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商局的管理范圍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規定,國家工商總局的職責包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1)工商局企業管理擴展閱讀: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設13個內設機構(正司局級)。
(一)辦公廳。
負責機關文電、信息、統計、保密、保衛、信訪等工作;承擔機關財務、資產管理、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工作。
(二)法規司。
組織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組織開展工商行政執法監督和聽證工作,承擔或參與有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賠償工作;承擔指導本系統行政執法行為監督工作。
(三)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擬訂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有關反壟斷執法工作;查處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及其他經濟違法案件,督查督辦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
(四)直銷監督管理局。
擬訂直銷監督管理和禁止傳銷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工作;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大案要案;承擔協調相關方面開展打擊傳銷聯合行動工作。
(五)消費者權益保護局。
擬訂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承擔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工作。
(六)市場規范管理司。
擬訂規范市場秩序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規范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工作;承擔監督管理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工作。
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承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經紀人、拍賣行為工作;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組織指導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市場專項治理工作。
(七)食品流通監督管理司。
擬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實施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質量監測及相關市場准入制度;承擔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和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處工作。
(八)企業注冊局。
擬訂企業登記注冊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指導企業登記注冊管理工作;承擔規定范圍內的企業登記注冊工作,並監督檢查其登記注冊行為;組織指導企業信用分類管理;承擔全國企業登記管理信息庫的建立、維護和內資企業登記注冊信息的分析、公開工作。
(九)外商投資企業注冊局。
擬訂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外商投資企業、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注冊工作,並監督檢查其登記注冊行為;承擔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信息的分析、公開工作。
(十)廣告監督管理司。
擬訂廣告業發展規劃、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擬訂廣告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指導監督管理廣告活動;組織監測各類媒介廣告發布情況;查處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指導廣告審查機構和廣告行業組織的工作。
(十一)個體私營經濟監督管理司。
調查研究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與管理情況,擬訂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指導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注冊與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管理工作;查處取締無照經營;指導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的工作。
(十二)人事司。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承辦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領導班子雙重管理的有關事項;指導本系統隊伍建設的有關工作。
(十三)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承擔涉及港澳台的合作與交流事務;承辦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外事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人員編制: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00名(含兩委人員編制2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1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42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辦公室領導職數1名)。
B. 工商局都管企業什麼啊
一般說來跟企業直接密切相關的方面有:
一個是負責企業的登記注冊,二是負責向企業宣講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三是負責維護市場的有序競爭,防止企業惡意競爭、非法競爭、壟斷等,保證企業正規生產以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等方面,總的來說工商局對企業的管理偏重宏觀方面,具體企業經營不管。
接下來是工商局自身對於其各方面職能的描述: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人民政府和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關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二)組織管理工商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登記注冊,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定、批准、頒發有關證照,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三)依法組織監督管理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流通領域的走私販私行為,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行為。
(四)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受理消費者申訴,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組織實施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與監督;監督管理電子網路經營行為。
(六)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製;指導商標代理機構工作。
(七)組織管理廣告審批發布與廣告經營活動,指導廣告審查機構的工作。
(八)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會同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合同示範文本,指導辦理合同鑒證,監督管理消費類合同格式條款,組織查處合同欺詐行為。
(九)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以及有關中介服務機構。
(十)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管理拍賣行為。
(十一)對企業名稱,馳名和著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商業秘密、商標等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保護。
(十二)組織管理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私營獨資和私營企業的經營行為。
(十三)指導所屬事業單位和協會、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工作。
(十四)承辦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所在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C. 工商局是干什麼的其職能是什麼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制定有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2、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3、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4、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與處理、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6、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7、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8、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9、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10、依法對商標使用進行監督管理;組織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商標專用權;組織開展安徽省著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負責馳名商標的審核申報工作;依法保護有關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保護。
(3)工商局企業管理擴展閱讀:
內設機構:
1、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檔案、信息、統計、保密、信訪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宣傳和機關資產管理等工作。
2、人教處
承辦機關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的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等工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承擔省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導班子及相當級別幹部管理的有關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系統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3、財務裝備處
擬訂機關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財務、基本建設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編制財務預決算;負責系統的經費、財務、裝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4、政策法規處
組織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組織開展工商行政執法監督和聽證工作;承辦有關行政復議、應訴和賠償工作;承擔指導本系統行政執法行為監督工作。
5、公平交易局(直銷監督管理局)
擬訂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直銷監督管理和禁止傳銷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有關反壟斷執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工作;查處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違法直銷和傳銷及其他經濟違法案件;承擔協調相關方面開展打擊傳銷聯合行動工作。
6、消費者權益保護處
擬訂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承擔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與處理、網路體系建設工作。
7、市場規范管理處
擬訂規范市場秩序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規范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工作;承擔監督管理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工作;承擔監督管理經紀人及經紀活動工作;組織指導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市場專項治理工作。
8、合同監督管理處
擬訂合同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組織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承擔管理動產抵押登記、拍賣行為有關工作。
9、企業監督管理處
擬訂企業登記注冊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內資企業登記注冊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指導企業信用分類管理;組織查處違反有關登記管理法規的案件。
參考資料:
工商局職能及機構設置-安徽省工商局
D. 工商局管哪些方面
工商局的主要職責:
1、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2、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3、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
4、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5、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6、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7、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8、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9、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機構設置:
一、總局領導
局長、副局長、紀檢組長
二、領導人
1、張茅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2、劉玉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3、付雙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4、甘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5、王東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6、鍾攸平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7、何昕中央紀委駐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三、內設機構
辦公廳、 法規司、 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直銷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市場規范管理司、 企業注冊局、外商投資企業注冊局、 廣告監督管理司、個體私營經濟監督管理司 、人事司 、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紀檢組、監察局
四、事業單位
機關服務中心、經濟信息中心中國工商報社、中國工商出版社、中國消費者報社、工商學會、培訓中心、市場經濟監督管理研究中心、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廣告協會、中華商標協會、通達商標服務中心
E. 工商企業管理的就業方向是工商局之類的政府單位嗎
當然不是了 工商局是要考公務員才能進的 只是很窄的一個面啊
你可以進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國企外企搞管理工作
還可以搞財務工作和銷售工作 還可以進銀行啊 政府 事業單位啊 什麼的 可不是光進工商局啊 呵呵 我本科就是工商管理
現在大部分工商管理都是進企業啊 而且一般是從業務員做起 最後才能讓你接觸管理
F. 工商企業管理是什麼意思
工商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人員配備、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自學考試學科調整後產生的新專業。這一專業的設置是為了培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工商業及其他各類企業管理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經過專業學習,成績合格者應系統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有廣泛的知識。熟悉各類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學方法,能夠勝任企業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總結,簡單地說,工商企業管理就是指工商局對各類做生意的單位或個人依據國家規定進行管理。
G. 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以來怎樣管理企業
1949年—1950年屬於地方進行臨時性登記。各地做法不一,但重點都是私營工商企業登記,並且各地都制定了地方性的企業登記辦法。
1951年貫徹《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和《私營企業重估財產調整資本辦法》進行登記。
1953年—1954年(1953年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貫徹統購統銷政策,對糧、油、棉行業的經銷、代銷商業企業進行登記。
1956年以前,企業登記管理的主要對象是私營工商業,以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行,國營、集體企業比重增加,企業登記管理的主要對象有了變化,對各種經濟成分的工商企業的登記管理逐步建立制度。1958年以後企業登記管理的正常秩序被打亂。1964年,恢復原有的管理制度,全面進行了一次工商業登記工作,初步摸清工商企業的網點、人員和生產經營情況。「文化大革命」中,工商企業登記管理完全處於停頓狀態,只在「文化大革命」末期對軍人服務社進行過一次清理整頓。
1978年以後,重新恢復並加強工商企業管理。1979年對旅店、印鑄刻字、修理等186戶特種行業進行清理登記;1986年5月,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員,對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普查登記。1981年8月起,又對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進行范圍較廣、內容較全面的企業登記,並開始建立「工商企業登記事項年檢報告書」制度,工商局建立健全了企業登記檔案制度(企業經濟戶口)。
1985年-1987年對各類公司進行清理整頓,對幾大行業進行關、停、並、轉、變更、籌建登記。1988年進行營業登記,核發「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後,轉為企業法人登記,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1989年等級范圍擴大到金融保險業、影視錄像放映業、科技業等行業。除全民、集體經濟外,對其他經濟聯合體也進行登記,並在1982年以來兩次核發、換發執照的基礎上,又一次換發營業執照。
1985年下半年開始,開始清理整頓一些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及公司,並制定公布了《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規定》和《工商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暫行規定》,規定了公司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審批制度;對企業名稱限制、禁止使用對國家、社會或者公共利益有損害的名稱和外國國家(地區)名稱、國際組織名稱,規定了分級管理制度。
……
說也說不完,很詳細的就不列舉了。現在的管理辦法就多了,還出台了很多幫扶政策,從商標注冊、企業融資困難等等各方面給予了幫助,並實施回訪制度。現在的企業是越做越大的多了……
H. 請問工商局企業管理處的職責是什麼謝謝!
不同的工商局,所分配的職責不一樣,不過大同小異吧。一般都是這幾條:
廣州市工商專局這個部門的職屬責是這個:
(六)企業監督管理處(與個體私營經濟管理處合署)。
負責組織內資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監督管理工作和年檢驗照工作;負責市局登記注冊的內資企業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其他經濟組織的監督管理及年檢工作;負責組織查處違反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法規的行為;負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管理工作;負責組織查處無照經營行為;調查研究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與管理情況,指導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的工作。
其他工商局也有這個職責:
擬定企業、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指導對自治區工商局注冊登記的各類內資企業進行年檢驗照,指導全區各類內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的日常監管和年檢驗照工作;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監管工作;查處違反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取締無照經營;承擔自治區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I. 工商局和企業的關系
一、主角與配角的關系。
企業是主角,工商局是配角。工商局推動開展企業注冊登內記並聯審批;做好許容可經營項目與主體資格相對分離的企業登記管理、企業年檢改革等工作,並配合做好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清理、網上並聯審批等4項工作,使登記審批效能得到顯著提高。
二、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企業是被服務對象,工商局是服務者。 工商局一是完善信息化手段以提高效率。二是加強規范化建設以提高質量。。三是拓展公開化平台以提高效能。 通過這三方面工商局要更好的為企業提供服務。
三、監督與被監督關系。
工商局是監督者、企業是被監督者。工商登記、審批許可和監管信息互通,並通過不斷加強對違反登記管理法規行為的監管,為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提供更好的服務,保證市場的良好有序進行。
J. 工商局檢查企業經營情況是干什麼的
工商局有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就是指工商局將對企業公示的那些信息,進行不定期抽查。
《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規定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企業,對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的活動。
第四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當按照公平規范的要求,根據企業注冊號等隨機搖號,抽取轄區內不少於3%的企業,確定檢查名單。
(10)工商局企業管理擴展閱讀
原因
公司年檢其主要目的是要審核這些已登記的公司是否合法經營,是否具有繼續經營的能力。其中對注冊資本的年檢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容,因為,有否足夠的資本是考核企業是否有持續經營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
實質上,注冊資本的工商年檢是對公司注冊資本的一種定期審核,這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司在驗資通過後,再來抽逃資金,遠比對公司時點資金的驗資要可靠的多,這也是為什麼要進行工商年檢的目的之一。
內容和程序
年檢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登記事項執行和變動情況、股東或者出資人的出資或提供合作條件的情況、企業對外投資情況、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情況、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年檢基本程序包括:企業申領、報送年檢報告書和其他有關材料、登記主管機關受理審核年檢材料、企業交納年檢費、登記主管機關加貼年檢標識和加蓋年檢戳記、登記主管機關發還企業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