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詳細的馬鞍山地鐵線路圖
馬鞍山地鐵1號線是馬鞍山地鐵第一條規劃中的線路,於2020年正式運營。
Ⅱ 合肥馬鞍山路修輕軌還是高架
在中安在線上得到的消息:
馬鞍山路高架橋究竟怎麼走向才合理?與正在申報的合肥軌道交通回1號線又將如何答結合?記者昨天獲悉,合肥市已向各部門和有關專家徵集馬鞍山路高架(又名南北高架1號線)的設計方案。
根據規劃,馬鞍山路高架與規劃中的軌道交通1號線在該路走向一致,為節省投資,合肥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高架與軌道交通同步實施,這種做法在全國開創先河。
據相關專家介紹,馬鞍山路高架與軌道交通同步實施,從技術角度上來講不是問題,但最佳方案的選定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一個最優方案不但可以節省投資,還可以降低施工難度,對優化城市交通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Ⅲ 城際輕軌會在馬鞍山哪建站
城際鐵路是有抄的!但目前定下的不是輕軌!
寧安城際鐵路東起南京,經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跨長江鐵路大橋後抵達安慶,全長257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300公里,並預留了每小時350公里的條件。
建站在國際華城以東約2公里處!叫新馬鞍山站
2009年4月15日,寧安城際鐵路建設馬鞍山段征遷工作動員會召開
寧宜城際鐵路馬鞍山段走向及新火車站位置示意圖(最新)另一張圖自己鏈接!
Ⅳ 馬鞍山輕軌站到底建在什麼地方
輕軌的具體位置還未定!
國際華城那邊2012年建成的南京-安慶的城際鐵路!
Ⅳ 馬鞍山與南京之間的地鐵
《馬鞍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正式出爐,根據規劃,將建6條軌道交通線路,目內前正在籌建的是馬鞍山地容鐵1號線和馬鞍山地鐵2號線,計劃建設周期是2015年到2020年。其中,馬鞍山地鐵1號線可以實現與南京軌道交通S2號線的銜接,實現城市軌道對接直接變成城際軌道的夢想。
Ⅵ 馬鞍山開通的是高鐵還是城際輕軌
高鐵個屁
寧安的城際鐵路。合肥到南京直接都是高速動車
時速250公里都不到。
沒見過真正高鐵,建議你去體驗下杭州到上海的高鐵,現在降速了
也有300公里沒小時。以前都是350公里每小時。
Ⅶ 寧馬輕軌涉及馬鞍山那些城市
南京至安慶城際軌道穿越我市方案的初步比較
預可報告中,南京至安慶城際軌道在我市境內有40公里左右。設新馬鞍山站和新當塗站,通過我市境內的方案有二個:
方案一:沿既有寧蕪鐵路東側的並行方案。經慈湖進入馬鞍山市區,與既有馬鞍山站建城際客動站,出馬鞍山後經過宋山東側跨採石河,襄城河進入當塗縣,跨姑溪河後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設毛耳山城際站。.
該方案的優點:(1)利用既有線通道,對沿線城鎮不造成新的分割,不影響城市向東的發展;(2)有利於統籌解決寧蕪鐵路東西方向道路問題,實施立交道口等整體改造,提升城市形象;(3)靠近人口密集,便於市民出行,吸引客流;(4)在客運線運營初期在客流不足的情況下,為貨運創造可能與條件。
缺點是(1)投資較高,比推薦方案多了4.95億元;(2)城際軌道全封閉,全立交,相鄰既有線平交道口需全部改立交,改移道工程量大。且實施困難。(3)對既有線干擾大;(4)拆遷量大,城際軌道線路轉變半徑曲線採用4000米以上,線路走向切割雨山工業園,沿線的居民住宅區,躍進橋,馬鞍山站均需拆遷改造;(5)設站條件差。馬鞍山站需改造,當塗站需設在當塗縣城以南5公里,旅客出行不方便。(6)加重了東西方向的交通難度。
沿既有寧蕪鐵路東側的並行方案。經慈湖進入馬鞍山市區,與既有馬鞍山站建城際客動站,出馬鞍山後經過宋山東側跨採石河,襄城河進入當塗縣,跨姑溪河後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設毛耳山城際站。該方案的
方案二:馬鞍山取直中方案。該方案考慮到城市總體規劃的需要,在葛陽山東2公里進入我市,沿寧馬高速(東環路)東側向南,在東環路以東約300米,霍里山北3公里設馬鞍山站後,繞避陽湖塘互通立交,選擇合適的角度上跨馬向鐵路、機場高速,馬蕪高速。
該方案的優點是:離城市中心較近,方便居民出行,對城市東向發展帶動較大,避開了馬塘礦區。缺點是穿越分割了大學城、安工大東校區對市區和當塗遠景發展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形成新的城市分割;在城市北側可能開挖葛羊山,另外需要調整電力線廊規劃,線路較東方案稍長,造成城際鐵路與東環路之間近300米的城市規劃用地無法使用。
等二三年輕軌修好後,馬鞍山到南京只需要10分鍾左右,這等於變相的南京把馬鞍山變成了南京的一個區或下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