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應屆生在太倉落戶的檔案接收單位名稱是什麼其詳細地址落戶地址落戶所屬警署黨員接收黨組織
太倉市人才服務中心 和 太倉市人才市場 已經撤銷,現在叫做 太倉市公共就業服務管理處,接收單位就寫這里。地址是太倉市柳州路38號。 本人在人社局工作,有問題你直接打53521664咨詢
落戶所屬警署:城中派出所
黨組織:太倉市人才市場流動黨員支部
『貳』 江蘇省太倉市自來水公司:自來水階梯水價格怎麼分類,是否按戶、或人員箅
自來水階梯水價格按年度用水量計算,將居民家庭全年用水量劃分為三個階梯,水價按比例遞增。
第一階梯年用水量基數為216噸(月用水量18噸)及以下,水價為2.95元/噸;
第二階梯年用水量基數為216-300噸(含)之間,水價為3.75元/噸;
第三階梯年用水量基數為300噸以上,水價為6.15元/噸。
(2)太倉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江蘇省節約用水條例》
第十二條 計劃用水戶超計劃取用地下水、地表水等自備水源的,對超計劃取水部分,按照下列標准累進徵收水資源費,並每年向社會公示收費情況:
(一)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資源費;
(二)超計劃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資源費;
(三)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資源費;
(四)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資源費。計劃用水戶超計劃使用公共供水的,實行累進加價收費,累進加價收費的加價部分全額上繳財政專戶,用於水資源節約和保護。
『叄』 為什麼說不斷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因為不斷創新就意味著企業能夠掌握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可以使得企業的產品呈現多樣化,更加容易地走在行業前列。現在國家支持創新創業,雙創平台也有很多,大到國家小到區縣都有,如:安徽省創業服務雲平台、太倉市雙創綜合服務平台、南昌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等,可以去類似平台上尋找創新創業的要素學習。
『肆』 請問太倉的圖書館怎麼借書的
憑有效借閱證借閱圖書。
圖書實行開架借閱,讀者可在館內免證閱覽,憑有效借閱證借閱圖書。圖書借閱期限為30天,每冊書可續借一次,續借期限為15天,逾期按0.1元/天收費,請讀者按時歸還。持有逾期圖書或逾期費未繳清的讀者均不能繼續借書,讀者需要把已經逾期的書歸還,並交清逾期費,才能繼續借書。
辦理外藉手續時,請讀者仔細查閱該圖書有無破損和缺頁,發現問題應及時向工作人員說明。否則責任由讀者自負,並按本館有關規定處理。外借圖書未辦理借閱手續或未經借閱室工作人員許可,請勿擅自攜帶出館。
(4)太倉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借閱證辦理要求規定:
1、本地市民(含少兒)可憑社保卡辦理開通借書功能,不收取押金。無本地社保卡讀者也可憑本人身份證、押金100元;少兒讀者憑本人戶口本或復印件、押金50元即可到總台辦證處辦理「一卡通」借閱證;首次申領「一卡通」借閱證,免工本費10元。
2、讀者「一卡通」借閱證遺失後,請及時到辦證處掛失,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補辦,收取補證工本費10元。因未掛失而造成後果由讀者自負。
3、成人借閱證每次借書6冊,或借閱光碟6件;少兒借閱證每次借書2冊,或借閱光碟2件。普通圖書為21天,光碟為7天。普通圖書、光碟超期應交逾期費每冊(件)每天0.10元。逾期費上限為每證30元。
『伍』 雙鳳的江蘇太倉市雙鳳鎮
全鎮總面積63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5.5萬人。2003年在雙鳳維新村考古發現的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址,將太倉的歷史向前推進到4500年,雙鳳被譽為「太倉之根」同時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衛生鎮、蘇州市知識產權示範鎮和蘇州市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雙鳳鎮緊緊圍繞「二次創業」發展目標,以「提高標桿、提升層次、提速發展」為總體要求,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推動先進製造產業、福地文化產業、水鄉生態產業三大特色產業的逐步形成,構築了雙鳳的產業優勢和品牌特色。
----雙鳳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以204國道為軸心,富豪工業園、溫州工業園、鳳中工業園三大園區為主體的工業走廊已形成規模,入駐企業400多家,總投資額近40億元。根據雙鳳的發展特點,突出特種膠帶、精密機械、汽車配件、生物醫葯等產業特色,打好溫州工業園、五金機電環保專業區、精密機械產業園這幾塊品牌,雙鳳先進製造產業得到了加快發展。
----雙鳳文化底蘊深厚,雙鳳寺、玉皇閣等三教俱全的宗教文化源遠流長,全羊宴、燠雞等美食文化享有美名,龍獅文化獨具特色,歷史文化博大深遠,這四張文化名片,蘊育出別具一格的福地文化特色。為做優福地文化產業,雙鳳鎮以羊肉美食品牌為載體,傾力打造一品羊肉美食街,美食街以明清風格建築為主體,已匯聚了新、老羊肉館共15家,總投資4000萬元。並連續兩年成功舉辦雙鳳福地文化羊肉美食節,以節造市,吸引人氣,助推了雙鳳文化旅遊業的繁榮發展
----雙鳳水資源豐富,生態資源保護良好,為水鄉生態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雙鳳立足長遠做好了5平方公里生態區的戰略性規劃,勤力萬畝特種水產生態養殖基地首期1500畝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其中380畝垂釣區將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生態休閑垂釣中心。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慶豐萬畝水稻豐產方中心示範方拓展到5000畝。川盪牌甲魚、鳳湖牌青蝦、勤立牌梅山豬等生態農產品品牌不斷做大做強。
雙鳳 因寺而名,因教而興,距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故有「千年古鎮、雙鳳福地」之美名;
雙鳳 中國龍獅藝術之鄉,有歷史遺存良渚文化維新遺址,又有「龍獅之鄉、太倉之根」之美譽;
雙鳳 中國羊肉美食之鄉,秉承百年傳統,融合現代品味,更獨具「江南一絕全羊宴」之美食。 雙鳳春秋時屬吳國。
戰國時,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屬越國。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國滅越國,屬楚。
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屬秦。秦廢分封,設郡縣,雙鳳北境屬會稽郡吳縣,南境屬會稽郡婁縣(以吳涇、寺涇、沿門涇、司馬涇為界)。秦漢間,南境建惠安鄉,屬婁縣。
西漢初為荊國吳縣及婁縣地。西漢十二年(前195年),改封劉濞為吳王,雙鳳屬吳。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劉濞封地撤,雙鳳北境屬會稽郡吳縣,南境屬婁縣。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析會稽郡浙江以西地域另立吳郡,雙鳳北境屬吳郡吳縣南沙鄉,南境屬婁縣惠安鄉。
三國時,北境屬吳國吳郡吳縣南沙鄉,南境屬婁縣惠安鄉。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國,北境屬揚州吳郡吳縣南沙鄉,南境屬婁縣惠安鄉。
東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封皇弟司馬岳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北境屬揚州吳國吳縣南沙鄉,南境屬婁縣惠安鄉。咸康七年(341年)在南沙鄉設立南沙縣,隸於晉陵郡。
東晉咸康年間(335—342年),北境建雙鳳鄉,屬揚州南沙縣雙鳳鄉,南境屬婁縣惠安鄉。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吳國為吳郡。仍屬揚州。
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南境惠安鄉隨屬信義縣。北境雙鳳鄉仍屬南沙縣。大同二年(536年),分信義縣置崑山縣,南境屬吳郡崑山縣,北境屬晉陵郡南沙縣。大同六年(540年),於南沙之地置常熟縣,北境屬信義郡常熟縣。
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分揚州吳郡地置吳州,北境屬吳州吳郡常熟縣,南境屬吳郡崑山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平陳,吳州改蘇州,廢崑山縣,雙鳳全境屬蘇州常熟縣。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崑山縣,北境屬蘇州常熟縣,南境屬崑山縣。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復改蘇州為吳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北境屬吳郡常熟縣,南境屬崑山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吳郡復稱蘇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蘇州又稱吳郡;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吳郡又復名蘇州,常熟縣、崑山縣隨屬。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繆為吳越王。北境屬吳越國蘇州常熟縣,南境屬崑山縣。貞明三年(917年),蘇州升為中吳府;後唐光二年(924年),又升為中和軍,常熟縣、崑山縣隨屬,鄉隸不變。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改中吳軍為平江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平江軍復稱蘇州,北境屬蘇州常熟縣,南境屬崑山縣;宋政和三年(1113年),蘇州升為平江府,北境屬平江府常熟縣,南境屬崑山縣。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裕元年(1275年),平江府降元,改為平江路,北境屬平江路常熟縣,南境屬平江路崑山縣。
元貞元年(1295年),升常熟縣、崑山縣為中州,北境屬常熟州雙鳳鄉,南境屬崑山州新安鄉、惠安鄉。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取平江路,改隆平府,隸屬隨改。次年,張士誠降元,隆平府復名平江路。
吳元年(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北境屬蘇州府常熟州雙鳳鄉,南境屬崑山州新安鄉,惠安鄉。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常熟州為常熟縣,降崑山州為崑山縣,改昆為昆,南北境隨屬。
明弘治十年(1497年),劃崑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鄉;常熟之雙鳳鄉(5個都);嘉定之樂智、循義兩鄉建立太倉州,隸蘇州府。此後的現雙鳳南北境均屬太倉州的西鄉,北境為州的十六都,南境為州的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
清雍正二年(1724年),太倉升為江蘇省直隸州,雙鳳屬直隸州西鄉。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太平軍攻入境內,隸天朝蘇福省太倉州。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十五日太平軍撤走,恢復清制,隸屬關系不變。
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912年)1月,州縣合並,稱太倉縣。雙鳳隨屬太倉縣。
1949年5月13日太倉解放,建立太倉縣人民政府,雙鳳隨屬太倉縣。1993年1月撤縣建市,雙鳳隸屬太倉市。
鎮境
雙鳳鎮位於太倉市西部。鎮政府駐地離太倉市區10公里。東與城廂鎮偉陽村、電站村、萬豐村、沙溪鎮半涇村相交;南與城廂鎮偉陽村、崑山市周市鎮腰溇村相接;西與崑山市周市鎮的腰溇村、東明村、斜塘村、市北村、西北與常熟市的支塘鎮蔣巷村、豐聯村相鄰;北與沙溪鎮的半涇村、泥橋村相連。
雙鳳鎮處常熟、崑山、太倉三市的交界之地。
鎮名由來
雙鳳鎮名源於雙鳳寺,相傳晉咸康年間(335—342年),河南高僧支遁來建寺,掘地現一石盒,開盒見一對神龜,旋即化作雙鳳飛去。寺成以雙鳳為名,後於晉咸康年間該地的方園百里之鄉,皆以雙鳳冠名。
區劃
【宋、元】北境屬常熟縣雙鳳鄉,南境屬崑山縣新安鄉、惠安鄉。
【明、清】明弘治十年(1497年)建太倉州。全境為屬州之西鄉,其中北境為州之十六都,轄四圖十二圩,南境為州之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
清宣統二年(1910年),奉行城鄉自治。州、縣劃分為1城、24鄉,州轄1城、9鄉,縣轄14鄉。雙鳳屬州9鄉之一。
【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912年)州、縣合並,合稱太倉縣。行政區劃改為1市25鄉,雙鳳為25鄉之一。民國18年(1929年)8月,奉行「縣組織法」,行政區劃改為區、鄉鎮建制。民國19年(1930年)全縣共設9區、358鄉、50鎮。雙鳳為第八區。民國23年(1934年)7月,全縣改設6個區,雙鳳為第六區。民國24年(1935年),推行保甲制度,全縣行政區劃改為6區、93鄉鎮、694保、7363甲。雙鳳為六區,轄12個鄉鎮:雙鳳鎮、直塘鎮、戚浦鄉、日暉鄉、鳳尾鄉、積善鄉、丁江鄉、永寧鄉、雙林鄉、阜民鄉、項脊鄉、織履鄉。
民國26年(1937年)11月,日軍侵佔太倉,次年,恢復6區、93鄉、鎮建制。民國28年(1939年)8月,改為民國初期的26個鄉鎮建制。民國29年(1940年)7月,改26個鄉鎮為區署,復置94個鄉鎮。民國30年(1941年)1月,又改26區為6區,下轄94鄉鎮、699保、6883甲。雙鳳為六區,由原雙鳳、毛市、直塘3個區署合成,下轄12個鄉鎮、106保、1038甲。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縣政府於民國34年(1945年)9月,恢復抗戰前6區、93鄉鎮的行政區劃。次年10月,改為6區、50鄉鎮、335保、4567甲。雙鳳區署轄雙鳳鎮(7保、94甲)、直塘鎮(5保、82甲)、豐上鄉(7保、102甲)、毛東鄉(10保、131甲)、毛西鄉(8保、109甲)、惠安鄉(7保、91甲)。
民國36年(1947年)3月,撤並為3區、25鄉鎮。雙鳳鎮(16保、208甲)、直塘鎮(10保、150甲)、毛市鄉(19保、250甲)歸屬沙溪區。民國37年(1948年)7月以後,又撤銷3個區,改為3個區域,直至太倉解放,太倉縣人民政府成立。
【新中國成立以後】1949年5月,成立太倉縣人民政府,全縣設6區25鄉鎮,雙鳳區轄雙鳳鎮、直塘鎮、毛市鄉。鄉鎮以下仍利用舊時保甲。1949年11月,全縣劃分為8個區、109個鄉鎮、1250個村。雙鳳區轄16個鄉、159個街村。其中:
太平鄉轄12村:小字、安南、月台、安西、安中、安東、大江、安北、雙林、森林、西林、東林。
金星鄉轄12村:廣大、荷葉、鳳凰、葉南、凌涇、雙毛、邢橋、金橋、小陸、長浜、三東、莫干。
翻身鄉轄12村:新涇、馮浜、仗東、仗義、仗涇、項脊、鳳其、鳳錫、孟奣、康義、梅園、中涇。
塘東鄉轄14村:總溇、杜漕、馬漕、吳涇、三合、寺涇、郭家、雙農、東徐、雙涇、鳳新、鳳鳴、和鳳、李和。
慶豐鄉轄8村:東鳳、鳳利、繆鳳、周鳳、鳳凰、姚涇、青秧、迎貴。
戚浦鄉轄14村:迷西、郁涇、小涇、顧丫、鹿西、張涇、陶涇、邱橋、戴涇、橫浜、鹿東、洋漕、迷東、瞿涇。
直塘鎮轄6街:安里、灣東、西中、灣西、普濟、河南。
鳳凰鄉轄10村:吳塘、鳳尾、鳳心、斜涇、鳳凰、新民、沼涇、廟涇、鳳周、龍鳳。
日暉鄉轄9村:青鳳、張涇、戴涇、中涇、瞿涇、埝頭、泥橋、沙渠、養庫。
同新鄉轄10村:三灣、興隆、西南、何庄、西林、保國、雙涇、蔡九、東涇、潘涇。
雙鳳鎮轄8街:起鳳、和平、東新、永平、新民、新政、太平、西新。
新安鄉轄11村:鳳新、新涇、鳳西、斜塘、洗馬、近市、寺前、新南、東新、璜涇、建國。
民力鄉轄8村:柴場、九里、三官、民涇、王涇、雙浜、新新、永樂。
民樂鄉轄9村:西徐、嚴涇、新民、勇員、胡廟、雞鳴、丁江、大灣、六同。
維新鄉轄7村:木涇、東涇、車浜、福利、福新、安全、永安。
新毛鄉轄10村:中心、陳涇、新寧、大溇、南園、善涇、巷西、岳河、蘇王、架木。
1954年8月,全縣改為6區、108鄉鎮、雙鳳為6區之一。
1956年3月,撤區並鄉。全縣為4區、33鄉、3個縣屬鎮。雙鳳區撤銷,塘東鄉、雙鳳鄉、直塘鄉歸屬沙溪區,金星、新毛鄉歸屬城區。
1957年7月,撤銷區制,33鄉合並為14鄉,縣屬鎮不變。雙鳳鄉屬14鄉之一。
1958年9月,全縣實行公社化,政社合一。雙鳳公社屬14公社之一,轄10個大隊。
1960年,將10個大隊劃為20個大隊,至1965年劃為24個大隊。
1966年,縣區域調整,將雙鳳公社的鳳凰、青秧、直塘、泥橋、沙渠、青鳳等6個大隊劃給新建的直塘公社管轄;將新興、新湖、民樂、民豐等4個大隊劃給新建的新湖公社管轄。雙鳳公社轄14個大隊。1966年漁業改革時,新建雙漁大隊,雙鳳轄15個大隊。1968年4月,社鎮改為革命委員會。1981年9月,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原稱。1983年7月,體制改革,恢復鄉鎮人民政府,並設經濟聯合委員會,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和經濟合作社,生產隊,改稱村民小組。行政區劃不變。
1993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雙鳳鄉,建雙鳳鎮,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1999年9月,並為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000年7月,撤銷新湖鎮,並入雙鳳鎮。轄2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2004年4月,調整為1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2006年9月調整為9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慶豐、鳳中、黃橋、勤力、泥涇、維新、新湖、新衛、新闖村委會,雙鳳、湖川橋居委會) 。 江蘇太倉市雙鳳鎮域總面積為62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人。轄社區居委會(雙鳳、湖川橋);村委會(南新、塘東、鳳新、慶豐、繆涇、鳳東、鳳中、新揚、黃橋、同新、勤力、新紅、泥涇、湖川、維新、新湖、新樂、新星、新衛、新立、共和、新闖、南圩)。
在太倉市委、市政府「科教興市、以港強市、國際經濟化」三大發展戰略的有力推動下,雙鳳鎮以「一年打基礎、兩年求提高、三年謀跨越」的思路,依託良好的區域位置資源,充分發揮「沿江」、「沿滬」優勢,主動接受上海浦東開發區和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的輻射,並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配套服務,傾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平台。通過近兩年來的努力,雙鳳經濟社會呈現出跨越發展的新態勢。 一文人
⑴據清道光年《雙鳳里志》載:自明至清道光年,雙鳳籍進士28名,舉人50名,進士名單分列如下:朱昶、陸昶、唐韶、范輪、蔡坤、顧守元、周墨、徐禎卿、朱辰、周坤、周在、唐符、茅貢、朱郟鼎、周土、顧允楊、徐 、張振之、龔起鳳、周鐸、丁元復、劉玉成、錢九思、錢世錦、唐孫華、陳福、顧 。他們出仕在外,皆有美譽。
⑵吳中四才子之一徐禎卿
據《雙鳳里志》載:徐禎卿,字昌國,一字昌谷。他的祖上從洛陽遷來雙鳳,父因補長洲縣學生,流寓郡城(蘇州),徐禎卿年少時與祝允明、唐寅、文微明號稱四才子。以進士授大理寺評事。與大梁李夢陽、信陽何景明友善,肆力為詩歌,其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
⑶《永樂大典》編纂總裁陳濟
陳濟,字伯載,陳洽之兄,官至右春坊左贊。明初,陳濟是個沒有功名(未參加科舉考試)的大學問家,他博學強記,時人稱他《兩腳書櫥》。其弟陳洽任大理時,太宗對洽說:「聽說你有兄,博學而能寫文章,可任修史之職,你可諭聯意!」於是陳濟召去京師修史。陳濟秉性善良而謹慎,皇太子很尊重他。五位皇孫都跟隨他學習經學。永樂年間,陳濟應詔修《高廟實錄》,他與學士解縉等為編纂總裁。永樂中,明成祖朱棣下詔纂修《永樂大典》,總裁官為學士胡廣、楊榮、金幼孜。惟陳濟以布衣薦入編修館任總裁,編采中遇不明白之事,都向他請教,故大家稱他為陳頭巾(頭目)。
⑷明末婁東著名文士顧夢麟與顧湄
顧夢麟,字麟士,人稱織簾居士,世居雙鳳,後因避時亂,流寓常熟唐市,與當地名士楊彝相友善,時人並稱「楊顧」。兩人慨然思振時弊,相與講說辨難,力明先儒之學,遠近稱弟子者不下數百人。明天啟四年(1624年)顧夢麟與楊彝、張溥、張采等同道相聚常熟唐市,約定創辦應社(復社前身)。顧夢麟著《四書說約》20卷、《詩經說約》28卷、《四書十一經通考》20卷、《織簾居詩集》4卷、《中庵瑣錄》1卷、《韻珠》4卷、《雙鳳里志》8卷等著作。
顧湄,字伊人,縣諸生。為顧夢麟養子。少能詩,承繼家學,拜陳瑚(確庵)、吳偉業(梅村)為師。吳偉業曾選《婁東十子詩》、列其名於黃與堅、周 之後,位居第三,著《虎丘山志》、《載庵集》、《水鄉集》、《太倉詩選》、《 物詩選》、《載庵瑣錄》等著作。
⑸康熙年有名進士陸毅和唐孫華
他們同在康熙27年(1688年)戊辰科中式,金榜題名。
陸毅,字干迪,號匪 。平原陸姓,在元代從上海浦東遷到太倉雙鳳之後,到清朝陸毅一代,已是遷婁第十二世祖。本邑清代道光庚辰科狀元陸增祥為十八世祖。陸毅於康熙33年(1694年)到江西新建縣任知縣,因「為政精勤,修水利,舉義學,捕劇盜,察冤獄」擢升戶部主事。不久,官至陝西道監察御史,協理山西道事,奉命巡視北京中東兩城。陸毅著述甚豐,有《自知錄》2卷,《入台偶筆》、《巡城瑣記》、《北廬詩鈔》2卷等。唐孫華,字實君,別號東江。55歲中進士,曾「選陝西朝邑知縣,召試詩賦,遷禮郭主事,調吏部。」康熙35年,充浙江主考官,以失誤辭官歸里。他幼有神童之目,體貌清癯,博聞強記,言論風采傾一時,尤熟於史事,為詩古文引筆千言,著有《東江詩鈔》等。
⑹太倉四先生之一陳瑚
陳瑚,字言夏,號確庵,崇禎舉人,明末清初學者,太倉四先生之一。先生精研理學,學說博大精深,以經世自任。世儀《格致篇》首提「敬天」二字,先生潛心研究頗得要領,認為只要加強德學修養,「人皆可以為堯舜」。明之後,隱居雙鳳蔚村,先生帶領鄉人築圩御水,使農田獲得豐收;先生倡導孝友、 愛,鄉風為之一新。清初詔舉隱逸,先生力辭。卒後,門人私謚安道先生,故居立為安道書院。
⑺郟 (北宋水利專家)後裔郟鼎
郟鼎,字薦和,號梅岩,宋司農郟 的後裔。他曾祖名璇,出贅於雙鳳里劉氏,始為里人。郟鼎聰明俊秀勤力學習,成進士後現政於工部,授官知嘉定州改茶陵,繼提拔為工部都水員外轉營繕郎中,再升為浙江右參議,未滿年,罷官歸里,辟樊春圃。
二官吏
⑴兵部尚書陳洽
陳洽字叔遠。陳洽於明洪武年間,經地方推舉及大吏引薦任兵科給事(軍 官),朱元璋很賞識他,賜其一襲金織羅衣。永樂初,安南兵起,朱棣命陳洽赴廣西參謀軍務,不久,平定安南,繼而跟隨永樂帝北征九年,參與軍機,授兵部尚書。陳洽戰死於疆場,朝廷追贈他為《少保》頭銜,賜謚號《節憫官》,民間呼其為「節憫公」。明永樂13年,官府在雙鳳迎仙橋南為陳洽建尚書坊。明宣德四年,在雙鳳影仙潭為陳洽建宗祠。
⑵湖州府通判周錫
周錫字子純,號芝山,晚號七岡老人。嘉靖中,因貢生謁選進京,授官湖州府通判。為官清正,文武雙全,敢於直言,御史們都敬畏他,著書立說垂三十年。著有「鳳林備采」等著作,在「鳳林備采」中,周錫為民請命,敢於抨擊州大夫,已屬難得,並提出「賢能官」,應「為民先事會計」,以勉後事者,實屬可貴。
⑶福建參政陸昶
陸昶字孟昭,號微庵,因進士歷任刑部郎中官職,判決訴訟,公正明恕。又因為文才好,出任河南、山西參謀眾事,又升福建省參政,巡迴視察海防。以前該地海盜劫掠殺人,終不得破案,陸昶到任後,馬上擒得盜首,正元以法。漳州和泉州兩郡城,常受潮水沖蝕,他派人築堤岸,免除水患,後因被奸人誣告免官回故里。陸昶祖居雙鳳,年少時遷入州城(太倉),發跡後,州城為其建賢科坊,進士坊,晝錦坊。
⑷浙江按察副使張振之
張振之,字仲起,號 士,官至浙江按察副使。因積勞成疾回家亡故。為政清正廉潔,他為台臣告辭時,僅拿著五金出都門,在吉安罷官時,俸余不滿三金,解任兵備時,家人拿公家一隻銅盤,出境五里後被振之發覺,即命家人丟在章江中。是時,江南有七樣弊政,振之能昌言無忌。亡故後,兩衛官軍,涕泣要求上官為他立專祠。故在杭州及太倉均有張振之專祠。州城(太倉)文政輔張振之祠堂廢後,其玄孫張繼芳在其家鄉鹽鐵塘之東蔡涇河北岸又建祠堂,後來演變為張繼芳廟。
三佛老
⑴雙鳳寺創始人支遁
支遁,又名支道林,東晉著名佛教學者,河南開封市南人。二十五歲出家,後至建康(今江蘇南京)講經,與謝安、王羲之等友善,好談玄理。注《莊子,消遙游》,見解獨到。作《即色游玄記》,宣揚「即色本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有《釋即色本無義》等。
支初居余航山,後來吳住支硎山。東晉咸和中來南沙(雙鳳舊屬南沙),創立雙鳳寺。
⑵普福觀創始人周靜清
周靜清,號靜境,又號陸孫,世居雙鳳。年少時喜愛道家之學,也兼通百家之言。後游江西龍虎山,拜演道靈應沖和元靜真君為道士。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回雙鳳創建普福觀,制授清寧抱一凝妙法師,為普福觀開山始祖主持提點,歷加平江路道 提調山西三宮觀事,後置提點銅章,為五品道官,終年六十歲。
⑶雙鳳寺中興開山祖濟普
濟普字穆文,一字潤堂。靈隱具德和尚法嗣。原名溥德,參學後道行日進,具德命改為濟普。其人精神勇邁、才識過人,立志起建廢剎,清順治辛卯(1651年)孑身卓錫於雙鳳寺,時大殿東地一片丘墟,他拮據興建,次第落成,為雙鳳寺中興開山祖。
『陸』 2020年度「太倉科技領軍人才計劃」 申報支持哪些領域
一、支持領域
聚焦符合太倉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在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團隊。
二、支持類型和條件
1.創業領軍人才。重點支持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來太倉創業,特別是懂技術、懂市場,在相關領域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對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起到引領支撐作用的領軍人才(團隊)。基本條件如下:
(1)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5年1月1日後出生),具有3年以上研發、管理工作經歷或自主創業經歷,並取得較突出業績;
(2)創業項目掌握相關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潛力;
(3)申報人應為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務),且主要精力在太倉企業。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股權佔比一般不低於20%或為自然人第一大股東,且已到位的現金出資(實收資本,不含技術入股)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通過持股公司出資的,除上述條件外,持股公司在申報企業的現金出資不少於200萬元人民幣。優先支持全職來太創業的人才。
對於外籍人才,如果創業公司注冊為內資公司,其股份可由直系親屬(夫妻、父母、子女)代持。
(4)第一批(上半年)受理2019年7月1日-2020年4月30日之間來太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相關工作的創業人才;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之間來太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相關工作的創業人才。企業須有2名以上非股東(全職員工股權激勵的亦可認定為非股東)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2.創新領軍人才。主要支持到我市科技型企業領銜科技創新工作,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創新人才。基本條件如下:
(1)具有博士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5年1月1日後出生);
(2)具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關鍵崗位5年以上相關研發管理工作經歷,並取得突出業績,擁有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的產權明晰的核心技術成果;
(3)2018年7月1日後新引進到太倉企業工作,並於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引進相關手續的創新人才。申報人引進企業後能連續3年全職為企業服務;
(4)用人單位給予人才的稅前年薪一般不低於上年度蘇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28萬元以上);
(5)引才企業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①由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特聘專家、省「雙創人才」、「333工程」培養對象、「科技企業家」、「產業教授」創辦;②國家或省認定的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科技型企業、軟體企業、動漫企業;③擁有企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台;④承擔過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的; ⑤獲得過省以上有關部門、蘇州市、太倉市引才計劃單項30萬元以上資助的企業。
優先支持本人對企業有資金投入並佔有股份的人才、企業高薪聘用的人才。
3.科技創新創業團隊。主要支持在相關重點產業領域已取得傑出成績,擁有重大原始創新技術或成果,具備解決重大產業技術問題的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能夠引領和推動產業向高端延伸及跨越發展的具有影響力的重大創新團隊。基本條件如下:
(1)團隊由1 名領軍人才、4名以上核心成員組成。成員間的專業結構和職責分工合理,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明確的主攻方向和研究開發目標,可穩定合作3年以上;
(2)團隊於2018年1月1日後在太倉創業,創辦企業已完成工商注冊且注冊資本不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實收資本不低於注冊資本的50%;
(3)團隊的領軍人才在相關領域具有重要的創新地位和學術影響,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研究水平或成果居本領域、本行業前列,業績突出。團隊領軍人才應為企業主要創辦人,且應符合創業類領軍人才關於股權、出資等基本申報條件,主要精力在太倉。
(4)團隊核心成員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職稱,年齡一般不超過55 周歲,並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較豐富的相關研發及管理經驗、較好業績和成效。核心成員應全職在太倉工作,且申報企業給予稅前年薪一般不低於上年度蘇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28萬元以上),或在申報企業的實收資本中本人貨幣出資100萬元以上;
(5)目前項目已投入經費不低於2000萬元(或者上年度實現銷售收入3500萬元以上),且能夠在未來5年內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4.重點產業領軍人才。支持我市根據先導產業布局,在重點產業領域科技前沿主攻方向引進的領軍人才,須滿足以下條件:
(1)先落戶後申報方式:
①項目符合智能裝備(先進載運核心部件及裝備)產業方向;
②2019年7月1日-2020年4月30日間來我市創(領)辦科技型企業(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且符合創業領軍人才的其他基本條件。
(2)先申報後落戶方式:
①項目符合智能裝備(先進載運核心部件及裝備)產業方向;
②4月30日前已與各區鎮簽訂落戶意向協議,擬於近期在我市創辦科技型企業。人才為擬創辦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且符合創業領軍人才年齡、學歷等基本條件。
③預評審通過後,申報人須於6月30日前完成公司注冊,符合創業領軍人才申報基本條件且通過實地考核後,可按照C類標准給予扶持。通過預評審項目可再次申報一次本級人才計劃,獲得B類及以上資助標準的,按就高不重復給予補差。超過時限或未按照要求完成落戶的,取消資格。
項目若屬於重點產業專項領域或同時符合省「雙創計劃」和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申報條件的,立項時予以優先支持。特別優秀的項目可對年齡或來太時間等適當放寬。同一項目連續申報不超過2次。
三、主要扶持政策
立項的團隊、人才可按照《關於推動創新轉型強化人才支撐的若干政策》(太委發〔2017〕30號)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1.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計劃。根據項目評審情況,分A、B、C三檔進行支持,分別給予200萬元(特別優秀的給予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外地引進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創業項目,免評審答辯直接實地考察,通過後給予B檔資助);根據項目需要提供一定面積的項目啟動場所;100—500萬元的風險投資及最高500萬元的擔保融資貸款。我市申報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類的,該項目自動享受太倉科技領軍人才A類專項經費資助200萬元,已入選B、C類的按A類予以補足。科技領軍人才中,對於轉移來太的滬上產業化項目,符合「四個中心」同時轉移條件的,在評審資助額度上,再增加100%;
2.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根據項目評審情況,分A、B、C三檔進行支持,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
3.科技創新創業團隊計劃。對新立項的科技創新創業團隊,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擔保融資貸款、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等綜合金融支持;根據項目需要提供一定面積的項目啟動場所;優先推薦申報各級、各類科技項目。
立項的團隊、人才可按照《關於推動創新轉型強化人才支撐的若干政策》(太委發〔2017〕30號)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鼓勵和支持領軍人才、團隊做強做大企業,打造蘇州標志性品牌,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享受我市「滾動再支持」政策:(1)太倉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項目,立項後3年內年銷售收入累計超過5000萬元,且通過項目驗收的,再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滾動支持;(2)立項後3年內獲社會風投機構投資額度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按5%給予滾動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享受「滾動再支持」政策的企業,再給予1000萬元以內的擔保融資貸款,優先輔導並推薦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先支持企業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等政策。
『柒』 如何推進生物醫葯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8月的持續高溫擋不住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的步伐,記者在勝涇村附近看到,推土機、壓路機聲音轟鳴,一條寬闊大路在不斷延伸,路邊新入園的南倉金屬、金菱儀表、銘銓環保等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
城廂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技術產業園一期3.3平方公里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開工,縱二路、橫五路、橫二路等五條道路都在抓緊建設和完善提升,其餘的配套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並計劃在年底前全面啟動整個園區8.22平方公里內的道路、橋梁、綠化、路燈等工程建設,力爭園區早日出形態,完善功能。
農戶企業動遷齊頭並進
據介紹,園區范圍內正在進行的農戶動拆主要有兩大片:一片是原南郊工業安置區3.3平方公里內的210戶,其中177戶已完成評估,大部分已簽約,已拆除的有77戶;另一塊是准備新建的南郊農民安居新鎮(佔地900畝)范圍內的222戶,目前也已基本完成評估,簽約和交鑰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為了推進企業的動遷,城廂成立企業動遷組,制定相關動遷、安置辦法,目前正加快推進南郊集中安置小區和安置工業動遷區內的企業動遷工作,已有21家企業完成評估,後續的簽約等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高標准規劃推動轉型升級
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是該市實現工業經濟「三年翻番」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廂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為了更好地建設這一平台,城廂已於6月完成了園區控制性詳規並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正委託設計研究院進行全方位產業規劃。
園區的產業定位依據省、蘇州市和我市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並遵循四個原則,即重點突出「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低碳綠色」、「循環經濟」,著眼建立省級乃至更高級別的工業園區;產業選擇上服從太倉產業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規劃;注重與周邊產業園協同發展;注重與其它鎮區產業錯位、協調發展。
據介紹,園區開發建設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力爭五年內初步形成一區多園、兩個平台、一個社區的格局,多園包括依託崑山光電產業園的光電特色產業園,與安亭汽車產業互動的精密製造特色產業園以及服務我市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生命科技園。兩個平台是科技、人才服務平台,信貸、金融服務平台。一社區是以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為主題、公共服務完善的中小型企業集聚的現代化企業社區。
『捌』 蘇州哪裡有專為打工人而設的法律援助中心啊
蘇州已在2014年9月2日開啟 蘇州12348公共服務平台,蘇州市民只要登陸蘇州12348網站,就可輕松完成找律師、求公證、求法援、尋鑒定、尋調解、學法律、司法考試等業務。
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而設立的一種專門的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都是蘇州各大律師事務所派遣的,法律援助中心是不收費的。
根據《蘇州市公證法律援助實施辦法(試行)》第五條規定,經濟困難,符合蘇州市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因下列事項需要辦理公證的,可以申請公證法律援助: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關系請求經濟補償、賠償的;
(六)因身體遭受嚴重損害請求賠償的;
(七)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要求變更或者解除收養、監護關系的;
(八)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對方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離婚的;
(九)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六條規定,下列當事人辦理公證事項,可以申請公證法律援助:
(一)農村「五保」對象;
(二)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人員;
(三)無固定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
(四)正在享受低保或低保邊緣戶待遇的人員;
(五)領取蘇州市、縣(市)、區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證的職工;
(六)依靠撫恤金生活的人員。
蘇州法律援助中心有:
蘇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江蘇省蘇州市三香路389號
蘇州工業園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 工業園區蘇州大道東328號檔案大廈C區1樓
姑蘇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姑蘇區祥符寺巷54號
平江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江蘇省蘇州市舊學前平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內
金閶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三香路929號
滄浪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十梓街343號
高新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獅山路2號新創大廈322室
相城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元和鎮陽澄湖東路8號
吳中區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吳中區縣前街蘇苑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二樓
吳江市法律援助中心 聯系地址:蘇州市吳江市松陵鎮鱸鄉南路12號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