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人民檢察院的偵查監督
偵查監督是法律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
即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依法實行監督,根據中國憲法,人民檢察院實行偵查監督權,目的在於發揮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相互制約的作用,保證正准確合法地追究犯罪,防止和減少冤、錯案件的發生。
偵查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
(1)公安機關在偵查活動中法律手續是否完備,有無非法拘捕、錯捕或漏捕人犯的情況。
(2)在立案、偵查、預審、勘驗、搜查、扣押、鑒定中,有無違法行為。
(3)在訊問被告人和詢問證人中有無違法亂紀、刑訊逼供等情況。
人民檢察院實行偵查監督,主要是結合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的工作進行,如發現有上述違反法律的情況,要及時向公安機關提出糾正意見;對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1)工商局誘供擴展閱讀
偵查監督是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刑事訴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偵查監督有利於保證國家刑事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保證辦案質量。
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可以使偵查機關在偵查活動中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得以及時發現和有效糾正,從而保證偵查活動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進行。
從訴訟程序上保障對犯罪分子的及時、准確、合法的追究,保證國家刑事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防止和避免出現冤假錯案,保證案件的質量。
(二)偵查監督有利於維護公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司法實踐證明,在偵查活動中,不按法定程序和要求收集證據、採取有關的強制性措施,而通過刑訊逼供、誘供、騙供等非法方法取證,或進行非法拘禁等,都將嚴重損害公民的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因此,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就可以及時發現、制止和糾正上述違法行為,從而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三)偵查監督有利於提高偵查人員的執法水平,督促其嚴格依法辦事,更好地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性
人民檢察院通過偵查監督,及時糾正偵查人員濫用職權的違法行為,從而促使偵查機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對嚴格依法辦案的認識和執法水平。
同時通過偵查監督,及時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亂紀行為,提高對公安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公正性、合法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性。
『貳』 國企領導去kTv摟抱女員工,單位只是對其進行通報批評,舉報人不服應向哪個部門繼續舉報
國企領導去kTv摟抱女員工,單位只是對其進行通報批評,舉報人不服可以向當地的監察委員會進行舉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十五條監察機關對下列公職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監察:
(一)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會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三)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四)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
(2)工商局誘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六十二條有關單位拒不執行監察機關作出的處理決定,或者無正當理由拒不採納監察建議的,由其主管部門、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
第六十三條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主管部門、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處理:
(一)不按要求提供有關材料,拒絕、阻礙調查措施實施等拒不配合監察機關調查的;
(二)提供虛假情況,掩蓋事實真相的;
(三)串供或者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的;
(四)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的;
(五)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情節嚴重的。
第六十四條監察對象對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或者監察人員進行報復陷害的;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監察對象的,依法給予處理。
第六十五條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
(一)未經批准、授權處置問題線索,發現重大案情隱瞞不報,或者私自留存、處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干預調查工作、以案謀私的;
(三)違法竊取、泄露調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舉報人信息的;
(四)對被調查人或者涉案人員逼供、誘供,或者侮辱、打罵、虐待、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
(五)違反規定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六)違反規定發生辦案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安全事故後隱瞞不報、報告失實、處置不當的;
(七)違反規定採取留置措施的;
(八)違反規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規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叄』 開個網游工作室,昨天被派出所查,說是黑網吧,調查不是,把我扣留回派出所,硬給我套法律程序,
沒有權利,你沒犯法。
工商沒來查,派出所可以把你的工作室轉交給工商部門來查,如果能證明你沒有經營,那什麼事都沒。如果你涉嫌經營了,那你就是沒有營業執照,文化的也會來查,你經營網路文化沒有辦證,工商有權利沒收你的所有經營設備及看你非法營利的多少來罰款,文化可以處非法營利的5至10倍罰款,如果沒有收費的證據而又定性你的工作室為黑網吧的話,那工商只能沒收設備,文化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
只要你不涉嫌黃、賭及煽動、危害國家主權的信息,沒有任何治安事件,公安部門是不管的,也沒有權利對非法經營罰款的。
罰款及沒收要有國家行政部門開具的正規發票。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還可以向上級行政部門進行行政復議。
歸根結底,你的任何麻煩都是圍繞「經營」二字來的,只要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你沒有經營,誰來查你都不用怕。
就算你真的經營了,只要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不被逼供誘供,從執法的角度來看,舉證你也很難,除非當場抓到有人在你工作室上網,並作為證人指證你收費。
『肆』 陳滿案,蒙冤23年,什麼概念
您好!陳滿蒙冤23年,終於被宣布無罪釋放,說明求得司法公正是何其難啊!
下面是陳滿案全記錄
1992年12月25日
海口市上坡下村 109 號發生一起殺人焚屍案,陳滿被當地警方鎖定為兇手,隨後被羈押。
1994年11月22日
歷經一、二審,陳滿被判死緩,服刑至今。
23年間
陳滿父母陳元成、王眾一夫婦和家人,開始了「陳滿無罪」的申訴路。
2015年2月22日
清華大學法學院易延友教授和四川容德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萬瓊向最高檢察院遞交了陳滿冤案申訴狀。
2015年2月16日
易延友收到最高檢的「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最高檢決定就陳滿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015年4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消息,指令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陳滿故意殺人、放火一案進行再審。
今日
陳滿案再審在海口開庭。
12月28日,海口美蘭監獄,大哥陳憶夫婦和陳滿交流將近半個小時。走出監獄,陳憶說,和10年前來看陳滿時相比,弟弟老了黑了瘦了,但這次精神狀態要好很多。
陳滿案再審時間臨近,長年關注並為陳滿奔波的多位律師,相繼趕到海口。律師群中,有一審和二審辯護律師曹錚,還有曾在監獄與陳滿面對面一整天的律師陳建剛,以及再審出庭律師清華大學法學教授易延友和川籍律師王萬瓊。「我們希望親眼見證陳滿回家,因為這是我國法治進程,最值得記錄的時刻。」曹錚說。
12月28日晚,華西都市報記者還輾轉與辦理陳滿案的警方——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區分局(原振東區分局)政治部負責人取得聯系。在電話里,這位負責人表示,因年代久遠,當年承辦該案主要民警,已陸續退休。而他本人,於2003年進入分局工作,對陳滿案完全沒有聽說過,所以不知情,故不便作任何評說。
陳滿一審律師
寫了77次申訴材料,幾乎全部石沉大海。「我開始灰心了。畢竟,時間越久,翻案的機會就越渺茫
A 再審前一天大哥:「為弟弟騰出了向陽的屋子」
12月28日,陳滿案再審的前一天,海口下著小雨,有點涼。
美蘭監獄,陳滿的大哥陳憶攙扶著愛人李宇琪來到這里。
他們帶著從老家四川綿竹給陳滿買的一身新衣服,專程給弟弟送來。
夾克、粉色襯衣、西褲還有皮鞋,大嫂李宇琪說,這樣的著裝顯得正式。「襯衣選擇粉紅色,是想像征有好兆頭。」
「衣服沒有讓送,但破例讓我們跟陳滿見了面。」陳憶說,陳滿顯得很平靜,可能是在監獄里呆久了,整個人都麻木了,「弟弟老了黑了瘦了,但能感到他精神還不錯。」
會面中,陳滿問大嫂侄兒的情況,當得知侄兒已經結婚後,他點了點頭。
陳憶說,家裡三兄弟只有他有一個兒子,兩個弟弟都沒有結婚生子,「二弟(陳滿)跟我們的最後一張合影時,我們兒子還抱在手裡,如今都27歲了,都結婚了。」說到這里,陳憶很是感慨。
雖然衣服沒有送到陳滿的手裡,但是陳憶夫婦依然感到很高興,「提前和陳滿見了面,說上了話。」
由於親屬會面不能談案情,三人就聊了一會兒家常。陳滿問陳憶住哪裡,安全不,也問了老家爸爸媽媽的情況,「雖然前不久才打了電話給父母,但他還是很惦記。」陳憶說。
此前,母親王眾一說,她們老兩口身體不行了,不能去看兒子出庭了,「我們去了怕回不來了。」
王眾一說,家裡就全權讓老大陳憶和大兒媳去,「我倒是想他們兩個人去能三個人回來。」
「從10點半開始會見,只聊了半個小時。」陳憶說,他和弟弟差不多有10年沒有見面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感覺還有好多的話沒有說,「期待他明天就能出來和我們團聚,一家人坐在一起慢慢聊。」
陳憶說,爸爸媽媽為了迎接弟弟回家,還專門腌制了兩塊臘肉,彈了兩床新棉絮,和一套新的床上用品,還把他以前住的那間向陽的屋子騰出來,准備給弟弟住。「希望他回家後忘掉監獄,忘掉那些陰暗的東西,忘掉過去的痛苦生活,每天睜開眼睛就能看到陽光。」
律師:「如出獄會尋求合理的賠償」
28日下午3點,陳滿案再審辯護律師易延友和王萬瓊來到美蘭監獄會見陳滿,做開庭前的最後溝通,告訴他庭審的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
會面從下午三點持續到五點,王萬瓊律師向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了會面的一些情況,她說,「除了告訴他流程,更重要的是給他梳理一下當年的證人證言,還有就是幫他回憶當年的一些庭審情況,畢竟過了這么多年了。」
由於時間有限,王萬瓊只給陳滿梳理了十多個證人證言,「太多他也記不住。」
陳滿案再審的另一位辯護律師、清華大學法學院證據法研究中心主任易延友教授對於本案則表示,「我認為陳滿是無罪的,最高檢也做了史無前例的無罪抗訴,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讓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
而就陳滿案後續的賠償問題,易延友說,等陳滿出獄後再說,「坐了20多年的牢,加上一些別的原因,對陳滿的身體、精神和心理都造成了損害,會為他尋求一個合理的賠償。」
同學同事來了,希望能接陳滿回家
陳滿當年在綿竹縣(今綿竹市)工商局的同事姚軍也一直關注著陳滿案的再審,當得知29日再審的消息後,也從老家趕了過來。
據陳滿大哥陳憶介紹,陳滿和姚軍兩人曾一起下海,後來姚軍又回到綿竹。
陳滿的高中同學王代斌也來了,「他們是來接陳滿回家的。」陳憶說。
據陳憶介紹,他們三兄弟當年讀書都非常刻苦的,成績也都很好,可惜的是陳滿因為感冒發燒,高考考砸了。
後來,陳滿通過招干考進了綿竹縣工商局。「那個年代,一個家庭里有兩個大學生還有幹部,是相當可以的了。」陳憶說,沒想到弟弟辭職闖海南才4年時間,就出了事情。
28日晚上7點,陳憶接到了母親王眾一從綿竹老家打來的電話,電話中陳憶給母親描述了當天和弟弟會見的情況,「母親很高興,說看到了媒體的報道。」陳憶安慰母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等待庭審的到來,「我會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報告結果,報告好消息。」
B 為他辯護的律師們發黃卷宗曝光公安副局長手寫「認定理由」
曹錚,今年75歲。1994年5月16日,當陳滿父親陳元成在海口找到他時,他在海南省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任刑辯主任。
12月28日下午,坐在海口某賓館茶室里,曹錚從行李箱里,掏出一大疊材料。「這些都是我為陳滿作一、二審無罪辯護的卷宗材料,我全部保存著。盡管我沒成功,不過,這些都是見證。」
「陳滿父親對他兒子的愛,我永生難忘。」曹錚說。當然,對在監獄見到陳滿的那一幕,曹錚更是記憶猶新。曹錚說,當時陳滿已被羈押一年多時間了。「整個人精神狀態極差。一個勁地說:他是被冤枉的,他沒干過……」
據曹錚介紹,他在一審和二審庭上,均替陳滿作的是無罪辯護。並當庭質證「物證去了哪兒」、「警方調查人證證明陳滿沒有作案時間」等多項理由。不過,他等來的還是死緩判決。
收到海南省終審裁定後,曹錚顯得格外沮喪。他不死心,便繼續替陳滿父母改寫申訴材料,多達77次。不過,幾乎全部石沉大海。「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灰心了。畢竟,時間越久,翻案的機會就越渺茫。」
時隔20多年,曹錚留存的卷宗已全部泛黃。不過,紙上字跡依舊清晰。其中,包含一份落款為海口市公安局振東分局某副局長的手寫材料,題為《關於偵破「12.25」案件的有關情況》。
這份手寫材料共計6頁,全系手寫。材料最後一段這樣寫道:「這次審訊進行了五個晚上,在整個審訊中,我們始終堅持專人審訊,不誘供,不逼供。採取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都讓陳滿自圓其說的方法進行審訊。正是通過反反復復的審訊,陳滿在幾次交代中把整個案發現場的細節全部自己講出來。如果不是他作的案,是不可能對現場情況及案情如此了解,所以我們認定陳滿作的案。」
前幾天,正在新疆辦案的曹錚,從同行獲知最高院對陳滿案啟動再審程序。「我當時非常興奮。因為,我終於看到了陳滿無罪回家的希望。」於是,他立即訂了一張從烏魯木齊直飛海口的機票,經過6個小時的飛行,他抵達海口,希望能坐在旁聽席上,見證陳滿回家。
律師監獄筆錄 「他比我大10歲,看上去老20歲」
陳滿被判入獄後,一直在海口美蘭監獄服刑。盡管其間有多位律師和家人前往探視,不過,探視時間都較為倉促。時至2013年,北京律師陳建剛開始介入陳滿案。
當年10月9日,陳建剛來到美蘭監獄,獲准會見已51歲的陳滿。「那次的會見時間,長達一整天。」
陳建剛進入監獄,陳滿正在一個工作間勞作。當獄警輕聲叫喊陳滿時,陳滿駝著背,用鼻子「嗯」了一聲。而與陳建剛交流時,陳滿眼睛一直朝下,無論陳建剛怎麼說,陳滿一副渾渾噩噩的樣子,似乎說的事與自己無關一樣。時至下午,兩人的會見被安排至一間辦公室里。可能是之前麻木有所緩解,繼續交流半個小時後,陳滿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一個勁地哭喊說:「我沒干過,我說什麼啊……」
離開監獄,陳建剛將這一幕作為會見筆記,記錄下來。「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歷經這樣的遭遇,完全變成了麻木的老頭。我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陳建剛說,於是,他與同事親手起草了再審申訴書。
和陳建剛記錄陳滿「完全蒼老」的,還有清華大學法學教授易延友。
易延友在監獄會見陳滿,是在2013年12月底。易延友在筆記里這樣寫道:「我詳細地把自己心中疑問,向面前比我只大10歲,但看上去卻比我老20歲的陳滿一一道出。坦率地說,陳滿對有些問題的回答讓我很失望。比如說對於他口供中的那些細節問題,陳滿的回答是:這些事情我都說不清楚,他們把我搞成這個樣子,不去查清楚事實,我又怎麼能說清楚呢?曾經一度,陳滿還顯得很激動,認為我不理解他,認為整個社會都辜負了他。在他這樣激動的時候,我也沒有試圖去阻止他或者打斷他,因為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問題看清楚一個真實的陳滿。經過反復的發問,我大體上明白:陳滿這個人基本上沒有什麼社會閱歷。對於為何沒有上訴這個問題,陳滿倒是說得很清楚:一審判決之後他沒有拿到判決書;他一直等著二審律師去見他並幫助他上訴,但是律師一直沒有等到,所以耽誤了。
尋找23年前案發地上坡下村109號已難覓痕跡
12月28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陳滿案案發地——海口市美蘭區上坡下村。不過,當年警方記錄的案發地——上坡下村109號早已難覓痕跡。
一位在這里居住長達30年的老人回憶說,當年,上坡下村一帶的確發生了一起殺人放火案。不過,時間已過去很久很久了,具體什麼事,誰乾的,他早就遺忘了。而且,早在多年前,具體案發地——上坡下村109號已被拆除了。
「109號消失,或許讓我們遺忘得更快吧!」這位老人說,不過,當時抓捕兇手的寧屯大廈還在,距離案發地,步行要花好幾分鍾呢。隨後,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寧屯大廈,這棟當年陳滿帶著工人裝修的大廈,如今和周圍高樓相比,已變成一棟十分破舊的樓了。
當年辦案民警已陸續退休
作為當年主辦陳滿案的警方,海口市公安局振東分局對最高檢抗訴和最高院啟動再審陳滿案又有何態度?
據華西都市報了解,隨著地名變更,海口市公安局振東分局已更名美蘭分局。12月28日,華西都市報輾轉與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分局政治部胡主任取得聯系。胡主任表示,該局尚不知道陳滿案已進入再審程序。當華西都市報記者提出希望與當時辦案民警取得聯系時,胡主任回應說,由於時間久遠,當年的辦案民警已陸續退休。他於2003年才調入分局工作,對陳滿案不甚知情,所以不便作任何評說。
謝謝閱讀!
『伍』 刑事案件公安機關立案後不偵查就撤銷案件,被害人對撤銷案件不服,可以行政訴訟嗎
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一般公安機關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會送達不予立案通知書,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申請復議或者直接向檢察院申請立案監督。如果公安機關決定立案,不送達不予立案通知書,則屬於違法行為。
在拿到公安機關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後,控告人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向檢察院申請立案監督。司法實踐中,向檢察院申請立案監督應提交的材料包括:
1、公安機關及偵查部門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書》;
2、能夠提供的案件證據(包括:書證、視聽資料、實物照片等均可);
3、書面材料:
(1)寫明被害人姓名、住址、自然情況。
(2)案發的時間、地點、嫌疑人的行為及危害結果。
(3)提出人知道的事實經過、證據情況及有無其他證人。
(5)工商局誘供擴展閱讀
1、《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只做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只做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如果公安機關決定立案,不送達不予立案通知書,屬於違法行為,針對此違法行為,有三種救濟途徑:
一、向該公安機關的紀檢監察部門進行舉報、控告;
二、向該公安機關的上級公安機關進行舉報、控告;
三、向檢察院就公安機關不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進行舉報、控告。
2、《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六條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對上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
『陸』 「指導單位」指的是什麼意思
「指導單位」指的是什麼意思?就是上級主管部門。指導是什麼意思
指導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
1、指示教導;指點引導。
2、體育運動的教練員。
一、拼音
指導 [ zhǐ dǎo ]
二、出處
漢·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囚人不勝痛,則飾妄辭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導以明之。」
釋義:
囚犯不能承受嚴刑逼供的痛苦,就會被迫承認假口供;獄吏就會利用假口供對其「誘供」,利用假口供向犯人指出犯了什麼罪,曉以利害,要他服罪。
三、例句
1、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揚長避短,很快取得了學習上的成功。
2、這位大師親自蒞校指導,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家可不要失之交臂。
(6)工商局誘供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
指教 [ zhǐ jiào ]
釋義:指正教導;亦指客套話,用於請人對自己的工作、作品提出批評或意見。
出處:唐·韓愈《與孟尚書書》:「 籍湜輩雖屢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
翻譯:我的弟子張籍、皇甫沒等人,雖多次指點教導,但不知是否真的能不背棄儒道?
二、反義詞:
請示 [ qǐng shì ]
釋義:(向上級)請求指示。
出處:清東軒主人《述異記·周土地》:「稱本境土地祠迎候新官,並請示到任日期。」
翻譯:說在土地祠迎接新上任的官員,並請求指示到任的日期。
『柒』 口供的起源及發展是什麼
其實我們常說的口供,就是某一個人說自己或者是坦白自己犯錯誤的一個經歷,
只要人們開始犯錯的時候,就開始有口供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