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鄉村振興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發布時間:2021-06-22 02:28:26

① 如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1、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軟體設施建設,促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鄉村寬頻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建設,推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鄉村文化基礎設施體系。

3、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地區應依附本地的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傳統文化符號,盤活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傳統文化產業品牌。

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

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補短板、強弱項。為此亟須加快鄉村文化建設,補齊鄉村文化發展短板,這是滿足農村居民文化需要、增強農村居民精神力量的客觀需要。

② 推進鄉村振興為什麼要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

  1.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於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鄉村振興中轉化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為鄉村振興提供方向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2. 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升鄉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增強鄉村發展創造活力和綜合實力。

③ 鄉村振興包含哪些內容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發展現代農業是產業興旺最重要的內容,其重點是通過產品、技術、制度、組織和管理創新,提高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准化、制度化和組織化水平,推動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大力發展以新型職業農民、適度經營規模、作業外包服務和綠色農業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農業;另一方面,推進農村一、二、叄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和增收機會。
生態宜居是提高鄉村發展質量的保證。其內容涵蓋村容整潔,村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以保護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糾正單純以人工生態系統替代自然生態系統的錯誤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鄉土氣息、保存鄉村風貌、保護鄉村生態系統、治理鄉村環境污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鄉村人居環境綠起來、美起來。
鄉風文明是鄉村建設的靈魂。鄉風文明建設既包括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又包括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鄉村良好習俗,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還包括充分借鑒國內外鄉村文明的優秀成果,實現鄉風文明與時俱進。
治理有效是鄉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就越好。為此,應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平安鄉村。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協調農戶利益與集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要用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評價。為此,要努力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持續降低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群眾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向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④ 在中國特色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什麼樣的鄉村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質上是在推進融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要素於一體的系統工程。文化是農村幾千年發展歷史的沉澱,是農村人與物兩大載體的外在體現,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

⑤ 鄉村振興要怎麼做,怎麼才能取得成效

首先不能讓鄉村變質,鄉村是「處女地」,鄉村是城市「後花園」,必須要讓鄉村的土地、水、空氣保持振興的質量。這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發展的前提,因為這一切,能夠有今天「干凈」的鄉村,就是因為生態恢復,鄉村人口「流走」,「陋習」流失,國家重視保護,才看到這樣一塵不染的鄉村。
其次,人才是鄉村的基礎,政府是人才的推動。當年「下海」,很多人決心很大,「浩浩盪盪」,猶如「洪水」。如今成就中國大城市,無數城市群,想必應該與人才有很大關系。湧入城市去「下海」,好處多,如今也走進鄉村來「下鄉」,如何激勵?想必,如果有當年的氣勢,振興鄉村,絕對也不是「空話題」。
最後,振興鄉村,如何落實?振興鄉村,如何見到成效?要實現小康社會,這是一個近在咫尺的目標,鄉村有義務「共享」,更有責任擔當。從總體發展來說,城市逐漸「飽和」,鄉村一旦發展起來,那就是一個「完美」的中國,那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中國。
期待鄉村振興,期待國富民強,獲得機會,人人都不會少。

⑥ 鄉村文化振興怎麼做

1、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軟體設施建設,促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鄉村寬頻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建設,推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鄉村文化基礎設施體系。

3、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地區應依附本地的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傳統文化符號,盤活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傳統文化產業品牌。

(6)鄉村振興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擴展閱讀:

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補短板、強弱項。為此,我們亟須加快鄉村文化建設,補齊鄉村文化發展短板,這是滿足農村居民文化需要、增強農村居民精神力量的客觀需要。

⑦ 如何才能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據報道,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千百年來,鄉村文化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鄉村振興同時還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鄉村文化振興,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伴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和城市文明的擴張,傳統鄉村文化被忽視、被破壞、被取代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地方傳統生活形態、社會關系日趨淡薄,鄉村文化日漸荒蕪。同時,厚葬薄養、鋪張攀比、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風氣蔓延。農村是人情社會、熟人社會,要在紅白喜事、結婚彩禮這些「關鍵小事」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止不良習氣蔓延。

鄉村文化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⑧ 如何振興農村文化 論文

據報道,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千百年來,鄉村文化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鄉村振興同時還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千百年來,鄉村文化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表示,目前我國鄉土性特徵已經發生變化,鄉村社會的實體結構及鄉土文化呈現新趨勢,構成了中國鄉村社會的後鄉土性特徵。 鄉村文化振興,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伴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和城市文明的擴張,傳統鄉村文化被忽視、被破壞、被取代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地方傳統生活形態、社會關系日趨淡薄,鄉村文化日漸荒蕪。同時,厚葬薄養、鋪張攀比、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風氣蔓延。農村是人情社會、熟人社會,要在紅白喜事、結婚彩禮這些「關鍵小事」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止不良習氣蔓延。鄉村文化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閱讀全文

與鄉村振興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