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鞍山市到丹陽鎮有多遠 有直達的車嗎,要坐多久
馬鞍山來市到丹陽鎮有直達汽源車,,每天只有一班,全程約24公里,行車所需時40分鍾左右,票價為4元,需前往馬鞍山長途汽車站乘坐;
馬鞍山長途汽車站地址:徽省馬鞍山市紅旗北路
馬鞍山長途汽車站附近的公交站:兒童商城解放路店、實驗小學、美華電腦學校(文化宮)、紅旗橋(紅旗花園)、成功學校、人民醫院、健康路、外貿大廈、市中心醫院、公交集團。
馬鞍山長途汽車站附近的公交車:大潤發八號線、13路、127路、6路、28路、2路、大潤發六號線、大潤發七號線、107路、113路、103路、10路、4路、20路、21路、大潤發二號線、大潤發三號線、105路、115路、125路等。
馬鞍山——丹陽鎮 汽車時刻;
❷ 我住在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南鎮,請問最近去北鎮要辦金陵網證嗎
你住在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南鎮,最近去北鎮需要辦出證的。
❸ 丹陽和小丹陽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區別
一個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還有一個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兩鎮毗鄰,街道相連,風俗習慣與口音相同。江寧區小丹陽地理位置街口靠北,當塗縣小丹陽地理位置靠南,因此當地人稱江寧區小丹陽為「北鎮」,當塗縣小丹陽為「南鎮」。據說曾經兩鎮原為一個鎮,也不知在什麼時候兩鎮分開了,但時至今日兩鎮的聯系還是相當緊密的。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俗稱「小丹陽」,位於安徽省東南端,長三角經濟圈、南京1小時都市圈、馬蕪銅經濟圈范圍內,與江蘇省南京市接壤。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全鎮總面積126.7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總人口5.67萬,鎮區常住人口1.6萬。有耕地面積5.37萬畝,山林面積2.46萬畝,可養水面6.2萬畝。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丹陽鎮,俗稱「小丹陽」。該鎮地處蘇皖交界處,位於南京市江寧區西南端,東西南三面分別與安徽當塗區、馬鞍山市接壤。距南京市四十五公里、祿口國際機場十二公里,全鎮面積約六十四平方公里,轄十二個村委會,一個自然集鎮。現有人口2.5餘萬,耕地2.7萬畝,山林3萬畝(其中杉木1萬畝、毛竹1萬畝、茶葉等經濟林果1萬畝)。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盛產茶葉、木材、毛竹、食用竹、瓜果、蔬菜、板栗、蠶桑、葯材等。已形成1個萬畝、4個千畝的農林資源開發基地,有萬畝中葯材開發基地,千畝無公害茶園基地,千畝速生杉木林基地,千畝早園竹、桃園基地,千畝板栗基地,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名茶品種有七仙銀芽、七仙碧螺春等。同時,每年向國家和市場提供大量的糧、油、豬、禽、蛋、魚及特種水產品,自古以來享有「米市」之譽。
小丹陽鎮有2200多年的歷史,傳說當年吳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就是此地。後來吳太伯向東北方向遷徙,來到了今丹徒附近,建立都城朱方城。歷史上最早稱「丹陽」的就是這里。後來有了丹陽縣,這里才被稱為「小丹陽」。其實「小丹陽」比大丹陽的歷史要悠久。小丹陽自秦至唐均為郡縣治所,唐貞觀元年廢縣。歷史的丹陽鎮是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商賈雲集的江東商貿重鎮。丹陽鎮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一腳踏兩地,雞鳴聞兩省」的皖東南邊陲商貿重鎮。素有「江東重鎮」「金陵門戶」之美稱;如今是安徽省面向蘇、滬、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重要窗口。丹陽鎮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人文景觀,境內現存古跡有橫山石門、「青階硯」古驛道、煉丹老爐、靈光禪寺、龍泉禪寺、靈墟遺址、「當塗第一橋」葉家橋。黃梅戲名劇《天仙配》就取材於丹陽,董山村即是傳說中董永的故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曾經丹陽到錢塘江。唐代大詩人李太白在此留下足跡和詩作,「周子橫山陷,開門臨城隅」佳句就是對丹陽古城的描述。新四軍名將粟裕、黃火青、彭沖曾在這里開辟根據地。
2004年將原(當塗縣)丹陽鎮、薛津鎮整建制合並,設立丹陽鎮。調整後的丹陽鎮轄3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面積126.96平方千米,人口5.67萬人,鎮政府駐丹陽。
2006年橫溪鎮、(江寧區)丹陽鎮、陶吳鎮合並,在橫溪設立新的橫溪鎮,轄以上三鎮。
❹ 安徽馬鞍山丹陽的郵政編碼
安徽馬鞍山丹陽的郵政編碼243111
243111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
243111 安徽內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龍山村容
243111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八卦村
243111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寶義村
243111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薛津村
❺ 丹陽鎮的介紹
丹陽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位於安徽省東南端,長三角經濟圈內、南京1小時都市圈、容馬蕪銅經濟圈范圍內,與江蘇省南京市接壤。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全鎮總面積126.7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總人口5.67萬,鎮區常住人口1.6萬。有耕地面積5.37萬畝,山林面積2.46萬畝,可養水面6.2萬畝。
❻ 馬鞍山有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有3個縣,分別是當塗縣、含山縣、和縣。
1、當塗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及宣城市接壤;北與雨山區毗連。
2、含山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縣以來,已有1380 多年歷史,是春秋吳楚故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
3、和縣
古名歷陽,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皖東、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沖。東南與蕪湖市裕溪口緊連,南與無為縣接壤,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一橋之隔,東面緊靠長江,隔江面對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
(6)馬鞍山市丹陽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吳、越、楚
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
2、丹陽
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3、當塗
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
4、太平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
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5、當塗縣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
6、馬鞍山礦區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7、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8、新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3號),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當塗縣博望、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
❼ 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潤州村下河東自然村何時拆遷
這個目前還在計劃中,還沒那塊,可以當地的街道直接問下
估計是這個是還需要一段內時間,最少出通知還要有四容五個月的樣子
最好是可以到當地的相關部門的網站問下最好了
這個上面可能你問的得不到最佳的答案
畢竟這個上面的影響力也是有限,如果上面開始安排了
那你就要做好准備的了,以及以後的一個房子規劃
等等,要運籌帷幄,到時候受手訪腳亂就不好了。
❽ 安徽省馬鞍山市有哪些鎮
銀塘鎮 向山鎮 霍里鎮 這是市裡的鎮
姑孰鎮 黃池鎮 烏溪鎮 石橋鎮 塘南鎮 護河鎮 太白鎮 丹陽鎮 博望鎮 新市鎮 這些是當塗縣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