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中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中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發布時間:2021-06-11 03:44:53

Ⅰ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哪些服務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的服務是: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婚前保健和中醫健康管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參考依據,也可作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的依據。《規范》所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由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並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接受當地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指導。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Ⅱ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國有沒有哪個地方做成功了是不是只是一個空殼子項目

這要看你如何界定成抄功了,廣東這邊的一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都建立起來了,可以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嚴重的疾病也實行了轉診制度,醫保覆蓋人群包括了農民和工人(前提是正規的工廠),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葯物和檢查費用報銷比例也達到90%,就目前來說效果還算可以。當然基層的服務質量可能還比不上發達國家,但是什麼都有一個過程,一旦這個模式發展起來了,在經濟發達後推廣到全國也是正常的事。

Ⅲ 中國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總要求

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專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屬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Ⅳ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療機構應承擔哪些公共衛生職責和任務

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我國將著力推進六大任務:一是提供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內共衛生服務,容加強重大疾病的防治。二是健全優質、高效、整合型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努力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務。三是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完善葯品供應保障機制。四是要建設健康的社會環境。影響健康的因素很復雜,包括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要從大健康、大衛生的角度,來共同治理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要建設健康的社會環境。五是發展健康產業。六是要培育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提高居民的健康素養。
由以上六大任務來看,醫療機構最主要承擔的還是頭兩項任務,也就是疾病的防治和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相關體系。第三項雖然也與醫療機構有很大關聯,但是其主要是由社保部門負責。

Ⅳ 國家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哪些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
從2009年開始,我國增加以下項目:

一是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2009年全國需接種2330萬人,占應接種人群的31%。

二是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完成宮頸癌檢查200萬人,乳腺癌檢查40萬人,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全國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我國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四是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利用3年時間,對目前全國現有和當年新發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力爭使每例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2009年計劃完成20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五是在貴州、雲南等六省實施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擴大地氟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范圍。2009年完成87萬戶的爐灶改造任務,同時加強已完成改爐改灶病區的後期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監測。

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2009年計劃完成411萬戶,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質監測12萬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日前,中央財政已下達六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標志著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啟動。

(5)中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Ⅵ 中國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總要求有哪些、

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Ⅶ 中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提高至多少

日前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司獲悉,2018年我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回補助標准提高至55元。

據了解,新增經答費主要用於鞏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等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覆蓋面、適當提高服務補助水平、細化和完善服務內容;統籌安排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和健康素養促進兩個項目經費等。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完成2017年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各地要繼續做好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著力提高工作質量,合理確定農村地區鄉村兩級任務分工,把各項任務抓實抓好。

Ⅷ 居民健康檔案

健康檔案,指居民身心健康(正常的健康狀況、亞健康的疾病預防健康保護促進、非健康的疾病治療等)過程的規范、科學記錄。是以居民個人健康為核心、貫穿整個生命過程、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實現信息多渠道動態收集、滿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資源。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檔案記錄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R)是1968年由美國的Weed等首先提出來的,要求醫生在醫療服務中採用以個體健康問題為導向的記錄方式。目前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基本方法。目錄檔案建立背景 居民健康檔案-簡介 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原則 居民健康檔案-基本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特點 1、健康檔案內容全面、充分 2、居民健康檔案使用更廣泛 3、檢索使用更方便 4、檔案存儲更簡易 5、為突發性、傳染性、多發性疾病提供資料居民健康檔案-需解決問題檔案建立背景 居民健康檔案-簡介 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原則 居民健康檔案-基本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特點 1、健康檔案內容全面、充分 2、居民健康檔案使用更廣泛 3、檢索使用更方便 4、檔案存儲更簡易 5、為突發性、傳染性、多發性疾病提供資料居民健康檔案-需解決問題展開編輯本段檔案建立背景2009年4月7日公布的《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 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服務逐步均等化,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施規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國家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要求,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試點建檔率達到5%,城市地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30%;到2011年,農村達到30%,城市達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符合基層實際的,統一、科學、規范的健康檔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檔案為載體,更好地為城鄉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居民健康檔案是由個人基本信息表、健康體檢表、接診記錄表、會診記錄表、雙向轉診單、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組成的系統化檔案記錄,是記錄有關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統化文件,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收集、記錄社區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區順利開展各項衛生保健工作,滿足社區居民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需求及提供經濟、有效、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的重要保證。通過建立個人、家庭和社區健康檔案,能夠了解和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和疾病構成,了解社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問題的流行病學特徵,為篩選高危人群,開展疾病管理,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奠定基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並嚴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的社區衛生服務。 編輯本段居民健康檔案-簡介居民,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某行政區域內長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證明的公民;通過所在地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可以獲取和接受其服務的個體。 健康檔案優點是:個體的健康問題簡明、重點突出、條理清楚、便於計算機數據處理和管理等。 醫院信息化建設圖解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無論是中國或是發達國家。HIS、CIS、GMIS等系統都沒有也不可能存在成品,它必須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更新、充實。對比其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醫療行業信息化有其鮮明的特點。醫院的信息管理必須以病人為核心,病人的信息流貫穿整個系統,一切臨床業務均要以方便病人為主;醫院業務類型繁多,管理復雜,各業務項目之間數據交換頻繁;醫院信息化還未有一套通用的規范、標准及法律依據,這增加了與院外數據交換的困難,且使得一些應用項目因缺少法律依據而難以開展。本人從事醫院信息管理工作多年,在工作中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就個人觀點在此與各位朋友進行探討。 那麼如何做到以病人為核心,病人的信息貫穿整個系統業務流或者說以何種方式來實現呢?毫無疑問,必須要建立起病人的電子病歷,並以此貫穿整個系統。 病歷是醫療工作的全面記錄,客觀地反映疾病病情、檢查、診斷、治療及其轉歸的全過程,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數據、圖表、影像等資料的有機整合。電子病歷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病人的病歷匯集到計算機中,通過計算機獲得病歷的有關資料並對其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形成規范化的信息,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和業務水平,為臨床教學、科研和信息管理提供幫助。電子病歷大體上可解釋為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於計算機的病人記錄。在1991年美國醫學計算機化委員會指出,計算機化病歷是指存在一個系統中的電子病歷,這個系統可支持使用者獲得完整、准確的資料;提示和警示醫療人員;給予臨床決策服務;連接管理、書刊目錄、臨床基礎知識以及其它設備。由於電子病歷涉及醫院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復雜性,不僅指靜態病歷信息,還包括提供的相關服務。它不是簡單的將紙質病歷計算機化,它與紙質病歷相比也具有更多的優點。 然而,電子病歷在病歷信息的描述、集成、傳遞和交換等環節沒有找到有效的技術手段,致使電子病歷的開發過程非常繁冗、技術難度高,而開發出來的系統的功能單一、普適性差,致使電子病歷的總體成本居高不下,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應用去醫療系統內部。從法律角度上考慮,電子病歷僅是對患者醫療信息的一份拷貝沒有成為一個合法資料,當發生醫療糾紛時難以成為法律依據。從身份識別角度考慮,目前電子簽名的推廣也成效甚微,難得保障病人資料不被泄露,以上種種不利因素制約著電子病歷的發展。 編輯本段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原則①逐步完善的原則; ②資料收集前瞻性原則; ③基本項目動態性原則; ④客觀性和准確性原則; ⑤保密性原則。 編輯本段居民健康檔案-基本內容全科醫療健康檔案在內容上分為3個部分,即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和社區健康檔案。個人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中應用十分頻繁,使用價值也最高。 家庭健康檔案則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 社區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服務中沒有被給予更多的統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醫師對其所在社區的居民健康狀況與社區資源狀況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醫生在病人照顧中的群體觀點。 編輯本段居民健康檔案-特點 1、健康檔案內容全面、充分健康檔案不是簡單地將紙質病歷記載的各項內容輸入電腦,還記載了居民平時生活中的點滴健康相關信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不僅能記錄病史、病程、診療情況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的信息集成。醫生可以隨時隨地提取有關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況。 2、居民健康檔案使用更廣泛隨著網路技術迅猛發展,衛生領域的電子商務、電子服務應運而生,居民健康檔案能在廣域網環境下實現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能任何時間、地點為任意一個授權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信息,無論到哪家醫院就診或體檢,都能提取到自己的以往健康檔案。電子健康檔案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應用,將使醫生會診的時間大大縮短,質量大大提高。上下級醫院的信息交流更可以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水平。 3、檢索使用更方便到過檔案室查詢資料的人都知道,要想使用紙質的信息資料時,必須先通過查找索引,找到相關索引一層層進入後才能進行翻閱,當查詢多個不同區域的健康檔案時,不僅速度慢,勞動強度大,而且信息不夠全面集中。句芒健康檔案特有的數據格式和集中的存儲,有利於快捷輸入,迅速檢索查詢、調用處理各種診療信息,為臨床、教學、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資料,有利於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流,同時也是統計分析、衛生管理的全面可靠的資料,大大提高了檔案的利用效率。 4、檔案存儲更簡易紙質病歷的保存,必須有足夠空間,規定保存期限,同時還要解決紙張的磨損、老化以及防潮、防火、防蛀等問題,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健康檔案有效的存儲體系和備份方案,能實現大量存儲和實時存取的統一,佔用空間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5、為突發性、傳染性、多發性疾病提供資料居民健康檔案可以直接、快速、准確的為突發性、傳染性、多發性病提供資料。如SARS期間,如果我們能從健康檔案中提取非典型肺炎所具有的病症特點,可以從這些症狀中得到提示,尋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治療方案與防止疾病擴散的有效辦法。 編輯本段居民健康檔案-需解決問題一、應完善健康檔案的存儲體系及備份方案。毫無疑問,健康信息需要長期保存並累加,但數據量大,不可能所有信息長期聯機保存。作為居民健康檔案系統,不僅要實現居民信息的長期保存。而且在發生故障時,要求信息都不能丟失,在需要時還要能提取出來。數據歸檔方法與傳統的以各類業務為中心的數據備份方法大不相同。為此,要建立分級存儲結構,實現海量存儲和實時存取的統一.實現自動歸檔,提供恢復聯機狀態工具;在發生故障後,能將數據恢復到斷點狀態。 二、數據交換標准與方法,健康檔案的優勢之一是便於醫療機構間信息交換。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制訂標准信息交換格式;提供轉換手段,可以將信息轉換為標準的交換格式在網路上傳輸或存入可移動媒體,反之亦然。與上述工作相關的是需要制訂一系列的標准和規范,引進HL7標准,進行本地化研究,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積極組織,需要信息技術人員、臨床工作者、醫院管理工作者合作完成。 三、健康檔案的安全機制,由於記錄了大量的居民基本信息和隱私信息,它的安全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句芒科技採用B/S架構的居民健康檔案用的安全技術包括Cookie加密、URL隨機碼、SQL等代碼的注入防範等技術以防止信息泄露。 目前,實現居民健康檔案大面積推廣的軟硬體技術已經基本具備。在發達國家,像美國、日本,許多大學、研究機構、廠商紛紛投入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盡管實現完善它還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內完成。但我們現在要把握時機建立起我國的居民健康檔案的框架,為醫院信息系統向臨床應用、三級預防的治療措施的深入發展打下基礎。

Ⅸ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哪九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

從2009年開始,我國增加以下項目:

一是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2009年全國需接種2330萬人,占應接種人群的31%。

二是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完成宮頸癌檢查200萬人,乳腺癌檢查40萬人,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全國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我國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四是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利用3年時間,對目前全國現有和當年新發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力爭使每例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2009年計劃完成20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五是在貴州、雲南等六省實施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擴大地氟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范圍。2009年完成87萬戶的爐灶改造任務,同時加強已完成改爐改灶病區的後期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監測。

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2009年計劃完成411萬戶,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質監測12萬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日前,中央財政已下達六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標志著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啟動。

(9)中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程是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

這是中國政府針對城鄉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提供的最基本的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重點面向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共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健康管理,計劃生育監督,協助衛生服務,提供免費避孕葯具,促進衛生知識普及。

閱讀全文

與中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