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抽樣單上面可以寫多個樣品嗎
我國每年發生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約數十萬起,發病數約千萬人次。此類疾病發病率極快,若不能及時確診、對症治療,後果將非常嚴重。此外,一些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突發事件引發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也需要及時、快速、准確地給出結果,為應急處理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要保證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除了對生產產品進行檢測之外,從種植基地、到眾多流通環節的整個產業鏈都需要進行質量保障,比如大型農貿批發市場、超市、甚至省級高速入口處等等,在這樣的需求下,快速檢測也將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綜合來看,以試劑盒、ELISA、PCR、納米生物技術、生物感測技術、攜帶型分析儀器等為代表的快速檢測、 移動檢測技術在中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必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快檢技術的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准確度、檢出限、精密度、重復性、再現性、抗干擾性等。由於現在的檢測多是微量或痕量檢測,對儀器和人員的要求都很高,檢測的前處理要求也高,但是快速檢測技術作為准確定量檢測的前期輔助篩查,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檢測,為後期定量檢測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檢測速度。
Ⅱ 工商局對我的超市進行食品抽檢,有4種食品不合格,不是假冒商品,並且我可以提進貨單。
1、食品安全法規定工商局負責流通環節的監督,並賦予對流通環節食品抽檢的法定職責。回2、抽檢的食品不答合格依據食品安全法處於2000元-50000元的處罰,如果貨值超過10000遠的,處5倍-10倍的處罰。3、你接受處罰吧。4、工商局不能簡單對你處罰了事,還應當通告生產地的質監部門對生產者給予處罰。5、你可以向供貨商及生產者進行追訴。
這位解釋的相當到位了。特別是最後一條,你可以追訴的。
Ⅲ 誰知道怎樣進行食品抽樣檢驗
存在的問題各縣級工商局開展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已有半年時間,由於抽樣檢驗制度本身缺陷、基層工作經驗缺乏,食品抽樣檢驗工作還面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為: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不全,如對食品抽樣檢驗異議期沒有明確規定,申請復檢未要求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請,對抽取樣品的管理、處置等未作規定。另外,還存在食品抽樣檢驗覆蓋面窄,食品復檢機構無從挑選,復檢費用承擔不夠合理等問題。
解決的點子上述問題已嚴重影響到食品抽樣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一)盡快完善食品抽樣檢驗制度
建議國家工商總局、省工商局加快食品抽樣檢驗法制建設步伐,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盡早制定和完善現有的工作制度,形成一套規范的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
(二)糾正重罰款輕監管的錯誤觀念
除把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中確定的重點食品、消費者申(投)訴及舉報比較多的食品、市場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比較集中的食品和專供嬰幼兒、老年人、病人等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作為抽樣檢測的重點外,還可以將地方特產以及節日食品作為抽樣重點。
(三)依法公布食品抽樣檢驗信息
抽檢信息應作為日常監督管理信息,在抽樣檢驗結果無異議的情況下,由工商部門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謹慎發布。發布消費警示時,絕對不能以偏概全,否則可能會被追究責任。
(四)確定食品復檢機構和費用
若被抽樣檢驗的經營者或者標稱的生產者提出復檢申請,工商機關應當與其協商確定復檢機構。檢驗結論與復檢結論不一致時,應該由出具初檢結論的質檢機構承擔;初檢結論與復檢結論一致,復檢費用由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 劉新奎
Ⅳ 食品飲料已經有檢驗報告了,工商局還讓再檢驗一次合理嗎
工商局這種做法,你完全可以規避的。
首先,食品流通許可證是前置許可,那麼你就是無證中,按照工商規定,執照取得前不得經營,那麼你可以對工商局說,我還沒有執照,還沒有營業,所以沒有商品,就可以了,只要有場地,符合食品流通要求,就可以辦理許可證和執照,無需有商品。
綜上所述,即使工商局對你有檢驗要求,你也可以規避這一點,而他們又沒有別的理由不給你辦證,如果超過1周無理由不辦結,你可以投訴到工商紀檢部門,或者市紀委,新聞媒體都可以。
但是你必須注意經營場所的條件完全符合食品流通經營條件,這樣他們沒有理由為難你。
我就是工商局的,也看不慣這樣的執法人員。
Ⅳ 我是賣零售食品的.工商局來查.有食品檢驗報告、食品流通許可證.還需要批發商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嗎
當然需要的,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經營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經營者持健康證上崗,所經營的食品(尤其是奶粉)須具備檢驗報告(檢驗報告單上要有供貨商簽章),同時完整留存食品進貨單據,如實登記食品進貨記錄(批發的還要登記銷售記錄)。購進食品時要查驗供貨商的食品流通許可證及執照並索要復印件,以備查驗。其實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就是為了讓人們消費的每一樣食品都能夠追根溯源,一旦出現問題可以迅速追查到零售商、批發商及生產廠家,及時清查問題食品,追究責任人。
不過說實話,真要嚴格執行這些制度,經營者要花很多時間,有時候忙不過來。
Ⅵ 收到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單通知不合格怎麼處理
收到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單,通知食品安全不合格的,將依法處以罰款或者吊銷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2、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3、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4、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5、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6、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7、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8、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9、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10、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6)工商局食品抽樣檢驗單擴展閱讀:
規定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1.行業協會要當好引導者。新法明確,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
2.消費者協會要當好監督者。新法明確,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3.舉報者有獎還受保護。新法規定,對查證屬實的舉報應當給予舉報人獎勵,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政府和監管部門要予以保密。同時,參照國外的「吹哨人」制度和公益告發制度,明確規定企業不得通過解除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等方式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對內部舉報人給予特別保護。
4.新聞媒體要當好公益宣傳員。新法明確,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公益宣傳,並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同時,規定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Ⅶ 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抽樣檢驗單的任務來源填寫什麼
這個一般是現場核查組填的吧
我們以前好像都寫的「市質監局QS審查」
Ⅷ 為什麼商品有QS標、生產廠家、日期、合格證,卻被工商部門抽樣檢測不合格呢!請求幫助、急!!!!!!
監督抽查,是有規矩的,抽取樣品時,你要簽字,封存樣品,檢驗結果出來,要有行政決定
不能上來就說你不合格,檢驗還有個時間的問題呢
重要的是,你要獲取檢測報告,要不憑什麼說有問題呢?
感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你還是找律師問問吧
Ⅸ 工商局要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報告,我們有出廠檢驗報告,不行嗎
工商局要的是由第三方檢測機構或政府質檢實驗室出局的具有公正性的檢測報告,與你們廠自己的檢驗報告不一樣,即使檢測參數是一樣的,但是這個是你們第一方的數據,不能認定為公正的,所以老老實實送質監局或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吧,這些錢是必須得花的。
Ⅹ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食品抽樣檢驗時,餐飲單位要支付相關費用嗎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食品抽樣檢驗時,餐飲單位不需要支付相關檢驗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並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果,不得免檢。進行抽樣檢驗,應當購買抽取的樣品,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並支付相關費用;不得向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取檢驗費和其他費用。
(10)工商局食品抽樣檢驗單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條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