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對的還是錯的
是對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4條規定: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兒童之家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社區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植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國家鼓勵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等公共場館開設未成年人專場,為未成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國家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部隊等開發自身教育資源,設立未成年人開放日,為未成年人主題教育、社會實踐、職業體驗等提供支持。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類社會組織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普及活動。
(1)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研究擴展閱讀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經表決通過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路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該法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訂在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加強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等方面亮點頗多。其中,針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勤儉節約意識培養、網路保護等作出更加具體明確的規定,進一步壓實了監護人、學校、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
Ⅱ 中國哪條法律規定圖書館內低於18歲以下的小孩不能用圖書館的電腦了
青少年使用電腦是不受法律限制的,圖書館的電腦不向未成年人開放,可以是出於管理需要或者電腦中有不適應對未成年人開放的內容,一般圖書館的管理制度是依法制定的,需要服從於館內的管理制度。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第三十四條 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並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單獨設立少年兒童圖書館。
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
第三十七條 公共圖書館向社會公眾提供文獻信息,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內容不適宜的文獻信息。
公共圖書館不得從事或者允許其他組織、個人在館內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活動。
第五十條 公共圖書館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文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
……
(三)向社會公眾提供文獻信息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向未成年人提供內容不適宜的文獻信息;
……
Ⅲ 閩侯縣未成年人服務中心咨詢電話是多少
這個未成年人服務中心咨詢電話,你可以上網搜索一下,看能不能搜索得到他的電話。
Ⅳ 公共圖書館法明確提出今後哪四類服務將全免費
《公共圖書館法》的研究制定從2008年年初正式啟動。今年4月,法律草案通過國務院常務版會議審議,並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二審,法律於今年11月4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正式頒布。
據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介紹,《公共圖書館法》是十九大之後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也是公共文化領域繼《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之後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記者梳理發現,早前多個省市曾相繼出台有關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辦法》(或《管理條例》),對公共圖書館應提供的服務做出規定,但相對比較零散。
此次《公共圖書館法》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行、服務、管理和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定,尤其是在免費服務方面,提到了四類:分別是文獻信息查詢、借閱;閱覽室、自習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開放;公益性講座、閱讀推廣、培訓、展覽;國家規定的其他免費服務項目。
而在監督層面,《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水平,定期公告服務開展情況,聽取讀者意見,建立投訴渠道,完善反饋機制,接受社會監督。
Ⅳ 為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工作舉例有哪些
有很多,像小兒推拿,教少兒游泳,跆拳道,以及各種補習班等等,這些都是給未成年人服務的工作,效益也都不錯,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
Ⅵ 公共圖書館法草案徵求意見主要內容是什麼
近日,法制辦會同文化部對送審稿反復研究、修改,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已經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主要內容包括:
此外,草案還對違反本法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草案)》正在中國人大網徵求意見,截止日期是2017年7月27日。
Ⅶ 翻譯摘要
In this paper, the 11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minor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y, analyzes the public libraries in hebei province to the pavilion minors' parents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use of the library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robes into the factors hinder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minors in hebei province.
Ⅷ 想了解圖書館對未成年人教育開展了那些活動
圍繞未成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要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組織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著力點放在促進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實踐上。
開展系列「體驗式」活動,培育民族精神 中山圖書館利用法定節假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等歷史人物的誕辰和紀念日、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等,作為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機,通過舉辦展覽、開展紀念活動、播放電影,培育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並且圍繞民族精神這個主題開展系列「體驗」式活動。讓未成年人有機會去切身感受和思考,在提高他們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觸及其深層意識,使未成年人形成較穩固的道德觀念。如,在假期組織少年兒童走出圖書館,尋訪「農民運動講習所」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解大革命時期創辦農講所的史實,挖掘那裡發生的故事。在尋訪過程中,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我教育能力,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問一問、再想一想,在實踐中獲得感悟,孩子們對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農民運動、一代偉人毛澤東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史跡有了深切的感受。
舉辦「讀書之星」評選活動 為了豐富少年兒童的課餘生活,增強圖書館與小讀者之間的互動,活躍讀書氣氛。中山圖書館少兒部推出「讀書之星」評選活動,具體做法:(1)借閱排行榜,每月統計一次。(2)「書海揚帆」讀書有獎問答,每月1期問答題,在推薦的書內出題目。(3)寫讀書心得,每篇10分。按以上三項得到分數統計,每月獲讀書活動前20名的小讀者可榮登「讀書之星」光榮榜,發給獎品。此舉措一出,立即受到小讀者的喜歡,他們紛紛參加到借書、讀書、用書的行列中去。
建立兒童心理咨詢服務點 針對未成年人的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特點,中山圖書館開辟了獨具特色的兒童心理咨詢活動。定期邀請醫生、專家講授生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未成年人有效預防矯治不良心理問題,構建健康的心理素質,掌握自我心理調試技能的有效途徑。具體採用以下方式:(1)成立心理咨詢點。接待有心理困擾的孩子進行合理的指導、勸解和幫助。(2)設立悄悄話咨詢箱,讓孩子傾吐心聲,排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未成年人解決「成長的煩惱」,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體魄、健康的人格。
德育要突出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
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適應未成年人身心成長需要和思維方式,突出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關心幫助他們,重視未成年人道德觀的自主構建。
適應成長期,德育「兒童化」 從2005年4月始,逢周五下午,少兒部都會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這是中山圖書館為未成年人舉辦的免費經典誦讀班,對象主要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通過中國古典詩文的誦讀,讓孩子們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美德。誦讀內容有《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等等中華文言文寶庫中的經典之作,其中包含孩子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各種規則,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課以誦讀為主,並結合實際講解,授課老師從孩子的年齡、心理以及生理的特點出發,緊緊圍繞他們成長需要,以「兒童化」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對他們進行具體、形象、直觀的引導。老師以範文內容編排了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並結合做游戲和有獎問答等方式,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以平等、尊重為切入點 中山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覽室每天(特別是節假日)接待眾多的小讀者,對認真看書學習、愛護書籍、按時歸還圖書的孩子進行表揚,鼓勵他們誠實守信,遵守規章制度。對部分孩子在閱覽室奔跑、喧嘩、騷擾他人讀書、亂寫亂畫損壞圖書及竊書行為,不是簡單地對孩子訓斥了事,而是及時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作為道德教育的內容,把孩子請到活動室,按照閱覽室的規則出題目,讓孩子們回答,再安排他們看書。由工作人員扮演大聲喧嘩、在書本上亂寫亂畫的角色,讓孩子換位體驗來理解要愛護國家財產,遵守社會公德。批評教育是一門很有學問的藝術,教育者不能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僅僅把教育對象作為教育客體。關鍵是要學會尊重受教育者,努力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讓受教育者輕松、自然地接受教育。尊重是德育的切入點,是點擊少年兒童思想內核的滑鼠,單方面的尊重說教和灌輸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尊重的體現才是實現道德內化的有效途徑。
在實踐體驗中成長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積極的內心體驗。中山圖書館少兒部為了給廣大少年兒童提供一個社會教育、社會實踐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勞動能力、組織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加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長期招收少年志願者。凡是熱愛圖書館少兒工作,願意為少兒部讀者服務,品學兼優的學生,經少兒部進行上崗前培訓,學習圖書分類、圖書上架、計算機目錄檢索等業務技能,就可以成為少兒閱覽室的義務管理員。讓少年志願者活躍在少兒閱覽室一線部門,以圖書管理員的身份,同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管理多媒體閱覽室,為讀者借書還書,幫助讀者查找所需資料,做好讀者咨詢工作,把歸還的圖書分類上架,親身體驗工作帶來的辛苦和快樂,在實踐中了解社會,體驗生活,磨練意志。通過實踐體驗,少年志願者們逐步成長起來,在擴大知識面、增長知識的同時對遵守秩序、熱愛勞動、互相幫助、尊重他人等都有了更深的體會。
構建「三位一體」的大德育網路
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浩繁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互相配合和共同努力。中山圖書館主動融入社會,與學校、家庭、社會一起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德育網路,密切合作,平等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合力,使德育具體落實到少年兒童成長的大小「環境」。
與學校聯動 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圖書館緊緊依靠的主導力量。中山圖書館長年不定期為文德路小學、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清新縣桃源鎮中心小學、幼兒園的少兒讀者提供送書上門服務,挑選有關思想道德教育書籍、愛國主義教育錄像片送往學校巡迴展出,並且每次都圍繞一個主題,推薦一批好書,開展讀書與閱讀輔導,不定期舉行讀書心得競賽,受到師生們的歡迎。
在2005年1月,圖書館和文德路小學攜手開展了主題為「我讀書,我進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德路小學手拉手讀書節」活動。通過活動鼓勵同學們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隨同學們健康成長。
與家庭聯手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心理醫生。與孩子朝夕相處,特殊的親子關系,決定了父母對孩子的幫助最貼近孩子的需要,更易為孩子接受。中山圖書館少兒部樹立為家長服務即為少兒服務的新觀念,與家庭聯手,共同舉辦各種活動:(1)邀請專家來館舉辦各種類型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和少兒咨詢。如《中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成》、《怎樣使孩子養成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內容,讓家長、孩子免費聽講座,輕松受教育。(2)為家長、孩子免費舉辦「如何查找網上信息」的培訓。(3)在好書介紹欄目里,推薦雜志《家庭教育》、《少年兒童研究》以及國內外家庭教育的優秀書籍。(4)在少兒部辦的《小讀者園地》宣傳欄里,設計了「教子錦囊」、「家長課堂」、「心路指南」等新穎別致的小專欄。(5)適時召開家長座談會,為家長搭建互相交流育兒經驗的平台,聽取家長的建議和各種要求,組織活動還邀請部分家長參加,使圖書館與家庭形成一種平等互動的局面。
與社會聯合 社會是個大課堂,社會上新舊觀念的碰撞,多種價值觀並存,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為讓未成年人在社會轉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發展健康的人格。中山圖書館重視發揮社會教育功能,把社會教育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公益性文化設施。
中山圖書館與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聯合共建「求知圖新」讀書基地,擔負起為這些特殊讀者服務的重任,為未成年犯選送有關法制和道德建設、人生觀、青少年修養方面的書刊,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增強法制觀念,了解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及道德在社會、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為未成犯們舉辦硬筆書法知識講座,贈送《中華道德名言精粹》15000冊,進一步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圖書館共青團委還採用志願者與未成年犯面對面座談的形式進行幫教,讓未成年犯利用現有條件「把刑期變學期」,在讀書基地「讀好書,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
少兒部從2005年寒假開始,為廣州市貧困家庭未成年人免費開辦美術、書法培訓班,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藝術的機會,體現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美術、書法班為孩子們提供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訓練,同時把德育滲透到美術教學中去。如:在母親節通過「學會感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課堂製作精美的賀卡送給母親,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教會學生用即將開敗的鮮花製作乾花,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培養追求節約的好品質等。少兒部還把教學拓展到天河區棠下街道,聯合棠下街文化站,為當地、外來工特困家庭子弟免費舉辦美術、書法班,並免費提供學慣用品。孩子們非常珍惜這個學習機會。
未成年人道德建設重在養成,貴在堅持,實施這一計劃既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又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將一如既往,努力工作,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