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局針對舉報牛奶假貨扣押流程

工商局針對舉報牛奶假貨扣押流程

發布時間:2021-07-16 22:47:50

工商局查假貨有權利扣押車輛嗎

如果案件需要,有權利。或者聯合執法,可以讓公安配合。

⑵ 買家到工商局投訴賣假貨會怎麼處理

沒事的,淘寶舉報抄和沒有襲一樣。一個假貨扣0.2分,只要不是全店是假的,都沒事。淘寶規則是扣12分,我今天確定的知道是0.2分,規則上只是拿出來騙人的。 不用擔心,淘寶會很保護你的。就算扣了很多,年末也就清零了,沒大礙。

⑶ 買到假貨想工商局投訴需要帶什麼材料去

假貨,購物發票,第三方機構的鑒定報告,因為不能你說是假貨就是假貨啊,需要第三方專業的機構鑒定才可以的,然後再寫一封舉報信

⑷ 工商局所扣押的東西怎麼要回來

本人在工商局工來作的,你這種情況源我們經常遇到,一般都是某產品當地的經銷商來舉報說某處有銷售他們產品的假貨,要求工商局去查處,其實有些是確實的假貨,不過也有很多是串貨(就是外地經銷商手裡的貨通過某種途徑被拿到本地來銷售)。
如果是串貨的情況其實這不關工商局的事,應該算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普遍遇到的情況是工商局接到舉報必須有所作為,如果什麼都不做被投訴上去也很麻煩,而一些產品的真偽鑒定報告,是要由廠家還出具的,這也應該是最權威的,而廠家一定會維護當地經銷商的利益而把一些串貨也鑒定為假貨。這樣的話,工商局就會按照法規沒收這些貨物,然後再對銷售的人進行行政處罰。
其實這種事情相當於工商局被經銷商當槍使了,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一經查實,絕對不予理會。你的情況來說,你先去工商局問問具體情況吧,看看按照什麼法規處理你,如果認定為假貨的話,應該是沒收,另外你也可以去找找有力的證明人,可以證明你的貨不是假貨

⑸ 向工商局舉報商家賣假貨,工商怎麼不理我

賣假貨確來實不是工商局管,是當地質源量技術監督局管,你可以打12365向他們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五條 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第八條 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主管全國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向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檢舉。
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並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給予獎勵。

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⑹ 工商局查到假貨怎麼處理

會根據情節的輕重進行停產、罰款、扣貨、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 工商部門查到的假貨按以下規定處理: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工商局針對舉報牛奶假貨扣押流程擴展閱讀:

對賣假貨「零容忍」

賣假貨要罰到傾家盪產,對此,很多人都會有強烈的認同感。原因很簡單,制假售假泛濫成災,就與「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大有關系。打假要破困局,必須用重典,讓那些賣假「從舅舅家賠到姥姥家」,否則,利益驅使之下,假貨根本不可能絕跡。

要讓造假賣假付出代價,顯然不是靠發狠話、表決心就行的,關鍵還是要用法律——既要盤活現有的法律資源,更要通過立法及時彌補制度漏洞。

假貨泛濫,首先要反思的,是現有的法律失靈。本來,侵犯知識產權罪早在1997年就寫進刑法了,諸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等等,都有明確的刑罰和問責標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種種賣假行為也有充滿細節的處罰規則。

問題是,很多時候法律沒有被很好地執行,制度文本也就變得形同虛設。當然,現在消費維權遇到困難,也與制假賣假技術手段更加高明,更加充滿迷惑性與隱秘性有關。而且,有些假貨的背後,已經形成一條固化的利益鏈。

在電商時代,這種復雜性更加嚴重,不僅銷售行為本身帶有難以識別的欺騙性,而且很多假貨跨地域,涉及多個廠家或平台,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原因,都給查處追責帶來很多難題。

當前電子商務法律也相對滯後,在界定責任方面還有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通過更細化、更精準、更有利於執行的法律,來為打假提供製度支撐。

所以,在消費維權方面,必須網上網下並舉,來鏟除各種造假賣假現象。當前,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決心,以嚴格的執法對賣假貨現象真正做到「零容忍」,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真正凈化包括電商在內的市場環境。

⑺ 我是一個食品的經銷商,有同行向工商局舉報賣假貨,工商驗貨後證明是正品,請問,我該怎麼反擊,有沒有惡

通過法律途徑還擊

⑻ 產品經人舉報尚未證明就被工商部門以假冒扣留,合法嗎

具體情況不了解,建議您看看《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只供參考,因為不知道你的具體地點。
頒布單位:省九屆人大第十二次會議(第57號)
頒布時間:1999年9月24日

實施時間:1999年11月1日

第一條 為嚴厲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保護經營者、用戶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以及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的違法行為的活動(以下簡稱打假)。

第三條 禁止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禁止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打假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打假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督促各行政執法部門依法開展打假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打假工作。法律、法規規定由其他有關部門負責的,從其規定。

第六條 鼓勵消費者、企業、新聞單位和其他組織及個人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以及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配合政府部門的打假工作。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為假冒偽劣商品:

(一)假冒注冊商標的;

(二)假冒專利的;

(三)盜版復制的;

(四)假冒產地、廠名、廠址的;

(五)假冒認證標志、國際標准採用標志、名優標志、防偽標志等標志的;

(六)不符合執行標準的;

(七)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舊充新,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八)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而無生產許可證或者假冒生產許可證編號的;

(九)國家明令淘汰的;

(十)過期、失效、變質的。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視為假冒偽劣商品:

(一)無執行標准或者無標明執行標准編號的;

(二)無檢驗合格證明的;

(三)無中文標明商品名稱、廠名和廠址的;

(四)限期使用的商品未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偽造、篡改生產日期、保質期的;

(五)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而無標明生產許可證編號的;

(六)應當標明商品規格、等級、所含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而未標明的;

(七)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或者使用不當容易造成商品本身損壞,未標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的;

(八)劇毒、危險、易碎、儲運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未標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的;

(九)利用標識弄虛作假的。

前款所列,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九條 使用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所列的商品為用戶、消費者提供有償服務,或者作為有獎銷售活動的獎品的,視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而為其提供場地、設備、倉儲、運輸服務的;

(二)傳授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技術和方法的;

(三)以製作、刊載、播放、張貼或者其他方式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廣告服務的;

(四)代印、代制或者提供假冒偽劣商品標識或者包裝物的;

(五)為他人隱匿、轉移、銷毀被封存、扣押的假冒偽劣商品的;

(六)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虛假證明的。

第十一條 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案件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的生產者、銷售者、提供服務者(以下簡稱涉嫌行為人)和利害關系人、證明人,並要求其提供有關資料;

(二)檢查有關的財物、場所,查閱、復制、登記保存有關的合同、原始記錄、銷售憑證、帳冊等資料;

(三)封存、扣押有假冒偽劣重大嫌疑的商品以及有關的原材料、半成品、工具、設備;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二條 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案件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名,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第十三條 行政執法人員依法查處案件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和干擾;被詢問的涉嫌行為人和利害關系人、證明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十四條 行使封存、扣押職權的,必須經縣級以上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批准,對被封存、扣押的商品需要檢測或者鑒別的,應當自封存、扣押之日起七日內送檢測或者鑒別。

未經實施封存的行政執法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啟封、轉移、使用、改動、銷毀、銷售被封存的物品。

第十五條 涉嫌假冒偽劣的商品需要檢測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按規定抽取樣品,由法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機構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作出書面檢測鑒定;涉嫌假冒他人商標或者廠名廠址的,可由被侵權企業進行鑒別,被侵權企業應當自收到送檢樣品之日起七日內如實出具鑒別報告,行政執法部門應當自收到鑒別報告之日起七日內作出鑒定結論。

經鑒定屬於假冒偽劣商品的,檢測費由違法行為人承擔;經鑒定不屬於假冒偽劣商品的,檢測費和樣品費由送檢的行政執法部門在辦案經費中列支或者按國家有關規定開支。

封存、扣押的商品經鑒定不屬於假冒偽劣商品的,應當自作出鑒定結論之日起三日內啟封或者解除扣押並返還原主;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第十六條 假冒偽劣商品被查獲公告後,違法行為人自公告之日起滿十五日不到行政執法部門接受處理的,行政執法部門可將假冒偽劣商品連同涉案物品予以沒收,但不免除違法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對所查處的假冒偽劣商品生產者、銷售者建立檔案,公布其單位名稱、字型大小、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假冒偽劣商品名稱和鑒定結論。

第十八條 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案件,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七日內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案件,發現違法行為未構成犯罪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七日內移送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查處。公安機關或者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受理的,應當將查處結果書面告知移送部門;不受理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移送案件時,應當將調查材料和封存扣押財物一並移送,不得將涉案人員和財物分開處理。

第十九條 對舉報人,行政執法部門可給予5萬元以下或者實際收繳罰沒款10%以下的獎勵,並為其保密。獎金在辦案經費中列支。

第二十條 生產本條例第七條所列商品的,責令停止生產,沒收假冒偽劣商品和銷售收入,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假冒偽劣商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該批假冒偽劣商品總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相關生產工具、設備、原材料、半成品,並可依法吊銷證照。

銷售本條例第七條所列商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假冒偽劣商品和銷售收入,處以10萬元以下罰款,假冒偽劣商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該批假冒偽劣商品總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並可依法吊銷證照。

第二十一條 生產、銷售下列假冒偽劣商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假冒偽劣商品和銷售收入,並可依法吊銷證照,對生產者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假冒偽劣商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該批假冒偽劣商品總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收相關生產工具、設備、原材料、半成品,對銷售者處以20萬元以下罰款,假冒偽劣商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該批假冒偽劣商品總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一)假冒偽劣食品、食鹽、飲料、酒類、煙草製品、葯品、化妝品、玩具、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

(二)假冒偽劣電器及零部件、電梯、壓力容器、燃氣具、易燃易爆物、機動車輛(船舶)及零部件;

(三)假冒偽劣種子、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水泥、鋼材或者其他重要生產資料;

(四)其他危及人體健康、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商品。

第二十二條 生產、銷售本條例第八條所列商品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拒不改正的,沒收假冒偽劣商品和銷售收入,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 無營業執照的生產者生產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所列商品的,沒收假冒偽劣商品、銷售收入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材料、半成品,處以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假冒偽劣商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該批假冒偽劣商品總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有本條例第九條所列行為之一的,依照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五條 有本條例第十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服務收入,處以10萬元以下罰款,服務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服務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代印、代制或者提供假冒標識或者包裝物的,除按照前款規定處罰外,並沒收假冒標識、包裝物、模具、原材料、半成品,情節嚴重的,沒收生產設備,依法吊銷證照。

第二十六條 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及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的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並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違反本條例規定,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的,其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五年內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職務。

第二十七條 擅自啟封、轉移、使用、改動、銷毀、銷售被封存物品的,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被封存物品總值在10萬元以上的,處以被封存物品總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法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法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一)如實提供假冒偽劣商品的生產地、生產者、銷售者、倉儲保管者、運輸者及其他情況的;

(二)檢舉其他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造成危害的。

第二十九條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或者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服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執法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執法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一條 依法沒收的假冒偽劣商品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材料、半成品,依照有關規定處理,不得直接銷售。

第三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職權包庇違法單位或者個人的;

(二)負有打假責任而不履行職責,或者為違法行為人通風報信,幫助其逃避查處的;

(三)對依法應當將違法行為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而不移交的;

(四)利用職權對舉報人進行報復、陷害的;

(五)利用職權干擾和妨礙打假的。

第三十三條 本行政區域內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活動情況嚴重,屢禁不止的,應當追究當地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處分;對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行政執法部門及其執法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賠償。

第三十五條 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處罰;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所稱假冒偽劣商品總值,是指按同一種的非假冒偽劣商品的市場零售價格計算所得的總金額。

⑼ 工商局查到超市假貨會怎麼處理

根據情節嚴重性定位,沒收假貨,同時進行罰款,對於工商局罰款的繳納時間,在工商局向用戶送達的處罰決定書中會有具體的時間規定,通常情況下都是要求在15天之內繳清。

如果被處罰人逾期未繳罰款的,可由工商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即被處罰人)在被強制繳納罰款的同時,還要承擔法院的執行費和罰款的滯納金(滯納金最多為罰款金額的一倍)。

(9)工商局針對舉報牛奶假貨扣押流程擴展閱讀:

發現超市賣假貨注意事項:

1、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消費者需要注意保留購物小票、產品包裝等證據,購買產品前後注意檢查包裝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消費者如若發現購買產品存在不規范的情形,可憑購物小票等證據維權,也可以直接撥打12315或者向工商部門舉報。

2、消費者應該積極與超市工作人員進行協商退換,如果超市的處理方法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只有這樣才能夠維護個人的利益。

3、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假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閱讀全文

與工商局針對舉報牛奶假貨扣押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