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通通達指數公式
A 由圖可知,甲、乙、丙三圖邊的數量與頂點數量之比分別為0.8、1、1.4。即甲、乙、丙三圖交通的聯結度為0.8、1、1.4。
B. 指數計算,詳細步奏
如圖所示
C. 交通指數的計算方法
交通指數是對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動態車輛位置信息(簡稱浮動車數據)進行深入加工處理獲得的,有超過3萬余輛浮動車數據通過通信網路實時回傳給數據處理中心。首先對車輛位置數據處理,得到不同功能等級道路的運行速度,然後根據道路功能不同以及流量數據計算該道路在全網中所佔權重,最後通過人對擁堵的感知判斷,給出換算到0-10的指數指標值。
交通指數計算最小時間單位是15分鍾,指數值可以實時動態地反映全路網的運行狀態,通過定義通勤早、晚高峰或者節假日高峰等不同統計周期,可以得到工作日高峰平均交通指數、日交通指數最大值等反映一天典型交通特徵的指數。
D. 關於CPI指數的計算方法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
CPI表示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100元,那麼:
以1995年為基期
CPI 1995= (1000/ 1000)*100%= 100%, CPI 2000=(1100/ 1000)*100%=110%
2000年的通貨膨脹率= ((CPI 2000- CPI 1995) / CPI 1995)*100%= 10%
統計方法
各省(區、市)調查總隊要在當地抽選調查市縣和價格調查點。目前我國調查地區樣本總數共有550多個市縣,采價點樣本近3萬個,近4000名受過專業培訓的價格採集員從事價格收集工作。
第一步,調查市縣自主選定價格調查點。
這些市縣要確定價格調查的商店、農貿市場和服務網點(統計術語稱之為調查點),調查點的確定方法如下:首先,將所有調查網點分別以零售額和經營規模為標志,從高到低排隊;然後,依據所需調查點數量進行等距抽樣,並結合大小兼顧及分布合理的原則抽選。
第二步,價格採集。
各省(區、市)都有固定的價格調查人員和臨時調查員按統一規定進行價格收集工作。調查點確定以後,各市、縣價格調查人員就要按照規定時間對選定的商店、市場和服務網點的商品或服務價格,採用「三定」原則進行收集調查登記,「三定」原則即定點、定時、定人直接采價。
定點,就是到已選定的調查點,即固定的調查商店和農貿市場,以保障價格資料來源的穩定性和可比性。定時,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時間來采價,這是保證基期價格和報告期價格在時間上具有可比性,因為採集價格的時間不同,商品的價格也存在差異。
這一點鮮活商品體現的最為明顯,比如鮮菜,通常是上午剛上市時價格高一些,晚上收市時價格則低一些。因此,在進行價格調查時,不但每個月的調查次數和日期應保持一致,每次調查的時間也應相對固定。
定人,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由固定調查人員去調查,這是為了避免因調查人員的頻繁變動而引起的人為價格調查誤差,保持價格資料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比性。同時各地也常常利用價格採集點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作為輔助性調查工具。
實際采價時還有以下一些原則:同一規格品的價格必須同質可比,即產品性質基本相同可以進行比較;如果商品的掛牌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不一致,應調查採集實際成交價格;對於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如鮮菜、鮮果等鮮活食品),至少每5天調查一次價格;
一般性商品每月調查採集2-3次價格。第三步,數據上報。調查市縣每月將調查的價格資料通過網路上報給省(區、市)調查總隊,經過審核後由調查總隊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數據上報到國家統計局。
(4)公共交通服務指數計算擴展閱讀:
CPI指數的基本功能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E. 請問一下城市公共交通人均出行出行次數是怎麼計算的加急~~
這個在 公交公司都有統計數據的!
F. 居住區居住小區組團三者在人口規模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及綠地指標方面是怎樣的
住區 居住區 居住組團
人口 3~5萬 1~1.5萬 1000~3000
道路寬度 ≥12m 6~9m 3~5m
綠地指標 >10000㎡ >4000㎡ >4000㎡
至於專公共服務設施,種類太屬多,一般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指標,即使在一個城市中,也會因為開發地塊的地理性質不同而導致人口容量的大小差異,從而引起公共服務設施的變化。一般情況下,以「千人指標」為計算的標准,這是一項較為復雜和細微的工作,也是涉及面很廣的城市建設技術政策,只有通過對各行各業的大量調查研究和預測,並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制定出符合該城市該區域的相應的指標。
G. 指數計算,算暈了
詳細見下圖,滿意請採納。
H. 北京市的交通擁堵指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知道一部分,也不一定全面,可以參考。
首先是單位,這個不是交管局搞的,是交通委。
據說有個系統叫「浮動車」什麼之類的,大概意思是監控北京市的計程車,通過計程車的車載GPS計算在每條路上的計程車平均車速。可能也有部分其他車,但應該是以計程車為主的。幾萬個樣本吧。
I. 北京市的交通擁堵指數計算公式為什麼和深圳市的計算公式不同
因為兩個城市面積相差大,北京要比深圳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