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1)馬鞍山31例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貳』 共76例患者,常規方法診斷發現31例,新方法診斷正確52例,怎麼用統計學方法證明新法好。卡方檢驗
我是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做的。兩種方法各有76個觀測值,診斷出記為1,未診斷出記為0。結果如下。結論:兩種方法檢驗結果有顯著不同,新方法更有效。
『叄』 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
向山硫鐵礦是國內著名的大型硫鐵礦床,是火山-次火山氣液「向山式」硫鐵礦床的典型礦床。礦區位於馬鞍山市東南14公里,距向山鎮0.5公里,有公路、運礦鐵路通往馬鞍山市,與寧蕪公路、鐵路及長江水運相銜接,交通十分方便。
礦區地質構造部位處於寧蕪向斜南翼,其林山-尖山斷裂南段西側,陶村火山穹窿之南,凹山火山穹窿北西交接部位。礦區內地層主要有上侏羅統龍王山組的沉火山碎屑、安山岩及下白堊統大王山組的薄層狀沉凝灰岩等,構成—軸向北70°—80°西的向斜,次火山岩閃長玢岩侵入於該向斜的核部和翼部。
硫鐵礦體產於閃長玢岩與火山岩接觸帶附近,主要產於接觸帶外帶。礦帶長約1900米,寬190—600米,延深約600米,其產狀與接觸帶大致平行。礦體呈似層狀、凸鏡狀、豆莢狀;礦石類型有粉狀硫鐵礦、塊狀硫鐵礦及浸染狀硫鐵礦;礦石礦物為黃鐵礦,次為磁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絹雲母、高嶺石、石英、硬石膏、綠泥石等。平均含硫16.81%,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硫39.15%的硫精礦,回收率為87.53%。硫鐵礦石累計儲量為3554.32萬噸。
礦床中還共生有若干鐵礦體與硬石膏礦體,鐵礦體主要產於接觸帶內帶,呈似層狀、凸鏡狀、不規則串狀;礦石類型可分為角礫狀、塊狀、浸染狀三類。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赤鐵礦,次為黃鐵礦;脈石礦物有鈉長石、陽起石、綠簾石、高嶺石、絹雲母、硬石膏等。全鐵平均品位34.54%。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鐵68.56%的鐵精礦,回收率74.21%,累計控制儲量為3968.28萬噸。硬石膏礦體規模小、不具開采價值。
根據目前的認識,鐵礦體成因屬「火山-次火山氣成高溫熱液型」,硫鐵礦體屬「火山-次火山中低溫熱液型」,硬石膏礦體屬「沉積疊加改造型」。
向山硫鐵礦的發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最早始於1940年,最遲到1985年,歷時45年。總體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新中國成立以前
向山硫鐵礦未見有古采跡的記載。20世紀30年代,孫健初、謝家榮、陳愷、程裕淇、李毓堯、朱森等在這一帶進行地質礦產調查,但未留下與向山硫鐵礦有關文字資料。
1940年,日寇侵華時期,日本人在此做了2.5平方公里電法、磁法普查及地質調查,之後施工了若幹探槽和25個鑽孔(1894.40米),發現了向山硫鐵礦床淺部富礦體,推定礦石儲量140萬噸,含硫44.12%。簡單資料載於1941年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寫的《南山—向山硫化鐵礦概要》一文中(未刊)。1940—1945年,日寇進行了掠奪式開采,共采出含硫40%以上的富礦約48萬噸,礦石全部運往日本。
1946年,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接管了該礦,據1946年《資源委員會華中礦務局事業年告》記載,1946年該局圍繞日本人所發現的礦體施工了31個鑽孔,工作量1563.55米,計算含硫45%以上的富礦儲量200萬噸,但對地質條件未加研究。從1946年復產到1948年停產3年中,礦石總產量只有17萬噸左右,礦山生產力低下,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2.1949—1958年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向山礦,人民成了礦山的主人,礦山的歷史開始了嶄新的一頁。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礦石產量逐年上升,到1959年年產量達17.9萬噸。
為了查明資源情況,適應生產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1953—1954年,重工業部化工局陸續調集力量組成了重工業部化工局三四二勘探隊。在建隊過程中,為了緩解礦山的燃眉之急,使用鑽探追索礦體(工作量約1000米),在原發現礦體的西南有兩個鑽孔見到了含硫30%—40%的黃鐵礦化和磁鐵礦化岩石。但當時未圈定礦體和計算儲量,也未查明地質情況,後來證實這是一個新發現的盲礦體。
1954年7月—1955年,三四二隊李樹時等,在進行坑道地質編錄與日偽時期鑽探資料整理的基礎上,施工了若幹探槽,填制了0.4平方公里地質圖,之後編寫了《向山硫鐵礦地質調查綜合報告》並計算了正在開采礦體的殘余儲量。其工作雖較粗略,但開始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
從1955年開始,三四二隊這支剛成立的地質隊伍在既缺資料又少經驗的情況下開始著手向山硫鐵礦床的勘探。
1955年1月,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楊源昆編制了一份勘探設計。當時,按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專家已進入我國各工業部門幫助工作,勘探設計都要經蘇聯專家審查,這份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後,認為礦區地質構造情況尚未查清,應配合物探開展地表地質工作以後再作設計。同年1—2月,張雲騰、龍永壽、傅卻來進行了區域地質路線踏勘,龍永壽等人填制了1∶1萬向山礦區外圍地質圖,面積為18.5平方公里,為研究礦區的地質構造背景奠定了基礎。此後,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由龍永壽擔任。
1955年3月,三四二隊改名為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龍永壽繼續主持向山礦區地質工作。當時,由於礦山擴大生產並建立了選廠利用貧礦,已有的儲量滿足不了生產的需要,故上級下達了1955—1956年兩年提交礦石儲量380萬噸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龍永壽等人於1955年4—6月從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入手,施工了一批探槽、淺井、淺鑽,填制了1∶2000礦床地質圖,編制了1∶5萬區域地質圖、1∶1萬礦區地質圖及1∶500坑道地質圖,於1955年6月提交了向山礦區勘探設計。該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批准了4條剖面15個鑽孔並進行施工,以滿足采礦生產的需要,這時該區的地質工作處於勘探、詳查交叉的狀態。與此同時重工業部地質局物探隊第8分隊胡肅之等在此進行了1∶5000、1∶2000地面電法、磁法測量,工作面積為36.21平方公里,發現了與向山礦有關的3個電法異常和1個磁異常,為勘探提供了依據。
1955年11月—1956年4月,龍永壽等在對向山礦區全部地面、地下工程重新編錄和整理的基礎上,又施工了淺鑽4275米、淺井556米,綜合研究了礦區地質、物探資料,於1956年4月提交了向山硫鐵礦、鐵礦補充勘探設計。1956年5月,瓦良卓夫專家審查了設計的鐵礦部分,經重工業部地質局批准以後付諸實施。
野外勘探施工於1957年10月份結束,1958年2月提交了《向山黃鐵礦床最終勘探報告書》。這期間,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先後變動為冶金部八○四隊、化工部地質礦山管理局三四二隊,到提交報告時稱為華東地質局皖東南地質隊。當時隊長是楊永瑾,總工程師為楊源昆,直接領導向山礦區的地質科負責人是張進科、李從之,礦區技術負責人為龍永壽。報告主編龍永壽,參加編寫人員還有傅卻來、唐延迪、陳樹林等。該報告於1958年6月7日經全國儲委審查批准,批准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2053.29萬噸,平均含硫17.10%。
鐵礦石:132.95萬噸,平均含鐵38.23%。
這次勘探由於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取准、取全了第一手資料,詳細研究了礦區地質的構造特徵,有計劃、有目的地部署了勘探工作,故對礦床的認識產生了一次飛躍,使礦床儲量比原來擴大10倍以上,並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勘探報告提交以後,向山硫鐵礦以勘探報告為依據擴建成年產70萬噸礦石的采選聯合企業,從此恢復了礦山的青春,步入了興旺發達時期。
3.1976—1985年
1958年礦山擴建後,正常生產了18年。至1976年,向山硫鐵礦根據原勘探資料和開采情況估計保有儲量大約還可以開采10年,因此,開展礦區邊部、深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和准備接替礦山又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時,皖東南地質隊的番號已不復存在,原在馬鞍山地區工作的三四二隊與原在蕪湖地區工作的三二二隊早已合並,成立了安徽省地質局三二二地質隊,該隊總工程師孫化東,物探技術負責人曹順祖等通過研究區域成礦規律,運用玢岩鐵礦「三部六式」的模式,分析礦區地質、地球物理特徵,提出在向山礦區南側可能存在具一定規模的鐵礦、硫鐵礦體。
1976—1984年,三二二隊三分隊先後編制和實施了普查設計、普查補充設計、詳查設計,共完成鑽探工作量3.48萬米,於1984年結束野外施工,1985年10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南硫鐵礦床詳細普查地質報告》,提交礦石儲量: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2647.33萬噸,平均含鐵32.56%。
當時三二二隊隊長葉忠民,總工程師孫化東,分隊長沈迪彥,分隊技術負責人易武齊,報告主編易武齊,編寫人還有楊聯鏡、任啟鵬、陳世金、方開華、王益金、胡福歐等。該報告經安徽省地礦局批准,並獲地礦部找礦四等獎。
向山硫鐵礦床與向山南鐵礦床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礦體在深部相連,由於歷史的原因以礦區的8號剖面線為界分成兩部分,據1990年重新統計,全區保有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3917.08萬噸,平均含鐵32.41%。
當時,向山硫鐵礦的坑道已開到8線負100米標高。8線以北的硫鐵礦已基本采完。
為延長向山礦山的服務年限,開采深部的鐵礦供馬鋼利用,1990—1991年馬鞍山市政府組織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馬鞍山礦山公司、向山硫鐵礦、馬鋼南山鐵礦等單位提出了一個向山礦擴建工程計劃,准備先行開采向山硫鐵礦深部負100米標高以下的鐵礦石,然後將坑道系統南延、下延,開采南部的硫鐵礦石、鐵礦石,並由三二二隊易武齊編制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地質勘查設計書》,准備對南部的礦體加密鑽孔;1991年6月該方案正在論證時,安徽省發生特大水災,馬鞍山地區也暴雨成災,洪水以每小時700立方米的流量湧入礦井,形成酸性水,嚴重腐蝕水泵,經檢修無效,6月15日礦井被淹沒,井內設施受損。災後經核算認為復產無經濟效益,故正式申請閉坑,擴建計劃和地質勘查設計也就未執行。
向山硫鐵礦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顯著的。自1958年擴建至1991年6月4日止,在31年半的時間內,共采出硫鐵礦石1505.14萬噸,其中富礦389.16萬噸,采出鐵礦石153.06萬噸;全礦形成固定資產原值5210.20萬元,凈值680萬元,在冊職工3223人,離退休職工920人,實現利稅6400萬元,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地質科學技術領域,通過幾代地質人員的辛勤勞動、深入鑽研,向山硫鐵礦床作為一種成因類型的典型礦床載入科研報告,編入了地質院校的教科書;作為一種勘探類型的實例編入了硫鐵礦勘探規范,為現在和將來的地質探礦工作者提供了學習的範例。
縱觀整個向山硫鐵礦的地質勘查歷史可以看出,進行找礦勘探必須嚴格遵循地質工作程序,要研究成礦地質條件,查明控礦因素,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有目的地部署勘查工作,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找礦效果。
在貫徹「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方針方面,向山硫鐵礦1958年批準的鐵礦石儲量為1320.85萬噸,但采出量只有153.06萬噸;據1990年的統計資料,向山礦區8線以北負100米標高以上,即向山礦坑道系統范圍以內的鐵礦石還有984.06萬噸未在采硫鐵礦的過程中順便回收,現已塌陷。1990—1991年馬鞍山市提出的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計劃,打破了部門和行業的界限,改變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單一開採的不合理現象,貫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所規定的「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的方針,這無疑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創舉。可惜由於水災等原因而未能實現,如果這一擴建計劃得以實現,向山礦會再一次煥發青春,為我國的化學工業、鋼鐵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將做出新的貢獻;這支為向山硫鐵礦的發展奮鬥了近40年屢建功勞並曾經被地礦部命名為功勛地質隊的地質隊伍繼續為向山硫鐵礦的擴建再立新功。
『肆』 馬鞍山市現在有多少例
截止31日24:00馬鞍山現在確診的已有22例。
『伍』 馬鞍山的人怎麼樣空氣質量如何
2006年環境質量概要
綜述:
2006年,我局認真貫徹十六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全面落實全國和省第六次環境保護大會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力在鞏固創模成果和推進生態市建設兩個方面下功夫,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水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劃要求,城市環境雜訊污染得到較好控制,環境空氣優良率高達91.0%。
1 環境空氣
2006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仍保持良好狀態,優良率高達91.0%。空氣質量狀況為優的天數有51天,比去年減少了4天;空氣質量狀況為良的天數有281天;空氣質量狀況為輕微污染和輕度污染的天數分別為32天和1天。可吸入顆粒物仍為環境空氣首要污染物,年均值濃度為0.092毫克/立方米,與去年持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二級標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別為0.020毫克/立方米和0.022毫克/立方米,完全滿足功能區對環境空氣質量的要求。具體監測值見表1.1 功能區 一類區 二類區 三類區
項目 SO2 NO2 PM10 SO2 NO2 PM10 SO2 NO2 PM10
年均值 0.012 0.020 0.048 0.018 0.022 0.078 0.021 0.022 0.100
標准值 0.02 0.04 0.04 0.06 0.08 0.10 0.10 0.08 0.15
2006年全市酸雨頻率為7%,與去年相比下降0.32個百分點,降水pH均值5.87,主要致酸離子為硫酸根離子。
2 水環境質量
2006年全市四條河流13個監測斷面中,水質類別達Ⅲ類標準的斷面佔30.8% ,Ⅳ~Ⅴ類水69.2% ,無劣Ⅴ類斷面。
飲用水:2006年城市飲用水水源取水量4810.97萬噸,達標水量4810.97萬噸,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長江:長江馬鞍山段四個監測斷面,水質良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水質標准。
採石河:三個監測斷面水質輕度污染,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質標准,斷面水質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上游主要污染指標為氟化物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中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慈湖河:花板橋監測斷面水質輕度污染,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馮橋和入江口監測斷面水質中度污染,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Ⅴ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各斷面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雨山河三個監測斷面水質中度污染,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Ⅴ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物為總磷、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雨山湖水質中度污染,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及生化需氧量,營養狀態指數49.8,呈中營養化狀態,水質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3 聲環境
2006年全市交通雜訊平均等效聲級為66.5dB(A),道路交通雜訊等級屬好,17條路雜訊等效聲級范圍在61.7~71dB(A)之間,超標干線長度4.2公里,占干線總長度7.5%,70分貝(A)以上的測點9個,占總測點數的14.8%。和去年相比交通雜訊等效聲級上升0.1 dB(A)。
2006年我市區域環境雜訊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5.4 dB(A),和2005年基本持平,城市區域環境雜訊質量等級為輕度污染,聲級范圍分布在41.0dB(A)~70.0dB(A)之間,聲級高於65.0dB(A)的高雜訊級區仍然集中在寧蕪鐵路兩側。
1.2 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鍋爐削減到62台,鍋爐的煙塵、二氧化硫均實現達標排放。爐窯數為122台,爐窯煙塵有119台達標排放,達標率為97.5%,二氧化硫全部實現達標排放。2005年,全市工業企業共向大氣排放廢氣1554.33億標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燒排放748.63億標立方米,生產工藝排放805.70億標立方米。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萬能達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發電廠三家企業等標污染負荷佔95.46。
表1 .2 2005年大氣污染物排放表 年度 二氧化硫(噸) 煙塵(噸) 粉塵(噸)
2005 46106.33 11334.58 14994.51
2 地表水
2.1 水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量為 8924.78萬噸,其中達標排放為8742.69萬噸,達標排放率為97.96%。萬元產值廢水排放量20.65噸。馬鋼的工業廢水排放量佔了全市工業污染源廢水排放量的77.7%,是全市工業廢水排放的大戶。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5.25%。
表2 .1 2005年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表 單位:噸 污染物名稱 化學需氧量 石油類 氨氮
排放量 6097.11 688.04 241.33
2.2 水環境質量
2005年全市四條河流13個監測斷面中,水質類別達Ⅲ類標準的斷面佔30.8% ,Ⅳ~Ⅴ類水69.2% ,無劣Ⅴ類斷面。
2005年城市飲用水水源取水量4728.8萬噸,達標水量4728.8萬噸,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長江馬鞍山段四個監測斷面,水質較好,達到Ⅱ類水質標准。
採石河:和尚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Ⅳ類,主要污染物為氟化物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斷面水質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外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Ⅳ類,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鎖溪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Ⅳ類,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慈湖河:花板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Ⅳ類,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馮橋斷面水質中度污染,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入江口斷面水質中度污染,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整個慈湖河流域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雨山河三個監測斷面水質中度污染,Ⅴ類??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雨山湖水質中度污染,達到Ⅴ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及生化需氧量,呈輕度富營養化狀態,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4 固體廢棄物
2005年度,工業廢棄物產生量總量為4547.5萬噸,其中尾礦2317.91萬噸,冶煉廢渣1419.36萬噸,粉煤灰298.85萬噸,爐渣71.61萬噸,危險廢物5384.55噸,其他廢物424.23萬噸。黑色金屬采選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的固體廢棄物產生量較大,其固廢產生量佔全市固廢量82%。
馬鞍山空氣質量全國排名第21!
馬鞍山在全國113個重點監測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第21位,2003年中空氣質量優良的天數達到301天沒,佔82.5%。
可吸入顆粒濃度0.014毫克/立方米
酸雨頻率0.74%
降塵量11.9噸/月
工業粉塵排放量1.55萬噸
二氧化硫和工業煙塵排放量略有上升。
今年,馬鞍山還建設馬鋼熱電廠焦爐煤氣回收項目,干熄焦項目(年發電量1億度以上),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山鷹循環水項目,雨山湖綜合整治項目,全力創建全國環保模範城市。
從2001年到2004年,馬鋼的產量翻了一番多,三個鋼廠都實現了負能煉鋼,但是排放總量沒超過2001年水平。即將投產的還有二鋼煙塵二次處理工程和焦化廠污水處理工程。
『陸』 共31例,第一天治癒12例,第二天治癒8例,第三天治癒8例,第四天治癒3例,平均治癒天數怎麼求 啊
(12*1+8*2+8*3+3*4)/31=64/31
『柒』 馬鞍山4例病人在什麼地方
這里病人在什麼地方?馬鞍山市例病人在安徽省鳳陽縣。
『捌』 新疆確認病例31列,是不是說明疫情有在被慢慢控制住
新疆確認病例31例,相較之前有一個斷崖式的下滑,這也說明疫情已經被慢慢控制住了。疫情爆發的期間,新疆果斷選擇封城,禁止群眾隨意出入,對於已經發現的感染患者,進行了定點隔離治療,對於和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也都進行了隔離觀察和核酸試劑的檢測,加強了對社區的管理,禁止陌生人隨意進入,極大的阻隔了疫情的擴散,在新疆政府部門採取有力的舉措之下,疫情感染的人數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而且政府又進行了全民核酸試劑檢測,這樣又杜絕了疫情存在的可能性。新疆政府積極調配生活物資和醫療團隊,杜絕疫情的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