,並將人員收入與服務績效掛鉤,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三是轉變服務模式。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機構要深入基層和居民家庭,開展面向人群的主動服務。
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7)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投入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