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半扇門工作自查情況

公共服務半扇門工作自查情況

發布時間:2021-07-14 11:39:54

公共服務只開半扇門原因是什麼

機場、車站安檢口,旅客排成長隊;醫院掛號口、取葯口,患者、家屬摩肩接踵;銀行網點窗口、水電氣交費口,市民列隊翹首……

在「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的當下,與「馬上就辦」「只跑一次」等政府辦事方式相比,一些公共服務行業卻「風光依舊」:「開半扇門、關半扇門」,開一半窗口,關一半窗口,讓前來辦事的群眾止步於「一米線」前。

「半扇門」外一米之距「特熬心」

晚上12點,東部省會城市一家兒科醫院內,就診患者已排到400多位,候診大廳擠滿了患兒和家長,但醫院只有2名夜班醫生接診,不少就診通道並未開啟。雖然每隔三五分鍾就叫一個號,但後續趕來的患兒和家長使得候診隊伍不斷加長。

公共服務窗口「半扇門」導致的效率低下、群眾強烈不滿等問題,曾引發一些主管部門的關注。銀行、醫院、鐵路等行業主管部門曾出台規范性或引導性文件,但落實的效果與公眾期待相去較遠。

中國質量協會2017年6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銀行營業廳排隊等候時間長是近幾年客戶反映比較集中和突出的問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個樣本城市,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仍是目前營業廳服務的最大痛點,各銀行表現普遍不佳。

別讓「長長的等待」消磨獲得感

諸如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醫院、車站等公共服務機構,不同於超市、酒店或者包子鋪,有的提供的是保障民生不可或缺的服務,有的承擔著改革中政府讓渡的部分責任。

作為公共職能的履行者,這些機構在社會運轉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應當考慮公益性。然而,一些服務機構忽視了自身的職責與擔當。收費高、效率低、群眾等待時間漫長等現象層出不窮,飽受社會詬病。

部分公共服務機構不能急群眾所急、面對辦事群眾態度冷漠,影響遠遠不止於被群眾打「差評」。在一些情況下,地方政府作為特許經營的授權者、公益性國企的出資者、社會服務的購買者,也成為社會情緒的矛頭所向。

這種冷漠還會對社會整體造成隱性傷害。社會是一個相互服務、相互支撐的有機體。公共服務窗口的冷漠情緒傳導到社會,一次「添堵」可能帶來一片「擁堵」,導致社會交往和交易成本的上升,影響社會和諧。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半扇門工作自查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