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火山噴發-沉積盆地內富玻火山岩有關的沸石、膨潤土礦床成礦亞系列(4a)
該亞系列礦床主要分布錢塘台褶帶的北東段長興、安吉、臨安、餘杭一帶和浙東南隆起區金華、縉雲、天台、寧海、象山一帶。前一地區以膨潤土為主,如臨安平山、餘杭仇山,屬浙北成礦帶;後一地區以沸石為主,如縉雲靖岳、天台白鶴殿、寧海小河塘、象山高塘等,屬沿海成礦帶。它們發現於20世紀70~80年代,均為大型礦床,推動了浙江非金屬礦產的勘查開發和科學研究(參見典型礦床十三、十四、十五)。
(一)主要成礦地質條件(姚道坤等,1991)(表3-4-1)
1)相關的火山噴發旋迴 浙江省第一地質大隊,浙西北膨潤土成礦遠景區劃,1982。
表3-4-1 與燕山期火山噴發-沉積盆地內富玻火山岩有關的沸石、膨潤土礦床成礦亞系列(4a)特徵表
2)幾個礦床所在的火山盆地堆積物在岩相上作序列變化。縉雲靖岳位壺鎮-舒洪構造火山盆地中段,馬鞍山噴發中心旁側,塘上組除底部少量沉火山碎屑岩、沉積岩以外,向上全部是爆發相和噴溢相火山集塊岩、角礫集塊岩、角礫凝灰岩、珍珠岩,各噴發小旋迴均以爆發相開始,噴溢相結束,占柱狀的80%~90%。餘杭仇山位瓶窯火山盆地邊部,可分4個小旋迴,下部為含凝灰質沉積岩和正常沉積岩,上部為厚層狀熔結凝灰岩和部分玻屑凝灰岩。整個旋迴中沉積岩佔1/3左右,灰流相和空落相佔2/3左右。臨安平山火山盆地由壽昌組組成,全部為河湖相沉積岩和沉火山碎屑岩,發育各種沉積結構、構造,含豐富的古生物。天台白鶴殿為兩頭塘組,雜色砂岩中夾玻屑凝灰岩。可見賦礦的火山噴發-沉積盆地從以爆發-噴溢相為主的火山噴發盆地,過渡為火山噴發-沉積盆地和遠火山的沉積盆地。隨距離噴發中心的遠近,盆地內火山噴發強度、堆積-沉積物性質都有相應的變化。這也說明沸石、膨潤土成礦地質條件可以有相當的變化幅度。
3)如上述各礦床相關的火山盆地中的岩相變化,也表現在各個礦床礦化原岩類型的差別。
靖岳老虎頭沸石礦區,礦化層主要是玻質火山碎屑岩,即火山角礫集塊岩,系由塊狀火山玻璃熔融漿經劇烈爆發、撕碎,就地堆積於水盆地中而形成。因玻璃組分高,孔隙、裂隙度大,在水介質作用下蝕變完全,沸石總量達60%~80%。礦層同位素年齡為77.8Ma,原岩為81.4Ma,成岩與成礦時差很小。另外在珍珠岩、球粒球泡流紋岩等玻質熔岩中有透鏡狀礦體產出。珍珠岩礦化後沸石含量最高可達60%~70%。球粒球泡流紋岩礦化後沸石量可達40%~50%。每個噴發小旋迴,在旋迴下部形成火山碎屑岩型沸石礦層,旋迴頂部形成熔岩型沸石礦層。
仇山膨潤土礦床共7層礦,礦化原岩均為晶屑(玻屑)強熔結凝灰岩。礦化層一般在熔結凝灰岩層的下部,也有頂、底部都有一礦化層的。據陳鶴年(1990年)研究認為,在剖面結構上,礦體賦存在灰流或岩流底部和舌尖部分,是因為灰流或岩流湧入湖盆,加熱了水體,直接促進了水解作用沿底部堆積物進行的結果。在水浸條件下,灰流頂部同時被水浸沒時,其頂部也可以形成礦層,但一般礦化不徹底。
白鶴殿和平山,成礦原岩為以含玻屑火山灰為主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頂底板為水盆地內正常沉積岩或火山碎屑沉積岩。
4)礦物組成:沸石、蒙脫石都是酸性火山岩蝕變產物,經常緊密共生或伴生。在我省沸石、膨潤土礦床中情況也是如此。但它們在總量比例上還是有不同的。
靖岳老虎頭沸石礦沸石,總量60%~80%,以斜發沸石為主,絲光沸石次之,含石英(10%~15%)、蒙脫石(5%~10%),以及鈉長石、正長石、斜長石、綠泥石等,並有α-方英石出現。
仇山膨潤土礦Ⅰ、Ⅱ礦層:以鈉(鈣)基蒙脫石為主,含α-方英石、絲光沸石、石英、碳酸鹽;Ⅳ、Ⅴ礦層:鈣(鈉)基蒙脫石、高嶺石、石英、伊利石(陳鶴年,1990)。
白鶴殿:斜發沸石10%~30%,絲光沸石少量(局部達5%),含石英、蒙脫石、長石、雲母等。
平山膨潤土礦以鈉基蒙脫石為主,少量斜發沸石、綠泥石、方沸石、螢石、水雲母、方英石、玉髓等。
以上可見,幾個沸石、膨潤土礦床礦物種類上差異不大,只是佔主導地位的礦物不同。α-方英石形成於200~275℃,在靖岳、仇山、平山都已見及。水雲母、高嶺石、伊利石等見於仇山、平山等膨潤土礦。據袁慰順、姚道坤面告,仇山、平山還出現綠泥石-蒙脫石間層礦物。
5)成礦的物化條件。沸石與蒙脫石緊密共生的原因,基於它們的成礦物質都是火山玻璃,都是在水介質環境中一定的鹼性條件下生成。它們都是在近地表的溫壓條件下形成,都有硅、鹼帶出,和Ca2+、Mg2+、H2O的帶入。
沸石和蒙脫石形成條件的差別,在於火山玻璃在不同鹼度、SiO2活度(
據郭吉保(1992)以縉雲老虎頭珍珠岩為試樣進行模擬實驗,研究沸石、蒙脫石形成的物化條件。其實驗結果可歸納為:
a.珍珠岩蝕變形成絲光沸石,溫度為150~400℃,形成蒙脫石為常溫~500℃,形成斜發沸石和方沸石為150~500℃。蒙脫石生成溫度范圍最寬,可在常溫~100℃內形成。
b.絲發狀絲光沸石形成於300~400℃之間,針柱狀、管柱狀絲光沸石在150~300℃之間。老虎頭礦床絲光沸石呈針柱狀、管柱狀,與斜發沸石、蒙脫石共生,又有α-方英石出現,說明該礦床成礦溫度在300~200℃之間。
c.絲光沸石、斜發沸石、蒙脫石共生,也是依一般礦石中礦物生成順序。但此順序並不固定,一般在絲光沸石與斜發沸石、斜發沸石與蒙脫石之間隨介質性質變化,而相互轉換。蒙脫石可在弱酸一鹼性條件下生成,其pH值范圍為7~13,比絲光沸石形成所需的pH值范圍(7~10)更寬。
d.在實驗壓力范圍內(常壓~500×105Pa),壓力對沸石、蒙脫石的生成無明顯影響。說明礦床是地表或近地表環境下形成。
e.以Na2CO3、NaHCO3溶液為介質進行實驗,生成了絲光沸石、方沸石、斜長石、石英、方解石、斜發沸石、蒙脫石等礦物。當以NaCl溶液為介質實驗時,未有絲光沸石形成。說明介質水化學性質屬碳酸鹽型,溶液濃度0.2~1M是較適宜的鹽度條件。
f.元素的帶進帶出。當火山玻璃水解時,Ca、Mg、Al以類質同象替代Na、K參與沸石或蒙脫石結晶,Na+、K+進入溶液。當溫度較高時,K+進入水雲母、伊利石,或形成水雲母-伊利石間層礦物。Si進入高硅沸石外,多餘部分以石英、玉髓析出。
(二)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和成因類型
據前述幾個沸石膨潤土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它們的共同點如下:
1)礦床賦存在火山噴發盆地或噴發-沉積盆地內,從噴發相占岩石序列的主要部分,變化到以火山碎屑-沉積岩佔主要部分。
2)成礦的火山噴發旋迴,在錢塘台褶帶北部主要是燕山期第Ⅰ、Ⅱ火山噴發旋迴的勞村組和壽昌組;浙東南則賦存在燕山第Ⅳ噴發旋迴,部分賦存在第Ⅲ噴發旋迴中。
3)礦化原岩主要是火山玻璃質岩石。屬於爆發相玻質火山碎屑岩的有老虎頭礦區:如火山集塊岩、火山角礫集塊岩;屬玻質碎屑流相的有仇山的曜岩狀熔結凝灰岩;屬於噴溢相玻璃質熔岩的有老虎頭的珍珠岩、松脂岩、球粒球泡流紋岩;屬於噴發-沉積相的火山碎屑沉積岩、沉火山碎屑岩的,如平山、白鶴殿。原岩岩相不同,形成方式不同,結構構造迥異,但成礦作用上並無大的差異。
4)火山玻璃質噴發直接進入水體,在地表開放的環境中水解成礦。無論是玻質熔質、玻質碎屑流或是空落火山灰,均直接進入地表水體。火山玻璃在200℃左右的重碳酸型水介質中,在弱酸—鹼性條件,以及一定的
5)礦床成因類型。已知沸石、膨潤土礦床總體可屬火山玻璃-水解型礦床。依成礦物質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個亞類:
火山玻質岩-水解型礦床:縉雲靖岳老虎頭沸石礦、餘杭仇山膨潤土礦。
火山灰沉積-水解型礦床:天台白鶴殿沸石礦、臨安平山膨潤土礦。
(三)礦田、礦床地球物理場
1)省內平山、仇山等幾個主要膨潤土礦床,主要位於天目山—莫干山重力低亞區,產礦層的晚侏羅世晚期的火山噴發-沉積盆地發育在下古生界基礎上,為重力布格負值區,處重力局部凸起的邊緣。
表3-4-2 與破火山、火山構造窪地有關的次生石英岩型明礬石、葉蠟石、地開石、伊利石礦床成礦亞系列(4b)簡表
續表
2)航磁處於火山岩區中強跳躍磁場與平緩弱正磁場之間,盆地內局部火山岩呈線狀、點狀異常。
3)基底沉積岩、含礦層上下圍岩均無磁性和較高電阻,火山岩為中—強磁性和較高電阻。膨潤土礦層和蝕變圍岩為低阻、無磁性。可用磁法、電法推算含礦層位上覆、下伏厚度和盆地邊界構造,確定勘探范圍,追索含礦層的延伸方向和產狀。
㈡ 馬鞍山房子值得投資嗎
值得投資。
現在不是入手的最佳時機,但算得上是好時機。
近年來,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值得期待的城市,高光時刻不斷。
根據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一季度全市實現GDP567.29億元,增長18.0%。除此之外,還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在長三角一體化和南京都市圈的規劃下,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未來幾年,馬鞍山即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成為又一個亮點城市。
馬鞍山的地理位置、城市規劃並不落後。
但落到房價和地價上,馬鞍山與這些城市卻不可同日而語了。不少人表示:同在南京都市圈,同在長三角,馬鞍山的房價還是被低估了,後期發展能力會很強。
目前馬鞍山成交地價最高的是7598元/㎡,超4500元/㎡的共18塊土地,還屬於長三角的地價窪地
國家政策的變化:
2021年2月以來,多個城市紛紛響應國家政策,實行土拍「兩集中」政策,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出讓土地。
對房企來說,就是房企拿地會有所側重。
一邊是實行新政的一二線城市拿地機會減少,另一邊還面臨著央行「三道紅線」降負債率的要求,再牛的開發商,都很難做到一口氣拿多塊地,只能重點拿優質地塊。
而對於馬鞍山這樣的三線城市來說,則可能是一個大的機遇。
目前周邊的南京、合肥等熱門城市都開始實行土拍新政,這兩座城市的拿地難度也有所增大,也就意味著房企可能會將目光更多得轉向同為長三角重要城市但地價相對較低且競爭比較小的馬鞍山
㈢ 蚌埠市是安徽省的第幾大城市
蚌埠市是安徽的第三大城市
㈣ 蕪湖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與合肥市、馬鞍山市毗鄰,南與宣城市、池州市接壤,東與馬鞍山市、宣城市相連,西與銅陵市交界。
蕪湖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蕪湖的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最熱為7~8月,平均氣溫超過28℃,極端最高氣溫接近40℃;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僅3℃,曾出現過-10℃的極端最低氣溫。蕪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年內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節和初冬。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㈤ 怪坡是怎麼回事
這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視覺不差,靜候您的採納!
㈥ 誰知道安徽馬鞍山的怪山〈水往高處流〉是怎麼回事
近幾年不斷看到媒體有關地球上神秘地點的報道。中國有著名的沈陽北郊「怪坡」,加拿大有「磁力山」,美國有加州聖塔柯斯小鎮郊外的森林。在這些神秘地帶,樹林向一個方向傾斜,物體傾斜落地,人華僑行走而步履穩健。更神奇的是,物體可以自動向坡上運動,水往高處流。有時還會出現,人可沿直立絕壁向上走的怪事情。這些地現象明顯違犯了牛頓的引力定律,令人費解。實際上這些神秘現象是由一種「垂直轉向」的心理幻覺造成的。迷路,轉向搞錯了東南西北的現象我們都很熟悉,它是我們憑感覺人為的方位和實際方位偏離時產生的一種幻覺。「垂直轉向」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的垂直方向顯著的偏離了實際的垂直方向(重大的方向)。地球上的這些神秘地帶,都是由一種「坡上坡」的環境之中,會發生「垂直轉向」,這時神秘現象就會發生。
揭開了神秘地帶的奧秘,我們就可以人工製造出這樣的神秘地帶,作為旅遊資源,供人們娛樂。
為什麼我們會「方位轉向」?
到一個新地方,新城市,人們常常搞不清方向,不知道東南西北,因此很容易迷路。好多人在新地方會覺得太陽不同再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當然我們不能據此說在這地方的太陽和自己家中的不一樣,保會說自己「方位轉向」了。為什麼我們會「轉向」呢?原來我們身體里沒有天然「指南針」,不能靠地球磁場自動識別方位(東西南北)。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方位的判斷,完全靠周圍景物的相對位置。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田野的山川、村莊、田地、樹木以及城市的街道、建築都被我們用來判斷方位。在我們熟悉的地方,我們認識周圍的景物,知道我們的相對位置,所以不容易方位「轉向」,也不易「迷路」。如果你的城市街道正好是東西或南北方向的如北京,西安等,你的地理方位感就很易建立。當我們到一個新城市,常常急於搞清東西南北方位,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坐標系,把周圍景物的相對位置搞清。但是那裡的車站,商店,道路我們不熟悉,不能靠它們的相對位置辨別方位,如果是陰天或晚上,看不到太陽,東西南北的坐標系就建不起來。這時候我們失去了坐標軸。只能憑印象把頭腦中的坐標軸加在新地方,當我們頭腦中印象的坐標軸和實際偏離時,就「方位轉向」。
垂直轉向
地球表面一點的垂直方向是地心和該點的連線方向和重力的方向一致。真正的「下」是沿重力的方向,「上」就是和策略相反的方向。本文中的「垂直轉向」指在一定的情況下,我們判斷的垂直方向明顯偏離了重力的方向。我們通常說天為上,地為下,實際上並不準確。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如果這只蛙所在的井,並不是直井,這井一直下去到不了地心,那麼這只青蛙看到的天就不是真正的上。如果井壁和地平面成70度角而不是90度角,青蛙認為的上和實際的上(重力方向)偏離了20度角。我們坐飛機時經常「垂直轉向」當飛機因起習,著陸或轉向時,我們會發現地面或天際線傾斜了,這就是「垂直轉向」。
和「方位轉向」不同,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垂直轉向」。因為我們判斷垂直方向的能力比判斷方位的能力強得多。由於重力吸引,我們能感覺到上、下方向。這種感覺並不是非常准確。另外我們絕大部分同樣靠視覺並不是根據周圍景物判斷垂直方向。除了我們直立的身體,樹木、建築物都是垂直參考物。我們更信賴的是腳下的地平面,和它垂直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當周圍的環境造成我們依據視覺判斷的垂直方向和策略方向嚴重偏離,同時我們的感覺又不能夠糾正時,就會發生「垂直轉向」。「垂直轉向」是造成地球上神秘地帶的心理原因。但是造成這種「垂直轉向」需要一定的地質、地貌環境。這種地貌組合本文稱之為「坡上坡」。
地球上神秘地帶地質地貌組合
根據一系列理論研究和實驗得出,神秘怪坡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地貌組合。它包括兩個坡,本文之為「坡上坡」,即位於一個「大斜坡」上的「小斜坡」,「大斜坡」與「小斜坡」坡向一致,「小斜坡」的坡度角明顯小於「大斜坡」。當這種地貌組合處於一定環境,「小斜坡」附近的人看不到真實地平面,把「大斜坡」當成真正地平面,從而發生「垂直轉向」,把「小斜坡」的坡頂當成坡底「小斜坡」的坡向顛倒了。從而看到「水往高處流」的怪現象。
我們再看什麼樣的神秘坡最理想。由我們的理論模型可知,神秘怪坡的「視坡度角」等於「大斜坡」和「小斜坡」坡度角之差。因為我們的身體可以感覺到重力的方向所以好的怪坡應和重力方向近似垂直,也就是神秘怪坡本身實際上只是一很緩的坡,位於其上的人感覺不到斜坡。而它的視坡度角這時又很大,因此怪坡上的人能「看」到自己在坡上。理想「怪坡」怪就怪在坡上的人只能看得見,直立時卻感覺不到坡。
神秘怪坡的製造
如果想製造一個可以讓「水往高處流」的「怪坡」,除了要滿足「怪坡」AB與「假水平面OX」的幾何關系外,在「怪坡」的附近不能看見真正的水平面和垂直面(樓房,線桿等)。理想地點在山頂上,城市最高建築物頂上,或者在地下。如在高處,真正的垂直參考物不見了,這時只要把你的地面搞成一斜面,在這個斜面上建一個與該斜面「坡向」一致「坡度角」很小的小斜坡,在這個小斜坡上,觀察者就會看到水往高處流。
㈦ 安徽宿州屬於那個省那個市
宿州屬於安徽省地級市,宿州本身就是一個城市,不屬於其他城市管轄。
宿州,安徽省地級市,東與江蘇省宿遷市接壤,西與河南省商丘市交界,西北毗鄰山東省菏澤市,南臨蚌埠市、淮北市,北臨江蘇省徐州市。區域面積9787平方千米。
宿州市地處淮北平原東北部。西北黃河故道地勢略高,中部有相山丘陵,其餘大部為平原窪地。宿州市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主要河流有濉河、新汴河、沱河、澮河,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淮河和洪澤湖。
宿州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遺址、古台寺遺址。周朝時期始建蘄邑,隋唐年間,因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汴河)段開通,置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宿州號稱雲都,擁有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是CG動畫集群渲染基地,中國5大量子通信節點城市之一。
(7)馬鞍山窪地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宿州轄碭山、蕭縣、靈璧、泗縣、埇橋四縣一區,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宿馬現代產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
1、埇橋區位於安徽省北部,地處蘇豫皖三省交界處,是全國最大的縣級區。全區總面積2868平方公里。
2、碭山縣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全縣轄13個鎮,總面積1193平方公里。
3、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總面積1885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
4、靈璧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北與江蘇省接壤。轄6鄉13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054平方公里。
5、泗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總面積1787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94.41萬人。
6、宿州經濟開發區2001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正式啟動建設,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管轄面積23.5平方公里。
7、宿州馬鞍山現代產業園區是根據安徽省委、省政府振興皖北發展戰略,確定馬鞍山市與宿州市結對合作。2011年5月14日正式掛牌,2012年元月正式批復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園區規劃50平方公里,預計2020年,園區建成面積達30平方公里。
8、安徽宿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建於2011年6月,位於宿州市汴北新區(下轄5個行政村),緊鄰市政務新區,是做為承接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的主戰場,是宿州市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帶動區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㈧ 安徽:如何利用「經濟窪地」
安徽現處於經濟窪地,是公認事實,本文不想追究原因,只想談談如何更好利用窪地資源。首先,水往最窪地流,而不是高處,那哪處最窪?農村,安徽為農業大省,農村產業不能更新或升級,農民生活上不去,談其他都是空話。而現狀是,農村剩下都是老弱病殘,偷懶躲滑,投機取巧和,制假販假和政府既得利益集團,(有不出去理由的實干者除外)指望他們建設不了農村。我們首先應鼓勵先出去的農民回來創業。他們在外面學到經驗、技術,也能帶回一筆資金,他們是最可靠、最了解家鄉的建設者。而事實上,我們的政府只想招大項目,大資金。不能給他們財政、政策稅收等優惠措施,不能把他們召回來或把他們堵在門外。我們安徽現在貧困的只剩下人和土地,而大部分卻走了,政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就像父母照顧不了子女,子女出去打工,我們反而卻高興得不得了,說我們有多少多少人出去打工。應學習浙江人,在只剩下人(土地少)發展民營經濟,搞資金少見效快產業,搞小商品生產批發,搞農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搞畜牧養殖等一系列面向農村的產業。溫州財富百分之九十五來自民營企業。他們是在一無國家產業政策,二無交通便利靠自己發展起來的。而我們捫心自問是支持的多還是伸手要的多,如果安徽在把廣大的農村市場丟失,而沒有培育出自己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那隻有給人打工的份了。農村有很多能人得不到政策資金扶持,,政府吃拿卡要,產業萎縮,我印象中的農村和十幾年前差不多,只是多了幾台拖拉機,做農活舒服點。 其次,無為而治。農村有句俗話愣媽媽養個能兒子,只要不做違法犯罪的事,不過多干涉。而 時間已證明政府無能、無力,應在某些方面退出,應讓水流向該流的地方。每每提到合肥總讓安徽人顏面喪盡。筆者經常坐火車提到安徽或不知道或說臟亂差,大都知道蚌埠和蕪湖。合肥象一個各屆政府蘊育的畸形兒,讓很多正常較快發展的地區失去寶貴的機會。縱觀各省市,經濟重心在沿江,沿鐵路線,沿海。合肥既不沿江也不沿海,京廣、京滬鐵路也不通過。但卻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仍然見效不大。現還聽說建千億元商圈,向外輻射,這是典型官本位思想和計劃體制思維。靠什麼,既沒有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沒有南京的人才優勢(南大、東大、河海等),南京現在都落後蘇南,況且南京建一小時經濟圈,囊括馬鞍山,蕪湖,合肥優勢何在?蘇州經濟中吳江、崑山、常熟依靠自己的特色地方經濟,靠輻射也只能是部分原因。而沿江和沿京滬鐵路線城市卻長期得不到重點扶持。政府應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該做的是為發展搞好基礎建設,教育(做的也不成功,地方性大學、學院太少,其他省都有地方性綜合型大學,我們省呢),人才培育(大都走了),人才引進(筆者到蚌埠一高校應聘,主任說他每前進一步很難,教師排外,每進一教師就會讓其他教師課時減少影響收入;其他省經常到一流大學選調省、市、縣各級各領域領導,待遇很高,卻看不到安徽身影 ),社會治安,環境治理,尤其是幹部作風建設(這一塊最差,報紙經常看到領導貪污,殺死小情人,搞形象工程,這比貪污殺人更嚴重,動則幾千萬、億資金搞形象工程。聽說亳州用了一億多又在搞市政府大樓,這些官都應槍斃,這也反映用人機制問題。他們不是人民公僕是主公,農村看不到他們身影,在政府機關,娛樂場所,賭場,筆者據可靠消息,聽說一鄉黨委書記經常在市裡陪有錢人打牌,一晚上都幾萬輸贏。搞的安徽每每上報很少有好消息,同學說安徽太差別回去,嚴重影響安徽人聲譽,則對招商引資極為不利。人們印象中的安徽窮、官員貪污嚴重,說到這還想說幾句,很多人認為安徽部分人很有錢,動輒幾萬,幾十萬,非常慷慨,哪些人我不知道,向各位求教。 再次,政府制度創新,每論及安徽,官員都談及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稅費改革臉都不紅。農民為什麼革新?還不是被逼的,從理論到實踐,從政府到民間;但相反,體制創新卻從民間到政府,政治風險卻由農民承擔,政府嚴重缺位。據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03年安徽新經濟發展能力排全國28位,包括創新能力。我們已經邊緣化。綜合實力倒數,已漸漸在江西、河南之後。深層原因恐怕是政府官員沒有三個代表思想,經濟發展於我何干,我要的是陞官發財;制度創新於我何用,搞到錢最有用。無言在談安徽,已令在外學子和遊子不願再提,嗚呼!羞愧,哀哉,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