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經工商登記,是否可以行使股東權利
應該說,只有股東名冊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首要依據,是否進行工商登記,隻影響已經取得的股東資格能否對抗公司、股東之外的第三人。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股權轉讓應當以股東名冊為准,即經載入股東名冊後,出資人或受讓人才能夠成為公司股東,才能夠行使股東的各項權利。工商登記只是股東資格的對抗要件,其本身並不影響股東權利的轉讓。當然,需要注意股東名冊作為一個股東資格認定的形式標准,其本身也是可以被推翻的。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權利的實際行使以及對公司的實際出資等事實都可以在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時作為對股東名冊的對抗依據。
不僅工商登記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依據,有時候股東名冊也不是認定股東資格的依據。取得股東資格的關鍵是對公司資本的參與。可以說,像出資證明書、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等都只是證明股東資格的證據,不能取代股東資格本身。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依照本法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由這條規定反推即可知道,出資證明書、公司章程、股東名冊都不是股權轉讓的生效要件,而是股權轉讓後的法律後果。從邏輯上講,也只能是受讓人已經是股東了,然後才能去辦理新的出資證明書,變更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以及通過公司去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至於股東名冊,主要是為了保護公司,公司依照股東名冊認識公司的股東,而無需適時確切地查知股權變動情況,因為這不可能也不必要。公司依照股東名冊發布會議通知,分派紅利,即使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公司只要是善意的,即可免責。而工商登記,則純粹是為了保護與公司、股東進行交易的第三人,因為第三人無從知道公司內部的股權變動,其只能依據工商登記的內容進行判斷。
⑵ 公司股東股權轉讓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有效嗎
私自轉讓股權未經工商核准登記,其轉讓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依據《中華人民共專和國屬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股東,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工商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並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股東向股東轉讓股權,或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的,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對受讓方、轉讓方而言都具有保護意義。
變更股權預約所需資料:營業執照拍照,全體新舊股東身份證拍照(含法人),變更後的持股比例,新的注冊資金
有任何工商和稅務問題,我免費為你解答
⑶ 沒有進行股東的登記算是公司股東嗎
股權依法轉讓後,是否進行登記,不影響股東轉讓的法律效力,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與公司沒有法律上的關系。
股東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在公司股東名冊中進行變更的,股權即發生變動。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股權變更情況是否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法律效力。但未經登記的,對不知股權變更的第三人沒有法律效力。
《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3)公司股東未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股東身份的取得依據的是當事人的約定,並不是工商登記。
那麼工商登記在股權變更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有重大事項發生變更,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增加股東、增加公司的注冊基本,均屬於公司的重大變更事項,都應依法修改公司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出具出資證明書和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
由此,以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僅是公司的行政義務,不履行這一義務並不意味著否定內部出資人的股東身份,工商登記只是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一種公示方式。
在司法實踐中,有限責任公司未置備股東名冊,或者因股東名冊登記管理不規范,未及時將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記載於股東名冊,但以其他形式認可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股東身份的,出資人或者受讓人可以向公司主張權利。
股東向公司主張權利,公司僅以其未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登記抗辯的,人民法院對其抗辯不予支持。
因此,你無須擔心自己的股東地位由於沒有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否定。但是,工商登記確認依然是個重要環節,經過工商登記,即可起到公示作用,可以有效對抗第三人。為了明確股東身份,以及防止日後可能發生的股東權利行使的受限,你還需要積極的要求公司依法履行有關登記義務。
如果公司依然消極應對,既不將你的姓名記載於公司股東名冊,也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股權並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司法
⑷ 法律知識: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是否具有股東資格
確實存在公司來在工商局的登記股源東與實際股東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在公司內部涉及股東之間的糾紛中,法律並未明確規定未經登記的股東不具備股東資格。如果公司向出資股東簽發了出資證明書,同時記載了該股東的姓名、身份證號、出資時間、出資金額等內容,按照法律規定,已符合股東名冊的要件;工商登記只具有對第三人公示股東權利的功能,並不具有設立股東權利的作用,股東資格不因未工商登記而被否定。
⑸ 股東沒有工商注冊算正式股東嗎
王女士不是公司的股東。股東資格認定以工商局登記的為准,公司發起人在一內個公司成立的時容候,作為股東出資的規范程序應該是股東把自己的出資打入到公司組建的臨時指定賬戶,然後由銀行出具出資證明。股東名單上對出資的股東要有所記載,而且要發給他帶有相應編號的出資證明書。 相關法條——法律界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 公司名稱; (二) 公司成立日期; (三) 公司注冊資本; (四) 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 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 第三十三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 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 股東的出資額; (三) 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處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⑹ 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我能否取得股東資格
問:我與本村的胡強、呂林合議成立一公司。我暫時無錢,提出等段時間再行出資,胡強、呂林表示同意,並在公司的章程中明確了我的股東身份。但公司成立後工商登記的股東只有胡強、呂林二人,且注冊資本也為二股東投資款之和。我一直不知自己未被登記,因此一年內數次以股東身份出資,公司均出具股款收據並多次向我分紅。請問我現在是否屬於該公司的股東?
讀者:文靜山
答: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此可見,工商登記只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和股份公司發起人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意義。記載於公司登記機關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並沒有創設股東資格的效果,就股東資格而言,工商登記並非設權程序,只具有對善意第三人的證權功能。只有在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的情況下,才具有實際的法律審判意義,當公司內部由於股東資格問題發生爭議時,工商登記的確認結果不具有確認股東資格的決定意義,其證明力並不比其他證據要高。確切地說,工商登記只能是在解決外部關系的股東資格糾紛中起到證據的作用。公司章程是在股東之間就股東資格及其權利義務發生爭議時,在各形式要件中具有優先的效力;而工商登記是在涉及公司股東與第三人的關系時,對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優先的效力。
因此,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為股東不影響股東資格的取得,你現在還是公司的股東。江蘇邳州市人民法院衡永紅李曉東第1頁共1頁
⑺ 股東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出現新股東,該怎麼辦
召開股東會,分配股權後,再到工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公司其他證件也要做相應變更。如之前沒有做過變更,現在又有股權變動,那就一次性辦完了。
⑻ 不在工商登記上注冊的出資人算不算公司股東
不是,但可以依法主張相應的權利,例如:
當事人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或者依法繼受取得股權後,公司未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當事人請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下列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前述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義股東將登記於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有權追回;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股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股權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股權依照法律規定已經登記。
受讓人依照前述規定取得股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以登記於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義股東根據前述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後,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⑼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沒有到工商部門備案登記其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東具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公司股東享有的權利主要有:
(一)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獲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
(二)參加或者委派股東代理人參加股東會議;
(三)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行使表決權;
(四)對公司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督,提出建議或者質詢;
(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轉讓、贈與或質押其所持有的股份;
(六)依照法律、公司章程的規定獲得有關信息,包括: 繳付成本費用後得到公司章程; 繳付合理費用後有權查閱和復印:
1、本人持股資料;
2、股東大會會議記錄;
3、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
4、公司股本總額、股本結構。
(七)公司終止或者清算時,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參加公司剩餘財產的分配;
(八)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所賦予的其他權利。 公司股東承擔的義務主要有:
1、遵守公司章程;
2、依其所認購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繳納股金;
3、除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
4、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應當承擔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